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上)

合集下载

第三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第三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1)体词属性范畴
这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 意义。
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 格和有定无定。
1.性
性表示名词、代词等在语法上的性 别类属。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 性、中性。 汉语的名词没有性的语法范畴,英 语中也没有性的范畴。
2.数
数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 的量的特征。 如英语名词分为单数和复数。
❖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 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 对语法范畴的理解有所不同,依照传统语法来 说,语法范畴只指由词的形态表达的语法范畴, 这是狭义的理解;也有人认为语法范畴还包括 词类以及句法关系,这是广义的理解。我们取 狭义的解释。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形态来表示的
❖ 对形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在传统语 言学中,“形态”一般只指构形形态,这 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形态除此以外还包 括构词形态及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从严格 意义上说,形态应该指词本身的形式变化, 所以我们认为形态只包括构形形态。
例如:名词或量词 人/人人、天/天天、 件/件件
动词 看/看看、说/说说、研究/研究研究、 休息/休息休息、帮忙/帮帮忙
形容词 大/大大、高/高高、清楚/清清楚 楚、安静/安安静静、雪白/雪白雪白
(4)虚词
这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如: 我和老师 你和学生、我们和领导
我的老师、你的学生
(2)谓词属性范畴
这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 式表示的意义。
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 态和人称。
1.时
即表示V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 和说话时间的关系。
很多语言都可以以说话为坐标确定 句子中动作的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语法范畴。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 时和将来时。

现代汉语(三)虚词和词性

现代汉语(三)虚词和词性

(1)基本的语气词:了、的、呢、啊、吧、吗
(2)扩展的语气词:啦、哪、哇、呀、嘛、哟、呗、喽、
嘞、来着、着呢、的话、也罢、罢了、不成、得了……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 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 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3、几个基本语气词的表意特点
助词
• 助词是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示某
种语法意义的词。 • 语法特征:具有高度附着性,帮助词语
或句子表示某种附加的语法意义。
• 同学们读过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吗?
分类:
• 结构助词:的、地、得、之、者
贪玩的培培慢慢地变得用心了。 • 动态助词: 着、了、过 • 尝试助词: 看 • 时间助词: 的、来着 • 约数助词: 来、把、多、左右、上下 • 比况助词: 似的 、一样、一般
“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着
“来着”用在句末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情。
我昨天洗的衣服。 你昨天上午干什么来着?
下面句子中的“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1.这两支金笔一样。 2.一样的金笔。 3.心潮象大海的波涛一样。
形容词做谓语 形容词做定语 助词构成的比况短语
其他助词:所、被、给、连 、们
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
练习
[1]你为谁?——要为群众着想。 [2]应该对事不对人。——要对人民负责。 [3]今天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你比他 差远了。 [4]我们到上海,你们到哪儿?——我们到 上海参观。 [5]小王在家吗?——小王在家看书呢。 [6]窗户朝南。——窗户朝南开。
• 具有双向性或多向性。 老师和学生都参加。 老师(以洪亮的声音)和学生讲课。

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虚词)

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虚词)
被自杀 被就业 我怎么就把她的手机号给弄丢了呢,要是不丢,想她了我不 就可以去找她了吗? 我不认识小李,你给介绍介绍。 今天真倒霉:桌子给烫了,饭给撒了,碗给打碎了,小猫给 踩了,女朋友给我气跑了,我给她气晕了。
算了,算了,你年纪小,我让你!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南方周末》)

昨天他让人打了。 他让打残了。
(3)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眼睛长得跟丸子似的,耳朵跟饺子似的,鼻子跟蒜似的,头
(2)类别 发跟粉丝似的,胡子跟海带似的,豆皮的嘴唇,蚕豆的牙(郭德
纲) 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
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龙飘飘)
(4)姑其娘他好像助花词一:样所,、小伙连胸、怀们多、宽被广 、给飞、一般让的遐想
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 动词
让 2.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 动词
3.被
助词 介词
(后面必须加上其他词或 短语构成介词短语)
海边野餐记 2009年10月15日
假期里某一天,爸爸带我们一家人到海边去野餐。我 们准备换洗的衣物和饮食后,就坐爸爸的新车出发。
到达目的地,我们就把车厢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在一棵 大树下的草席上。过后,弟弟在海边玩球,妹妹堆沙堡, 妈妈在树下看书。
(2)连词与介词区别:和、跟、同、与
1.妈妈说:最好不要错过两种东西: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一个 深爱你的人,我想坐着最后一班车到我爱的人身边。 2.不要和地球人一般见识! 3.我和小王上半年去了北京一趟。 4.女友和我分手了。 5.别和我谈理想,戒了! 6.你的丑和你的脸没关系。 7.男人赚钱后想和老婆离婚,男人赚不到钱老婆想和他离婚。
(3)介词、动词区别
动词 1.我在家。 2.我拿了一本书。 3.你俩比比。

