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筑设计院西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计算

合集下载

采暖系统设计中水力平衡计算的分析

采暖系统设计中水力平衡计算的分析

03
采暖系统水力平衡计算的具体步 骤
采暖系统模型的建立
建立模型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采暖系统的布局和构造,建立一个准确的水力模型。这个 模型应该包括所有的管道、暖气片、阀门和其他水力组件。
考虑影响因素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水力平衡的因素,如管道的长度、 直径、摩擦系数,暖气片的阻力,阀门的开度等。
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平衡计算的基础公式,描述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压力、速度和高度 之间的关系。
压降公式
压降公式用于计算管道中的压力损失,包括沿程压降和局部压降,是水力平衡计算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
水力平衡原理
水力平衡原理指在保证采暖系统各散热器需求流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管道直径、阀门开 度等手段,使得各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达到平衡状态,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供暖 。
节阀门的开度来改变环路的水力阻力,从而达到水力平衡。 • 采用自力式平衡装置:这种装置能够根据环路的水流量自动
调节环路的水力阻力,从而实现自动的水力平衡。 • 采用水力计算软件进行模拟与优化:通过水力计算软件对采
暖系统进行建模,模拟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根据模拟结果对 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水力平衡。这种方法能够更精确地 实现水力平衡,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05
采暖系统水力平衡计算的优化和 改进
采暖系统水力平衡计算的优化和改进
• 采暖系统作为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其设计效率至关重要 。其中,水力平衡计算是采暖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决定了系 统的运行效果和能源效率。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采暖系统水 力平衡计算的优化和改进,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THANKS
3. 水力平衡调节 比较各环路阻力,选择合适的平衡调节方法(如:安装平衡阀)。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要点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要点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要点l 供热的目的l 热网平衡是实现供热目的的基础工作l 热网平衡的主要任务是按需分配流量l 流量按需分配是控制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l 流量按需分配的好处l 实现流量按需分配的控制设备l 实现流量按需分配的控制方案l 热网平衡应注意的问题供热的目的l 供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舒适的室内温度,同时满足节能\降耗\减排的要求。

热网平衡是实现供热目的的基础工作l 热网平衡是完成供热目的最基础的工作,但这一工作又是非常乏味的;l 在能量不太昂贵的情况下,这项工作没人愿意去做。

l 然而世界多次的能源危机清楚地表明,不管目前能源的价格如何,我们必须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依赖。

现在大家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热网平衡的重要性l 热网平衡是一种控制方法,它将控制回路集成到热网水力系统中,以最少能耗费用取得真正的舒适性。

l 热网平衡包含:热源、传输管道、用户必须同时获得并保持所需流量。

热网平衡的主要任务是按需分配流量l 供热的基本原理示意图l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公式l 散热器的散热量公式l 热水循环传热公式供热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公式:Q3=Kw.Fw(tn-tw)式中: Q3——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w——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2;tn——采暖室内计算温度,℃;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散热器的散热量公式Q2=Ks.Fs(tpj-tn) tpj=(tg+th)/2式中: Q2——散热器的散热量,W;Ks——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 Fs——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tpj——散热器内热水平均温度,℃热水循环传热公式Q1=4187G(tg-th)/3.6式中: Q1——热水传递的热量,W;G——循环流量,t/h;tg——供水温度,℃;th——回水温度,℃传热规律(一)l 房间的传热遵从Q1=Q2=Q3这个等式,也就是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散热器的散热量和热水循环传递热量是相等的,l 这三个公式告诉我们,在围护结构、散热器确定的前提下,要保持人们需要的室内温度,热水的循环流量和供水温度要与室外温度相适应。

建筑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及热水循环管网计算

建筑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及热水循环管网计算

建筑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及热水循环管网计算1.1热水供应系统与冷水系统供水压力平衡1)热水供应系统分区范围应与给水系统的分区一致。

