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

合集下载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二)细胞的基本功能(共52题)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二)细胞的基本功能(共52题)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二)细胞的基本功能(共52题)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电压门控钠通道对钠离子通透的门控状态是解析:略答案:( D )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2.影响细胞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解析:略答案:( ABD )A.K+的平衡电位B.膜两侧K+的浓度差C.Na+平衡电位D.膜对K+、Na+的相对通透性3.葡萄糖分子进入小肠上皮刷状缘时是解析:葡萄糖从小肠上皮刷状缘进入上皮细胞采用的方式是继发性主动转运(D对)。

单纯扩散(A错)主要介导脂溶性物质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的物质转运,如O2、CO₂、N₂、NH₃、类固醇激素、乙醇、尿素、甘油、水等。

易化扩散(B错)包括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两种形式:经通道易化扩散主要以离子通道的形式(如Na ⁺通道、K⁺通道等)进行物质转运,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此种方式;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要介导葡萄糖、氨基酸等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进行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C错)通常以离子泵的形式(如Na⁺泵、Ca²⁺泵、H⁺泵等)转运各种带电离子,但其通过膜蛋白转运且为消耗能量的逆浓度运输。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4.下列关于骨骼肌收缩耦联叙述正确的是解析:骨骼肌收缩耦联的过程(P48)为:①横管(T管)(A错)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激活肌膜(横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B对);②T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被激活后,L型钙通道的电压敏感肽段发生构象改变,产生“拔塞”样作用,使与T管膜对应的终池(即连接肌质网,JSR)中的钙释放通道开放,终池内的高浓度Ca²⁺顺浓度差释放到肌质中(C错);③胞质中Ca²⁺浓度升高促使Ca²⁺与肌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基(肌钙蛋白C)结合(D错),触发肌肉收缩。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五章一、选择题1、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需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一项是(C )。

A. 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B. 红细胞保钾排钠C. 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D. 小肠对Ca、P的吸收2、母鼠抗体从血液上皮细胞进入母乳,或者乳鼠的肠上皮细胞将抗体摄入体内,都涉及将胞吞和胞吐作用相结合。

这种跨膜转运方式称为(B )。

A. 吞噬作用B. 跨细胞转运C. 协同转运D. 胞吞作用3、既能执行主动运输,又能执行被动运输的膜转运蛋白是(A )。

A. 载体蛋白B. 通道蛋白C. 孔蛋白D. ABC转运蛋白4、动物细胞对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的吸收依靠(B )。

A.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B. Na+-K+泵工作行程的Na+电化学梯度驱动C. Na+-K+泵工作行程的K+电化学梯度驱动D. H+-ATPase行程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5、有关动物细胞胞内体膜或溶酶体膜上的V型质子泵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V型质子泵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质基质中逆H+电化学梯度将H+泵入细胞器B. V型质子泵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器中逆H+电化学梯度将H+泵入细胞质基质C. V型质子泵可以维持细胞质基质pH中性D. V型质子泵有利于维持胞内体或溶酶体的pH酸性6、流感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为(C )。

A. 吞噬作用B. 胞膜窖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C.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D. 大型胞饮作用7、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后(D)。

A. 将通过夸细胞转运到细胞的另一侧发挥作用B. 受体返回质膜,而表皮生长因子进入溶酶体降解C. 表皮生长因子被活化,刺激细胞生长D. 进入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信号转导活性下降8、一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其胞外浓度比细胞内浓度高。

那么,该物质进入细胞的可能方式为(A )。

A. 被动运输B. 简单扩散C. 主动运输D.以上都错9、对P型泵描述正确的是(D )。

A. 位于液泡膜上B. 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上C. 其ATP结合位点位于质膜外侧D. 水解ATP使自身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二、填空题1、质膜中参与物质运输的P型泵在物质运输中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水解ATP 功能,其二是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

高中生物365个判断题,涵盖高一高二高三所有知识点

高中生物365个判断题,涵盖高一高二高三所有知识点

高中生物365个判断题,涵盖高一高二高三所有知识点第 1 组1.任何生物都能独立地具备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并符合细胞学说。

错!病毒必须寄生于细胞中。

2.不同的生物体内,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对3.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错!自然情况下,有机物只能由生物体制造。

