《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

合集下载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第一章:地震逃生与自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特点和发生的原因。

2. 掌握在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进行逃生和自救。

3.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地震的特点和原因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逃生和自救的步骤4. 团队合作在地震逃生中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讲解地震的特点和原因2. 示范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动作3. 组织地震逃生和自救的演练4. 讨论团队合作在地震逃生中的作用第二章:火灾逃生与灭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

2. 掌握在火灾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进行逃生和灭火。

3.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火灾预防意识。

教学内容:1. 火灾的危害和原因2. 火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火灾逃生和灭火的步骤4. 火灾预防的措施和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火灾的危害和原因2. 示范火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动作3. 组织火灾逃生和灭火的演练4. 讨论火灾预防的措施和方法第三章:溺水急救与预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

2. 掌握在溺水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急救和预防。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溺水的危害和原因2. 溺水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方法3. 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4. 安全游泳的注意事项教学活动:1. 讲解溺水的危害和原因2. 示范溺水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方法3. 组织溺水急救和预防的演练4. 讨论安全游泳的注意事项第四章:交通安全与防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知识和防范措施。

2. 掌握在道路上如何保护自己,遵守交通规则。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养。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2. 道路上的防范措施和交通规则3. 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安全注意事项4. 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2. 示范道路上的防范措施和交通规则3. 组织交通安全和防范的演练4. 讨论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第五章:网络安全与防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知识和防范措施。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公共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公共安全的定义和意义。

2. 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3. 学生应遵守的公共安全规则。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公共安全的理解和经验。

3. 案例分析:分析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4. 总结:强调学生应遵守公共安全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二、第二章:交通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的认知。

2. 行人交通安全。

3. 骑车交通安全。

4. 乘车交通安全。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交通事故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 讲解交通规则:讲解各种交通信号灯和标志的含义。

3.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行人、骑车人和乘车人的行为,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4. 总结: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路上要保持警惕。

三、第三章:火灾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灾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火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 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3.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活动:1. 火灾安全知识讲解:讲解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 火灾逃生演练:模拟火灾发生,学生学会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逃生。

3. 灭火器操作演示: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总结:强调学生在火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技能。

四、第四章:网络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习惯。

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2. 网络病毒的预防与处理。

3. 个人信息的保护。

4. 健康上网的原则。

教学活动:1. 网络安全知识讲解:讲解网络病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篇一:小学六年级安全教育读本教案及计划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学计划学生的安全是数以万计的学生及其家庭安宁、幸福的前提,是进行正常教育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兴旺的重要条件。

开展安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助自救能力,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打造平安校园,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六年级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扫清他们思想上的障碍,安全度过青春期,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了解预防一些常见病,掌握简单的自我防护、救护知识,增强锻炼,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防范技巧,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4、学会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和性侵犯等突发事件的方法、技能,避免和减轻特定伤害。

5、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6、正确认识络的利与弊,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做到合理利用络。

认识迷恋络带来的危害,学会避免和摆脱络沉溺。

7、了解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8、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避免不应有伤害的发生。

9、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10、了解碘缺乏造成的危害,学会如何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二、教学措施:1、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备课、改革课堂的教学形式,注重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平时多带学生到生活中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安全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4、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公共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认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公共安全的定义、公共安全的意义、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过程:a. 导入:讲解公共安全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b.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公共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c.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二、第二章:交通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交通法规、交通安全知识、交通安全标志。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实地考察法。

4. 教学过程:a. 导入:讲解交通法规,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b.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c.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交通警察岗亭,了解交通安全设施。

三、第三章:火灾逃生与自救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和自救技巧。

2. 教学内容:火灾逃生的原则、火灾逃生的方法、自救技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模拟演练法、观看火灾逃生视频。

4. 教学过程:a. 导入:讲解火灾逃生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

b.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火灾逃生能力。

c. 观看火灾逃生视频:观看火灾逃生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火灾逃生的方法。

四、第四章:地震逃生与自救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地震逃生的方法和自救技巧。

2. 教学内容:地震逃生的原则、地震逃生的方法、自救技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模拟演练法、观看地震逃生视频。

4. 教学过程:a. 导入:讲解地震逃生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地震逃生的方法。

b.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地震逃生能力。

c. 观看地震逃生视频:观看地震逃生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逃生的方法。

五、第五章:防范校园暴力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学会防范校园暴力。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公共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认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公共安全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活动:a. 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和范围。

b. 讨论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c. 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安全的意义。

二、第二章:交通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则、交通事故预防措施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活动:a. 讲解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则。

b. 演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的使用。

c. 模拟演练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行为。

三、第三章:火灾逃生与自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提高火灾自救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火灾逃生的原则、自救方法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活动:a. 讲解火灾逃生的原则。

b. 演示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c. 模拟演练火灾现场的逃生行动。

四、第四章:地震逃生与自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逃生的基本方法,提高地震自救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地震逃生的原则、自救方法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活动:a. 讲解地震逃生的原则。

b. 演示地震逃生的正确方法。

c. 模拟演练地震现场的逃生行动。

五、第五章:网络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规则、网络陷阱预防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活动:a. 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规则。

b. 讨论网络陷阱的预防方法。

c. 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六、第六章:个人安全防范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个人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公共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认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公共安全的定义,分析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讨论公共安全的含义;b.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c. 总结并强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二、第二章:交通安全常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则,分析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

