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分析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五、17~18世纪法国的绘画艺术
1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图8-20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年)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 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是新古典 主义美术在绘画方面的重要代表 人物,同时也是大革命的积极参 与者。主要作品有《荷拉斯兄弟 的宣誓》《马拉之死》《布鲁图 斯》《苏格拉底之死》等。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图8-18 《时髦的婚礼》之二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四、17~18世纪英国的绘画艺术
2 《蓝衣少年》
18世纪的英国画坛有两位著名的肖像画家,一位是庚斯 博罗(1727-1788年),另一位是雷诺兹(1723-1792年) 。雷诺兹当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后,有一次,他 在给学生讲课时说,蓝颜色不宜多用,特别是不应在画上占主 要地位。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图8-13 《着衣的玛哈》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图8-14 《裸体的玛哈》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三、17~18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
1 《夜巡》
伦勃朗(1606-1669年 )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之一,也是17世纪最伟大的画 家之一。代表作有《夜巡》《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母亲像 》《圣家族》《自画像》等。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图8-16 《倒牛奶的女人》
图8-17 《窗前读信的女子》
17~18世纪西方绘画艺术欣赏
四、17~18世纪英国的绘画艺术
1 《时髦的婚礼》
威廉·荷加斯(1697-1764年)是英国画家、艺术理 论家,生于伦敦。这位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的画家 ,可以说是英国第一位在欧洲赢得声誉的、富于民族特 色的美术家。组画《时髦的婚礼》(如图8-18所示)是 其主要代表作品。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委拉斯贵支(委拉斯开兹)【32】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委拉斯贵支(委拉斯开兹)【32】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西班牙17世纪最著名的绘画大师是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委拉斯开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1599—1660年)。
他出身于塞维利亚,在17世纪,塞维利亚不仅是一个贸易中心,同时也是个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心。
在委拉斯贵支11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进了当地的老埃连拉画室学画,后又转入当时著名画家和理论家巴切柯门下继续学习。
促使委拉斯贵支艺术成长更主要的因素是塞维利亚的下层生活。
当时,在塞维利亚城流行着一种"波德格涅斯"的风格(即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
波德格涅斯这一名词含有小饭馆之意。
由于一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瞧不起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于是他们以嘲弄的口吻把这类作品通称为"波德格涅斯"的绘画。
委拉斯贵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他通常只画能见到的事物,他画的人物,几乎能走出画面;他也画过一些宗教画,其中的神像如同凡人,充满紧张和痛苦的表情;他画的马和狗充满活力,栩栩如生。
