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总体规划
南京新开河码头规划

南京新开河码头规划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南京内河港总体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报告书》)。
根据规划,南京内河港将划分为五个港区,到2025年、2035年,南京内河港吞吐量分别达到1500万吨、2800万吨。
《报告书》称,规划岸线利用、港口总体布置注重资源整合和功能调整,与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本协调。
经预测,规划实施的资源需求与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协调,在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规划实施阶段的各项生态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并加强规划实施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减缓生态影响、环境风险可控的要求,使本次规划实施对规划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据悉,《南京内河港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范围为南京市等级航道岸线及相关水域和陆域,重点为五级及以上航道,主要包括芜申线、秦淮河、滁河、新桥河、句容河、八百河、向阳河等五级及以上等级航道。
根据《规划》,本次南京内河港共规划港口岸线23段,规划岸线总长度为15320米,其中已利用岸线2862米。
其中,芜申线及水阳江4320米,秦淮河及其支线航道上6000米,驷马山干渠1000米新桥河400米,滁河1540米,八百河、向阳河、句容河上分别780米、480米和800米。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将南京内河港划分为五个港区,分别为高淳港区、溧水港区、江宁港区、六合港区和浦口港区。
与上一轮规划相比,增加了浦口港区、调减了雨花台港区。
全港共规划16个作业区,其中5个主要作业区和11个一般作业区。
吞吐的主要货种将包括煤炭、钢铁、矿建材料、粮食、化工原料及制品、集装箱以及其他货等。
到2025年、2035年,南京内河港吞吐量分别达到1500万吨、28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万TEU、12万TEU。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环评报告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南京港口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二○○六年三月目录1.0 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评价目的 (2)1.3评价依据 (2)1.4评价标准 (3)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6)1.6环境保护目标 (7)1.7评价预测时段 (7)1.8评价方法 (7)2.0 工程概况 (8)2.1工程地理位置 (8)2.2工程建设方案 (8)3.0 环境现状 (11)3.1自然环境概况 (11)3.2社会经济概况 (11)3.3水环境现状 (12)3.4底质现状 (12)3.5环境空气现状 (12)3.6声环境现状 (12)3.7生态环境现状 (12)4.0 环境影响评价 (14)4.1水环境影响 (14)4.2环境空气影响 (14)4.3声环境影响 (14)4.4生态环境影响 (15)4.5社会环境影响 (15)5.0 环境保护措施 (17)5.1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措施 (17)5.2环境保护费用估算 (21)6.0 结论 (23)1.0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体系,凸现南京港集装箱江海中转枢纽地位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今后长江三角洲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太仓、浙江宁波为两翼,与周边其它港口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集装箱港口布局。
南京港地处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长江B类航道的终点,江海大船转运的终点,主要承担三部分集装箱运输:一是服务于上海港的内支线运输;二是作为南京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近洋货物的中转枢纽;三是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与沿海之间内贸运输的中转枢纽。
龙潭港区背靠集装箱生成量的富集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南京港枢纽性港区,拥有可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集装箱泊位的岸线。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特别是洋山港区的建设将使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格局出现新的调整,现有内河船舶由于安全原因将不能出海航行到洋山港区。
南京港集团基本概况及发展规划(3)

%;集装箱263万TEU,占南京港港辖区98% 。 3、是南京市建设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和打造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
城的重要支撑,在南京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
三、集团基本情况
(四)主要货种 4、集装箱
承接皖江经济带、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华东、华南沿海集装箱装卸、中转、拆装箱业务,近洋、内支 线、内贸、长江中转等各类航线63条,643班/月,2013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3万TEU,同比增长17%。
21
三、集团基本情况
(五)业务发展情况 1、主营业务
5251
4946
4102
6040 5569 5780 6013 5307
4509 4352 4573 4614
5180
6082
6202
6238
3000
2000
1000
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7
三、集团基本情况
(四)主要货种
1、煤炭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煤炭输入主
要区域,其主要来源有津浦、陇海、 宁西铁路到煤,秦皇岛、京唐、天津 等北方港口的海进江煤炭。
近年来,南京港海进江煤炭增长 迅速,中转市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 火力发电厂、冶金、水泥等能源消耗 行业。
2013年集团完成煤炭吞吐量1712 万吨。
南京港概况及发展规划
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南京港概况
1、综合枢纽:水、公、铁、管、 空五种运输方式齐全。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集装箱二期)报告书(简本)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南京港口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二○○六年三月目录1.0 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评价目的 (2)1.3评价依据 (2)1.4评价标准 (3)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6)1.6环境保护目标 (7)1.7评价预测时段 (7)1.8评价方法 (7)2.0 工程概况 (8)2.1工程地理位置 (8)2.2工程建设方案 (8)3.0 环境现状 (11)3.1自然环境概况 (11)3.2社会经济概况 (11)3.3水环境现状 (12)3.4底质现状 (12)3.5环境空气现状 (12)3.6声环境现状 (12)3.7生态环境现状 (12)4.0 环境影响评价 (14)4.1水环境影响 (14)4.2环境空气影响 (14)4.3声环境影响 (14)4.4生态环境影响 (15)4.5社会环境影响 (15)5.0 环境保护措施 (17)5.1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措施 (17)5.2环境保护费用估算 (21)6.0 结论 (24)1.0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体系,凸现南京港集装箱江海中转枢纽地位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今后长江三角洲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太仓、浙江宁波为两翼,与周边其它港口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集装箱港口布局。
南京港地处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长江B类航道的终点,江海大船转运的终点,主要承担三部分集装箱运输:一是服务于上海港的内支线运输;二是作为南京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近洋货物的中转枢纽;三是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与沿海之间内贸运输的中转枢纽。
龙潭港区背靠集装箱生成量的富集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南京港枢纽性港区,拥有可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集装箱泊位的岸线。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特别是洋山港区的建设将使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格局出现新的调整,现有内河船舶由于安全原因将不能出海航行到洋山港区。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 《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2003-2010) 《江苏省沿江地区”十一五”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06-2010)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2-2020)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10) 《江苏省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2011) 《南京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03-2010) 《南京市长江段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 《南京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5-2020) 《南京港总体规划》(2006-2020) 《长江南京段岸线开发利用研究与整治规划报告》(2006-2020) 《南京主城滨江南北两岸概念性城市设计》(2008) 《南京市船舶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2010-2015)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与此同时,规划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江 12.5 米深 水航道向上延伸工程的实施,将使 5 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为南京长江国际航运 中心的建设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新一轮江苏省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对 南京市过江通道布局方案作了新的调整;长江岸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 其开发利用规划必须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因此现有的十年规划年限偏短;深水 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理顺。基于此,现 行部分规划方案在指导岸线开发利用中逐步显示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为此,需要 重新审视长江岸线规划。基于以上背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 展新形势,修订编制《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
6.1 岸线功能分类及控制标准.........................................................................31 6.2 各类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布局 .............................................................33 6.3 各段岸线的规划布局.................................................................................42 6.4 重点岸线规划方案的优化建议 ..................................................................56
江苏省港口简介