现代汉语语法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13
名词
春分 清明 科学 春天 臂 顶峰 之前 知识 前面 东西 时 以后 事情 秋天 后半夜 月亮 太阳 天 过去 到来 是 让 张开 拥抱 想要 研究 领会 要 动手 搞 下去 剩下 夜游 睡 着 热烈 透彻 充分 乌蓝 初步 一 双 个 片 刚刚 即将 务必 还 没有 就 决 这 我们 你们 什么
6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 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 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 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 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 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 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语法功能包括:
⑪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对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实词,应该进一 步看能够充当哪些句子成分。
⑫词和词组合的能力。指同哪些词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
后的语法关系。所谓词的形态,既指构形形态,例如动词、形容词会 有不同的重叠方式,也指构词形态,例如加“子、头”等词缀组成名 词。所谓词的概括意义,是指一类词的类别意义,例如名词表人、事 物的名称。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23
⑥这个特别恶狠狠的抢劫犯,终于被刑警逮捕了。 形容词“恶狠狠”不能加程度副词,“特别”应删。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24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三
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 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 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现代汉语 语法

现代汉语 语法

(二)动词
1、动词的种类
(1)动作 (2)心理活动(3)存在、变化、消失 (4)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前面能加副词“不”,但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表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短暂。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 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组成BB式。
BB式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表示“每一”或“许 多 BB式重叠量词作谓语表示“多” BB式重叠量词作状语表示“逐一” 数量短语重叠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数量短语重叠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
所见所闻 不要被他的话所蒙蔽。 为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给——加强语气。 连——表示强调。 们——表示群体。
这事儿被他给办砸了。
我把房间都给收拾出来了。
我连想都没想过。
连三岁孩子都懂这理。
小弟弟小妹妹们。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
半夜未到家。
(四)语气词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啊、啦、也好、嘛
名、动、形、区别、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种类(1)表示人和事物 (2)表时间 (3)表处所 (4)表方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一般能加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有的名词能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状语。 方位名词组成方位短语表处所或时间,也可单用

(完整版)现代汉语词类

(完整版)现代汉语词类

(完整版)现代汉语词类第三节词类一、啥是词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定型的、可以独立地用于造句或组成词组的语法单位。

作为语法单位,它都有自个儿的确定的读音和意义,而且读音和意义的结合是固定的。

前面差不多说过,语素和语素组也有自个儿的确定的读音和意义,但词跟语素和语素组别同,词是能够“用于造句或组成词组”的语言单位,而且能“独立运用”,也算是讲,它能够独立地充当句子或词组的一具成分。

比如:(1)我们热爱祖国。

这一句是由“我们”“热爱”“祖国”3个词组成的,这3个词是独立运用于造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这3个词还能够独立运用于不的句子中,例如:人民热爱祖国。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祖国是我们的坚毅后盾。

词与语素、语素组的区不,在于能否“独立运用”。

比如:(4)人别能离群索居。

(“人”是一具词)(5)我们热爱人民。

(“人”“民”基本上语素,“人民”是一具词)(6)我们要保护人民币。

(“人”“民”“币”基本上语素,“人民”是语素组,“人民币”是一具语素组,也是一具词)“XXX性”3个语素、2个语素组、1个词词与词组的区不,在于是否“最小”。

所谓最小,是指如此几种事情:一是指“人、山、手”如此的单音节词,它们本身能独立运用,但别能再分。

二是分开后各部分都别能独立运用,如“葡萄、语言”。

三是分开后有一部分别能独立运用,如“人民、学习”。

四是分开后各部分尽管都能独立运用,但意义与整体运用时别一样了,如:东西、开关、矛盾、黑板、白菜、大米、火车”等。

(生产:人们使用工具来制造各种生产资料和日子资料。

生:生育、出生。

)五是像“站岗、理发、洗澡”之类的,有时合用,有时分用,分用时意义也别变,如“站好最终一班岗、理完发去书店”。

这种事情普通以为合用时是词,分用时是词组。

区分词和词组,能够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意义上看,词的意义是单一的,是语素意义的有机融合,而别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