《卖水的老人》(约1619)是画家早期的一幅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表明了他对人物性格的努力探索。
画中执杯酣饮者,显然是塞维利亚街头的普通人民。
画家以特写的形式表现出这位塞维利亚卖水的老人严肃、粗犷的性格特征。
老人和买水的小孩构成了主从关系。
老人的外衣已经破烂,他左手搭在陶翁上,右手把一只装水的玻璃杯递给小孩。
物体的明暗部分富有层次。
尽管画家竭力赋予这些普通人以内在的力量,老人的脸上表情欠丰富。
画上的土黄、淡紫两色很浓厚。
《卖水人》这个时期委拉斯贵支创作的风俗画还有《早餐》1617、《音乐师/三位乐师》1616、《女混血儿》、《煎鸡蛋的老妇/煮蛋的老妇人》1618等作品。
这些作品采用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照的方法来组织画面。
简述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发展特点及影响

简述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发展特点及影响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发展特点及影响如下:
1.特点:
(1)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既有充斥着教堂及宫廷的巴洛克壮观,也有数不胜数的现实主义图景。
在这个时代,西班牙的绘画风格以卡拉瓦乔作品为启发,注重光影效果。
(2)17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潮流隐退,古典主义与唯美主义势头上升,世俗内容为宗教神话所代替。
(3)西班牙艺术中的波德格涅斯(Bodegones)风格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下发展起来的。
这种风格注重在肖像画中描绘底层人民的特质,如鉴定、冷峻、尊严和刚毅的力量。
2.影响:
(1)西班牙的绘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展示了艺术家们对现实和理想的独特理解。
(2)西班牙的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世界各地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18世纪西方美术史

波罗米尼是巴洛克建筑家的杰出代表。他设计的位于罗马的小型 天主教堂四泉圣卡罗教堂(1638--1667),是他的一件代表作。在面向 街道的西立面上,波动的谵部交错变化,壁柱与其凸面、凹面相互配 合,创造出非常醒目、非常富于动感的视觉效果,艺术上颇有特色。 这种对动态效果的追求,也体现在圣伊沃教堂(1642--1660)圆顶的设 计上。从内部看,它那不断上升的韵律和节奏,形成一种非常生动和 迷人的壮丽感。
Page 12
巴洛克艺术代表人物
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建筑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是: 弗·波罗米尼和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
贝尼尼 (1598-1680)
贝尼尼是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意人利最伟大的雕塑家和那个时代最 杰出的建筑家,同时也是一位能文擅画的人物,颇具文艺复兴时代的 遗风。贝尼尼很早就显露出惊人才华,二十多岁时就以一系列雕塑作 品震动了罗马。
Page 18
卡拉瓦乔——大胆革新
同其它意大利画家一样,卡拉瓦乔在绘画题材上没有 什么变化,主要是为教会创作宗教画,但在处理传统题材 时,他抛弃了盛期文艺复兴大师确立的理想化模式,把那 些神圣的人物和场面,描绘得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景。 这种作法激起教会人十的指责,说他笔下死亡的圣母,像 飘在台伯阿里的女尸。另外,他在绘画语言上也进行不大 胆的革新,一反达·芬奇那种细腻柔和的明暗过渡法,创 造出一种强烈对比的明暗法,借以突出重点,渲染气氛。 卡拉瓦乔是那个时代最大胆的画家。在狂放不羁的一生中, 他以新颖的态度和手法创作的作品,深深影响了17世纪的 画家。
风格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艺 术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有时还 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18世纪西班牙美术03

3
18世纪西班牙绘画
背景:
