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2.1单簧管波尔卡》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2.1单簧管波尔卡》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2.1 单簧管波尔卡》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2.1 单簧管波尔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单簧管为主奏乐器,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同时也能感受到波尔卡这种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是,对于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以及波尔卡这种音乐风格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感受波尔卡的音乐风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能够熟练地演唱《2.1 单簧管波尔卡》。

3.能够感受到波尔卡这种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

4.通过学习这首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波尔卡这种音乐风格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单簧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2.1 单簧管波尔卡》,感受波尔卡的音乐风格。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单簧管的特点和波尔卡的音乐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单簧管乐器,以便进行示范演奏。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

3.准备乐谱,以便学生进行演唱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演奏单簧管,引导学生关注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同时,向学生介绍波尔卡这种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2.1 单簧管波尔卡》的乐谱,让学生初步了解曲目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乐谱进行演唱,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具有鲜明奥地利民间舞蹈风格的作品,它以轻松明快的旋律,活泼而富有弹性节奏,表现了人们欢庆节日的热烈气氛。

这首曲目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欣赏和演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音乐带来的欢乐氛围。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2.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单簧管波尔卡》的音乐教材和相关的音响设备。

2.准备波尔卡舞曲的相关视频资料。

3.准备分组练习的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单簧管波尔卡》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

然后简要介绍波尔卡舞曲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或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单簧管波尔卡》的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演奏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教案设计一、单元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簧管波尔卡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创作动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单簧管波尔卡的能力,包括感受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提高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如音乐结构、主题变化等。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单簧管波尔卡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够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作品介绍1.讲述单簧管波尔卡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介绍作曲家及其创作背景。

步骤二:乐曲欣赏1.播放单簧管波尔卡音频,让学生初次聆听作品。

2.分析乐曲结构,指导学生了解作品的主旋律、节奏变化等。

步骤三:演奏技巧讲解1.展示单簧管实物,介绍其结构、音色特点。

2.示范演奏片段,解释演奏过程中的技巧和要点。

步骤四:深度欣赏1.分段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段落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小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示范法:通过教师演奏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单簧管波尔卡的魅力。

●讲解法: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详细讲解作品背景、演奏技巧等。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音乐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四、课堂活动设计活动一:模拟演奏分组模拟演奏单簧管波尔卡,体验演奏的乐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二:创作表演鼓励学生根据单簧管波尔卡的风格特点,创作自己的音乐小品并进行表演。

活动三:音乐欣赏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欣赏单簧管波尔卡的过程和感受,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深入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评估与反馈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和积极性。

●检查学生的音乐欣赏日记,了解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单簧管波尔卡-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单簧管波尔卡-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单簧管波尔卡-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单簧管乐器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2.了解欧洲传统音乐的一种形式——波尔卡乐曲的基本特征;3.熟悉“单簧管波尔卡”的曲调和节奏。

2.能力目标1.能演奏出“单簧管波尔卡”的主旋律和伴奏;2.能在一定节奏和速度要求下演奏这首乐曲。

3.情感目标1.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2.通过集体学习音乐,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培养演奏技能;2.熟悉“单簧管波尔卡”的曲调和节奏;3.了解团队演奏的配合和合作。

2.教学难点1.单簧管的演奏技巧;2.乐曲的细节和节奏掌控。

三、教学流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单簧管和案头调音器;2.准备好教案和示范录音;3.学生准备好单簧管乐器。

2. 自主观察1.教师先放一段单簧管演奏的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单簧管乐器的外形,口哨和演奏者的表现;2.让学生自主体验口哨——将单簧管乐器的翼喇叭部分含入口腔,呼气时舌头振动即可发出声音——并使他们了解单簧管乐器的音色和音高表现。

3. 演奏训练1.调音:让学生装上单簧管嘴,调整调音(以案头调音器为准);2.演奏:教师示范主旋律和伴奏部分,让学生照着录音练习;3.合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先练习各自的部分,然后让他们合奏练习。

