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周姓
关于周姓的调查报告

关于周姓的调查报告周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之一,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本调查报告将从周姓的起源与分布、周姓的名人与成就、周姓的家族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源与分布据考证,周姓起源于古代中国,源于姬姓,和嬴姓、姚姓等同宗。
周姓在中国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属于中等姓氏。
根据中国百家姓的统计数据,周姓位居前十位之列,约占中国人口的2%。
周姓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
二、名人与成就周姓在历史上涌现了众多杰出的名人,在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就。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周姓名人:1.周恩来: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国家主席。
周恩来以伟大的政治智慧和杰出的领导才能,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教育家。
周树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3.周仁哲: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法学家、学者。
周仁哲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到的思想,为中国法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周姓还涌现了众多的文化、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才华横溢之人,他们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家族文化周姓有着悠久的家族文化传统,尊重祖先、重视家庭观念是周姓家族文化的核心。
在周姓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家训、家风是家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1.尊祖重神:周姓家族人尊祖敬宗,重视祭祀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或家族重要事务,都会举办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2.家庭观念:周姓家族注重家庭和睦、团结和谐。
家族成员间相互关心、帮助,并严守家庭纪律。
3.传统家训:周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训,如孝道、诚信、勤俭等。
这些家训被世代传承,成为家族中各代人奉行的准则。
四、周姓的现状与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周姓的现状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现代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使得周姓家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挑战。
由于人口流动和社会变迁,周姓在一些地方的占比可能出现下降。
然而,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周姓的影响力和地位并未减弱。
周字姓的研究报告

周字姓的研究报告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
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
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
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
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
这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
周姓的人口数量周姓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有2000万~30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1%。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姓氏。
拓展一、周姓的起源周姓的起源出自姬姓。
据《元和姓纂》所载,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
古公亶父率领姬姓部落迁至周,建立周国。
周武王克商纣,建立周朝。
历经三十四王,共八百多年。
到公元前256年,被齐国所灭。
周王族也就沦为平民,遂以周为氏。
周平王少子名烈,受封于汝南,当地人称之为“周家”其后亦有周氏。
姬姓改为周姓。
《通志。
氏族略》所载唐朝先天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继承皇位,为避皇帝的嫌名,遂令天下姬姓改为周姓。
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改为周姓。
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一度成为巨族。
二、现状我国的周姓源远流长,据《姓氏考略》的记载,皇帝有一位大将叫周昌,商代也有一名太史叫周任。
这两个人的后代都已周为姓,分散在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地。
周姓现在有2000万~30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1%。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姓氏。
结论1、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
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
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
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
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
百家姓:周姓的来源,姓周的名人

百家姓:周姓的来源,姓周的名人导读:本文百家姓:周姓的来源,姓周的名人,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周一、周姓来源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
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
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
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
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
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
南朝陈时,有一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
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
唐末有叫成讷的,后梁时赐姓周。
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
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
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二、迁徙分布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
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
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
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又称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
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
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
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
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
百家姓》--周

周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皇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史料考证,周姓的祖先是后稷,传到周武王时,他简历了周朝,周武王的后代便以国为姓。
故事--⽕烧⾚壁
公元208年,周瑜率领军队在樊⼝与刘备会合。
两军逆⽔⽽上到了⾚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
曹操把战船靠到北岸⼀侧,训练⽔军,等待合适的时机。
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在南岸⾚壁⼀侧。
当时曹操为了让⾃⼰的军队习惯坐船,将船的⾸尾连接起来,这样⼈马站在船上就像踩在平地上⼀样。
周瑜的部将黄盖建议⽤⽕烧连船的办法破曹,周瑜采纳了黄盖的⽕攻计策,并让黄盖向曹操写信假装投降,以接进曹军战船。
黄盖准备了⼗艘船,装满了⼲草和油,外⾯⽤布盖着,他命⼠兵们⼀起⼤喊:“我们来投降了!”当船靠近曹操的船只时,黄盖命⼠兵点燃柴草,数只船同时起⽕。
船借⽕威,⼤⽕很快就遍布了曹军的战船,曹军⼈马损失惨重。
此时,对岸的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着混乱,追击曹军。
曹操打败,只好狼狈地逃回许昌。
周姓氏的来源和历史,周姓氏孩子如何取名字