如“黑板”是指这种教学用具,用木头和玻璃制成能够在上面用粉笔写字的黑XXX平板,别是任何一块涂成黑群的板子都叫黑板,因此是词;而“黑布”算是黑颜群的布。

现代汉语词类(上)PPT课件

现代汉语词类(上)PPT课件
7
(二)动词的分类
• 可分为一般动词和特殊动词。 (1)一般动词包括行为动词(如“洗、飞”)、心理活动动词(如“爱、厌恶、尊 敬”)、使令动词(如“使、让”)、比似动词(如“像、似、如”)等 。 (2)特殊动词指助动词和趋向动词。 A、助动词:表示可能、必要和意愿。如: 第一组: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 第二组:应、应该、应当、要、得、肯、敢。 a、助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受“不”修饰,多数可做谓语)之 外,还可以作状语,修饰动词 你敢吗”“他会”是助动词作谓语的例子;“你可以走 了”“你夜里敢出去吗”“他会说英语”是助动词作状语的例子。 b、助动词大都能进入“不X不”这个格式中,表示委婉或强调的口气。第一组助动 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委婉的意味,如“不能不相信”不等于“能相信”,而是“应当 相信”的意思,不过口气要委婉一些。第二组助动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强调的意味, 如“你不应该不帮他一把”比“你应该帮他一把”更强调一些。 B、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可分三组: 第一组:来、去 第二组:上、下、进、出、过、回、开、起 第三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 第一组以说话人为着眼点,向着说话人的方向移动为“来”,离开说话人为“去”。 第二组以说话人之外的事物或位置为着眼点。第三组兼有一、二组的特点。如“上 来”,“上”表示从低往高走,“来”表示朝着说话人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上面。 若说“上去”,“去”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处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下面。 趋向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能受“不”修饰,能作谓语)之外, 还能作补语。如“寄来、脱下、跑回去”。有的趋向动词还有引申用法,词义虚化。 如“热起来、好起来、坚持下去、瘦下去”中的“起来”和“下去”表示动作或性质 变化的“开始”和“继续”。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之迟辟智美创作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元的结构规律.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文句排列组合的规律.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自己,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份,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动(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二、语法的性质(一)笼统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元和句法成份(一)语法单元语法单元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独自成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自运用的语言单元,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元.一部份词加上句调可以独自成句.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元.年夜大都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元.(二)句法成份句法成份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份.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主语:是被陈说的对象.谓语:是陈说主语的.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份.宾语:是举措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弥补成份.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1)词在语句里充任句法成份的能力,即词的职务.暗示在能不能充任句法成份和充任什么句法成份.实词都能充任句法成份,只是分歧类的词会充任分歧的句法成份.(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这有两种暗示:(甲)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乙)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词的形态有两种:其一指构形形态.其二指构词形态.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先粗略分出实词和虚词.能构独自充任句法成份,意义实在,即有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任句法成份、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二、实词(一)名词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名词暗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名词有以下几种:(1)暗示人和事物(2)暗示时间(3)暗示地方2、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做主语和宾语;大都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2)名词面前一般能够加上暗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暗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呼以及其他少数词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动.(4)汉语名词双数、复数同形.在暗示模糊复数时,部份指人名词可加构形后缀“们”.指人名词加“们”增加“之类、之流”的意思.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们”还具有暗示“定指”的语用意义.3、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时间名词除能作主语、宾语、定语外,还经常做状语,暗示事情发生的时间.方位名词暗示方向、位置.方位词有定位性和封闭性.(二)动词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动词暗示举措、行为、心里活动或存在、变动、消失等.(1)举措行为动词走、听、看(2)心里活动动词爱、恨、怕(3)暗示存在、变动、消失在、有、发生、死亡(4)判断动词是(5)能源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6)趋向动词来、去、上、下(7)形式动词进行、予以、加以2、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大都能带宾语.