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江苏开放大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 形成性考核四

江苏开放大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 形成性考核四

中国政治思想史 > 课程导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四1.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实权的中上层,一类是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

下列人物中属于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有( B.C )。

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曾国藩2.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有(A,B,C )。

A战舰B火器C养兵练兵之法D量天尺3.洪秀全把传统的宗法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思想结合起来,准备形成具有中国农民特点的平等思想,包括(A,B,C,D )。

A经济平等B政治平等C男女平等D民族平等4.洪秀全宗教观念背后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变革思想,具体有(A,B.C )。

A.倡导变革的思想主张B.反对“六不正”的思想C.奉天诛妖的反清思想D.实行平均主义的思想5.张之洞救国主张主要有(A,B,C )。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编练新式陆军,举办新式军事教育C建设中国近代海防、海军D兴办新式矿业6李鸿章分析中国处于变局的特点,并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与从前不同的新情况是(A,B,C,D )。

A中国门户已经洞开,已无中外之界B面对列强的火炮坚船,中国的“水路关隘,不足限制”C洋人论事不论理,实力决定了一切D国内的农民起义对统治者的威胁越来越大7大同思想的理论前提有(A,B,C )。

A苦乐观B平等观C仁爱观D自然观8梁启超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A自强B变法C民权D民权9章太炎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议会民主,原因是(A,B )。

A中国人口多B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差D西方国家不允许10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B,C,D)。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1在翻译书报、了解西方的同时,林则徐还积极主张向学习西方的“长技”。

当时他所认识到的西方长技还只限于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

12龚自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开启了当时知识分子评议时政的新风气。

13太平天国治理国家的方案,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平均主义。

14洪仁玕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原因。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PPT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PPT

2、鸦片战争前后士林风气的变化
(1)风起云涌的人民反清抗斗争惊醒了
沉睡中的士大夫,使其对国计民生和时事 政治问题再也不能不闻不问了;
(2)西方列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的入侵及中国的战败促使一批忧国忧时 之士不能不考虑应对时局之策。
3、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 改革派主要分为两大类:
目录
▪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
▪ 第七章 五四时期的社会改良

阶级改革派的政治

思潮和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

思潮
▪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领袖
▪ 第八章 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
▪ ▪ ▪
第三章 第四章
的政治思想 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 19世纪末叶的维新变法
▪ ▪
第九章
题论战 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

思想

思想
2、《天朝田亩制度》
其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 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纲领 性文献,被公认为太平天国思想的总纲;
3、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发展的 历史产物,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 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其所宣扬的平均主义 思想及实施在客观上包含了为中国资本主 义开辟道路的因素;其作为平均主义的纲 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空想性。
2、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1)组织编译外国书报 《四洲志》 《澳门月报》 《澳门时报》 《华事夷言》
(2)初步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 “查英吉利在外国最称强悍,诸夷中 惟米利坚及佛兰西足与之抗衡,…… 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 ——《林则徐集·奏稿》第769页
四、魏源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经世致用主张

名词解释作业2

名词解释作业2

名词解释作业28.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曾师从荀子。

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

统一中国后,任丞相。

秦始皇死后,与宦官赵高奉胡亥为帝。

后被杀。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

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

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

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9.贾谊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家、政论家,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

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

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秦论》。

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

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0.董仲舒西汉早期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

他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促成汉武帝独崇儒术,提出了君权天授理论和三纲五常的伦理政治原则,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

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著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11.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采纳的旨在用儒家学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

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

其具体内容是:立儒家学说为官学、禁断儒家学派以外的思想学说,用儒家思想统一思想文化领域。

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中国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分子,即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坚决抵抗“侵略的西方”,又对“先进的西方”持了解和学习的态度,“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寻求救国御侮之路。

这是对西方双重挑战的最有效的爱国主义的双重回应,也是近代中华民族特质最为重要的标志。

它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影响在于: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探索救国之路。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代表著作:《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二、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的形成及作用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

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 、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尽管奕 贵为当时的恭亲王,并且是总理衙门的主持人,而且中央以满族官员为主,但是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势力并不是他们,而是掌握地方实权的都督和巡抚。

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顽固派的势力太强大,洋务派并不敢在中央明目张胆的进行洋务活动。

总理衙门尽管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推动机构,但真正实施洋务运动的却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

那么他们何以敢逆龙鳞而顶风推行洋务运动呢?他们就不怕遭到顽固派的阻挠甚至是打击?非也。

其实顽固派对他们的活动也是非常不满的。

但是,经受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和国内人民起义(主要是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的冲击,清朝统治者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