周姓氏的来源和历史,周姓氏孩子如何取名字周姓氏的来源和历史,周姓氏孩子如何取名字,周姓氏的名人有哪些?周姓氏的来源和历史,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中国易经起名大师,谢咏老师资料参考,周姓氏的名人有哪些人,周姓氏的孩子如何取名字!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随着周王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周姓也由西向东迁徙,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成为巨族。
周姓原来主要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秦灭六国以及秦末战乱,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之时,周姓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
唐末五代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
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
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周姓开始移居海外;当今周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湖南、江苏、四川,三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26.7%,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江西七省,占周姓总人口的38%。
(1)谢咏老师:周姓氏孩子如何取名字?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上可以追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古今大多数周姓人奉黄帝玄孙后稷为周姓始祖,周朝灭亡后,周朝王室后人以周为姓;周姓相比较于其他的大姓而言,算是非常容易取到好名字的,周姓文雅且音韵优美,具体取名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思路。
结合周的具体字义取名,周为象形字,是甲骨文字形,其意象是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曾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
小篆为会意,从用口,善用口则周密,故周字本义为周到而没有疏漏,周还有严谨之意,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东方卫视主持人周谨这个名字就是取谨言律己的意思。
结合周字文化典故取名,周是朝代名称,与之相关的文化典故不胜枚举,也可据此取的有文化深意的佳名。
周姓

• 周勃(?-前169),西汉臣。沛县人。 秦末从刘邦起义,转战各地,因军 功升任将军。汉朝建立,封绛侯。 又从高祖平定韩王信、陈豨和卢绾 的叛乱,升任太尉。惠帝、吕后时, 仍任太尉。吕后死,他与陈平定计, 诛杀企图夺取政权的吕产、吕禄等 人,迎立文帝,任右丞相,后免相 就国,文帝(1017年―1073年), 原名敦实,别称濂溪先生,因避 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字茂叔, 号濂溪。北宋五子之一,北宋道 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 [1] 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 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 祖,称“周子”。晚年定居庐山 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世称 "濂溪先生",所创学派称"濂学"。 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易 通》。后人编成《周子全书》。
• 周兴,唐酷吏。少明法律,拜 尚书省都事。官至司刑少卿、 秋官侍郎。垂拱以来,典掌刑 狱,与来俊臣一起,陷害无辜 数千人。 • 典故“请君入翁”
• 周昉,唐画家京兆人,字景玄、仲 朗。工仕女,初学张营,后则小异, 多写贵族妇女生活情景。衣褶劲简, 容貌丰肥,色彩柔丽;并擅作佛道 宗教画,创制有民族风格的“水月 观音”。雕塑者亦仿效,称为“周家 样”。兼工肖像。亦能画鞍马、鸟 兽、草木。相传《挥扇仕女》为其 所作。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 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浙江杭州) 人。元丰初为太学生,献《汴都赋》, 受神宗赏识。徽宗时,为秘书监,进徽 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多 创新词调。格律严谨,追求典丽,为格 律派词人所宗,被誉为“词家之冠”。 内容多写闺情、羁旅、咏物。为北宋婉 约派代表作家。有《片玉集》。
周
姓
• 周姓是一个古老而高贵的姓氏,在《百家 姓》里,周姓居第五位,周姓已有5200多 年的历史。
中国周姓的五个来源

中国周姓的五个来源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台湾土著族、瑶族、东乡族、彝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壮族、羌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据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544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
据历史记载,中国周姓来源主要有五个。
第一类源出姬姓,以圜名命氏。
上古周部落祖先后稷原居住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传至周太王古公亶父时,将周部族人迁至周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建立了周国。
后来,周武王灭了商纣,创建周王朝。
周朝历经三十四个国王,共统治八百余年,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消灭,族人被贬为庶民,多以原国名为周氏。
第二类亦出自姬姓。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的幼子姬烈封于汝南(今属河南省),当地人称其为周家。
因此便以周为氏。
第三类仍出自姬姓,春秋时,周公旦的后裔周公黑肩在周朝当政,企图杀害周庄王姬佗(公元前696^前682年在位),改立王子克,事情泄露后被杀,其后人亦以“周”命氏。
第四类为他姓所改,如:北魏献文帝(公元465—470年在位)的次兄普氏、代北地区复姓贺鲁氏皆改姓周,北周骠骑大将军周瑶,原为河州刺史、本州大中正辛威的后人,为了感谢北周王朝对他的恩德,便改姓周氏;唐代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唐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继承皇位,为避他的名讳,姬氏(“姬”与“基”音同)亦改姓周。
第五类为赐姓。
唐代末年,青州(今属山东省)人成鹕,唐昭宗时任荆南留守,五代时后梁赐他为周氏。
又相传为黄帝轩辕氏时的将领周昌的后代。
又,相传为商朝太史周任之后,因食采于周地而得姓,后两者系传说,不足为信。
百家姓周的传说故事

