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LY_J711168-2008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JLYJ711-2008 乘用车座椅用滑轨技术条件-单行版

4.1 基本要求 4.1.1 滑轨总成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 零件外表面应光洁、无伤痕、无裂纹,以及毛刺等缺陷。
共 10 页 第 1 页
GEELY
乘用车座椅用滑轨技术条件
Q/JLY J711 -2008
4.1.3 铆接和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焊接部位应光滑。
单支滑轨的分离强度按图 5所示方法试验。上滑轨调整至设计位置(无设计位可处于中间位)并在正 上方逐渐加载至规定值,其结果应符合 4.2.7 的要求。
图 5 分离强度 5.8 锁止强度试验
单支滑轨的锁止强度按图 6 所示方法试验。 滑轨锁止在任意位置, 在上滑轨上逐渐加载至规定值, 其
共 10 页 第 5 页
a) 向前加载至规定值,然后卸载至零; b) 再向后加载至规定值,然后卸载至零。 此程序为一个循环,试验后其结果应满足 4.2.13 的要求。
图8 交变载荷承受强度试验 5.14 滑轨异响的试验
在安静的环境内,对滑轨进行全行程滑动,其结果应满足 4.2.14 的要求。 5.15 升降机构性能测试
a) 将68kg载荷加载在升降机构上,操作手轮在高度调节时测量运动过程中最大的扭矩;操作手柄在 离末端 10mm处高度调节时测量运动过程中最大的操作力,其结果应满足 4.2.15-a) 的要求。
GEELY
乘用车座椅用滑轨技术条件
结果应符合 4.2.8 的要求。
Q/JLY J711 -2008
图6 滑轨强度试验
5.9 限位档点强度试验
单支滑轨限位档点强度按图 6 所示方法试验。在解锁的状态下将上滑轨推至一端,并在上滑轨上逐
渐加载至规定值,其结果应符合 4.2.9 的要求。
注塑件通用技术条件企业标准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Q/ZG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G 22-2008代替 Q/ZG 22-2005b注塑件通用技术条件2005-11-10发布2005-11-15实施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发布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注塑件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注塑件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器用注塑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9341-2000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86-1993 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GB/T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JB/T 10359-2002 空调器室外机用塑料环境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2035确立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裂纹贯穿或未贯穿材料外表面或其整个厚度的裂缝。
处于裂纹两侧壁之间的聚合材料是完全分离的。
银纹塑料制品表面或潜表面的一种缺陷。
是由于聚合物材料的表观密度降低所造成桥搭的表观裂纹。
杂色斑因配料、注射工艺或杂质等控制不好,造成注塑件内部或表面出现局部颜色与整体颜色不同的缺陷。
缩痕模制品的表面凹陷。
注:该缺陷发生处物料缩离模具,通常出现在制品厚度有较大变化的区域。
熔接痕模制品上由于两股或多股物料流在一起形成的条痕。
汽车内外附件及功能件装饰表面的技术规范

0. 序言制定上述“汽车内外附件及功能装饰表面的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和判断装饰表面比例的和谐及为所有过程参与者制定培训教材。
此外,该规范还可作为今后选择材料和工艺改进的基础。
在下面的表面技术规范中还叙述了表面光洁度的质量极限状态。
它符合在实现批量生产条件下当今的技术水平。
同时更多的涉及到外观判断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基于人体工程极限的条件下(方可进行鉴别的)。
该规范是由下列人员参与制定。