而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镇压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而且在镇压的过程当中也尝到了坚船利炮的甜头。

所以他们决定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企图以此来迅速的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2版,人民出版社,1997.5根据书名我们能够清楚的知道本书所叙述的历史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在高中阶段对这部分历史进行了学习,但只是肤浅的,某些方面的认识是不成熟的。

这段时间以来,读了这本书下册,对这节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书共五编,下册有三编,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讲起的。

历史学大家胡绳先生以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为线索,总结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卖国者,大力歌颂爱国主义。

作者不赞成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这段时期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他认为至始至终都是人民起着主体的作用,只能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为线索来叙述史实,才是正确的。

他指出,这三次革命运动是以人民为主力军,正是他们的反抗斗争,才使的中国革命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潮。

本书作者是以一个爱国者的角度来讲述历史的,必然就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详细描述了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事件。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作者是这样描写帝国主义的反映的“一群饿狼一样争先恐后地扑上来,撕裂这个巨人的肢体,吞噬这个巨人的血肉”。

战争失败就避不了要割地赔款,俄国这是就开始趁火打劫,干涉割辽东半岛,签订一系列条约占领中国北部大片土地。

这其中有段小插曲:俄国强制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时,软硬兼施,对清政府下了最后通牒,与此同时,对负责谈判的李鸿章、张荫权送了巨额贿赂,而这两人都收下了。

在这出卖主权的时期,朝廷官员竟腐败成这样,清政府怎能不亡呢!以往不清楚为什么列强要争着给中国贷款,修筑铁路,书中只讲经济控制,未详细说明。

今日方明白,他们是以此控制中国海关,掠夺中国的资源。

此时的洋务派又是怎样反映的,他们实行了自称“以夷制夷”的办法,这就使得他们在抵抗时表现的非常消极,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他们竟天真的以为三国干涉还辽是这一策略的一大成功。

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社会改革思想30页PPT文档

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社会改革思想30页PPT文档
最后,在君臣关系上,要求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 增加官吏的俸禄,提高各级官吏的实权,君主总钦 朝纲。
28.12.2019
17
林则徐生平介绍: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 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人。
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 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表现 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分类:
首先,统治阶级的上层,地方大吏。如林则徐、陶澍、 黄爵滋等。
其次,官职较小或未登仕途的士大夫。一般是京官中的 中下层,两榜进士出身,由翰林院散官升迁各处,久处
闲职,有抱负,有朝气,集中居住,容易形成舆论。主 要有魏源、龚自珍等。
28.12.2019
6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上层代表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
人”。
28.12.2019
18
林氏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
无可御敌之兵,无可充饷之银。”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 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28.12.2019
21
魏源的生平介绍
魏源(1794——1857) ,清经世派代表人物。湖 南邵阳人。
1825年,编辑了《皇朝经世文编》。
1841年始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主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 言。”——龚自珍
“杯中含太极,腹内孕乾坤”
1839年奉命赴广东禁烟,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 动。
28.12.2019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龚书铎董贵成思想史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在我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

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30年代中期冠以思想史的著作开始出现(1935年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思想史才摆脱传统学术史的拘牵而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

也就在此时,一批先进的学者开始尝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致力于此项研究工作,在当时的思想史园地里,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做出了贡献,也为以后的思想史研究开创了道路。

就中国近代思想史而言,需要提及的是侯外庐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有关近代的部分,这是1949年前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显著成就。

但诚如作者所言,写作此书正处于特殊的战争环境,受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此书并不是一本系统完整的近代思想史著作。

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蓬勃发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在曲折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按照研究发展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从1977年到现在。

长期以来,不论研究和教学,中国近代史下限到五四运动前,此后为中国现代史。

相应地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下限也止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为中国现代思想史。

本文所论重在五四运动之前,兼及五四运动以后,特予说明。

(一)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1月,上海时代书局出版了斐民著的《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简史》。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思想发展的历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著作。

1955年,石峻、任继愈、朱伯昆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它的贡献主要在于为建立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理论框架做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对象和内容,学习和研究思想史的目的,中国近代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反帝反封建思想发展的路线等问题。