百家姓周的传说故事周姓源于周原国,周原国是古代著名的国家之一,其历史上有着许多著名的人物和故事。
周姓人物也有着许多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了周姓人物勇敢、智慧和品德高尚的一面。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有趣的故事吧。
1.周公旦的故事周公旦是周朝的一个著名的人物,他是周文王的贤臣,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据传,在周文王死后,周公旦为了国家的利益,辗转九州,访谒诸侯,最终成功让周武王成为了周朝的新君主。
此后,周公旦一直为周武王效力,出谋划策,推动了周朝的发展。
2.周敬王的故事周敬王是周朝的一位君王,他是一位比较宽厚的君王,善待民众,得到了民心。
据传,周敬王曾经被一位名叫张国的臣子诬告,说他违反了王室的规定,应该被控罪。
然而,周敬王非常聪明,他导演了一个宏大的戏剧,让张国暴露了真面目,最终成功化解了此案。
3.周朝的春秋时期周朝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有着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传说。
据传,周朝的一位王子被捕后,被囚禁在一座高山上,他带着一只鸽子,每天都和鸽子交流,让自己不感到孤独。
后来,这位王子成功逃脱,成为了一名英勇的将军,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4.周朝的帝王神话周朝的帝王神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些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轩辕黄帝和尧舜禹。
据传,轩辕黄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帝王,他在国家治理、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人民对他非常爱戴。
而尧舜禹则是后来的帝王,他们也都有着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周朝的历史事件除了帝王神话和个别的故事之外,周朝还有着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夏启起义、商朝崩溃、周武王的起义等等。
这些事件与周姓人物的关系不太明确,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和历史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
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周姓人物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有些传统,但是它们充满了文化的魅力和文明的智慧。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周姓人物的形象和精神,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姓之周姓
周姓图腾
本是周族人的族称,这个族称图腾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传说。
周人的始祖弃刚出生时,他的母亲以为不吉祥,把他丢弃在冰上,被一只大鸟所救才得以不死,他的母亲感到非常奇怪,又把他抱了回来,后来,弃成为周人的农业始祖后稷。
“周”与“稷”都是大鸟救弃的图腾记述。
古文“周”是鸟和“田粟”的合文。
更多资料:家谱-百姓通谱
周氏起源
第一支出自古周国,以黄帝之臣周昌为首领的周部落,活动于山西临汾市一带,第二支出自于姬姓,始祖为黄帝的玄孙后稷,他的后裔周武王在都镐(故城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西北),建立了周朝,他的子孙以国为氏,姓周。
迁移分布
(1)周氏早期主要在今天的河南发展繁衍。
(2)西晋永嘉年前,有一支周氏迁往姑苏
(3)唐朝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是当时周姓入福建最早者。
周氏家训
唯我周公后,濂溪百世孙。
殷勤遵圣训,笃信守贤文。
礼乐千秋仰,图书万苦存。
居身恭俭证,处世厚谦温。
报国忠廉节,传家孝义纯。
闺门宜整肃,礼法不容紊。
男女非无别,尊卑自有伦。
笑言休苟且,举念要平匀。
戒慎其不赌,恐惊所费闻。
存心思济众,立志望超群。
无罪身为贵,成仁名亦尊。
高明昭日月,大道遍乾坤。
赫赫流芳远,巍巍树德敦。
吾人能学武,福寿永长春。
上可光先祖,下堪裕后昆。
周氏典故
【姬伯梦熊】
欲成大事者身边必有大才,姬昌为成就开国大业,爱才如饥,求贤如渴,常思于榻。
一日,姬昌随百官出行至宫郊灵台,在灵台宴乐之后,回驾不及,姬昌台上设绣榻而寝。
时至三更,姬昌睡梦中望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肋生双翅,于帐中扑来。
姬昌惊醒过来,问大夫散宜生,散宜生躬身贺曰“此梦乃飞熊之兆,是大吉兆,主大王将得栋梁之臣。
”后姬昌随文武百官朝飞熊飞来的方向求取贤人。
当他们来到磻溪时,忽然看见一须发花白、神采奕奕的老翁正坐在溪边垂杨下的巨石上钓鱼。
老翁钓鱼没用鱼钩、鱼线,只用一根竹竿。
姬昌甚觉奇怪,主动向老翁鞠躬施礼,问道:“这样,能钓到鱼吗?”老翁不答。
姬昌又问,老翁还是不答。
姬昌再问,老翁把竹竿一头放在姬昌前面,自作渔歌曰:“河里鱼儿早上钩,大鱼已在我竿头。
”姬昌忽然明白,他要找的人就是这个老翁了。
老翁就是姜太公啊,原来姜太公知道姬昌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圣人,早就想帮助姬昌成就天下大业,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
姜太公还知道姬昌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他才以奇怪的钓鱼方式在渭河边等待姬昌的到来。
姬昌得到了姜太公,终于实现了灭商兴周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