经供货厂家一致通过的装饰件:车体及玻璃系统公司Herr Dr.Brückner (Projektleitung)Herr LewitzFa.Erbslöh公司Herr StöberFa.KittelHerr BauerFa.Magna PebraHerr HaasFa.Walter KleinHerr MombergFa.IralcoHerr Schultz-IgastHerr SchabelFa.SAMHerr RegauerFa.JACHerr Gackstatter1. 目的1.1 该规范详细地描述了装饰(件)产品表面(要求),(人们常说的“要求苛刻的表面”),使用其规范是为了给用户及供货方避免过程干扰,这干扰是由于对表面要求不高或规范要求有误而造成的。
此规范另一目的是为过程参与者提供一份培训教材,保证采用统一标准,掌握使用的一致性。
2. 使用范围此规范适用于车辆外观范围,即“一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车辆,从正面及侧面观察到的范围”当遇到问题进行裁决时,此规范可作为有效的初步判断文件。
3. 适用范围此规范适用于汽车工艺内外装饰范围用的所有装饰件及具有装饰功能的部件(基础材料、金属)主要涉及以下产品。
装饰条隔板(遮光板)顶盖板条顶盖支撑系统此外,还涉及到由非金属材料如EPDM,耐热塑料制成的一些构件及对表面要求较高的组件。
在这些材料中,若遇到外表面要求特殊压制的,在本规范中仅考虑到不要与行业制定的标准相矛盾或超出人家的规定范围。
QJLY J7110543A-2012-汽车行李舱内饰件技术条件(4)

将行李舱内饰件按实车装配的静止状态,放置于(80±2)℃×15.5h→常温(15℃~35℃)×0.5h →(-40±2)℃×7.5h→常温(15℃~35℃)×0.5h→(80±2)℃×95%相对湿度×15.5h→常温(15℃~
共 5 页 第 5页
从被测试的产品上取下一块尽可能平的试样,试样大小约为 50mm×200mm,厚度不超过 5mm。
5.7.2 试验方法
共 5 页 第 3页
GEELY
汽车行李舱内饰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543A-2012
将试样用规定的刀具,在 5N 的压力下刻划 100mm 的有效段,对试样进行外观检查。 5.8 起球性
6.2.2 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从已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批中抽取,同种类、同型号抽取,共抽取 10 组,每
组不少于 2 件,再按表 3 进行型式检验。
表 3 行李舱内饰件型式检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名称
外观 耐温性 耐化学药品性 耐摩擦色牢度 燃烧性 气味特性 雾度性能 抗划伤性能
序号
项目名称
1
2
9
起球性
-
-
产品禁用、限用物质要
10
-
-
求
注:“√”为检验项目,“-”为非检验项目
试样分组编号
3
4
5
6
7
8
9
10
-
-
通用件 制动灯开关、门控开关 技术条件

顶杆歪斜
4
[B] 寸设计不合
2
感觉不舒服
理
支架材料及
金属件表面氧 影响美观,顾客
8
[B] 表面处理不
4
化、变色
感觉不舒服
当
装车时配对插
接件插接过程
插片抗挤压强
插片材料选
中将插片折弯, 顾客不满,退货
5
[B]
2
度
择不当
配对插接件装
配困难
目测
2
16
耐候性试
2
64
验
匹配试验
3
30
共8页 第7页
GEELY
台架试验
2
20
手感
2
64
台架试验、
2
20
共8页 第6页
GEELY
通用件 制动灯开关、门控开关 技术条件
Q/JLY J711476-2008
功能
表2
项目
级 潜在失效
现行设计控 现行设计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失效后果 严重度
频度 O
探测度 D
RPN
别 起因/机理
制预防
控制探测
建议措施
外观
顶杆部分尺
影响美观,顾客
通用件 制动灯开关、门控开关 技术条件
表1
项目
Q/JLY J711476-2008
功能
级 潜在失效
现行设计控 现行设计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失效后果 严重度
频度 O
探测度 D
RPN
别 起因/机理
制预防
控制探测
建议措施
外观
顶杆部分尺
影响美观,顾客
顶杆歪斜
4
[B] 寸设计不合
