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古诗词阅读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词五首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词五首必考知
识点总结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研究的重点之一。
下面
是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中五首古代诗词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1. 《秋思》
作者:杜牧
- 内容:诗人写了一幅秋天的情景,描绘了秋天的辽阔和寂寥。
- 标示:通过描绘秋天中的景色和意境,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
和亲人的心情。
2. 《悯农》
作者:李绅
- 内容:诗人描绘了农民辛劳的生活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表
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平的痛心和对农民的同情。
- 标示:通过描绘农民生活和表达作者情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农民的关怀。
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 内容:诗人描写了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于长安城的赞美和对过去的怀念。
- 标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于古代美景和过去时光的向往。
4. 《望岳》
作者:杜甫
- 内容:诗人望着岳阳楼,思念故乡的山川和亲人,表达了怀念家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 标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于故乡和对国家的情感。
5. 《静夜思》
作者:李白
- 内容: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思念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
对现实生活的消沉之情。
- 标示:通过描绘夜晚的安静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
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希冀。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中五首古代诗词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知识点整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知识点整理总结1.《登鹳雀楼》作者:___内容:描述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色和对人生的思考知识点:描写手法: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如“百里”、“一上”等,突出宏伟壮观之感思想内涵:表达了登临高楼,眺望远方,思考人生的意境2.《静夜思》作者:___内容: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寂寞时的心情知识点:描写手法:使用具体的动作描写,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给人以形象感受思想内涵: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3.《悯农》作者:___内容:写农民艰辛劳作的生活,表达对农民的同情知识点:描写手法: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如“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等,突出农民辛苦与自然美好的对照思想内涵:表达了对农民劳作的赞美和同情4.《望岳》作者:___内容:表达了对祖国国力的担忧和对时局的不满知识点:描写手法: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高山”、“长河”等,突出壮丽景色和自然力量思想内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5.《卜算子》作者:___内容:描述了一个女子脸上的美丽纹理和诗人的思念之情知识点:描写手法: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法象纹行势”、“螓首宛转”等,描绘女子的美丽和神秘思想内涵: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研究以上五首唐诗,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唐诗的描写手法多样,有夸张、对比、比喻等,使诗句生动形象;唐诗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对生活、自然、情感等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同时,通过品味和理解这些唐诗,我们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扩大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中唐诗五首的知识点整理总结。
总字数:819字。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内容预览: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n园分fn外妖娆ro成吉思汗h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 "汗' "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纳比方、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田圃pǔ 禁锢g 留滞zh 喑yīn哑斗笠l 襁褓qiǎng bǎo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雨说》的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一、重点字词朦胧mng lng 覆f盖冻僵jiāng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星星变奏曲》的是江河。
2024_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核心考点专题04古诗词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4 古诗词阅读初中诗词鉴赏题是初中阶段各类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实这类题目一共只有三种模式,现在已经替大家总结出来了,并给大家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答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建,语言力求美丽。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酷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憧憬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冲突、遭贬愤世、明珠暗投、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鉴赏技巧:1、驾驭修辞方法(比方、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驾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争论,重点驾驭描写和抒情)3、驾驭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练习划重点★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必考知
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的必考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备考。
1.《登鹳雀楼》
- 作者:王之涣
- 内容概要:本诗是描写作者在登临鹳雀楼后对美景的赞美与
思考。
- 考点:
- 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 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内容概要:本诗是李白在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时写下的一首诗。
- 考点:
- 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 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观书有感》
- 作者:唐婉
- 内容概要:本诗是唐婉在读书时对书中美好故事的感叹和思考。
- 考点:
- 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 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望月怀远》
- 作者:张九龄
- 内容概要:本诗是张九龄怀念故乡和亲人的诗篇。
- 考点:
- 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 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5.《悯农》
- 作者:李时中
- 内容概要:本诗以农民困苦为题材,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关爱。
- 考点:
- 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 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的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为学生的复习提供帮助。
请在课前多阅读诗歌原文,并注意各种考点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知识点总结一、12首古诗词。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6.《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篇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篇必考知
识点总结
本文档为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篇的必考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细节概述:
1.《古朗月行》
- 作者:李白
- 内容:描写月亮在夜空中飘浮的情景
- 获得的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内容:描绘夜晚时李白思念故乡的情景
- 获得的感悟:思乡之情的深沉和思考人生的哲思
3.《登鹳雀楼》
- 作者:王之涣
- 内容:描绘登高望远时的壮丽景色和对历史风云的思考
- 获得的感悟:崇高追求和对历史感悟的重要性
4.《望庐山瀑布》
- 作者:李白
- 内容: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 获得的感悟:自然之美的魅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5.《白日依山尽》
- 作者:王之涣
- 内容:描绘夕阳下的美丽山水景色
- 获得的感悟: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哲思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篇的必考知识点总结。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每篇诗歌的作者、内容和蕴含的思想感悟,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诗歌作品。
最新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全知识讲解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部古诗词汇总七年级上学期:课内:《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净沙.秋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马致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枯藤老树昏鸦,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桥流水人家,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杨花落尽子规啼,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闻道龙标过五溪。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我寄愁心与明月,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君问归期未有期,烟笼寒水月笼沙,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泊秦淮近酒家。
何当共剪西窗烛,商女不知亡国恨,却话巴山夜雨时。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一曲新词酒一杯,莫言下岭便无难,去年天气旧亭台。
赚得行人空喜欢;夕阳西下几时回?正入万山圈子里,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山放过一山拦。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常记溪亭日暮,半亩方塘一鉴开,沉醉不知归路。
天光云影共徘徊。
兴尽晚回舟,问渠哪得清如许?误入藕花深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七年级下册(课外)《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诗词阅读新人教版
知识点总结
考点阐释:文言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提高中华儿女文化素养的极好资源。
因此,文言诗词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自然也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
考试说明的要求:理解词义和句意。
划分朗读节奏;欣赏词语和句子;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考点概述:
古诗阅读与赏析的考点主要有:
①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
②正确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
③理解概括诗歌描绘的内容;
④理解诗歌表现景物的特点,体会诗歌写景的妙处;
⑤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理趣;
⑥对诗歌的炼字用词进行一定的评价赏析,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⑦对诗歌中的饱含情感或富有哲理或写景精妙的名句能作一定的评析,并有自己的体悟;
⑧弄清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
⑨运用想象和联想读诗,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理解诗歌的意旨。
前五点主要是阅读,后四点是针对诗歌赏析。
常见考法
1.诗意理解。
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就连标题、小序也不要放过。
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诗句的含义,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
诗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品景(说说画面美在哪里,有何感受)来完成。
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诗意。
3.内容概括。
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等,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4.写法品析。
诗词中字词的用法,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5.情感体味。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
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
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
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误区提醒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2)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机;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