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岛和世:金泽美术馆
对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解读

岛与西 泽将 它们 布置 于建筑 内靠近 中心空间则被安 排在靠 近建 筑 的边 围。建筑 的屋面 虽然 没有 不 同功能空间组 织方 式 的第三种 全透 的状 态里 隐含着这 种传统 超 出立面 , 由于上 述 的空 间处 理方式 , 术馆 的屋面 下面产 生 的 手 法 。 但 美 了很深 的阴影区 ( 图 2 。加之起结构支撑作用 的柱子被处理得 2 结构要 素分 析 见 )
透 的建筑材料和特殊的空间组织方 式而创造一种视觉 上的虚体 。
而松琴亭则采用架空 的方 式让真 实存在 的虚体介 于地 面与屋 面
之问 。
图 1 金 泽 2 世 纪 美 术 馆 l
图 2 美术 馆 屋 面 下 的 阴 影 区
1 空 间组 织分析 1 1 虚 .
美术馆的外轮廓在平面上呈 圆形 , 建筑 的内部 散落着大小不
1 2 轻 .
远观金泽 2 世 纪美术 馆 , 1 圆形 的玻璃 外壁与 高低错 落 的 白
式 。即没有任何分割的一种全透 的空间组织方式 , 对于空 间的界
本 用障子 ( 推拉 门) 来 色方盒子屋 顶一虚一 实 的对 比让 人强烈 的感觉 到妹 岛与西 泽招 定仅仅依靠家具的布置 。反观 日 传统建筑 , 分割不 同功能空间是一种普遍 的方式 。障子的可移动性使这种分 牌性 的设计 风格——轻。对 于这种轻 的感觉 的刻 画妹 岛和西 泽
对 日本 金 泽 2 纪 美 术 馆 的 解 读 1世
董 大 伟
摘 要 : 日本 金泽市 2 以 1世纪美术馆为例, 介绍 了妹 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合作设计 的方案 , 结合建 筑师特有建筑设计风格 从 空间组织和结构元素两个方面来对这个作品进行 解读 , 图透过这座建 筑 的现代甚 至是 先锋的外表发现其 隐藏 的传 力 统特征。
浅析“通透性”空间氛围营造-—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妹岛说“我常使用白色,是因为不想在空间中让色彩产生阶级的差别。另外当距离 有深浅时,较远的空间看起来会变暗,如果是白色,导入光线后会让空间扩散, 让照明效果达到整体上的一致”
金泽21世 纪美术馆系统结构表现出的理性的、元素间无等级差别 的组织原则同样也贯穿了SANAA结构设计的始终。结构与材料参与空间的 塑造,并成就了SANAA设计作品独特的空间品质。
4.4建筑构件
4.4.1墙体
墙体是由双层钢板组成,将各种管道置于双层钢板的空腔之内,墙的真正厚度为单层钢 板的厚度,通过墙体的“薄”表达出建筑的轻盈。
以空间构成的趣味为中心的创造空间 白色,轻盈,超薄,透明是妹岛的标志。但是妹岛的开放透明设计并非是一丝不挂的裸露 ,而是一种亚洲式的,含蓄的暧昧。根据她自己的描述,她的设计就像是一件朦胧的半透 明的晚礼服,一些半透明材料的运用和巧妙的空间间隔使得场馆既不存在丧失私密性的危 险,又获取了自然的力量——阳光和空气。
“金泽是一个很小但是很热闹的城市,在设计建造前,金泽市长找过我们 ,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一个让市民活动的空间,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就决定把美 术馆和交流馆这两个空间结合作为建筑的重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最终 中标了。”——妹岛和世
「这是一座开放在市街里,像是公园一样的美术馆。」
