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时间名词 今天、明年、现在、刚才、往常、平日、最 近、元旦、星期一、将来、以后 时间名词的语法特点: +[作状语 ] +[在/到/等到+~ ] +[用“什么时候提问] +[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 代”]
思考题1: 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 “不”、“很”等的修饰。然而,在语言 的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组合: A组 人不人鬼不鬼 、中不中西不西 不前不后、不上不下 什么山不山的,只是一座小土堆! 什么报酬不报酬,没有报酬照样干。 管它台风不台风,我们都不怕! 小王就小王,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动词的语法特点(总结) 造句功能 +[谓(中心)]
功能
+[~+宾 ] (不及物动词除外) 组合功能 +[不+ ~] -[很+ ~]
(心理动词除外)
形态
+[~+着/了/过 ] +[重叠] (AA式/ABAB式)
3、特殊动词 (1)能愿动词(助动词): 表示可能的:能、能够、会、可以、可、可能 表示必要的:得(dei)、应、应该、该、应当 表示意愿的:愿、愿意、想、要、敢、肯 语法特点: ①可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明天会下雪。
(1)动作动词: 吃、骂、打、说、笑、走、跑、跳、读、写、接受、拒绝、坦白 (2)心理动词: 想、爱、恨、喜欢、羡慕、崇拜、嫉妒 、了解、相信 (3)使令动词: 请、叫、让、使 、派、命令、 (4)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出现、消失): 有、在、存在、发生、出现、增加、减少、消失、死亡 (5)判断动词: 是、叫、姓、如、等于、大于、小于 (6)形式动词: 加以、给以、予以、致以、进行 (7)能愿动词:(助动词): 能、愿、会、肯、可以、应该 、能够 (8)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方向): 来、去、进、出、回、上来、下去、过来
B组 (1) 愫细很淑女地啜饮着高脚杯中的白酒。 (2) 我又见到了昨夜招待我的那位西藏小 伙。……他告诉我,他曾经到北京、上海学习过。 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忠厚的脸。 (3)很青春、很绅士、很阳光 C组 (1)都大姑娘了,还疯疯癫癫的。 (2)已经少先队员了,还哭鼻子。
怎么解释这样一些现象?能不能据此否定“名词一 般不受‘不’、‘很’修饰”的普遍规律?
思考题2: 一般说来,名词不能够重叠。下面这几组语例是 否属名词重叠现象,请给予适当的解释? A组 妈妈 爸爸 哥哥 姐姐 星星 B组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人人都是好样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组 山山水水 枝枝叶叶 瓶瓶罐罐 条条框框 婆婆妈妈 方方面面 风风火火
(二)动词 1、意义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 2、种类
汉教2014
第三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学习要点 1.掌握词类划分的标准 2.掌握十四个词类的语法特点 3.掌握词性辨别的方法。
一、汉语的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一)汉语的词类 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按照词的各自语法功能的不同而 分出来的类。 2、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的讲语法的方便——(吕叔湘语) (陈望道)划分词类就是“为了研究语文 的组织,为了把文法体系化,为了找出语文组织跟词类的经 常而确切的联系来”。 另: 更准确地使用 对外汉语教学 计算机应用
名(指人)+们
(2)意义标准 词的意义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比如: 树、花、桌子、太阳—— (词汇意义各不相同) (语法意义:都是表示事物的名称(名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状特征;)
再如: 了、的、如果、吗—— (没有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1)词汇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 联系,以一定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作为概括的对象。 语法意义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 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语 法—语言结构为概括的对象。 2 )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词汇意义具体实在,要想扩大词汇量,就必须一 个一个地去学、去记,所以叫做积累词汇;而语 法意义抽象概括,一条规律往往可以概括一大批 同类语言现象。
(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主要有:心理活动动词;能愿动词)
③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 问:今天晚上你看电视吗? 问:昨天晚上你看电视了吗? 问:节目好极了,你怎么不看?
(3)从形态变化看 ①动词后一般都可以加” 了”“着”“过”“起来”“下去”表示 动态。 ②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 A一A A了A A了一A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
教室里、桌子上、老师的讲桌右边 下课以后、三个小时之前、午饭后
②有时表示数量的界限:十八岁以上、三百左右 ③有时可单用: 上有老,下有小。 前怕狼,后怕虎。
(2)处所名词: 地名:亚洲、中国、北京、王府井 机构:公园、学校、商店、图书馆 场所:教室、操场、附近、远处、门口 处所词的语法特点: +[作状语 ] +[在/到/往+~ ] +[用“哪儿”提问] +[用“这儿”/“那儿”指
他考〈上〉了。 他想〈起来〉了。
趋向动词例释: 起:表示物体向上:
拿起课本、举起帽子
事物随动作而出现:
响起铃声、点起篝火
表示开始:
不知从何说起、一到教室就读起书
在“得/不”后表示可能:
买得起房子、扛不起责任
开:人或事物随动作分开:
把书打开、睁不开眼、迈开大步
表示展开:
摊开双手、摆开桌子、铺开画纸
3、动词的语法特点 (1)从句法功能看 ①多数动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②有时也可以做主、宾、定、状语。 游泳有助于健康。 他喜欢打篮球。 积累的经验 飘扬的雪花 同情地看着他 信任地点点头 (2)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 ①动词一般都能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很少。 ②动词一般都能受副词“不”的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 词“很”修饰。
(2)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 ①名词的前面一般都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 一本书、两部电视机、三只鸟、两种观点、 四项原则、一些纸张、一种理想、一点积极性 ②有些名词可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 [用事实]说话 [被人]发现 [从现在]开始 ③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 不书 不锦州 不是书 不是锦州