JT 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2-2013共 4 页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月12日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2-2013编制 赖 礼 汇校核 陈 雷审定 王 晓批准 曹 渡更改记录规范编号制定/修订者制定/修订日期批准日期JT1-9902-2013 赖礼汇2013-3-11 曹渡2013-3-12JT1-9902-2013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前格栅、前罩装饰件、扰流板、防擦条、侧围护板、轮罩衬板、保险杠、三角窗外盖板、后牌照灯盖、发动机装饰罩盖等等外饰塑料零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所有轿车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SAE J2527 汽车外饰材料加速老化实验标准:可控辐照度氙弧灯SJ-NW-15 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SJ-NW-16 塑料镀铬件性能要求规范SJ-NW-57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SJ-NW-101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划格法)3 要求3.1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
喷漆零件除了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SJ-NW-15的要求。
电镀零件除了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SJ-NW-16的要求。
3.2 外观要求:所有零件外观应与经确认后的样品一致。
1)产品外观面不允许有裂纹、变形、银纹、波纹、烧焦、飞边、毛刺、气泡、浇口痕迹、顶杆印痕、熔接痕和收缩痕等不可接受表面缺陷。
2)喷涂或镀铬的产品,表面涂层或镀层均匀一致、色泽均匀,外观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麻点、起泡、漏镀、变色、脱落及其他不可接受缺陷。
3)产品A面上的分模线应小于0.1mm;非主视外观面分模线的痕迹小于0.2mm。
且必须经过长安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
4)零件表面的颜色和花纹应与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色板或样品一致。
皮纹要清晰、色泽均匀,皮纹类型、纹理方向、纹理深度以及皮纹范围应与长安公司所要求的一致,由于因脱模方向引起的非主要表面皮纹深度变化要均匀,不允许出现皮纹拉伤。
QJLY J7110543A-2012-汽车行李舱内饰件技术条件(4)

表面应无破损、裂缝,不允许有直 径大于 3mm 的对穿孔和气孔。
经耐高温、低温和冷热交变试验后不允许出现扭曲、变形、起泡、凹陷、
变色、龟裂以及可见色调和光泽的变化等异常现象。
测试布上不允许有颜色痕迹,产品表面不允许有软化、发粘、斑点、颜
色等显著变化,允许轻微失光。
≥3 级
≤80mm/min
试样分组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5 页 第 4页
GEELY
汽车行李舱内饰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543A-2012
表 3 (续)
将行李舱内饰件按实车装配状态安装在夹具上,在(-40±3)℃的恒温箱中保持 24h 以上,取出后在 常温(15℃~35℃)下放置 0.5h,目视应无扭曲、变形、起泡、凹陷、变色、龟裂及可见色调和光泽的变 化等异常现象。 5.1.3 冷热交变试验
Q JLY J711412-2008乘用车用发泡三元乙丙橡胶(EPDM-E)材料

GEELY 乘用车用发泡三元乙丙橡胶(EPDM-E)材料 Q/JLY J711412-2008
A.4.3 用分析天平将编了号的铝箔称重,精确到0.01mg。将试样名称,试样编号,铝箔编号以及铝箔重 量记录下来。 A.4.4 检查一下,仪器所显示的硅油温度是否已到100℃。如果是,则可以使用这一气雾—冷凝装置进行 试验了。 A.4.5 在一次气雾—冷凝试验中,必须有一个玻璃杯放用于检验的DOP。 A.4.6 从干燥器中取出待测试样,将其分别放在各个玻璃杯的底部。(说明:放试样时,车辆内舱可看 见的面向上;对于在气雾—冷凝试验后难以与玻璃杯底部脱开的试样如PVC表皮和沥青垫片,要在玻璃杯 底部和试样之间放一张铝箔。否则的话,有可能弄脏杯底,材料与杯底粘牢,从而使得玻璃杯难以清洗或 损坏)。 A.4.7 将金属环压在试样上。 A.4.8 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10g±0.2gDOP(沸点:370℃),加入的DOP必须全部在玻璃杯底部,不允许 碰到玻璃杯内壁。最好用移液管加DOP。 A.4.9 在每个玻璃杯口的边缘放上一个密封圈,在这上面在放上一张已称重的铝箔。铝箔的有光泽的面 向下。 A.4.10 在铝箔上放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放上一张滤纸。 A.4.11 将玻璃杯小心地放在已加热的油浴中。每次气雾——冷凝试验时,将装有DOP的玻璃杯放在与上 一次试验不同的油浴中的位置。
