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荷兰美术
17世纪弗兰德斯荷兰美术

代表艺术家,艺术流派
哈尔斯 《吉普赛女郎》 伦勃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维米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温馨、舒适、宁静,庄重 荷兰小画派
哈尔斯
笑 容 騎 兵
7、请谈谈伦勃朗自画像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
1、略论伦勃朗肖像画的艺术特色。 2、试比较伦勃朗与鲁本斯的艺术风格。 3、简述17世纪荷兰静物画的艺术特色。 4、哈尔斯肖像画的艺术特色。 5、17世纪荷兰风景画与学院派风景画有何不 同? 6、17世纪荷兰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 影响。 7、试论维米尔的艺术特色。
《 弹 曼 陀 铃 的 小 丑 》
《 吉 普 赛 女 郎 》
伦勃朗 自 画 像
《浴女》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夜巡
《 浪 子 回 头 》
维 米 尔
〈 织 花 边 的 姑 娘 〉
《 戴 珍 珠 耳 环 的 少 女 》
荷兰小画派
霍 赫
荷兰风景画
Jan van Goyen
复习题:
《 画 家 的 家 》
.
凡 代 克
《 查 理 一 世 打 猎 像 》
·
凡 代 克 《 圣 斐 利 像 》
鲁 本 斯 《 玛 丽 皇 后 在 马 赛 港 登 陆 》
三 美 神
劫 夺 柳 西 帕 斯 的 女 儿
土 与 水
杨.勃鲁盖尔
《 生 命 之 树 》
第三节 17世纪荷兰美术
1、弗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是 鲁本斯 。 2、作品《豆王宴饮》的作者是 约丹斯 。 3、鲁本斯和约丹斯风格的相似之处是:
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主要是什么荷兰小画派是17世纪流行于荷兰地区的一个美术流派,其绘画摆脱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和风俗为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都是商品走进市场,这种商品价值观也走进美术领域,美术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画家过去是依附宗教和贵族订件,而今要依附于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必须迎合买画人的审美需要,这就决定了荷兰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与哈尔斯、伦勃朗和维米尔同时代的画家们都被习惯地称作“荷兰小画派”。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名称,它准确地概括了17世纪荷兰美术的与众不同之处,即荷兰画派包括着许多支派。
每一个城市都各有各的画派,一个城市之内也画派林立,各具特点。
当然,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尤其是在许多画家常常迁移的情况下,要想更多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也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们努力地想做到这点。
当时活跃在哈勒姆的有奥斯塔德和雷斯达尔;活跃在代尔夫特的有彼得·德·霍赫;活跃在大学城莱登的有盖纳·杜;活跃在保守势力中心乌德勒支的有盖勒·洪特胡斯;活跃在荷兰最大的商业和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的有赫斯特·卡尔夫、波特尔等等。
他们几乎都是多产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静物画。
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有五万多幅荷兰绘画分藏在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手里。
“荷兰小画派”的画家们是以题材的多样性来打动观者的。
在他们的笔下常常出现的是谨小慎微的小市民,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美丽多情的少女,放荡不羁的青年和勤劳憨厚的仆人以及流浪汉和醉鬼等。
这些作品大都受到了荷兰市民阶层的欢迎。
风俗画家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霍赫(1629-1684年)、赫里特·道(1613-1675年)、赫里特·特尔·博希(1617-1681年)和彼得·萨莱达姆(1597-1665年)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欧洲绘画在经历了文艺复兴时代的辉煌之后,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在优化题材的拓展和技艺的完善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7世纪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绘画成就卓著。
形成了这个时期主要代表的画家有;:鲁本斯、哈尔斯、伦勃朗、委拉斯凯兹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之园》、《末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
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人物简介“我把世界的每一块地方都看作是我自己的故乡。
”――彼得·保罗·鲁本斯彼得·保罗·鲁本斯,不仅是佛兰德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在整个西欧的代表。