4.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对5.蔗糖和淀粉不能用本尼迪特来检测。

果糖没有醛基但是也可以用本尼迪特来检测。

本尼迪特的检测需要使用水浴加热。

对6.地震灾害后,灾民啃食树皮和草,通过消化纤维素来给机体供能。

错!纤维素不能被消化。

7.在小鼠的口腔细胞中可以检测到麦芽糖。

错!麦芽糖会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细胞,麦芽糖存在于植物细胞。

8.糖原的代谢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氨基酸。

错!代谢产物是指氧化分解的产物,而不是水解产物。

糖原的代谢产物是CO2和H2O,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CO2、H2O和尿素。

9.脂质只由C、H、O元素组成,可与糖类之间相互转换。

错!脂质除了油脂还包括磷脂等,磷脂含有P。

脂质中的油脂只含C、H、O,可与糖类相互转换。

10.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对第 2 组11.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错!氨基酸的R上可能含有氨基和羧基。

12.人体内的糖类、脂质、氨基酸可以相互转换,糖类可以经过呼吸作用转换为20种氨基酸。

错!糖类只能转换为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13.对于任何种类的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

错!环肽中的氨基酸数与肽键数相等。

14.某三肽由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3种氨基酸构成,则此三肽有27种可能性。

错!每种氨基酸只能出现一次,所以只有6种。

15.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专题04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解析版)

专题04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解析版)
A.ABC 转运蛋白进行跨膜物质运输时会发生构象的改变 B.转运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消耗的 ATP 只由线粒体产生 C.ABC 转运蛋白兼有 ATP 水解酶的特性 D.ABC 转运蛋白的基因可在肿瘤细胞中表达 【答案】B 【分析】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脂溶性小分子,少部分水) (2)协助扩散:借助转运蛋白的扩散方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大部分水,小分子有机物、离子的顺浓度 梯度运输) (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小分子有机物、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运输) (4)胞吞和胞吐:大分子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分泌蛋白) 2、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专题 04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1.将人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中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B.Na+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被红细胞吸收 C.如 NaCl 溶液浓度过大,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水分子进出红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答案】D 【分析】 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所产生的不同变化: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时,红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时,红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时,红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不改变。 【详解】 ABC、实验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渗透作用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红 细胞是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所以 A、B、C 错误; D、水分子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故 D 正确。 故选 D。 2.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渗透压相同的物质 A 溶 液和物质 B 溶液中,待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整个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 化分别如下图曲线Ⅰ、Ⅱ所示。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河南省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突破

河南省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突破

河南省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突破单选题1、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原、淀粉、蔗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B.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蛋白质一般不作能源物质D.磷是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A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形成的二糖,糖原和淀粉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

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

A、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B、通过主动运输过程细胞能够主动吸收或排出细胞内的元素,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组成元素的相对稳定,B正确;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蛋白质是主要的结构物质,C正确;D、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的组成元素中含有P,D正确。

故选A。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答案:B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 .被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 .胞吞胞吐也需要能量。

一般Na+内流时属于协助扩散,Na+外流时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所以选B。

小提示:RNA虽然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属于自由扩散。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气体、甘油和乙醇等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答案:A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保持该特性。

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

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

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1.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篇一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1.分布线粒体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中没有线粒体。

具体地说,在需能量较多的细胞或部位线粒体分布得多、且较集中;如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骨胳肌多。

2.结构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构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分为四部分:外膜、内膜、线粒体基质、膜间隙。

内外膜不相连,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加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

3.化学组成线粒体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内膜蛋白质含量较高,种类较多;而外膜脂质含量较高。

线粒体基质含有酶、环状DNA、RNA等。

4.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而第三阶段——氧化磷酸化则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因此,催化这两个阶段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5.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少量双链环状DNA分子和核糖体,可进行DNA复制和合成部分蛋白质,即线粒体有一套自身的遗传系统。

但线粒体中DNA的复制受细胞核的控制,并且在线粒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只占线粒体蛋白质总量的一小部分,即线粒体的遗传系统仍要依赖于细胞核。

2.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篇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篇三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高一年级生物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习题与答案