2)各分区的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供应。

(3)采取相应措施适当增加冷水管道的阻力,减小热水管道的阻力。

(4)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并设循环泵,采取机械循环。

(5)可采用内部设有温度感应装置,能根据冷、热水压力大小、出水温度高低自动调节冷、热水进水量比例,保持出水温度恒定的恒温水龙头。

1.2.热水循环管网的计算(1)设有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居住小区室外热水干管的设计流量可按小区室外给水且管道的设计流量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建筑物的热水引人管可按该建筑物相应热水供应系统总干管的设计秒流量确定。

(2)建筑物内热水供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可分别按建筑物内给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的规定计算。

(3)卫生器具热水给水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应按《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当量、连接管公称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表确定。

(4)热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应遵守下列规定:1)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可按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式确定,但管道的计算管径d j应考虑结垢和腐蚀引起过水断面缩小的因素。

2)局部水头损失,可按生活给水管道的配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计算。

(5)全日供应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q x=Q s∕(1.163Δt) (4-16)式中q x——全日供应热水的循环流量(1/h);Qs——配水管道的热损失(W),经计算确定,一般采用设计小时耗热量的3%—5%;∆t——配水管道的热水温度差(℃),按系统大小确定,一般取5—10。

定时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可按循环管网中的热水每小时循环2-4次计算。

(6)热水供应系统中,锅炉或水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与配水点的最低水温的温度差,不得大于10℃。

(7)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热水管道的流速》表选用。

(8)设循环系统的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回水管管径,应按管路的循环流量经水力计算确定。

浅谈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浅谈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1 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
在热水 供热系统中各 热用 户的实 际流 量与 设计要 求流 量之 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 用户的 水力 失调。水 力失 调的程 度可 以用 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的比值 X 来衡量 , X 称 水力失调度。 X = Q S / QJ 。 其中 , Q S 为用户的实际流量 ; QJ 为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 水力平 衡是指网路中 各个 热用户 在其 他热 用户流 量改 变时 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 , 通常用热用户的水 力稳定性 系数 r 来 表示。 r = 1/ X
6 结语
供热系统的 水力平衡 调试 的前提 条件 是具备 正常 的供 热系 统、 适用的调试装置和正确的调 试方法。供热管 网的水力 平衡调 试是一项专业性强 , 技 术要 求非常 高的 综合 性工作 , 既 需要 准确 的计算 , 也需要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 业技术人员 去分析解 决调试 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 题。随着 我们对 管网 水力平 衡调 试工 作的 重视和调试经验的不断积累 , 达到管 网的水力平 衡是完全 可以实 现的。 参考文献 : [ 1] 石兆玉 . 供热 系统 运行调 节与 1994. 江 亿 . 我 国供热节能中的问题和 解决途 径 [ J] . 暖通空调 , 2006, 36( 3) : 37 41. 徐 光备 . 供 热 计量 技术 [ M ] . 北京 : 中 国 建筑 工业 出 版社 , 2003.
阻力数 S 大的支管其流量小 , 阻 力数 S 小 的支管 其流量大 。 由于设计时受管道 规格、 流 速等的 限制 , 各 并联支 路之 间所 需流 量与支 路阻力数之间难以达到上述关系 , 必然使 有些支路 流量大 于所需流量 , 有 些支路流量小于所需 流量 , 出 现水力失调现象 , 从 而导致冷热不匀现象。所以 , 供 热管网水力平 衡调节的实 质就是 调节各支路阻力, 使各支路所需流量与阻力数之间满足上述关系。 为了调节各支 路的 阻力数 , 在 各分 支处必 须安 装性能 可靠 、 调节方便的适当的调节装置 , 来实现上述目的。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供热管网是城市供暖的重要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管网复杂性、流量变化范围大等因素,常常会出现供热管网的水力失衡问题,严重影响其正常运行。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

一、管网水力特性分析管网水力特性是管网设计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管网各处的压力和流量大小。