+[数量短语+ ~] 三本教材 五所学校
(方位名词、专有名词除外)
组合功能
+[介词+ ~] –[不/很+ ~]
向老师(请教) 从周末(开始) 不老师 很教材
形态:–[重叠] (少数带有量词性质的单音节除外)
4.名词的特殊小类
单纯方位词14个:上、下、左、右、前、后、 东、西、南、北、中、里、外、内。 单纯方位词+“边/面/头” 上边
词类的划分标准(总)
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语法功能 与其他词组合的功能
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
三标准 形态
构词形态 构形形态
意义: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清查
主语 述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很__ 不__ 着 了 过 (数量)_ 们 介词_ 重叠
清白
清官
二、汉语词类系统
现代汉语一共有14个词类。 主体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实词 数代词:数词、量词、代词 修饰词:副词、区别词 词类 声音词:叹词、拟声词
关系词:介词、连词
虚词
语助词:助词、语气词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北大版(16类) 体词:名词 方位词 区别词 实词 数词 量词 代词a 谓词:代词b 词类 动词 形容词 状态词 虚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拟声词 感叹词
张斌《现代汉语》的分类
名词 体词 数词 代体词 代谓词
实词
谓词 加词 形容词 区别词 副词 连词
里面 外头
合成方位词 (1)方位词 “以/之+单纯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单纯方位词
以内 之前
(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特殊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别的语素
(如:东方、当中、跟前、面前)
别的语素+“边/面/头”
(如:这边、旁边、这头、那面)
方位词的特点: 黏着性、定位性、封闭性 ①方位词一般附着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面, 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关系或时间关系:
3.名词的语法特点:
(1)从句法功能看 ①名词经常做主语和主语中心语、宾语和宾 语中心语、定语。 ②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表示事 情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咱们明天见。 你们两位屋里坐。 ③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等的名词或 名词性短语可以做谓语。 今天星期一。 今天晴天。 明天春分。 后天五一节。 ④名词不能做补语。
量词 动词
代词
代加词
词 类 虚词
关系词
介词
辅助词 助词
拟音词
象声词பைடு நூலகம்
叹词
语气词
实词——虚词 实词:①能够充当句法成分;②绝大部分自由;③ 位置不固定;④大部分数量开放;⑤有实在的词 汇意义。 虚词:①不能充当句法成分;②绝大部分粘着;③ 位置固定;④数量封闭;⑤无实在的词汇意义, 只有语法意义。
能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如:太阳、北京、学校、东方、美丽、多 把、从、和、而、即使、了、啊 意义的实在—空灵 (有无词汇意义)?
(名词的否定形式只能是“不是”。) ?是不是所有的名词都一定不能受副词的修饰?
(3)从形态变化上看 ①表人的普通名词的后面可以加“们”表复 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②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 以重叠。 年年、月月、分分、秒秒、家家、户户、 村村、寨寨
名词的语法特点(总结) +[主(中心)] +[宾(中心)] 造句功能 +[定] –[述](部分可以) –[补 ] 功能 –[状] (时间、处所词除外)
因此,在词类划分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标准。
(3)功能标准(分布标准)
对词进行分类时主要得依据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 A、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造句功能): 如做主、谓、宾、定、状、补语等。 B、与其他词组合的功能(组合功能): 不 很 着 了 的 数量 . C、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 如指代功能、连接功能、计数功能、拟 声功能等。
三、汉语的实词系统
(一)名词
1、意义: 主要意义是表示人、事物或时地、方位。
2、种类: 表人的:<专有的>:周恩来、鲁迅、雷锋、江姐、孔子
<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
表事物的:具体的:书、马、黑板、桌子、水、药、肉、风、阳光 抽象的:感情、精神、规则、概念、功能、文化 集合的: 师生、亲友、衣物 表时间的:今天、明年、现在、刚才、往常、早晨、秋天 表处所的:地名:亚洲、中国、王府井、香港、烟台大学 机构:公园、学校、商店、图书馆、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场所:教室、操场、附近、远处、门口 表方位的:单纯: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中 合成:~边、~面、~头、之~、以~、中间、当中
根据意义标准,往往比较简易、方便。 但是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执行和操作的标 准,特别是意义相同或类似而句法作用却不同的时候,意 义反而会产生误导。 例如: 突然——忽然 迅即——迅速 聪明——智慧 干脆——索性 打仗——战争 刚才——刚刚 例2: ——你在看什么? ——a.我在看巴金的《家》。 b.我在看打篮球。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1)形态标准(辅助标准) 形态——构词和构形的语法形式。 ◆构词: —子 (桌子、椅子、被子、杯子) 老— (老张 老大 老五 ) —化 (丑化、美化、绿化、净化 、老化) —以 (得以、给以、加以、予以、足以) 可— (可耻、可笑、可怕)
构形 :
A、重叠式 形容词——AA(高高) AABB(老老实实)、 ABAB(通红通红) 动词——VV(看看) ABAB(研究研究) B、粘附式 动+着/了/过
我要出去。
或者单独作谓语:你能不能去?——能/我能。 ②可以构成“X不X”格式或“不X不” : 会不会、敢不敢、应不应该。/不会不、不能不、不应该不 ③不带“着了过”,不重叠
思考: ①我要出去一下。 ②我要一本书 。
③他一定会来的。 ④他会德语。 ?(一般动词还是能愿动词 )
(2)趋向动词(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25个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开去 语法特点: +[谓语]——他起来了、他上去了、我明天回来。 动+〈趋向动词〉——跑〈进去〉、拿〈出来〉、借<去>一本书。 用在其他动词前,构成连谓结构。——他去拿一本书。 注意:有的趋向动词语义已经弱化。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