面对这样城市环境,建筑师并没有根 据周边道路的等级或城市轴线来确定建筑 形态的主次关系,而是考虑到从城市 多个 方向来到场地的流线,在设计的开始便选 择了直径112.5m、无正面、无侧面的圆形 作为室内空间的边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 错落布置其中——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共同呈现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共同呈现——圆的秩序与解构方振宁文图事实证明,城市对建筑家的选择非常重要,他对提升这座城市的形象,以及城市的持续性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2004年10月竣工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所在地金泽市位于日本西侧,以宁静的园林和古寺而闻名,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取名的“六兼园”,是日本三大名园之一,金泽市有“小京都”之美誉。
然而在离日本的现代文化中心东京有一个多小时飞机行程那么远的地方,决定建一座能够吸引世界目光的当代美术馆,需要有非凡的勇气,特别是在当今日本经济萧条,所有美术馆都进入严冬时代的今天,是让人不寒而懔的话题。
然而山田市长同意在金泽市最显要的位置划出了一块地,即以金泽大学原来附属小学所属的基地建造一座当代美术馆,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有秩序的解构美术馆是一个非常低矮的圆形建筑,像一个UFO落在金泽市的中心地带,建设共花了4年时间,自从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SANAA中选这个项目,就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其建筑模型已经多次参加日本和海外国际性展览。
这个在美术馆建筑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造型,外观是一个直径为112.5米的正圆,而在一个巨大的圆盘上安置有大小、高低不同的立方体和圆柱体,显然是有意识控制整体建筑的高度,对于那些初到者好象遇到一个迷宫,因为面对的不是一个有着美术馆正门,等待来者的通常美术馆建筑,正是这个表里不分,展览室分散结构,所有的面都可以被认为是正面的美术馆,才引来众多的议论和聚集了无数好奇的眼光。
它从本质上解构了我们概念中的美术馆建筑,为了强调超级扁平和超薄的视觉效果,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把在功能上承重;而在视觉上成为障碍的柱子打散,将柱子变成森林。
我把这种有秩序的解构称作日本式解构,这是相对于西方解构主义而言。
其实妹岛已经在古河综合公园的饮食设施这个建筑中,成功地首次实验了“柱之森”,在那之后的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大学学生中心方案又延续了“柱之森”的美学,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这一美学的延长线。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风格特点
薄、白色、轻盈、光滑、透明、极少主义、
作品分析
金泽
环境总体分析
金泽市位于日本西侧,离东京有一个多小时飞机行程,以宁静的园林和古寺而闻名,素有“小京都”的美誉。
金泽21世纪美术馆,位于金泽市的中心区,其初衷是建立一座不论什么人都能随意的、进行各种体验的、如公园 般的美术馆。它兼有两种功能,既有展示功能又是市民交流的场所,谁都可以接近她,是一座真正为了市民的美术馆。
交通休憩空间的两种类型
关于细节和构造
极简主义
门
照明
空调
展示室剖面详图椅子来自视线社会意识 社会需求 功能的复合性 开放性,亲和性
美术馆的发展方向
THANKS !