18世纪西班牙艺术处于低估时期,在这个时期大批外 国艺术家涌入西班牙。这些人既不了解西班牙人们生 活,也不熟悉西班牙的艺术传统,不过,真正打破西 班牙18世纪艺术万马齐暗的局面,是西班牙重放异彩 的戈雅,戈雅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代表人物--------戈雅
戈雅是继委拉斯贵支之后的另一个伟大的现实主意 画家。 戈雅的时代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法国大革 命爆发的时代,生活在西班牙的戈雅受到时代气息 的感染,成为一名封建旧传统的反叛者。戈雅既是 一位追求新的艺术和风格的画家,又是一位鉴定的 爱国主义者。
戈雅 代表性作品
油画《查理四世一家》被某批评家评论为
“宛如中了彩券的面包夫妇”,画家戈雅以纯
写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揭示出王室成员脆弱的 本质。 戈雅在油画《查理一世一家》中用富丽的 色彩画出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全家庸俗丑的真
实面貌。在画幅中的查理四世,我们看到,国
王一家极端粗俗丑陋,是一堆穿戴皇族服饰的 蠢货。画中的国王长着一只鹰钩鼻子,露出自 我得意的痴笑;王后伸着长颈,光着肥胖的膀子, 装出一幅假正经的样子,但实际上是一种平庸
北派的主要代表是乔治·费尔南德斯(Gregorio Fernández,约1576—1636), 他的作品往往充满戏剧气氛,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他的代表作之一《哀悼基督》(1616)就是一件颇有 特色的作品。头戴大风帽的圣母正在号陶大哭,脸朝天,左手伸出,右手扶着死去的爱子作出无奈的样子。 基督的身体有点僵硬,略带中世纪艺术的味道。他的代表作还有木雕《死去的基督》(1605)和《圣德烈萨》 (1627)等。 南派的木雕和北派略有些不同,更多地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作品中禁欲主义的成分少,有着较浓重 的生活气息。南派的主要代表是工作在塞维利亚的胡·马·蒙塔涅斯(J.M.Montanez,1568—1649),他 是西班牙雕刻家中最缺乏宗教气息的艺术家,他和委拉斯贵支一样,其作品主要表达了人的情感、人的理智 和尊严,他创作的《圣母和圣婴》(1628)、《圣布鲁诺》(约1634)、《无垢受胎》(1630)、《慈悲的 基督》(1603)等都是这样的作品。在《圣母和圣婴》中,圣母端庄宁静宛如一位人间的母亲。在《圣布鲁 诺》中,人物好像是一个正在进行教义辩论的神学家,形象质朴生动。 蒙塔涅斯的学生阿·卡诺(A.Cano,1601—1667)是南方格拉纳达画派的代表。他是雕刻家、画 家,也是建筑家。他的木雕作品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色彩鲜明,很富有生活的情趣。主要代表作有《圣母像》 (1658—1660)《使徒保罗像》(1658—1660)《亚当和夏娃胸像》(658—1660)等。在绘画方面,卡诺 的代表作有《圣伊涅萨》(约1635—1637)、《天使扶着基督》(1638—1652)等,绘画风格近似苏巴兰。 格拉纳达的另一位著名的雕刻家是彼德洛·梅诺(P.de Mena,1628—1688),从他所作的《圣方济格像》 (约1663)中可以看到,他刻画的人物更具有简洁、概括、写实的特色。
1718世纪西方美术

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欧洲美术,特别是意大利、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美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一个流派纷呈、民族画派繁荣的局面。
当然,17、18世纪的美术都都各自的特点。
17世纪概况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由于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原因,教皇拥有了最大的权威,反宗教改革势力趁势抬头。
德国遭受了30年的战争浩劫,政治经济都显得十分落后,资本主义势力还非常薄弱。
西班牙自从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后,丧失了海上霸权,工商业一蹶不振,人民贫困不堪,成为欧洲流浪汉和乞丐最多的国家,宗教势力横行不法。
在当时,只有荷兰、英国和法国的资本主义得到较大的发展,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17世纪的欧洲,一些国家的国内矛盾极其复杂和激烈,人民运动此起彼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殖民、反宗教压迫的性质,有的运动则带有反资产阶级的色彩。