当供热管网的水力特性不平衡时,会导致管路水压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供暖效率,同时也会增加土建、设备等方面的运行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二、调节方式1. 阀门调节法阀门调节是常见的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式。

通过调整各处的阀门开启度实现管路水流量的分配均衡。

此法调节简单,现场施工方便,成本低廉,但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制定合理的阀门开启度,且维护成本较高。

管网供热泵组调节,是指通过调节管网内的泵组流量或压力,调节管路的水流动力,从而实现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

该法操作较为复杂,但是操作技能高的人员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在调节某些较远的回路时也可以很有效地调节。

3. 外加水箱法供热管网外加水箱调节是将水箱作为管网的“缓冲器”,通过外加水箱调节管路的压力、水位等参数,实现管网的水力平衡。

该方法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及压力,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使用此法需要大量调节时间和较高的成本。

4. 管网改建法当管网的设计存在严重问题时,用改建法来解决问题,将管网水流分配再次规划,以实现管网水力平衡。

往往需要专业的设计师对整个管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

三、总结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是供热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调节方法能够使管网的供热效果得到最大化。

在调节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阀门调节、泵组调节、外加水箱法和管网改建法来实现管网水力平衡。

同时,管网管理者还需要定期检查系统的水位、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系统达到最佳效率,保证供热的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热力管网工程水力计算

热力管网工程水力计算

热力管网工程水力计算一、水力计算5.1 计算条件与计算参数5.1.1 依据热用户对蒸汽参数的要求,确定管网水力计算参数如下:(1)中压负荷:最大蒸汽流量 171.2t/h;最小蒸汽流量 144t/h。

(2)低压负荷:最大蒸汽流量 193.8t/h;最小蒸汽流量 150.8t/h。

5.1.2 计算中需要控制的参数如下:末端低压用户参数:P:~0.5MPa,T:150~180℃;末端中压用户参数:P:2.3~2.4MPa,T:230~240℃。

5.2 热网工程系统水力计算5.2.1 水力计算依据本项目设计根据近期最大负荷确定管径,综合投资比较,确定最优管径方案。

至用户的管径是根据用户的参数要求、负荷情况确定的。

5.2.2 水力计算结果最小负荷144t/h 时,从电厂以3.3MPa,365℃外供,主管管径DN700,能够满足各用户的参数需求。

最大负荷193.8t/h 时,从电厂以1.6MPa,285℃外供,主管管径DN800,能够满足各用户的参数需求。

最大负荷150.8t/h 时,从电厂以1.35MPa,305℃外供,主管管径DN800,能够满足各用户的参数需求。

5.2.3 水力计算结果汇总表5.2.3-1 水力计算结果汇总表5.2.4 安全运行负荷管道在超低负荷运行时,管道沿途和用户末端会产生大量冷凝水,为避免水击撞管造成管道系统破坏,适当位置设大流量连续疏水,保证冷凝水及时排出同时加强沿途管网安全巡视,保障管网疏排水的畅通和对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护。

此外,管道在超低负荷运行状态下管损十分突出,对管道实际运行的经济性将大大折扣。

根据管网设计计算要求,通过水力计算模拟结果确定管网运行的安全负荷临界位置;结合本项目热网布置特点,运行热负荷流量主要集中在管网中后段金峰镇的风阳工业园区范围内(图F 、G 点附近),该处集中分布中压约50%的热负荷和低压约40%的热负荷,通过计算该位置在最低负荷运行状态下介质过热程度可作为衡量项目管网的安全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通过水力计算得出低压运行负荷在最大设计负荷50%状态下(流量约97t/h ),末端参考点(F 、G 点)的介质参数近似饱和状态;中压运行负荷在最大设计负荷45%状态下(流量约77t/h ),末端参考点(F 、G 点)的介质参数近似饱和状态;考虑风阳工业园区内介质参数为理论计算的末端参数,实际运行需要对此处及后段管网沿途设置大流量连续疏水,加强运行巡视等工作;此状态下低压流量设定为低压参数管网最低安全运行负荷。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保障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关键环节引言集中供热系统在采暖季运行初期存在水力平衡问题,其调试期的长短与精度不仅关系到供暖质量,更涉及节能减排与社会和谐。