3. 教学活动:a. 介绍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则;b. 通过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c. 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

三、第三章:火灾逃生与自救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提高火灾自救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分析火灾自救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a. 介绍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b. 模拟火灾逃生场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c. 总结火灾自救的重要性,并强调学生要掌握火灾逃生的技能。

四、第四章:地震逃生与自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特点,掌握地震逃生的方法。

2. 教学内容:讲解地震的特点,介绍地震逃生的基本方法。

3. 教学活动:a. 讲解地震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b. 介绍地震逃生的基本方法;c. 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地震自救能力。

五、第五章:个人安全防范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个人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个人安全防范的方法,分析个人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a. 介绍个人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b.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个人安全防范的重要性;c. 总结并强调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第六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介绍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教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公共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和自然灾害安全的基本知识与应对措施。

3.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预防火灾等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公共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和自然灾害安全的基本知识与应对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真实案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公共安全的概念,引起他们注意并激发他们对公共安全的关注。

2.知识讲解(15分钟)(1)公共交通安全的知识讲解A.介绍地铁、公交车、长途汽车等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强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准则,如排队、不拥挤、勿欺压等。

B.讲解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知识,如使用斑马线、避免盲目穿越等。

(2)火灾安全的知识讲解A.介绍火灾的危害和常见的火灾隐患,如电器线路老化、明火烧煮等。

B.讲解火灾时的自救方法,如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自然灾害安全的知识讲解A.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

B.讲解遇到自然灾害时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3.案例分析(20分钟)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公共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和事故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4.小结(10分钟)总结公共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和自然灾害安全的基本知识与应对措施,强调学生应时刻关注公共安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讨论家庭的火灾安全、交通安全和自然灾害安全措施,并与家人一起制定应对措施。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公共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和自然灾害安全的基本知识与应对措施。

此外,通过案例分析和和家庭讨论,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第一章:交通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掌握基本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交通信号灯的意义与遵守方法。

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自行车骑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交通事故的处理步骤。

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交通规则与安全知识。

演示法:演示交通信号灯遵守方法与交通事故处理。

4. 教学活动讲解交通信号灯的意义与遵守方法。

通过情景剧演示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讲解自行车骑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讲解交通事故的处理步骤。

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际行走中的交通行为。

提问学生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步骤。

第二章:火灾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火灾的危害,提高学生的火灾防范意识。

学会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与自救技巧。

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内容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与自救技巧。

灭火器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火灾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演示法:演示火灾逃生与自救技巧。

实操法:操作灭火器进行灭火演练。

4. 教学活动讲解火灾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通过情景剧演示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与自救技巧。

讲解灭火器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进行灭火演练。

5. 教学评价提问学生关于火灾预防的措施。

观察学生在模拟火灾逃生中的表现。

第三章:地震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地震的成因与危害,提高学生的地震防范意识。

学会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与逃生技巧。

掌握震后救生的基本原则。

2. 教学内容地震的成因与危害。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与逃生技巧。

震后救生的基本原则与行动。

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地震的成因与危害。

演示法:演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与逃生技巧。

讨论法:讨论震后救生的原则与行动。

4. 教学活动讲解地震的成因与危害。

通过情景剧演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与逃生技巧。

讨论震后救生的基本原则与行动。

5. 教学评价提问学生关于地震防范的措施。

观察学生在模拟地震逃生中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正确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树立理性面对他人评价的心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审视自身中不断构建对自己的新认识,掌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

3、知识与能力: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学会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出示课件)《青蛙之死》森林举办“大”比赛,老虎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

大象登台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

这时,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

随着“嘭”的一声,青蛙的肚皮鼓破了。

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你觉得青蛙可怜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正确认识自已,盲目自大往往会酿成这样的悲剧。

由此可见,认识自己是多少的重要啊!既然认识自己很重要,那么认识自己又有那些途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共同来学习新课《认识自己》。

二、新课讲授(一)人贵自知(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

我们对自己了解吗?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呢?1、活动一:发现自我(出示材料)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二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小结: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

2、活动二:社会生活关系的我多媒体出示探究与分享二思考:(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与社会,从而更好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既然认识自己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又关系与他人的交往,那么我们通过那些途径来认识自己呢?二、多把尺子量自己(一)认识自己的途径或方法1、活动三:照镜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从这间教室走出去,来到一间有很多穿衣镜的大房间。

你在照镜子,仔细打量镜子中的自己,你看见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记住镜子中的模样,我们回到教室。

(1)、画一画自己,看是否画出了自己的外貌特征?精神风貌?(2)、动手写一写:你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教师总结: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地位来认识自己等。