同时,哲学、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也促进了破除宗教迷信、探索真理的积极主动性。
在这样的条件下,美术方面继文艺复兴之后,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以意大利、佛兰德斯、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最为突出。
意大利、西班牙是天主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受到宗教势力支持的巴洛克艺术风行。
君主专制的法国,王权至上,占上风的是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资本主义较发达的荷兰,流行现实主义的市民艺术和卡拉瓦乔主义。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是它的全盛期,至18世纪逐渐衰落。
它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巴洛克艺术神秘和豪华的风格成为扩大宗教宣传、满足上层神职人员以及贵族们享乐的最佳工具,而教会的富有则更是对它大力支持。
贝尼尼就是几代教皇的宠儿,他也为创造世界宗教中心罗马的巴洛克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尽管巴洛克艺术与教会的艺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却不能划等号。
因为有些美术家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传统的影响,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世俗情绪,优势还包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成分。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史

《圣费利佩的殉教》
里贝拉癿代表作
一看到这幅画,忽然有种若有若 无的感觉掠过心头。她那会说话的眼 神,带着淡淡忧郁的脸庞,都吸引起 着我。尤其是那件艳丽、富有光泽, 如德芙般丝质顺滑的披风,华丽到要 与画面不相称的地步,就像是金蝉长 老垂涎锦斓袈裟一样,深深地映入我 的眼帘,烙印在我的心底。 虽然画 的名字叫《忏悔的玛格达雷纳》,但 她那充满幽怨的眼神向上望着,仿佛 是在向神询问:我真的错了么?即使 在忏悔,她也要裹着她那件细腻妩媚 的猩红披风,似乎是在用行动来否定 这种忏悔。不由得,我也向自己询问, 我这几年来做出的种种决定是对还是 错?对,我会走下去。错,我也会走 下去——我会赎罪,但我不会忏悔。 自己选择的路就要走下去,没有回头 可言。
2014-1-1
委拉斯贵支癿代表作
《镜前的维纳斯》 《巴特摩斯的圣约翰》
2014-1-1
17世纪下半期癿西班牙绘画
2014-1-1
17世纪下半期癿西班牙绘画
• 马德里古典主义逐渐抬头,塞维利亚画派保持繁荣
穆里略 莱亚尔 马德里画派
Jan
Feb
Mar
Apr
2014-1-1
《忏悔的玛格达雷纳》
里贝拉癿代表作
《St. Agnes》
2014-1-1
《St. Francis》
《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
苏巳朗
(1598-1664)
2014-1-1
弗朗西斯柯· 苏巳朗(1598-1664) 德·
作者简介:
• 苏巳朗出生亍农民家庨,一生都保持着农民癿 气质。幼年时代家境贫苦,放过羊。由亍他喜爱画 画,父亲便把他送到塞维林深造。初时是随一位木 雕老师学艺,后来从事亍著名美术老师敃育家巳切 科,此时不委拉斯开兹同窗,他俩后来都成为西班 牙画坛癿巨匠,但他们走着各自癿艺术道路。苏巳 朗从未离开过西班牙,艺术之邦意大利对他似乎没 有吸引力。他丌喜欢城市癿喧闹,是个安守家园癿 农民式画家。他回到寂静癿农村小镇,沉浸在自己 癿艺术乐园里,幵在那里度过自己癿一生。 苏巳 朗最早受到卡拉瓦乑现实主义癿影响,醉心亍描绘 世俗生活,后来他过着隐士般癿生活,艺术走向寂 静癿僧侣世界。画敃堂癿祭坛画和修道院癿装饰画。 但在宗敃画癿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心灵不艺术癿自由, 坚持世俗化。他癿作品就像他本人癿生活一样庄严、 平静和抑制,回避激情和悲剧气氛。人们评价他癿 另外,他对丰富和谐的色彩、厚重 艺术具有女性般癿温柔和纤细。他既丌喜欢里贝拉 癿雄强阔大气质,也丌喜欢格列柯癿疯狂不丌安。 的形体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都 他始终坚持画面癿宁静和有条丌紊,人物造型健庩 作了深入研究,人们称他为“西班 和庄重。作为农民出生癿,他更爱民间美术。 牙的卡拉瓦乔”。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

《 裸 体 的 玛 哈 》