4. 合唱训练1.教师和学生共同唱出乐曲的歌词,了解乐曲的歌词和情感;2.以歌曲为载体,进行音调、节奏、和声的训练。

5. 合奏练习1.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各自练习一段时间,再进行剧场表演;2.大合唱:将各组演奏的部分汇聚成一段乐曲,进行全班大合奏表演。

四、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多放一些单簧管演奏的视频,提高学生对音乐乐器的了解;2.对于不熟悉单簧管的学生,要进行细致的仪器解释和演奏技巧讲解;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情感鉴赏能力。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 单簧管波尔卡(2)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 单簧管波尔卡(2)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单簧管波尔卡(2) 》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单簧管波尔卡(2)》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单簧管为主奏乐器,旋律热情洋溢,节奏明快,充满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单簧管的音乐特点,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风格,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各种乐器的特点和音乐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单簧管和波尔卡舞曲的特点,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单簧管的音乐特点,体验波尔卡舞曲的风格,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单簧管的音乐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风格,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通过学习《单簧管波尔卡(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单簧管的音乐特点和波尔卡舞曲的风格。

2.学生对于音乐的表现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来感受单簧管的音乐特点和波尔卡舞曲的风格。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奏,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和音响设备。

2.单簧管乐器和乐谱。

3.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其他优秀的单簧管曲目,让学生初步感受单簧管的音乐特点,引发他们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单簧管波尔卡(2)》这首曲目,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和特点。

然后,教师演奏或者播放这首曲目,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风格。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如呼吸、指法等。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演奏《单簧管波尔卡(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2.1.1单簧管波尔卡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2.1.1单簧管波尔卡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2.1.1单簧管波尔卡》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2.1.1单簧管波尔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单簧管为主奏乐器,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同时也能感受到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的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单簧管的基本演奏方法、音乐节奏和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乐器有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对单簧管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主题和情感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单簧管波尔卡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单簧管的特点和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乐器认知水平。

2.培养学生对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的喜爱,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2.1.1单簧管波尔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单簧管的基本演奏方法。

2.波尔卡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把握。

3.曲式结构的认识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单簧管的特点、演奏技巧以及波尔卡音乐的相关知识。

2.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单簧管波尔卡的魅力。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4.实践教学法: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单簧管的演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单簧管图片、演奏视频、波尔卡音乐知识等。

2.乐器准备:准备若干把单簧管,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用于播放音乐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单簧管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单簧管的外形特点。

然后播放一段单簧管演奏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单簧管的音乐魅力。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八音盒》第1课《单簧管波尔卡》。

【教材分析】《单簧管波尔卡》是六年级下学期笫二单元《八音盒》第1课欣赏课。

《单簧管波尔卡》这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单簧管独奏曲,它的主题来自民间,经波兰单铸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为一首单黄管独奏曲。

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从技巧上看,它并不难,但能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

本曲采用回旋曲式,在钢琴奏出的三个响亮有力的和弦之后,单簧管以坚定明亮的音色快速奏出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反复一次后,出现了第二个主题,第二主题的调性从B大调转到F大调,旋律虽然和第一个主题没有十分明显的对比,但三连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更为活跃。

接着,第一主题再次出现,随后出现第三个主题。

这个主题由四个乐句组成,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

调性从'B大调转为'E大调,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第一主题又一次出现,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作品旋律的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二)艺术表现能分析鉴赏作品,辨别乐器的音色特点。

(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作品。

(四)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作品扩展学生对西洋音乐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

第二单元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教案)

