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楚王的荒唐行径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种同僚挑拨离间、排挤打击的做法,使得屈原虽有美好品德却遭罢黜。
(2)《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处设喻,推论出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一结论。
(3)《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确君臣职责,向刘禅提出应自行谋划,“________,________”,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的殷切期望。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嫉”“蛾”“谣”“砺”“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⑶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表明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________”,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述说自己长年谪居荒僻之地的经历。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邀游于无穷无尽的境遇,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的“________”与“今之众人”的“________”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之别的关键所在。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侧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分类: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
故答案为: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2020-2021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及答案)(1)

2020-2021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及答案)(1)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写),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诗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
②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力为的心情。
③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
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2)则仆偿前辱之责,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______。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 。
(郑燮《竹石》)【答案】(1)一箪食;一瓢饮(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解析】【分析】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的易错字有“箪”、“瓢”、“戮”等。
故答案为:⑴一箪食;一瓢饮;⑵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⑷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⑸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2)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________,________,岂有悔哉!(《报任安书》)(3)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4)疏林不做美,________。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
(《长亭送别》)(5)门掩黄昏,________,___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兵杜甫北庭①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②,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③波。
【注】①北庭:都护府名。
②妖氛拥白马:指安史叛贼。
③辽海:叛贼史思明的老巢,今辽河流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中的“虎”是指勇猛的战士,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的“虎”指如猛虎一样的气势。
B. 额联表现部队精锐,气势无敌,对其寄予了厚望;“边隅”指“邺城”,是指前线作战之地。
C. 题目“观兵”,“观”是指观看,“兵"是指正在出征的战士,本诗写了战前的预设与战后的喜悦心情。
D. 本诗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等艺术手法,融叙事、议论为一体,语言精炼,笔力雄健。
(2)结合全诗,分析“斩鲸”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1)C(2)①斩鲸,就是斩首的意思,是指直剿叛军老巢、平定叛乱;用了比喻的手法。
②对出兵决战、平定叛乱充满期待与自信;从诗中“壮士”“貔虎”“精锐”“元帅”等词语,可以看出战前准备充分,士气高昂。
③表现出擒贼先擒王、不达目的不罢休、斩草除根的必胜决心和意志;暗含了对和平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解析】【分析】(1)C项原诗是作者观看将士们出征,表现了他们的勇猛,主要写了战前的预设,对必胜的信心。
作者写的是战前,还没开始作战,也就无所谓“战后的喜悦心情”。
故选C。
(2)本诗“斩鲸”,是斩首的意思。
“斩鲸”运用了比喻,比喻平定叛乱势力;“斩鲸辽海波”,是指应该率军直捣敌人巢穴,平定叛乱。
本题要求结合全诗来分析“斩鲸”所表达的情感。
考生先要读懂诗歌,在读懂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题目、时代背景、注释等揣摩作者通过“斩鲸”所表达的情感。
本诗的意思是:北庭都护府派遣的豪壮勇猛的战士,数量很多。
这支精干勇敢的部队过去无敌于天下,现在把他们放到临敌的边境会怎么样呢?安史叛将气焰很盛,元帅等待着挥兵进击,荡平贼寇。
202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语文默写分类汇编(附答案)

202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语文默写分类汇编(附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表明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________”,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述说自己长年谪居荒僻之地的经历。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邀游于无穷无尽的境遇,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的“________”与“今之众人”的“________”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之别的关键所在。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侧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2020-2021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拂士、惩、萦、扪、胁等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不要落掉“则”“虽”“兮”等虚词。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⑶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柳宗元爱幽寂之景,状山谷是幽谷,所谓“羁禽响幽谷”,又如游小石潭之斗折蛇行的幽邃境状________。
”亦追求对凄寒之水的描摹,有“寒藻舞沦漪”。
有“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其中“冽”意为________。
(2)《国殇》中惨烈的激战场面,使得“________”,真所谓“惊天地泣鬼神”。
每当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脑海中会涌现出《国殇》的最后两句:“________”,体现了我们对烈士们不泯英灵的崇敬之情。
【答案】(1)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清明澄澈或者寒冷(2)天时怼兮威灵怒;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以及理解重点字词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拂士、惩、萦、扪、胁等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不要落掉“则”“虽”“兮”等虚词。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⑶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挥霍无度,将珍贵的宝贝视作平常之物。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答案】(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庄生晓梦迷蝴蝶【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
如以”“己”“奈”“尽”“锱铢”“沙”“晓”“蝴蝶”,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⑵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⑶庄生晓梦迷蝴蝶【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
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齐人败绩,曹刿说“________”,由此断定齐国是真的退败后才下令追击。
(3)《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_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答案】(1)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有无“吾”都给分)(3)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尤”“攘诟”“辙”“拨”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⑵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有无“吾”都给分);⑶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任重而道远。
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2)________,________。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
(柳永《雨霖铃》)(5)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
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4)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5)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弘、作、僮、茕、凝噎、霭、鬓。
故答案为: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⑶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⑷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指出秦王朝在大肆搜刮与任意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诗句是“_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嫉、蛾、诼、淫、锱铢、萍、汗。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⑶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能力,要注意字形的书写。
名句名篇的默写关键就是背诵和默写,学生平时要多注意练习这些知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阐明了如果“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会灭亡的道理,强调了“忧患”之于国家的另一种意义。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既有表现声音婉转流利的“________”,也有用雨声来比喻乐声浊杂粗重的“________”。
【答案】(1)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拂”“莺”“嘈”。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⑶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众女比喻朝中群小,他们“________”,诋毁正直的诗人,而荒唐的君王却“________”,让诗人忧愁痛苦。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祭祀的场景,从侧面表达了北伐的迫切性。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求学时同学和自己穿的衣服不同,表现了自己学习的艰苦。
【答案】(1)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谣诼、淫、祠、鸦、绮、缊、敝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⑶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写人的表情和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其中“________” 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________”是写弹奏琵琶的手法。
(3)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意蕴深厚的朦胧美,《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美好事物不常在或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