(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大都不能受水平副词修饰.表心里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水平副词.(3)动词几多可以后带“着、了、过”等暗示静态.(4)有些举措行为动词可以重叠,暗示长久、轻微,限于暗示可继续的举措动词.动词比力复杂,有三类需要独自加以说明.(1)判断动词“是”“是”暗示肯定,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意义关系:A、暗示事物即是什么或属于什么.B、暗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C、暗示事物的存在.要注意副词“是”经常使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暗示肯定.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简直、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暗示一般的肯定.(2)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暗示客观的可能性、需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在句子里长做状语,与作状语的副词分歧,它有“x不x”式和“不x 不”式.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短语.(3)趋向动词暗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趋向动词可以独自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但经经常使用在另外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暗示趋向,作趋向补语.(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形容词暗示性质、状态等.(1)性质形容词(2)状态形容词(3)不定量形容词(4)唯谓形容词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大都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一部份形容词也能作补语.(2)形容词不带宾语,可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是能带宾语.(3)性质形容词年夜都能受水平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脸色态的,或者因为自己带有某些水平意义,不能再受水平副词修饰.(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暗示性状水平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恨”.(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不能加“很”.(6)状态形容词如“雪白”,自己已暗示特定状态和水平,而且水平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但可以做词的重复,暗示强调,属于修辞的反复格,不算构形重叠.(7)唯谓形容词指的是不能带“了”,句法功能上又只能做谓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由光杆形容词自力作谓语,可受“不”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要注意还有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单音形容词重叠联合构成的AABB格式,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力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年夜同小异,可以合成为谓词.谓词和名词的语法特征是对峙的.区别词类主要语法特征和表达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谓词1 能否经常做主语、宾语能不能2 能否经常做谓语不能能3 能否受“不”修饰不能能4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v不v提问)不能绝年夜大都能5 能否重叠不能部份能6 概括意义人或事物举措、性状7 表达作用在于指称在于叙写、描写动词和形容词的比力:区别词类语法特征动词形容词1 能否带宾语绝年夜大都能不能2 能否受“很”修饰大都不能大都能3 重叠方式和意义AA式、ABAB式暗示动量少或时量少AA式、AABB式暗示水平加深或者水平适中4 概括意义暗示举措、行为、活动暗示性质、状态(四)区别词1、区别词的意义区别词暗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属性往往有对峙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呈现的.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1)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大都能带“的”形式“的”字短语.(2)不能独自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比较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3)不能前加“不”,否定是前加“非”.形容词和区别词的分歧:形容词能充任谓语,一部份能充任作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和“很”,而区别词则只能充任定语,不能独自当谓语、状语和前加“不”,即缺少谓词功能,不宜归入谓词.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例如:女医生男运带动能拔出“的”算是有区别词的短语;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拔出“的”,算是一个词.(五)数词1、数词的种类和意义数词暗示数目和次第.分基数词和序数词.(1)基数词暗示数目几多.可以组成暗示倍数、分数、概数的短语.A、倍数,由基数加“倍”组成.有时也用“百分之x百”的格式.B、分数,用“x成”“x分之x”等固定格式暗示.C、概数,“来、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后头.相邻两个基数连用.(2)序数词暗示次第前后.一般是在基数前脚前缀“第”或“初”组成.2、数词的语法特征(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华作句法成份.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现代汉语所用的数名短语是古代汉语语法的遗留.基数词不能独自作句法成份,限于在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格式中可单用.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大都是组成专名,中间不能用量词.有时甚至不用“第”,指用基数形式暗示序数内容.例如:第二车间说成二车间(2)数量短语通经常使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3)一些词有固定的用法.