中期热情战斗时期(1808~1814) 1808年——1814年间,西班牙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戈 雅在创作上进入热情战斗时期 《1808年5月3日枪杀起义者》是这个时期戈雅的重要作品 之一
《1808年5月3日夜枪息的希望时期(1814~1828) • 这个时期,是一个苦闷而又充满希望的时期,西班牙两次 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热爱人民的画家心情极为沉重。 • 这个时期戈雅的主要作品有:《战争的灾难》第二部分、 《聋子之家壁画》、铜版组画《吉斯卜来介斯》、油画 《抱水罐的姑娘》、《波尔多卖牛奶姑娘》等
委拉斯贵支
• 迪耶哥·德·委拉斯贵支,委拉斯贵支,西班牙17 世纪最著名的绘画大师出生在塞维利亚一个破落贵 族家庭。1609年,他的父亲将他送进当地风俗画家 老埃连拉的画室学习,1612年又转到弗朗西斯卡巴 切柯的门下。巴切柯在这里传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思想,讲授和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 早期作品《卖水的人》是画家早期的一幅具有典型 意义的作品,表明了他对人物性格的努力探索
《拿扇子的妇人》
三是表现下层人民的肖像, 这是他最有特点也是最有价 值的肖像画,a.人物形象更 加多样化,心理刻画深刻和 复杂化。b.真实生动,具有 社会时代的特色,有时还包 含社会批判的意味。c.还创 作了一组宫廷丑角和侏儒的 作品,强调他们悲惨的命 运。 。
《伊索》
• 1649年,委拉斯 贵支再一次到了 意大利,在意大 利期间创造了一 幅著名的肖像画 《教皇英诺森十 世肖像》
一、西班牙艺术的“黄金时期”
• 西班牙艺术的繁荣条件:
(1)西班牙文学对美术的有力影响; (2)西班牙地方画派中现实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 (3)意大利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查理五世 做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西班牙曾一 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殖民帝国,不仅掠 夺了外民族的物质财富,也从文明世界 带来了先进的文化艺术,这为它在 17 世 纪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文 学上出现了《唐· 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 斯,而在绘画上涌现出格列柯、里贝拉 和委拉斯开兹。
• 从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的约150年的 时间里,被称为西班牙绘画史上的“黄 金时代”,也是西班牙文艺复兴臻于极 盛的时代。人们习惯把16世纪下半期的 绘画称为“格列柯时代”,这位神秘的 克里特人被视为西班牙绘画的灵魂;而 把17世纪的绘画称之为“委拉斯开兹时 代”,由于这个时期欧洲流行巴洛克风 格,所以也有人称这时期的西班牙绘画 为“巴洛克绘画”。不管从哪一个角度 考察,这个历史时期西班牙绘画的主流, 仍然是以现实主义为其主流特征。
圣 塞 拉 庇 昂
委拉斯开兹
• 第雅各· 委斯士开兹(1599-1660) 出生在塞维利亚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父亲 若安· 罗德里开兹· 德· 西尔瓦原籍葡萄牙,母亲吉 罗莉玛· 委拉士开兹是世系贵族的后裔。按当 地习惯,母亲的身份较高,子女即从母姓,故 画家以委拉斯开兹为自己的姓。父亲本来想让 画家成为一个法官,但由于他从小酷爱绘画, 13岁上,便入赫列拉门下学画,后转到当时 著名的画家兼理论家巴契科的画室里学了5年。 成年后,又和这位老师的女儿结了婚。早年, 他受到当地流行的卡拉瓦乔画派的影响,能从 刻苦的学习中掌握坚实的素描能力。
西方美术简史
十七世纪西班牙美术
• 17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工商业大发展时 代,然而西班牙的经济和政治却更加衰 败,它仍处在极其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 时代。西班牙贵族政体虽已经没落,却 没有失掉它的特权;而城市虽然失掉它 的中世纪的威力,却没有获得近代的繁 荣。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里,文学 艺 术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