代表作《抢夺留希普斯的女儿》;《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披皮衣的海伦芙尔曼》。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
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
父亲去世后,母亲送他进一所拉丁文学校学习,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著。
1608年,与名律师兼人文主义者布兰特结婚,画家为妻子画过不少著名的肖像。
主要成就鲁本斯一生的创作中,主要是宗教神话题材,他在基督教题材的创作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教会的制约,但在神话题材创作中,就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
鲁本斯从威尼斯大师们那里获得色彩造型的启迪,在自己的创作中,色彩艺术得到了尽善尽美的发挥,已经超过了他所尊重的威尼斯画派的成就。
鲁本斯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画家,即使宗教神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但他还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绘神界人物,正如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涂着一层天主教的圣油,而骨子里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一切都是是异教的。
1717世纪荷兰美术

团体肖像画的比较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雇主和艺术家的需求 人物平均 画面生动 有主题情节 人物生动 画家应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委托,为他们的行会成员画团体肖像。 按理讲肖像画是没有情节性的,否则就变成风俗画。画家为了使人物 形象集中且有主次,画中人物形象又要保持同等地位,各得其所、皆 大欢喜。借上解剖学课来刻画每个人的面貌和性格特征。 它相以往哈尔斯等荷兰画家所画的团体肖像画不同,不仅每个人物的 形象、表情惟妙惟肖,而且它以一具体事件(解剖学课)和具体人物(杜 普教授)为中心,把多个人物自然地安排在画面上,使人物群象具有 内在的紧密联系。画家采用卡拉瓦乔式的聚光画法,使人物形象受光 且突出,是一幅艺术性很高的群体肖像画,为画家的成名之作。
团体肖像画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 背景知识 雇主和艺术家的需求 人物平均 画面生动 哈尔斯以宴会的形式将众多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尽量降低 由于透视而产生的远近空间形象差异,使每个人尽量显示 出自己的全貌和个性姿态. 画中军旗配饰和佩剑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地位和身份,同时, 使画面生动富有变化,所以画家也作了精到的描绘。此画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荷兰独立战争中的战士们的英武形象, 而主要是描绘画中人物各自的面貌和个性。
团体肖像画的比较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 背景知识 雇主和艺术家的需求 人物平均 画面生动 荷兰独立以后,集体订制肖像作纪念的风气兴起,商会和地方军事组 织开始向画家订制群体肖像。据说群像中每个人交纳相同数额酬金, 所以每个人在画幅中应享受相同显著的地位,这就要求画家平等地描 绘每个人的形象。 哈尔斯以宴会的形式将众多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尽量降低由于透视而 产生的远近空间形象差异,使每个人尽量显示出自己的全貌和个性姿 态. 画面的明暗和色彩关系也必须服从于平等原则,深暗背景环境中的人 物,其头部和手部也须鲜明,画中军旗配饰和佩剑有助于表现人物的 地位和身份,所以画家也作了精到的描绘。此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荷 兰独立战争中的战士们的英武形象,而主要是描绘画中人物各自的面 貌和个性。
中外艺术史之欧洲17、18世纪

欧洲17、18世纪的艺术概貌:
巴洛克艺术
鲁本斯(弗);贝尔尼尼(意)
罗可可艺术
弗拉戈纳尔
现实主义艺术:
卡拉瓦乔(意);伦勃朗(荷);委拉斯贵之(西)
古典主义艺术:
卡拉契(意);普桑(法)
第一节 “巴洛克”与“罗可可” 第二节 欧洲各国美术发展概况
一、意大利美术 乔 二、荷兰美术
(二)贝尔尼尼 乔凡尼· 洛伦佐· 贝尔尼 尼,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建 筑家,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 伟大的艺术大师。 贝尼尼多才多艺 “上演
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 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 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 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
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 和处于激烈运动之中的人体。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年轻的酒神
召唤圣徒马太
多疑的多马
圣母升天
二、荷兰美术 (一)哈尔斯 弗兰斯· 哈尔斯(约1581— 1666年)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 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 肖像画家。一生贫困潦倒,直至 临终前4年还全靠政府定期提供的 救济金生活。 哈尔斯善于在肖像画中表现人 物的瞬间表情、姿态,以反映鲜 明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哈尔 斯运用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 笔触表现豪爽开朗、乐观自信的 人物形象,人物大多呈半身近景。 画面气氛热烈,生动活泼,洋溢 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圣德列萨