第二单元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教案)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表现得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可以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对于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虽然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但在实际演奏和舞蹈中,如何将这些特点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练习。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实践任务,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锻炼和展示自己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旋律与节奏:熟练掌握《单簧管波尔卡》的旋律、2/4拍节奏及其强弱规律,能准确地演奏和演唱。
-举例:《单簧管波尔卡》中的主旋律,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吹奏每个音符,并注意保持节奏的稳定性。
-演奏技巧:学会单簧管的基本演奏方法,如正确的口型、指法,并能运用适当的气息控制音色和音量。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通过实践演奏和舞蹈,激发学生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发挥个性创意,提升艺术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分组合作进行演奏和舞蹈,学会倾听、配合、协调,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通过学习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举例:单簧管的指法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音的指位,以及气息的平稳输出。
-波尔卡舞曲风格:理解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如欢快的节奏、活泼的旋律,并能体现在演奏和舞蹈中。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波尔卡舞曲,让学生感受并表达出舞曲的欢快和活泼。
2.教学难点
-节奏配合:在合奏中,学生需要准确地同步节奏,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波尔卡舞曲的节奏和旋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演奏和舞蹈实践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教学设计
欣赏课)
、教材分析
1. 单簧管波尔卡
单簧管波尔卡》的旋律来自民间,经波兰单簧管演奏家卡普罗修斯卡改编,
成为一首单簧管独奏曲,受到人们欢迎。

从技巧上看,它并不难,但能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

因此,不论是专业或业余的单簧管演奏者都喜欢演奏它。

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单簧管独奏曲。

“波尔卡”是起源
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快速的圆圈舞。

本曲为回旋曲式,在钢琴奏出的三个响亮有力的和弦之后,单簧管以坚定明亮的音色,快速的奏出第一主题,在这个主题反复一次后,出现了第二个主题,这个主题的调性从降B 大调转到F 大调,在旋律上虽然和第一个主题没有十分明显的对比,但三连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更加活跃。

接着第一主题再次反复出现,然后出现第三个主题,这个主题由四个乐句组成,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

在调性上从降B 大调转为降E 大调,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第一主题又一次出现,结束乐曲。

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2. 拨弦波尔卡
《拨弦波尔卡》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斯特劳斯和其兄弟约瑟夫-斯特劳斯合作而成的一首杰出小品。

小约翰原打算在本曲中使用圆号,但其弟却主张只用拨弦,于是乐曲最终采用了只加三角铁、钟琴为陪衬的弦乐合奏形式。

所谓拨弦,就是直接用手指拨动提琴上的弦来演奏。

整部作品轻快活跃,因从头至尾都以短促的拨弦来演奏,因而命名为《拨弦波尔卡》,这首乐曲为每年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奏曲目。

3. 波尔卡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

以男女对舞为主。

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

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

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

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二、教学目标
1.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听辨乐器音色,了解波尔卡音乐体裁特点。

2. 在模唱、表现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现力,感受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不同主题,了解波尔卡的音乐风格和回旋曲的曲式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图形谱,让学生运用音乐律动的方式感受、表现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后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单簧管波尔卡(第一主题).mp3
总结:这首作品叫做《单簧管波尔卡》,我们刚才欣赏的是第一主题。

二)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次聆听
过渡语:这首作品采用了什么节拍?
媒体支持:单簧管波尔卡.mp3
总结:这是一首二拍子的乐曲。

2.介绍波尔卡
过渡语:通过聆听这个作品,你能说说波尔卡音乐的特点吗?
媒体支持:出示图片波尔卡.jpg
总结: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

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

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

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3.分段聆听
①第一主题
A.听辨要素
过渡语:请你说说旋律的音乐要素特点。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单簧管波尔卡(第一主题).mp3出示图片第一主题.jpg
第一主题:
快板54
o
351 3 51 35
Ir
3 3 3 35 3 35 3 35 542 7 5
总结:旋律具有很强的波尔卡音乐特点。

节奏活泼、紧凑,速度稍快。

B.出现的次数
过渡语:数一数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单簧管波尔卡.mp3
总结:全曲一共出现了3次第一主题。