水力平衡主要包括供热系统的充水及排气、管网水力调节、系统的运行管理三个方面。

根据多年运行管理经验认为,抓好这三个关键环节;可极大地促进供热节能减排。

1、供热系统充水、排气是管网良性循环的首要工作1.1确保系统充水、排气顺序系统的充水、排气是开始供暖前的必备条件,正确的充水顺序为:锅炉——一次网——换热站——二次网——热用户。

系统充水顺序一定要正确,否则在管道中会产生“空气塞”,这是造成局部热用户不热的主要原因。

用补水泵进行系统充水,所用水质应符合GBl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补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的定压系统来讲,维持定压点压力的稳定是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

电接点压力上下限的设定应满足运行要求。

锅炉充水是从锅炉迸水口开始充水,当其顶部集气罐放气阀经过数次排气后有大量水冒出时,关闭放气阀,锅炉充水完毕。

外管网充水前,应关闭所有泄水阀,同时打开各支线阀门及管线末端连接供回水管的旁通阀门。

在关闭所有热用户人口阀门的条件下,将水由回水压入网路,当其最高点上排气阀经数次排气后有大量水冒出时,表明管网已充满水,外管网充水完毕。

楼内充水时,应由回水压入系统中,先将热力入口处的所有泄水阀门关闭,并缓慢打开热力入口处的回水阀门。

充水速度不宜太快,以便从系统中排出空气。

然后将供水阀门打开,同时迅速开启楼道内立管顶部排气阀进行排气,当立管顶部排气阀排出大量的水时,立管充水完毕。

热用户充水启动的顺序必须按先远后近、先打开回水阀再打开供水阀的原则进行。

当每个楼栋的热用户的水满后,对最末端的热用户进行l——2次排气。

这样可避免大量空气带入热用户系统中,减少运行期排气次数。

系统应边充水边排气,最好把系统内气体一次排净,以免造成气塞现象。

对热用户本着“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排气,有利于将系统中的空气赶向近端,减少维修人员往返路程,避免重复劳动,缩短调试时间,同时避免大量热水排放,节约能源。

采暖系统设计中水力平衡计算的分析

采暖系统设计中水力平衡计算的分析

加强维护和管理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水 力不平衡问题,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延长 其使用寿命。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水力平衡计算对于采暖系统设计至关重要,有助于 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在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建筑中,水力平衡计算的应用 有助于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运行成本。
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验证了水力平衡 计算在采暖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水力平衡计算需要考虑系统的复杂性 和不确定性,因此常常需要进行多次 迭代和调整。
水力平衡计算的主要步骤
01
02
03
04
确定系统模型
包括管道的长度、直径、弯头 、阀门等元件的阻力特性。
确定流量分配
根据分支管道的阻力和系统总 流量,确定各分支管道的流量 分配。
校核水力平衡
通过比较实际测量值和计算值 ,验证水力平衡是否满足系统 要求。
提高水力平衡的措施及优化建议
精确计算
进行精确的水力平衡计算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 关键,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计算 。
合理设计
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环路的阻力特性和 流量需求,合理分配各环路的流量。
选用高质量的管材和设备
高质量的管材和设备能够减少系统的阻力损失和 水力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采暖系统的构成
热源
提供热量的设备,如锅炉、热泵等。
输配系统
将热量从热源输送到各房间的管道和设备,如水泵 、阀门等。
散热设备
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空气中的设备,如散热器、地暖 等。
采暖系统的分类
02
01
03
按热媒种类分类
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建筑设计院西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计算
2006年1月5日 15:48 来源:中南建筑设计院作者:雷炳成杨允立网友评论 0 条进入论坛
提要
对中国建筑设计院西区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及分析,并用水力平衡阀等技术措施对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解决了水力失衡问题,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为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集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采暖热网水力平衡热力平衡平衡阀
1.问题的提出
中南建筑设计院西区(生活区)集中低温热水采暖系统于1991年完成设计及施工,并于当年年底投入运行。