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社会改革思想

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社会改革思想
军事上,武备废弛,战斗力低下。
思想文化方面,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考据 之风盛行。
对外关系上,以“天朝上国”自居,顽固 坚持闭关自守政策。
2020/4/2
6
清王朝的没落与资本主义的入侵
平民烟馆比比皆是
2020/4/2
7
清王朝的没落与资本主义的入侵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2020/4/2
东印度公司总部 英 国 的 鸦 片 走 私
(一)经济与政治基础: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田园牧歌 2.独裁专制的政治机制——“本朝家法…….一切用
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乾隆皇帝) (制度:中央机构;地方行政机构;军队和法律;
政治方略:承袭前朝;军事镇压奠定政治根基)
2020/4/2
3
(二)文化专制与政治思想变迁 1.力倡程朱理学——“内圣外王”之学 2.恢复科举考试——“代圣人言” (童子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3.大兴文字狱,消灭异端 (庄廷龙案;查良嗣案;吕留良案)
官中的中下层,两榜进士出身,由翰林院散官升 迁各处,久处闲职,有抱负,有朝气,集中居住, 容易形成舆论。
2020/4/2
9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上层代表
2020/4/2
林则徐
陶澍
10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中下层代表
2020/4/2
龚自珍
魏源
11
(一)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 定庵,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中国近代杰出的 思想家、文学家。
8船
二、经世致用之学与地主阶级改革派
经世致用:走出故纸堆,继承明清之际讲求“经 世致用”的传统,反对脱离实际,反对崇尚空虚, 为了匡时救世,开始究心时务,主张向西方学习, 倡言改革,以达强国御侮之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源的政治思想
一、经世致用思想
魏源的政治思想
二、改革思想
鸦片战争前:
1、政治上改革弊政 2、改善漕运、盐政、水利等项事务 3、发挥民间商业的作用
魏源的政治思想
二、改革思想
鸦片战争后: ➢ “以我之长,削敌之短,致敌于死命”的
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发展本民族军事工业,强国御侮 ➢ 加强海防,加强边防
4、龚自珍社会批判思想具有明显激进的因素,它不 仅限于对现实的批判,而且展现出理想主义的光 辉。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三、以“更法、改制”为主要内容的社 会改革主张
1、修订封建礼仪制度,变通以资格考官的陈规,加 重内外大臣的威权。
2、经济改革 a 反对豪族地主的土地兼并 b 顺应资本主义的萌长,采取若干富国利民的措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 出现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海战图
白莲教起义军发布的告示
清朝统治的衰落与士林风气的变化
内忧
外患
经世思潮的勃兴
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为代 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
一、反对侵略,坚持抗战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虎门销烟浮雕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
二、用民心、恃民力的思想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 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汉书 董仲舒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 出现的历史背景
程颐
程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鸦片战争请 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 出现的历史背景
朱熹墓
朱熹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 出现的历史背景
二、清朝统治的衰落与士林风气的变化
内忧
1.土地过度集中,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 2.过度的人口增长,流民增多,加剧社会动荡 3.吏治腐败,贪风日盛 4.军队腐化,武备废弛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 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主讲:史春风
➢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 ➢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 魏源的政治思想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 出现的历史背景
一、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空前发展
提倡理学,独尊程宋
消灭异端,大兴文字狱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 出现的历史背景
魏源的政治思想
三、魏源政治改革思想的局限
1、他的政治改革主张,从根本上来说,是为 了改善、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2、他主张抵御外敌“用民力”,但在内政方 面,当触及到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时,显 明暴露出地主阶级反人民的立场。
施。 3、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爱国思想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四、龚自珍政治改革主张的历史局限
1、他提倡更法、改制,目的是改善封建统治,并没 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建立在它上面 的反动政治制度。
2、他希望有一个社会大变动,但却找不到社会变革 的力量。
3、他反对外国侵略,却在思想上存在着与一班清末 士大夫同样的盲目排外倾向。
林则徐像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
三、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
✓ 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 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一、鞭挞封建末世的社会批判思想
第一,它触及到了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之间的根 本矛盾
第二,它隐现出了社会剧变即将到来 第三,它表现出了对于市民阶层反抗封建末世,
改世易俗的力量的某种预感和期待。
清朝统治的衰落与士林风气的变化
外患
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
“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 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 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 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 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的肉体。”
——英国人蒙哥马利 . 马丁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二、鞭挞封建末世的社会批判思想
宣武门外龚自珍故居
1、龚自珍较为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王朝“末世”厄运 的严重危机,看到了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难以 挽回的趋势。
2、龚自珍揭露了封建官僚政治的黑暗,腐败,以至 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几方面,都已无法再维 持局面。
3、龚自珍从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中,预言了社会剧 变即将爆发,期待着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