3 分类
a) (EPDM-E)-1:闭孔结构;工作温度-40℃~70℃。 b) (EPDM-E)-2、-3、-4:半闭孔结构(半闭孔是指仅在压缩状态下是闭合,通常闭合率超过50%); 工作温度-40℃~100℃。
4 技术要求
4.1 使用要求 适用于耐气候性要求高,而机械强度要求不高的密封件。若潮湿条件下,半闭合发泡材料仅在压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箱中保温 24 h,温度为 40℃±2℃,相对温度为 95%。接着在本标准 4.1.2 规定的环境下冷却 24 h。
5.10.2.2 在本标准 4.3 规定的环境温度下,通过测力计测定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其拉伸速度为
100mm/min,拉伸方向垂直于焊缝方向。
5.10.2.3 试验后,将评估结论及可能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5.10.2.1 在待测试的产品上截取两块焊缝长度为 50 mm 的试样。把两块试样分别进行下述两种不同的老
化处理:在本标准 4.1.1 规定的环境箱中保温 100 h,温度为 90℃±2℃;在本标准 4.1.3 规定的恒温恒
共 10 页 第 5 页
GEELY
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Q/JLY J711168-2008
要求
外饰件
1
低温抗冲击性能
经低温抗冲击性能试验后,不允许出现开裂、折断、剥离和永久变形等现象。
2
抗划伤性能
经抗划伤性能试验后,不允许出现肉眼可见的划伤。
3
燃烧性能
应符合 GB8410 中的规定。
4
耐候性能
经耐候性能试验后,应不出现龟裂、斑点或其它缺陷,灰色标度值不小于 4 级。
5
气味性能
气味性应高于 6 级。
Q/JLY J711168-2008
4.1.4 振动试验台:应能实现上下、左右、前后三个坐标轴的振动。 4.1.5 氙光曝晒试验箱: 应符合 GB/T 16422.2-1999 的规定。 4.1.6 测力计:应该能适应拉延速率(0~100)mm/min。 4.2 试验仪器 4.2.1 燃烧特性测定仪:符合 GB 8410 的规定。 4.2.2 耐磨试验仪 4.2.3 钢球:直径 60mm、质量 0.9kg 的钢球,用来做冲击试验。 4.2.4 抗划伤性试验仪:应具有下述特点的刀具组成:
4.3 试验环境 a) 温度,℃:23±2; b) 大气压,Pa:0.86×105~1.06×105; c) 相对湿度,%:45~65。
5 试验方法
5.1 低温抗冲击性试验
5.1.1 试验产品处于相当于实际安装的约束状态下,冲击面朝上放。
5.1.2 按表 2 规定的试验条件,将被测试的产品放置在本标准 4.1.2 规定的试验箱中,结束后,将产品
测试布上不允许有颜色痕迹,产品表面不允许出现任何可视变化,不允许有软化、发粘、
12
耐化学试剂性能
斑点、颜色显著变化,允许轻微失光。
13
冷热交变性能
经冷热交变性能试验后,不出现变形、弯曲、下垂或其它影响外观的变化, 最大收缩率≤0.3%。
共 10 页 第 2 页
GEELY
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定在振动试验台上,要求此振动试验台能实现上下、左右、前后三个坐标轴向的正弦振动。
5.9.2 按照表 6 振动的条件,对带附件的产品总成进行振动试验。
表6
振动频率,Hz
振动加速度,m/s2
试验时间,h
上下
左右
前后
33
70
4
2
2
5.10 焊接性能试验
5.10.1 外观
目测检查。
5.10.2 焊接的抗脱落性能检
按 GB 8410 规定的设备和程序进行试验。 5.4 耐候性能试验 5.4.1 从被测试的产品上取下尽可能平的试样,大小约为 60mm×75mm,厚度不超过 5mm。 5.4.2 将试样按 GB/T 16422.2-1999 规定的设备和方法进行试验,时间按表 3 的规定进行;高温地区辐 照度相对一般地区辐照度提高 15%,试验结束后检查表面状况。
4
电动视外镜
5
挡泥板
6
轮罩护板
在 90℃±2℃的温度下保持 500 h。
7
门外拉手柄
8
门槛外装饰板
9
发动机仓内的塑料件(普通)
10
防擦条/扰流板
11
隔栅
5.11.3 试验后再将产品置于 23℃±5℃的温度下至少保持 2 h。
5.11.4 目测产品装在车上经常被阳光晒的区域,并重新测量产品顶端的轮廓尺寸。
a) 刀具材料: 40CrNiMoA,应符合 GB/T 3077-1999 的规定; b) 刀具形状:矩形; c) 刀具倾角:15°,夹棱倒圆(R=0.2mm)。 4.2.5 整体冲击装置:冲头冲击面为 100mm×300mm,冲头质量 100kg。 4.2.6 车身模拟装置和整车模拟装置。