系统运行至今已有十年,大大改善了我院职工的生活条件。

但该热水采暖系统自运行之初起,就存在着热力失衡问题。

后随着用户的增加,管网作用半径的增大,随着燃煤蒸汽锅炉、汽-水换热器、热水循环泵运行效率的降低,也随着采暖系统阀件及沿程管道性能的弱化,采暖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热力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在管网末端用户的采暖效果越来越差。

为配合我院沿街开发的形势,院西区两栋临街多层住宅拆除,由于采暖用户(以下均指单栋或单元建筑)减少采暖外网须相应调整,此举可部分程度缓解采暖系统效果恶化情况,但热力管网水力失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院西区采暖热网布置现状参见"图一"。

西区采暖面积约35000m2,冬季总采暖热负荷为2230kw。

采暖热源为西区锅炉房及换热站;4t/h燃煤蒸汽锅炉1台;螺旋板式汽-水换热器2台;1000m3/h热水循环泵2台,1有1备,铭牌扬程3.2Mpa;系统由设在"中南海18单元"屋而后高位膨胀水箱定压,换热站内设系统被给水泵。

该采暖系统共分3个树状供回水环路。

1#环路为院内中部环路,原负担"1~3单元","4~6单元","幼儿园","29~32单元(50户)","18户"," 33~35单元(36户)"及"23户"采暖负荷,其供加水总管管径为DN125,现增加一个用户"北大板",其负担总热负荷为1219kw。

该环路用户多且作用半径长,长期以来热力失衡问题严重,沿途用户供暖冷热不均,最不利用户"23户"室内采暖系统形同虚设,"36户"各单元采暖效果也较差。

2#环路为院内北部环路,负担"7~10单元","11~14单元","北大板"及"40户"采暖负荷,其代回水总管管径为南部环路,原负担"中单公寓"及"40户"拆除,现仅负担"中单公寓",其热负荷为115kw。

2.管网水力计算及平衡分析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院西区采暖热网进行水力计算及分析,拟采取水力平衡阀等技术措施对该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以期改善西区整体采暖效果。

2.1 计算条件
已知条件
(1)外网各环路管段管径及沿程长度,各单位采暖设计热负荷及总设计热负荷。

各环路用户采暖热负荷说"表1
表一
续表一
(2)各环路用户室采暖水系统所需资用压头,由各单体采暖设计图纸及资料获得,参见"表四"及"表五"中"用户所需资用压头"项。

假定条件:
(1)由于锅炉及换热器效率的降低,根据该系统运行经验采暖供水最高温度为80℃,最大供回水温差15~18℃。

采暖供回水温度取80/60℃。

(2)由于系统运行多年外管内壁粗糙度增大,外管内壁粗糙度取K=0.5mm。

2.2 环路外网摩阻计算
1#环路负担总热负荷为1219kw,循环水量为52.8kg/h,其供回水总管管径为DN125,环路外网摩阻计算说"表二"
表二
2#环路负担总热负荷为897kw,循环水量为22.9kg/h,其供回水总管管径为DN125,环路外网摩阻计算详"表三"
表三
3#环路目前仅负担单一用户,其设计热负荷为115kw,循环水量为4.95kg/h,其供回水总管管径为DN100,供回水总管长约80m,环路外网摩阻及局部阻力较小,总阻力约为5kpa。

2.3 环路外网水力平衡分析及平衡措施
2.3.1 1#环路外网水力平衡
1#环路最不利用户为"23户",其外网沿程摩阻为73.0kpa,考虑沿程局部阻力为摩阻的10%即7.3 kpa,沿程总阻力为80.3 kpa,"23户"资用压头为30 kpa,因此,1#环路所需资用压头为110.3 kpa,,可取值为115 kpa。