江苏省各大港口简介徐州港交通情况水运交通: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铁路交通: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公路交通: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
航空交通:国家民航一级干线机场━━徐州观音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昆明、哈尔滨等地的航线。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作业要求?连云港港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港口现状截止 2003 年末,拥有生产性泊位 30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25 个,包括煤炭、集装箱、木材、粮食、危险品等专业码头,泊位岸线 6273 米 ,年设计吞吐能力 2265 万吨;目前已形成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三大港区,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大中小泊位配套,散杂货、集装箱并举,运输功能齐全,内外贸兼顾,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运输枢纽港。
最大潮差 5 米 ,最小潮差 0.01 米 。
航道 7 万吨级,水深 -11.5 米 , 7 万~ 10 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作业。
在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帮助下,连云港港公路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正在得以逐步落实,届时将在江苏省或苏北,对经国道、省道向港口运输集装箱的车辆实行收费减免;连云港港倾力与徐州铁路分局、郑州铁路分局、济南铁路局协作,把陇海线这条内地通向出海口的惟—一条最经济、最便捷的铁路线全新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
目前“五定班列”越开越顺畅,海铁联运得到强化,占连云港港集装箱运量近70 %的中西部地区集装箱与地中海、东南亚、日本、韩国等集装箱班轮航线有效衔接,实现了快速通关、进出港口。
连云港港吞吐量中60 %左右的货物来自中西部省区,外贸运输量比重始终在60 %以上,成为全国进口氧化铝、出口小麦和胶合板第一大港,出口焦炭第二大港,沿海出口煤炭惟一无索赔港口。
南京禄口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在此背景下,南京市规划局于2014年6月组织开展《南京禄口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2014-2030)》的编制。为加强规划的实际操作性,同期开展了扬马城际铁路规划选线 的方案研究。
南京市规划局 二O一六年二月
说明
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 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 方案。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禄口空港地区涵盖机场周边15千米范围,包括江宁区禄口街道、横溪街道和溧水开 发区等地区,并涉及禄口机场公司、空港枢纽经济区江宁和溧水片区等多个开发主体。 由于各主体都有各自的发展诉求,在实际开发建设中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尚未形成统 一的发展思路,亟需通过编制空港地区总体规划,对已编诸多规划进行整合、提升,以 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以及空港地区自身的发展诉求。
1
区位图
规划范围 禄口空港地区规划范围东至宁杭高速公路和秦淮河(二干河), 南至横山地区、西至云台山、北至北环路及凤凰山,总面积约 418.1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 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功能定位 全国重要的国际化航空枢纽、全国重要的临空经济产业基地、 南京都市圈统筹发展的现代化空港城。
南京禄口空港地区总体规划.pdf

快速三环
宁郎路
张常溧公路
综合交通规划图
全互通立交 部分互通立交 分离式立交
2
在此背景下,南京市规划局于2014年6月组织开展《南京禄口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2014-2030)》的编制。为加强规划的实际操作性,同期开展了扬马城际铁路规划选线 的方案研究。
南京市规划局 二O一六年二月
说明
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 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 方案。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空间布局结构 城镇建设区形成“一核双心,一轴多片”的规划结 构。 “一核”即空港核心区,即禄口机场运营区。 “双心”即禄口新城中心和柘塘新城中心。 “一轴”即沿机场高速-宁高高速发展轴。 “多片”即禄口新城、柘塘新城、横溪新市镇、铜 山新市镇。 土地利用规划 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8.6平方千米。2030 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28.9平方千米。
规划策略 生态优先,打造绿色低碳的空港经济示范区——区域协作,完 善区域生态格局;生态建设,引导绿地系统布局。 交通引领,构建面向区域的空港交通枢纽——区域辐射,建立 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格局;服务空港,建立机场周边客货运综 合交通体系;公交优先,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集约高效,实现智慧型临空产业的集聚与提升——构建科学空 港产业体系;建立“圈层+组团”空港布局结构;形成合理的 城乡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产城融合,建设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空港新区——确立合理的城 镇体系格局;建立产城融合的多级公共中心体系。 城乡统筹,构建次区域统筹发展的城乡聚落体系——完善城乡 聚落体系;构建合理的城乡产业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