注: 其它试验设备、仪器,只要特性、精度和重复性相等或更好,就可以替代上述试验设备、仪器。
6
安全拉手
7
角饰
8
通风管道
9
除霜通风口
在 90℃±2℃的温度下保持 500 h。
10
后围内装饰板
11
门内拉手柄
12
其它内饰件
c) 外饰件按表 9 规定。
表9
共 10 页 第 6 页
GEELY
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Q/JLY J711168-2008
序号
名称
试验要求
1
通风盖板
2
前,后保险杠
3
加油口盖
表3
序号
位置
时 间,h
1
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地方
500
2
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地方
300
3
黑暗地区以及偶尔暴露在阳光下的地方
300
5.4.3 按 GB 250 规定的样卡检查试样颜色变化程度。
5.5 气味性试验(仅适用于内饰塑料件)
按 JLYY-JT146-04 的规定进行试验。
5.6 整体冲击性能试验(仅适用于保险杠总成)
仪表台装饰件(出风口等)
试验要求 一般地区:在 90℃±2℃的温度下保持 500h。 高温地区: 在 95℃±2℃的温度下保持 500h。 一般地区:在 90℃±2℃的温度下保持 500h。
b) 内饰件太阳斜射区域件按表 8 规定;
表8
序号
名称
试验要求
1
副仪表台本体
2
换档器面板
3
门内护板
4
门槛
5
立柱
取出并在 60s 时间内用本标准 4.2.3 规定的球从 150mm 的高度处自由落下,分别冲击在产品表面三个不同
位置 (按图样规定或被检测单位规定的位置)各一次,每次冲击必须避免钢球反弹再次冲击试件。
序号 1 2
表2
试验温度 23℃±2℃ -30℃±2℃(北极地区:-45℃±2℃)
时 间,h 6 6
在几部分焊接(热焊、超声波焊接、颤动焊接)的地方,外观和结合部位应该满足以
下要求:
10
焊接性能
a) 缝焊接:焊接轨迹应该均匀一致而不中断,焊缝的填料不变质(如表面剥落等);
b) 点焊接:在所有的焊点处,保证两部分材料完全溶接在一起。
抗脱落性能试验中,应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不小于 20N。
11
耐温性能
经耐温性能试验后,目测表面不应出现龟裂、斑点,不出现变色现象或其它缺陷。
5.11 耐温性能试验
5.11.1 将产品模拟车上安装的位置在试验台上固定。
5.11.2 试验前测量产品顶端与水平基准面相关的轮廓尺寸,测量可动件与产品附件(如手套盒、出风口
等)的主要尺寸。然后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a) 内饰件太阳直射区域件按表 7 规定;
表7
序号 1 2
名称 仪表板本体、内后视镜、后隔板
5.6.1 将产品以装车方式安装在刚性试验台架上,安装高度相当于汽车在满载时产品的离地高度。
5.6.2 按本标准 4.2.5 中 规 定 的 冲 击 装 置 以 2km/h 的 速 度 (该 冲 击 速 度 供 参 考 )对 产品进 行 冲 击
试验,目测检查试样有无损坏及裂纹。
5.7 耐磨性能试验
按表 4 规定的条件对样品施加磨擦试验,并按表 5 的规范对磨擦后的试样进行评估。
Q/JLY J711168-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不包括涂层、电镀、发泡件)的要求、试验设备、仪器及环境、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记、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产品的内外饰塑料件(以下简称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在自然光线的阳光下产品的光泽应在样品的光泽等级范围之内。 3.1.2 零件的表面应没有污迹、划伤、裂纹、扭曲变形及表面皮纹磨损,也不应有任何影响装配和外观 的缺陷。 3.1.3 产品的尺寸、公差、质量、纹理、颜色、标识、材料应按照图样要求。 3.2 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按表 1 的规定。
4 试验设备、仪器、环境
4.1 试验设备 4致的温度,而且符合规定的温度误差要求,最 大相对湿度为 20%。在结构上,能够使样品在任何部位均不被热源直接辐射。
共 10 页 第 1 页
GEELY
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Q/JLY J711168-2008
5.12 耐化学试剂性能试验
按表 10 的规定,用浸有试剂的布在试样表面(不同试剂应在试样不同表面)擦 10 遍之后,在室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