“俩”“仨”是“两个”“三个”的合音,不能再加量词.(4)倍数只能用来暗示数目的增加,不能暗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暗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暗示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名作基准.(六)量词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量词暗示计算单元.可分为物量词和数量词两年夜类.物量词暗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元.动量词暗示举措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和.暗示举措延续时间长短的动量词,有的书把它称为“时量词”.另外还有一种有两三个分歧的量词复合而成的,叫复合量词,例如“人次”暗示活动的人数和次数的总和.2、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呈现在数词后边,两者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2)单音量词年夜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独自充任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有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这种数量短语重叠后作定语,暗示数量多.作状语暗示顺次第的进行.作主语暗示“每一”.(3)量词有时独自作句法成份.例如:我想有个家.“个”是“一个”的意思,限于数词“一”,另外数词不能省略.(4)什么量词能与什么名次组合,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有自己的习惯,有的相同有的分歧.数词、量词、名词的语法功能比力接近,三者合起来称为与谓词(动词、形容词)相对的“体词”.(七)副词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短语,暗示水平、范围、时间等意义.表水平很最极表范围都总共表时间已经曾刚刚表地方四处随处脸色态、方式年夜肆特意公然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语法纷歧建都相同,有的分歧还相当年夜.就是同一个词形,也可能属于分歧的小类.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水平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份.用来直接修饰名词主语主语的副词未几,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暗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单音副词和它所修饰的成份是直接组合的,只有个另外离不开“地”.二有些双音节副词后加不加“地”比力自由.(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固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简直”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3)部份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注意分辨作状语的副词和形容词: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注意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暗示时间又可以作状语,可是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八)代词1、代词的意义和种类代词有取代、指示作用.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传统语法按作用划分成三年夜类: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2、代词的语法特征(1)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代词.“我们”和“咱们”的区别.(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和事物.(3)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暗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问(反问、设问).疑问代词有任指和虚指两种隐身用法,不表疑问.一是任指.暗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而是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九)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拟声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自力语,也可以独自成句.作状语最罕见,有时后加“地”,有时后加“一声”.拟声词能作句法成份和自力句,不应归入虚词.它能归入形容词,因跟形容词有相似的功能,可是它不受水平副词修饰,又能作自力语,意义上也跟形容词纷歧样.(十)叹词叹词暗示感叹和欢呼、应答的词.叹词自力性很强,经常使用作感叹语,也可以独自成句.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可以用分歧的汉子.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纳通行的写法.三、实词的误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二)数词、量词使用不妥(三)副词误用(四)代词使用不妥第三节词类(虚词)一、虚词虚词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暗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独自成句,不能独自作句法成份;三是不能重叠.这些都与虚词无辞汇意义有关.(一)介词介词起标识表记标帜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弥补谓词性词语,标明跟举措、性状有关的时间、地方、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暗示时间、地方、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在、由、向、于、至、趁、当、当、暗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力:按、依照、遵照、依照、根据、据、靠、本着暗示原因、目的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暗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把、管暗示关涉对象:对、对、关于、跟、和、同、给、替、向、除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和定语.在动词谓语句里,可用特定的介词标明动词与名词之间的种种语义关系.介词和动词的区别:介词年夜都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介词和动词同形,只能根据结构和语境、语义辨它是动词还是介词.