• 这一幅《圣艾格尼丝》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 抒情地展现了一个娇弱女子的典型。 《圣艾格 尼丝》(旧译《圣依涅莎》)取材于基督教传 说。艾格尼丝大约生于公元304年,是罗马 时代的女基督徒。据不可靠的民间传说云,艾 格尼丝长得俊秀貌美,13岁时自称除了耶稣 之外别无所爱,且矢志不嫁。求婚者不能得逞 便揭发她信仰基督教。在那个时代,基督教是 非法宗教。当局把她投进监狱,后又卖入娼门 以为惩罚。尽管受辱,当时的嫖客慑于她的正 气凛然,不敢染指。有一人企图玷污她,竟立 即双目失明了。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疯狂迫害 基督教徒的时代里,艾格尼丝以身殉教。
• • • • • • • • •
塞 维 利 亚 的 卖 水 老 人
酒神巴库斯
• 《酒神巴库斯》取自罗马神话题材。巴库斯, 即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相传他首创用葡 萄酿酒,并把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 到各地。但委拉士开兹以西班牙的农民形象及 其生活方式来表现这种场面。这些人物头戴毡 帽、身穿粗外套,正兴致勃勃地在举杯庆贺, 向年轻的酒神致敬。酒神裸着上身,戴一顶长 有翅膀的帽子,正给一个背向观众的人戴上花 冠。他的眼神却斜视着画外。 这里有的是乐观 的生活,热情的农民性格。没有虚幻的传说中 的酒神。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西班牙农民经常 在休息日子里聚饮的一个生活侧面。欣赏这幅 画,倒使人联想起塞万提斯在他的《吉诃德先 生传》中所描写的幽默达观的农民的精神面貌。 委拉士开兹一生所作的油画,除了皇族肖像之 外,其他题材的人物多半是以性格开朗的西班 牙人为蓝本的。
• 这幅画《煎鸡蛋的妇人》,属于他早期 的作品(117×99厘米,作于16 18年),而且充分显示出画家在风俗 题材上的表现特色。 在1622年以前, 画家主要是画静物和风俗题材。在塞维 利亚流行着一种"波德哥奈"的绘画,意 即"厨房画",这是市民们最欢迎的画种, 它能直接反映一般中小资产阶级的日常 生活情趣。
• 画上是表现艾格尼丝被投入监狱的情景。 她虔诚地跪在地上向上帝祈祷,神派下 天使降下圣衣,把她赤裸的身子遮裹住。 画家设计了一个优美的跪势,着重刻画 了圣女的忠贞不渝和抗恶势力的意志。 借着民间流传的所谓圣迹,画家想揭示 一个惹人爱怜的烈女性格。
苏巴朗
• 弗兰西斯柯· 德· 苏巴朗(1598-1664) 与委拉士开兹是同学。他们自小一起向巴契柯 和老埃连拉学画,并受意大利卡拉瓦乔的影响。 但苏巴朗甘于终身寂寞,过一种恬静的生活。上了画 家的道路。苏巴朗的绘画大致离不开圣徒、殉 道者或修道院的生活,形象都充满着宗教气息。 只是他善于严格的写实,所作的油画在群众中 反响强烈,受到人民的欢迎。
• 17 世纪下半期,因时代的变迁,在文学 艺术上作为主流的现实主义开始趋向衰 退,而古典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艺术逐渐 发展,画家们虽然仍保持着高超的艺术 技巧,但艺术的题材中现实的世俗内容, 更多地让位于宗教神话。不过在塞维利 亚画派中,以牟里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仍为主流。
胡塞· 里贝拉
• 17世纪初,西班牙出现的胡塞· 里贝拉(1 591-1652)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现实 主义宗教画的杰出代表。他的大半生是在意大 利度过的。最初主要追随卡拉瓦乔,后来服务 于那不勒斯王宫。而师承关系又是老画家里巴 尔塔,所以他接受的艺术影响殊为复杂。16 26年,他获得了罗马圣路加学院的院士称号。 里贝拉的油画也和卡拉瓦乔的一样,善于运用 强烈的明暗关系,但他用的都是自然光。
• 题材多半是殉难的圣徒或是受折磨的圣经人物。 通过这些形象表达出人物在肉体与精神上的痛 苦。用色较粗犷,然而色彩柔美,很善于用金 黄色与银色调子。题材也较广泛。他的作品极 多,在欧洲各大美术馆都有他的作品收藏。自 17世纪30年代后,进入了他的艺术成熟时 期。这个时期他画了一些肖像画,非常出色。 用笔精细。模特儿来自民间的为多,尤其对女 性形象有他特殊的审美倾向,着重于表现女性 的优雅与抒情的一面,往往带有悲剧性情调。
• 17世纪西班牙的文学与绘画发展的不同之处, 在于文学直接鲜明地反映社会进步阶级的观点 和描写现实生活,剧作家维加就曾说过:文学 艺术要表现时代,把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东西 反映出来。而当时的绘画还受教会和宫廷的控 制,统治者对于绘画的要求,是为他们宣扬宗 教思想和享乐主义,但是在进步的文学思潮影 响下,也启发了画家们面向现实生活,加之教 会、国王也喜爱带有世俗化和时代化倾向的绘 画,借以为他们歌功颂德、炫耀财富和装饰宫 廷的享乐目的,所以17世纪西班牙的绘画,既 有为教廷、王室服务的巴洛克艺术,也有描绘 普通平民生活和形象的卡拉瓦乔式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