大卫
阿波罗和达芙妮
圣彼得教堂与广场 (梵蒂冈 )
圣彼得教堂三大艺术杰作: 圣母哀悼基督 (米开朗琪罗)
青铜华盖(贝尔尼尼 )
圣彼得宝座(贝尔尼尼 )
(三)卡拉瓦乔(1573年~1610年)
外国美术史17世纪荷兰

———————————————————————————— 国 画
——1 7 世纪荷兰美术
孙 苑 ——————————————————————————————
141
背景
17世纪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共和国摆脱西班牙 的统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成为航海和 贸易的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这个弹丸之地在彼时已经 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经济的繁荣带动文化的昌盛。在这样的 社会条件下产生了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 巴洛克艺术影响。挣脱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 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 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荷 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 入市场。
人横不信家吃满市表团所 物向失心对海胜归现军画 特运真︒独塞利来了官的他 有笔︐用立︐的的一宴︽在 的︐大笔的融自战群会圣 个彰面粗祖入豪士保图乔 性显积犷国了在︐卫︾治年 ︒了的却的画胡充城︐民
1616
现实主义
伦勃朗
伦勃朗· 哈尔曼松· 凡· 莱因,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 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 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被称为“文明的先知” 。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 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已经基本 掌握油画、素描和雕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 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 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 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 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 人物。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从40年代开始,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 描和版画,风格质朴。1661年是他作画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后就作 画较少,结交了许多中下阶层的市民,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 创造力达到顶峰。 伦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的一个存活,但他妻子在生 孩子后不久去世,他和女仆住在一起,女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为此受 到教会的正式谴责为“罪恶的生活”。由于他为了画画经常采购大量的 衣物和绘画工具,从不计较财产,所以很快就到了破产的边缘。1669年 他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葬在西教堂一个无名墓地中。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 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解读维米尔的人物画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
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
室.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但仍然细致地揭示了明亮的颜色层次。他 薄薄的透明颜料。维米尔用透明色层表现 用色最醒目的部位是简单的大面积区域, 阴影的变化以使其更接近自然现象,他还
在了窗口,体现光与影的效果,这几乎成了 带有抒情的色彩,这种光线给人一种宁静 的是荷兰人民的生活景象。画中往往只有
维米尔的创作特征。其作品《读信的蓝衣 的愉悦感。
一两个人物形象在室内从事简单的各种劳
女子》通过对人物背后地图上的一条水平
现存卢浮宫的作品《花边女工》描绘的 动。画面生动传神、光线微妙的变化、和谐
线以及后面的桌子和椅子的纵向直线的小 是家庭妇女劳动的画面,这幅画让人的视 的色彩、独特的风俗题材、精致的小画幅
心处理,使画面具有一种古典的和谐与平 觉一下就能聚集到女工的手上,顺着光线 等,这些都是维米尔画的特色。现存荷兰
衡。维米尔笔下最著名的柠檬黄成为画面 可以感受到她的手指在穿针引线。画面 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的作品《小街》,画