能独自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能加静态助词或者重叠的是动词,反之,是介词.(二)连词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暗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1、和、跟、同、与、及、或(主要连接词、短语)2、而、而且、并、而且、或者(连接词语或分句)3、不单、不单、虽然、可是、然而、如果、与其、因为、所以(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和、跟、同、与、及、以及”等都暗示联合关系,叫“和”类连词.“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暗示更进一层.“并、而且”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暗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连词“和”与介词“和”的区别:(1)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2)介词“和”前面可以呈现状语,连词“和”之前不能呈现状语.(3)连词“和”有的可以略去,介词“和”不能略去或改用顿号.我国宪法中用“和”作连词,用“同”作介词.(三)助词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句子上面暗示结构关系或静态等语法意义.结构助词:的地得静态助词:着了过看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其他助词:所给连助词必需依附着另外词语的后头或前头,凡是后附的都读轻声,前附的不读轻声.1、结构助词这要暗示附加成份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定语后面写成“的”,在状语后面写成“地”在补语前面写成“得”.在书面语里,有时仍然会沿用古汉语的结构助词“之”.“的”还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2、静态助词静态指的是举措或性状在变动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货哪一段上.“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暗示举措在进行或性状在继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暗示举措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着”和“了”的用法,因语法意义分歧而有分别.“着”着眼于时段,“了”着眼于时点.“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暗示曾发生这样的举措或者曾具有这样的性状.“的、来着”“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暗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来着”用在句末,一般暗示不久前过去的事情.“的”和“来着”都限于暗示过去的事,只是“的”偏重于强调举措的时间、地方、方式、施事等,而“来着”偏重于肯定举措行为.3、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暗示比如.“所”是书面语沿用下来的助词,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给”紧靠在动词前面,暗示主静态,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助词.“连”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也、都、还”相呼应,组成“连...也(都)...”格式,表是隐含比力.(四)语气词语气词的作用在于暗示语气.主语用在句子末尾,也可以用在句子中主语、状语后头.1、陈说语气2、疑问语气3、祈使语气4、感叹语气语气词的语法特征有二:一是附着性强,能附着在全句或句中词语的后面二是语气词经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如“啊”.反之,有的语气可以用多个语气词表达,内部有细微的区别,如陈说语气.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实际上只有六个:的、了、呢、吧、吗、吧、吗、啊.语气条理表P34第一层的第二层了第三层呢吧吗啊语气词也可以两三个连用,连用是有条理的,第一层排在前,第三层在最后.二、虚词的误用P36(一)介词的误用1、对、对2、关于3、在4、给5、于6、由于、由(二)连词的误用1、和2、或(或者)3、及其4、还是5、而(三)助词的误用1、“的、地、得”2、“着”3、“了”三、词类小结(一)词类的划分(二)词类的兼用和活用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意义有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了联系的词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直接组合组合的主要靠语序,非直接组合的主要靠虚词.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而分出各种分歧的类别.最重要的有两种分类:一种是结构类,另一种是功能类.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可分为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短语可以意义上分出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还可以按它的成句能力来分,能加上句调自力成句的叫自由短语,不能加句调自力成句的叫不自由短语,又叫黏着短语.依照短语的条理几多划分,可以分成一层短语和多层短语.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一)五种基本类型1、主谓短语陈说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暗示2、动宾短语支配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暗示3、偏正短语(1)定中短语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定语的标识表记标帜.还有一种特殊的定中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充任这种短语的中心语一般是双音节的谓词性词语,修饰语经常是名词或形容词,其间一般有助词“的”.它属于不自由短语,自力性很差,只能做主语、宾语.(2)状中短语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地”作状语的标识表记标帜.4、中补短语中心语和补语都由谓词充任,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有的补语前头有助词“得”作标识表记标帜.5、联合短语由语法位置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有时用“和、并、或”等连词暗示.(二)其他短语1、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成份连用,谓词性成份之间没有语音停顿. 上山采药2、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有兼语的短语叫兼语短语. 请他进来3、同位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分歧,所指是同一事物. 首都北京另有一种松散的同位短语,其中可以有语音停顿和标点.