各用户之入户管径及所需资用压头不等。

1#环路水力平衡计算详"表四"。

从水力平衡计算表"表四"可以看出,近端用户入户供水管均设数字锁定平衡阀,阀门口径均比相应管径小一号,同时可以看出各平衡阀的开度均较小,尚未达到开度应在60~90%的理想范围。

最不利用户"23户"入口不设平衡阀。

表四
2.3.2 2#环路外网水力平衡
2#环路最不利用户为"中南海15~21单元",其外网沿程摩阻为83.7kpa,考虑沿程局部阻力为摩阻的10%即8.4 kpa,沿程总阻力为91.7 kpa,该用户资用压头为30 kpa,因此,2#环路所需资和压头为121.7 kpa,取值为125 kpa。

各用户之入户管径及所需资用压头不等。

2#环路水力平衡计算详"表五"。

从水力平衡计算表"表五"可以看出,近端用户入户供水管均设数字锁定平衡阀,阀门口径均比相应管径小一号。

最不利用户"中南海15~21单元"之各单元供回水管为水平同程布置,因此不设平衡阀。

表五
2.3.3 3#环路外网水力平衡
3#环路沿程总阻力为5 kpa,用户资用压头为25 kpa,因此,3#环路所需资用压头为30 kpa。

入户管径DN65,而该环路外管管径DN100相对过大,若仅靠调整在换热站内该环路供回水管DN100口径阀门开度难以达到环路所需较低的资用压头,因此建议在其用户"中单公寓"之进水干管设口径DN40数字锁定平衡阀,也可为将来院内发展再增加该环路之用户作准备。

具体的平衡方案是,在换热站内适当关小3#环路供回水总管阀门开度使环路资用压头为50 kpa,用户采用DN40数字锁定平衡阀消耗富裕压头20 kpa,该平衡阀开度设定为42%。

3.供热管网改造及效果
在2000年采暖季之前,中南院西区集中供热管网已根据上述水力平衡方案进行了改造。

具体做法是:(1)对绝大多数热用户热力入口处的供水干管均增设SP型数字锁定平衡阀,并将平衡阀设定在计算所确定的开度,用户供回水干管上原有手动截止阀或闸阀全部满开;(2)通过调节换热站内集分水器处各环路供回水管上的主阀,使1#,2#,3#环路的资用压头分别为115 kpa,125 kpa,50 kpa。

2000年入冬后,院西区集中供暖系统投入运行,长期以来困绕我院的热力失衡问题得到了解决。

例如,1#环路原采暖效果最差的用户"23户"室内采暖系统完全正常,该环路已实现热力平衡,其水力平衡已得到体现。

2#环路除"中南海15~16单元"个别室内立管外,该环路也基本正常。

"中南海"各单元供暖系统为水
平同程布置,系统投入运行的头几年各单元属正常,"15~16单元"个别室内立管不热的原因初步分析结果是,部分住户近几年装修时对室内系统改动较大导致水流不畅,部分室内立管上回水失灵无法开启或被杂物堵塞,目前该问题正在整改中。

3#环路"中单公寓"略有过热现象,后经过系统微调完全正常。

4.小结
(1)该供热和网改造后的运行效果证明上述水力平衡的计算及分析结果是正确可靠的,为今后热网的平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平衡阀是热力管网平衡的有力工具,借助于平衡阀可以实现水力平衡的量化。

(3)对于整个热力管网而言,单体室内采暖系统设计的入户管径偏大的情况普遍存在,对树状管网的近端用户尤为严
重,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注意。

参考文献
1.陆耀庆,主编,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曾志诚,主编,城市冷·暖·汽三联供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符永正等,平衡阀的选用,暖通空调,1998(3)
[关键词]:中南供热水力平衡【发表评论】【大中小】【推荐】【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