商人的信誉,将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心,形 人们仿佛通过镜头能看到不同角度或隔离 却在精致的画幅中将光和色彩都处理得非
象突出。
的光。作品《读信的蓝衣少女》中技巧性地 常和谐。
二、和谐的色彩和独特的用光 描绘了光通过物体表面时投射的阴影,这
绘画往往通过画面颜色彰显画者的精 种光线效果从靠背椅右边投射在墙壁上的 神世界和作品的灵魂思想。而维米尔的作 阴影可以看出,也可以从椅背左边暗部的 品在色彩的种类上是有限的,但他却用有 阴 影 、从 靠 近 椅 子 上 部 看 到 其 微 妙 的 变 限 的 几 种 颜 色 绘 出 非 常 美 丽 、和 谐 的 画 化。第二种阴影比第一种看上去更淡,那 面。尽管维米尔的画有浓艳的色彩效果, 是因为维米尔在画面中的墙壁上涂了一层
17世纪荷兰美术

作业
艺术家分析 1、伦勃朗 2、维米尔
加布里尔· 梅蒂绥
于1629年生于莱顿,1667年逝世于阿姆斯特丹。 早年作品多以宗教和神话故事为题材。1655年之 后转向表现荷兰市民生活的室内风俗画,多描绘 妇女梳妆与弹奏乐器的情景,擅长表现华丽的服 装、地毯、绸缎的闪光,从中可看出受到特鲍赫 的 影响。作品赞美了市民温馨的家庭生活,房间 布置整洁明亮。他喜用柔和的漫射日光,接近霍 赫与维米尔的手法,色彩要比前者的 用色温暖些。 代表作有《一位绅士惊扰了晨妆时的年轻妇女》。
读信的夫人
四、荷兰风景画的艺术成就
扬· 戈 凡· 雅各布· 雷斯达尔 凡· 迈因德特· 霍贝玛
雅各布· 雷斯达尔(1628—1682)
荷兰风景画家。出生于荷兰西部邻海的哈雷姆,故乡的海、田野熏陶 了他,使他对自然的美有一个特别灵敏的感悟。其叔父所罗门· 雷斯达 尔也是一位风景画大师,善于表现荷兰大平原上的畜群,充满银灰色 调子的多云的天空。他在叔父所罗门的教养下成为画家,二十岁时就 自成一家。雷斯达尔的早期作品,一般以哈勒姆郊外风光为主要表现 对象。他不大愿意描绘辽阔的平原与河流。他心目中的风景主角就是 树木。 强劲雄伟或古老的参天大树对他来说有一种非凡的魅力。他使这些树 表现出个性来,他要画出它们的“感情”。所以鲁伊斯达尔的500余 幅风景画中,以树为主题的要占绝对的优势。代表作品有《林中水塘》 《埃克河边的磨坊》《波涛汹涌的海岸》《辛格拉温的磨房》等。
密 德 尔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 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林间小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 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 怡,两边是那样地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却象钢琴上 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哈勒姆救济院的女董事们》
2.伦勃朗: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 《自画像》
伦勃朗,是继哈尔斯之后荷兰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肖像画、 历史画 、风俗画和风景画大师。
伦勃朗终生创作勤奋,给后世留下了大约600幅油画, 1300余幅版画,2000多幅速写与素描。由于他死后 声名日增,伪作也遍布全球。西方美术界有这样一句笑话: “伦勃朗一生画了600幅油画,其中有三千张在美国。”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都是商品走进市 场,这种商品价值观也走进美术领域,美术品 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画家过去是依附宗教和贵 族订件,而今要依附于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 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必须迎合买画人的审美需要, 这就决定了荷兰绘画的内容和形式。那时,除 了风景、静物、风俗画之外,肖像画是最流行 的“商品画”。
“荷兰画派”最出色的的画家是哈尔斯、伦勃 朗和维米尔,他们以题材的多样性来打动观者的。 在他们的笔下常常出现的是谨小慎微的小市民, 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美丽多情的少女,放荡不羁 的青年和勤劳憨厚的仆人以及流浪汉和醉鬼等。 这些作品大都受到了荷兰市民阶层的欢迎。
1.肖像画家哈尔斯:油画《吉普赛女 郎》、《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代表 作品)
哈尔斯观察力十分敏锐,极善于捕捉人物 脸上一瞬间的情绪,表现手法也豪放。看他的 肖像画。总觉得人物神采飞动,栩栩如生。他 笔下的人物形象活泼自然,生气勃勃,非常的 生活化,完全没有矫揉造作的气息。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弹曼陀铃的小丑》《威廉·科伊曼斯肖像》
《马勒·巴伯》
《吉普赛女郎》
17世纪荷兰美术
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 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 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
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较封建专制社会有 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这使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 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资产者和市 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居所,美 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大量订购油画,荷兰绘 画得到空前繁荣,著名的“荷兰画派”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