高一年级生物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习题与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需要转运蛋白协助通过膜的一组物质是()A.O2、CO2B.CO2、K+C.葡萄糖、氨基酸D.胆固醇、甘油2.夏天,很多人都爱吃拌黄瓜,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虽然拌黄瓜时加了盐和醋及其他一些调味品,黄瓜的外表面是有味的,但黄瓜果肉内却是淡的。

这是因为()A.拌的时间短B.细胞壁阻止盐进入细胞内C.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D.盐溶在醋中,无法进入细胞内3.如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4.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该过程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及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形成囊泡转运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部。

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A.该过程需要大分子物质与膜上的通道蛋白结合B.该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C.此转运过程也可用于细胞转运小分子物质D.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要消耗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与膜上的转运蛋白C.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物质要通过转运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D.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6.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B.不同种细胞器和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C.有关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二、非选择题7.如图为肝细胞膜运输葡萄糖分子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葡萄糖分子是______(顺/逆)浓度梯度进入肝细胞的,同时需要膜上________的协助才能进入,因此,葡萄糖分子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四十七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详解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四十七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详解

天津市学第四十七中学2022—2023(一)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学习检测生物试卷第I卷单选题1.下列相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D属于胆固醇,促进钙和磷的吸收B.秸秆燃烧后的灰烬主要成分是无机盐C.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以多糖的形式存在D.糖蛋白和糖脂与细胞免疫、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2.下列物质鉴定实验材料的选择,不合理的一项是()A.西瓜汁——还原糖鉴定材料B.花生子叶——油脂鉴定材料C.马铃薯匀浆——淀粉鉴定材料D.稀释的蛋清——蛋白质鉴定材料3.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B.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C.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4.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单糖,单糖均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B.②代表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其中蔗糖可以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C.若④为纤维素,纤维素和糖原均可作为储能物质D.若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5.科学家利用3H标记亮氨酸,注射到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探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亮氨酸的R基是—C4H9,据此推测亮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3O2NB.3H的放射性在细胞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核糖体与内质网,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都通过囊泡相联系D.该过程的实现依赖于各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性6.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由RNA和核壳蛋白构成内核,外侧的包膜蛋白主要来源于宿主的细胞膜。

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为:病毒包膜表面的刺突蛋白和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进行识别,然后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融合,最后病毒核壳蛋白和核酸一起进入宿主细胞,完成感染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需要能量。
如: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
主动运输的意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 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 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跨膜 浓度 方式 梯度
是否 需载 体
是否 耗能
举例
自由 扩散 高
协助 扩散 高 主动 运输 低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被动运输与主动 运输有什么区别 , 让我们一起来寻 找答案!
被 动 运 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 胞的运输,统称为被动运输。
12
丽藻细胞液所 含的离子浓度远远 高于丽藻所生长的 池水,为什么丽藻 还能从周围环境吸 收离子呢?
3、主动运输
比方:卡车载货上坡
外 细胞膜
能量

主动运输
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特点 是 ( D ) A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 需要载体 C 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 不需要载体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黄瓜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 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 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 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 能电脑更精巧! ——中科院院士翟中和
1、自由扩散
外 细胞膜 内
载体
比方:球往低处滚
自由扩散
特点:
•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不消耗能量。
如:水、氧气、二氧化碳、 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
比方:小车载小球下坡
外 细胞膜 内
协助扩散
特点: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需要能量。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பைடு நூலகம்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 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5、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 收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 分别是( B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6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Na+
Mg2+ Cl-
知识闯关
1、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四个选择项中,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 动性的是 ( D )
A、选择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作用
D、胞吞和胞吐
2、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载体的是(C)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O2进入肺泡 C、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 D、CO2进入毛细血管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糖蛋白
蛋白质有什 么作用?
磷 脂 分 子
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 透过脂双层?什么样 的分子不能透过? 2、葡萄糖不能透过无 蛋白质的脂双层,但 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 吸收葡萄糖,如何解 释?
扩散现象:
一种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 的过程,称为扩散



H2O、CO2、O2、 甘油、乙醇、苯、 脂肪酸等




葡萄糖进入 红细胞
无机盐离子、葡 萄糖进入小肠上 皮细胞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技能训练
1.哪种离子通动运输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K+ 2.哪种离子通动运输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 3.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的?
糖蛋白 。 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分子 (1)A代表______ _______; D代表_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流动性 __________ 。 、 c、 d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b 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 ; b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a 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