2、活动四:晒晒你的优点,扒扒你的不足从画像和写一写活动中展示三位同学的评价,分析通过何种途径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自我评价的方法:①自我观察与分析②对比分析3、活动三:出示课件,优点大轰炸(1)、选择一位同学被“轰炸”(2)、其他同学们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3)要求:每人至少说一个优点,且不重复学生互动,教师归纳小结: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二)怎样对待他人评价媒体展示材料: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自己坐着让父亲走!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着!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

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

思考问题:(1)你觉得这父子有“趣”吗?为什么?(2)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呢?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归纳:2.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要做到: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四、拓展延伸春秋时代,越国有两位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

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

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她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

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就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运用本课知识谈谈东施为何遭天下人嘲笑?并谈谈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及途径和方法,还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等内容。

同学们,探寻这些问题,不仅非常有意思,而且很有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青春的美好时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吧!六、作业布置1、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2、认识自己有哪些途径?板书设计:认识自己一、人贵自知1、促进自我发展2、促进与他人交往二、多把尺子量自己1、认识自己的途径或方法:(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3)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2、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客观分析,理性对待,既要重视也要冷静分析,不盲从,不忽视,我们要做到: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第二课学会与人交往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交往过程中基本的原则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交往中加以运用。

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与人交往的能力。

知识:学习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了解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对交往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正确与人交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启发式、探究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心理的发展,对交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渴望突破自我,在与人交往中展现自己。

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缺乏对交往礼仪和技巧的掌握和实践,在交往中难免会碰壁,如处理不好,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闭锁心理,所以帮助学生掌握交往的原则和技巧非常重要。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及本课的特点,课前我把学生男女混合分为4个大组,学生分小组收集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最基本的是与人交往,不与他人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

同样,我们生活在我们的集体中,每天也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评选一下我们班最善于交往,受大家欢迎和喜欢的人。

请每组同学商量后推选出一位你们心目中的“交往之星”的名字。

教师随堂在课件上填加被评选同学的名字,全体师生向他们表示祝贺。

说一说:推选他们当选“交往之星”的理由。

(教师注意总结升华学生的回答,并随机板书。

)教师小结: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智力的开发,而且有助于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可见交往是一种艺术,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一种技能,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三、研讨内容:(一)与人交往的原则1、交往之星进入各组,与同组同学根据屏幕提示模拟表演:(1)小明平时学习习惯不好,这次考试又得了班里最后一名,他主动找到你请你帮忙辅导他学习,你会怎么做?(2)自己最喜欢的一支笔被同桌不小心碰到地上踩坏了,你会怎么做?(3)小华考试没考好,情绪低落,无精打采,作为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做?(4)你和小亮说好周末一起写作业,可天却下起了雨,你会怎么做?2、每组表演之后,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并板书。

(平等、相容、互助互利、讲信用)3、学生自读教材P1-P2,明确与人交往的原则。

[课件出示]与人交往的原则: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

(二)与人交谈的技巧我们了解了与人交往的原则,为我们正确交往提供了前提,但要成为一个真正受别人欢迎的人,我们还必须要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

1、下面,老师做一个随机的小采访:当你和别人交谈时,最讨厌对方的哪些行为?2、学生谈个人感受。

3、书中给我们列举了几种不正确的对话方式,我们一起来看。

(阅读教材P2“信息链接”)4、所以,同学们要记住在与人对话时首先要学会倾听,耐心、虚心、会心、用心地听对方说,这既是体现对对方的尊重,也能促进双方的交往。

[课件出示](三)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1、同学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烦恼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

2、学生写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并交给教师。

3、同学们的烦恼看起来五花八门,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缺乏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现在,我们就全员行动起来,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烦恼,探讨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1、我来为你支一招。

学生代表诉说心中烦恼,全体师生帮其分析解决问题。

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与人交往要注意的三点。

[课件出示]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别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

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心中的那件“烦恼事”能够自己化解了吗?2、讨论探究:通过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交往的技巧?3、共同分享:加强沟通,注意方法,就可以使你的朋友越来越多。

老师送给大家十句话,如果能在你的交往活动过程中用上,那么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受大家欢迎。

[课件出示]真诚坦率的人最容易受到信任;正直勇敢的人会赢得尊重;谦逊宽容的人总是广受欢迎;善于聆听的人,朋友将为你敞开心扉;热情开朗的人缩短了与他人的距离;乐观幽默的人能为朋友带来快乐;细心体贴的人会收获朋友的感激;彬彬有礼的人会在新的环境中畅通无阻;坚持原则的人会令人佩服;学会拒绝远离虚伪和欺诈。

4、教师总结:在本堂课中,我相信每一名同学都有许许多多的收获,而这正是解开我们心中烦恼的金钥匙,老师真心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够自觉运用交往的礼仪和技巧,去打开交往艺术的大门,放手去演绎更加精彩的人生!第三课拒绝校园暴力教学目标:1、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