西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同位短语和联合短语很相似,同作一个成份,但不相同:1、同位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同物,用分歧的词暗示同一人或事物,联合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异物.2、同位短语中间不能拔出虚词,联合短语可以.3、同位短语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有名词性和其他词性的.4、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暗示地方、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方位短语也经常跟介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例如:在树上暗示地方的方位短语与定中短语的区别,可以用能否拔出“的”来鉴定.能拔出“的”的是定中短语,反之,为方位短语.5、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数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指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6、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常修饰谓词,用来标明举措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少数可以作补语,有一些还能作定语.7、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包括“的”字短语、“所”字短语和比况短语等.(1)“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的”字短语可以前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2)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暗示比如,有时也暗示推测,有多种句法功能,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属形容词性短语.(3)“所”字短语由助词“所”加在动词前面组成,指称举措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所”字短语都是名词性短语.三、短语的功能类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做句法成份,所有短语都能充任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1)形态标准(辅助标准) 形态——构词和构形的语法形式。 ◆构词: —子 (桌子、椅子、被子、杯子) 老— (老张 老大 老五 ) —化 (丑化、美化、绿化、净化 、老化) —以 (得以、给以、加以、予以、足以) 可— (可耻、可笑、可怕)
构形 :
A、重叠式 形容词——AA(高高) AABB(老老实实)、 ABAB(通红通红) 动词——VV(看看) ABAB(研究研究) B、粘附式 动+着/了/过
名(指人)+们
(2)意义标准 词的意义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比如: 树、花、桌子、太阳—— (词汇意义各不相同) (语法意义:都是表示事物的名称(名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状特征;)
再如: 了、的、如果、吗—— (没有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1)词汇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 联系,以一定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作为概括的对象。 语法意义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 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语 法—语言结构为概括的对象。 2 )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词汇意义具体实在,要想扩大词汇量,就必须一 个一个地去学、去记,所以叫做积累词汇;而语 法意义抽象概括,一条规律往往可以概括一大批 同类语言现象。
动词的语法特点(总结) 造句功能 +[谓(中心)]
功能
+[~+宾 ] (不及物动词除外) 组合功能 +[不+ ~] -[很+ ~]
(心理动词除外)
形态
+[~+着/了/过 ] +[重叠] (AA式/ABAB式)
3、特殊动词 (1)能愿动词(助动词): 表示可能的:能、能够、会、可以、可、可能 表示必要的:得(dei)、应、应该、该、应当 表示意愿的:愿、愿意、想、要、敢、肯 语法特点: ①可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明天会下雪。
教室里、桌子上、老师的讲桌右边 下课以后、三个小时之前、午饭后
②有时表示数量的界限:十八岁以上、三百左右 ③有时可单用: 上有老,下有小。 前怕狼,后怕虎。
(2)处所名词: 地名:亚洲、中国、北京、王府井 机构:公园、学校、商店、图书馆 场所:教室、操场、附近、远处、门口 处所词的语法特点: +[作状语 ] +[在/到/往+~ ] +[用“哪儿”提问] +[用“这儿”/“那儿”指
(名词的否定形式只能是“不是”。) ?是不是所有的名词都一定不能受副词的修饰?
(3)从形态变化上看 ①表人的普通名词的后面可以加“们”表复 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②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 以重叠。 年年、月月、分分、秒秒、家家、户户、 村村、寨寨
名词的语法特点(总结) +[主(中心)] +[宾(中心)] 造句功能 +[定] –[述](部分可以) –[补 ] 功能 –[状] (时间、处所词除外)
里面 外头
合成方位词 (1)方位词 “以/之+单纯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单纯方位词
以内 之前
(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特殊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别的语素
(如:东方、当中、跟前、面前)
别的语素+“边/面/头”
(如:这边、旁边、这头、那面)
方位词的特点: 黏着性、定位性、封闭性 ①方位词一般附着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面, 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关系或时间关系:
汉教2014
第三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学习要点 1.掌握词类划分的标准 2.掌握十四个词类的语法特点 3.掌握词性辨别的方法。
一、汉语的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一)汉语的词类 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按照词的各自语法功能的不同而 分出来的类。 2、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的讲语法的方便——(吕叔湘语) (陈望道)划分词类就是“为了研究语文 的组织,为了把文法体系化,为了找出语文组织跟词类的经 常而确切的联系来”。 另: 更准确地使用 对外汉语教学 计算机应用