②第二主题
A听辨
过渡语:请你观察曲谱,说说第二主题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第二主题.mp3
出示图片单簧管波尔卡(第二主题).mp3
1 =F j
II:(54%4 543 4 | 1 § 5
fs;洛4 五4 3 4 I 1 勺
吋—

rr I
IT
? 7 7 JI ,
13321765 35432432
Trio
+
4
总结:调性由bB大调转到了F大调,旋律虽然和第一主题没有十分明显的对比,但三连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更为活跃。

B伴奏
过渡语:请你选择一件打击乐器,用XX的节奏为第二主题伴奏。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 单簧管波尔卡(第二主题).mp3
出示图片 第二主题.jpg
I 354 324 32 | 1 332 1 765
砒 —=/
X X X X K X X X X X
_ T I
了5;
4 5 4 3 4 I 1 3 5 Trio
4
③第三主题 A 节奏特点
过渡语:仔细观察乐谱,第三主题的音乐节奏有什么特点?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第三主题.mp3
I J-—%
■ R
H —%
T T
I
J-—J
TIT

豊 I 9 5 15 3 5 15 I 斗 5 了 5 4 4
二 Ji...................................................... *
/
5
50 5220 7 盍 A A
I
LJ i LJ II
D.S.
总结:共四个乐句,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

调性从 b B 大调转为b E 大 调,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B 感受旋律线
过渡语:请你随音乐画出旋律线
1 = F I
■3

T T
II :尬也 4 5404 I § 5
35432432
出示图片单簧管波尔卡(第三主题).jpg
1 = T 5
& 3 i 霄 I 5+
4 ------ ■, TP
r T
4 5 7 吕 4
4
……
r
I T T ■r"i. T T
5J I 3 5 1 B 3 5 15
is=®—
P
4 2 7 6
56 5 I
F
tr
fr
I T". TIT ! I

I ! T □
&
2 T+ g I $531 5
§ I 5
目 3 1 & ]
5,
媒体支持:媒体支持:播放音乐第三主题.mp3
出示图片单簧管波尔卡(第三主题).jpg
I R I I T I Til J
35153 5(5 +575+ 4
5-
-—P f
④分析曲式
A听辨
B体裁介绍
过渡语:你知道这首作品采用了什么曲式吗?
学生活动:了解曲式特点
媒体支持:播放视频单簧管波尔卡.mp4
总结:这种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的曲式特点被称为“回旋曲式”
4.知识拓展
①介绍单簧管
过渡语:这首乐曲是由单簧管演奏的,你知道单簧管的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介绍
媒体支持:出示图片单簧管.jpg
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 乐器之一。

(三)拓展欣赏《拨弦波尔卡》 1•完整聆听
过渡语:你能听出这首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学生活动:聆听,听辨演奏乐器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拨弦波尔卡.mp3
总结:这是一首弦乐作品。

是由“施特劳斯兄弟”共同创作的独具特色的乐 曲,首演之时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本曲仅由弦乐演奏,并且是采用手指拨奏, 整个弦乐部分发出新奇而美妙的音响,和谐而有序。

2.感受旋律
过渡语:请你随音乐画出旋律线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拨弦波尔卡.mp3 学生活动:随音乐画出旋律线条 3.感受情景
过渡语:请你说说乐曲表现了怎样的舞蹈场面? 学生活动:听辨思考乐曲所表现的情景 媒体支持:播放音乐拨弦波尔卡.mp3
总结:表现了个别舞者先领舞,然后找朋友们一起舞蹈,随后力度增强,好 像所有人开始结对舞蹈、欢呼。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聆听了《单簧管波尔卡》 《拨弦波尔卡》,知道了 “波尔 卡”和“回旋曲式”的特点,也请你在课后再听一些其他的波尔卡乐曲吧!
A
関节骨
总结: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高音区嘹亮明朗;
中音区富于表情,音
:牡
I hbiih I rd
扬音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