思考题2: 一般说来,名词不能够重叠。下面这几组语例是 否属名词重叠现象,请给予适当的解释? A组 妈妈 爸爸 哥哥 姐姐 星星 B组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人人都是好样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组 山山水水 枝枝叶叶 瓶瓶罐罐 条条框框 婆婆妈妈 方方面面 风风火火
(二)动词 1、意义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 2、种类
(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主要有:心理活动动词;能愿动词)
③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 问:今天晚上你看电视吗? 问:昨天晚上你看电视了吗? 问:节目好极了,你怎么不看?
(3)从形态变化看 ①动词后一般都可以加” 了”“着”“过”“起来”“下去”表示 动态。 ②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 A一A A了A A了一A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
词类的划分标准(总)
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语法功能 与其他词组合的功能
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
三标准 形态
构词形态 构形形态
意义: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清查
主语 述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很__ 不__ 着 了 过 (数量)_ 们 介词_ 重叠
清白
清官
二、汉语词类系统
现代汉语一共有14个词类。 主体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实词 数代词:数词、量词、代词 修饰词:副词、区别词 词类 声音词:叹词、拟声词
量词 动词
代词
代加词
词 类 虚词
关系词
介词
辅助词 助词
拟音词
象声词
叹词
语气词
实词——虚词 实词:①能够充当句法成分;②绝大部分自由;③ 位置不固定;④大部分数量开放;⑤有实在的词 汇意义。 虚词:①不能充当句法成分;②绝大部分粘着;③ 位置固定;④数量封闭;⑤无实在的词汇意义, 只有语法意义。
能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如:太阳、北京、学校、东方、美丽、多 把、从、和、而、即使、了、啊 意义的实在—空灵 (有无词汇意义)?
(1)动作动词: 吃、骂、打、说、笑、走、跑、跳、读、写、接受、拒绝、坦白 (2)心理动词: 想、爱、恨、喜欢、羡慕、崇拜、嫉妒 、了解、相信 (3)使令动词: 请、叫、让、使 、派、命令、 (4)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出现、消失): 有、在、存在、发生、出现、增加、减少、消失、死亡 (5)判断动词: 是、叫、姓、如、等于、大于、小于 (6)形式动词: 加以、给以、予以、致以、进行 (7)能愿动词:(助动词): 能、愿、会、肯、可以、应该 、能够 (8)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方向): 来、去、进、出、回、上来、下去、过来
3、动词的语法特点 (1)从句法功能看 ①多数动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②有时也可以做主、宾、定、状语。 游泳有助于健康。 他喜欢打篮球。 积累的经验 飘扬的雪花 同情地看着他 信任地点点头 (2)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 ①动词一般都能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很少。 ②动词一般都能受副词“不”的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 词“很”修饰。
我要出去。
或者单独作谓语:你能不能去?——能/我能。 ②可以构成“X不X”格式或“不X不” : 会不会、敢不敢、应不应该。/不会不、不能不、不应该不 ③不带“着了过”,不重叠
思考: ①我要出去一下。 ②我要一本书 。
③他一定会来的。 ④他会德语。 ?(一般动词还是能愿动词 )
(2)趋向动词(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25个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开去 语法特点: +[谓语]——他起来了、他上去了、我明天回来。 动+〈趋向动词〉——跑〈进去〉、拿〈出来〉、借<去>一本书。 用在其他动词前,构成连谓结构。——他去拿一本书。 注意:有的趋向动词语义已经弱化。如:
关系词:介词、连词
虚词
语助词:助词、语气词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北大版(16类) 体词:名词 方位词 区别词 实词 数词 量词 代词a 谓词:代词b 词类 动词 形容词 状态词 虚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拟声词 感叹词
张斌《现代汉语》的分类
名词 体词 数词 代体词 代谓词
实词
谓词 加词 形容词 区别词 副词 连词
因此,在词类划分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标准。
(3)功能标准(分布标准)来自对词进行分类时主要得依据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 A、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造句功能): 如做主、谓、宾、定、状、补语等。 B、与其他词组合的功能(组合功能): 不 很 着 了 的 数量 . C、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 如指代功能、连接功能、计数功能、拟 声功能等。
三、汉语的实词系统
(一)名词
1、意义: 主要意义是表示人、事物或时地、方位。
2、种类: 表人的:<专有的>:周恩来、鲁迅、雷锋、江姐、孔子
<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
表事物的:具体的:书、马、黑板、桌子、水、药、肉、风、阳光 抽象的:感情、精神、规则、概念、功能、文化 集合的: 师生、亲友、衣物 表时间的:今天、明年、现在、刚才、往常、早晨、秋天 表处所的:地名:亚洲、中国、王府井、香港、烟台大学 机构:公园、学校、商店、图书馆、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场所:教室、操场、附近、远处、门口 表方位的:单纯: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中 合成:~边、~面、~头、之~、以~、中间、当中
3.名词的语法特点:
(1)从句法功能看 ①名词经常做主语和主语中心语、宾语和宾 语中心语、定语。 ②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表示事 情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咱们明天见。 你们两位屋里坐。 ③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等的名词或 名词性短语可以做谓语。 今天星期一。 今天晴天。 明天春分。 后天五一节。 ④名词不能做补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