门厅
6.75
3.0
茶室
4.32
3.0
浴室
4.76
3.0
多功能室
4.24
3.0
室外平台
8.58
室外空间
和室辅助部分
2.94
3.0
橱柜
4.32
3.0
总计
地板面积77.68
9.0
房间功能、使用面积及层高计算:(假设层高3.0m)
平面图
本 田 路 入 口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KANAZAWA 金泽21世纪当代美术馆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SANAA
目录
作者背景 简历 师承关系 风格特点 作品分析 环境总体分析 建筑概要 对建筑形体的思考 相关案例 方案分析 思考发现 关于细节和构造 美术馆的发展方向
SANAA建筑事务所 澳大利亚当代美术馆悉尼分馆获一等奖 日本东京的多媒体工作室获室内空间设计一等奖 成为入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新校区设计决赛的5家事务所之一 日本东京的多媒体工作室获日本建筑师协会奖 艾迪弗斯-蒙多:意大利萨勒诺老城区整修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 成为入围意大利罗马当代艺术中心国际竞赛决赛的15家事务所之一 获日本金泽当代美术馆设计竞赛一等奖 获荷兰阿尔梅勒城市剧院竞赛一等奖 获瑞士苏黎世AMAG-BVK商贸大楼国际竞赛三等奖 成为入围中国香港ASIA协会香港中心设计竞赛决赛的3家事务所之一 获德国斯图加特新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国际竞赛二等奖 获纽约美国艺术和书信研究院颁发的阿诺德·W·布鲁纳建筑奖 获奥地利文森诺·斯卡莫齐萨尔兹堡建筑奖 获瑞士苏黎世的里特堡文学艺术博物馆国际竞赛二等奖 入围瑞士巴塞尔诺华公司巴塞尔园区设计竞赛WDJ157制药公司总部大楼决赛3家事务所之一 获德国艾森矿业同盟管理和设计学院国际竞赛一等奖 作为SOM设计小组成员受邀参加世贸中心基地的设计研究 获美国纽约当代美术馆新馆国际竞赛一等奖 获瑞士巴塞尔诺华校区WSJ-204办公楼国际竞赛一等奖 2004 “蜕变”展中,作品金泽21世纪当代美术馆和巴伦西亚现代艺术研究所扩建工程获第9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最佳作品奖
21世纪金泽美术馆

谢谢!
立面构造与以往的博物馆不一样,圆形平面的随和与神秘,更好 的与这个环境融合。没有单一的侧面。二层以上升起的大小立方体, 又在城市肌理上取得了与周边建筑的 呼应关系。而圆形作为一种稳定、独立且具有强 烈向心性的形态,自然而然地使美术馆成为整个场地的 核心
19个大小、高低不同的 立方体和圆柱体,其实都有一定的比例, 平面尺寸有三种基本类型:①1:1 i② 黄金比率;(③1:2;而天顶的高度为四 种基本型:①4.5 m;②6 m;③9 m;④ 12 m。那些看似随意布置的立方体,实 际上有着隐藏的秩序。也就是说,金泽美 术馆以一种有序的、单元化的网状系统, 来解构传统美术馆的大体量的、线状的空 间(表1)。在这里,建筑体量被弱化, 但空间的功能依然健全,而且充满了变化 和趣味。
走入地下室,感受到的其实是闷热的空气, 并不如外观看到的凉快感; 有时上下游客对望,彼此揣测对方的感受,才 是这个作品最有趣的地方。
空间的均质化以及使用的自由度。在这 里,空间的均质化并不意味着空间的单 调与乏味,等级秩序的消失,界面的均 一化,反而使空间成为其中人的活动的 最好背景,凸显出人活动的多样性与丰 富性而纵横交织的通道将“房间”包裹、 环 绕,从而为到达某一目标“房间”提供 了多种 路径,极大地增大了使用中的自由度和 可能性,使得美术馆获得了公园式的、 容纳多种活动、蕴含多种可能性的开放 空间与灵活性。
功能分区
博物馆平面分析
博物馆有四个入口 特别的是展区并没有集中在中心或外部, 而是错落的分散在基地里,并有上下的差 别。 博物馆有两种功能 1)美术馆的展示功能 2)市民能自由进出交流场所
维 护 结 构 的 弱
没有唯一正面的圆形平面, 具有均质、连续的开放界面,使 得城市的各方向人流对美术馆的 可达性均等
简析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设计——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为例

简析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设计———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为例王柄棋,靳铭宇(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石景山100144)妹岛和世[1]作为当代日本建筑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对建筑独特的洞察力,设计手法上的先进性,使其在当代建筑名家中独树一帜。
轻盈、通透、纤薄是人们对妹岛和世建筑设计最常见的评价。
在进行建筑整体感受与空间的营造时,妹岛和世不仅仅拘泥于推敲建筑本身的设计,还会从建筑的场地设计出发,以建筑的外部设计来强化表达建筑所营造的空间感受与形式美感。
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为例,简析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中场地设计的作用,探究其建筑本体与外部空间设计的关系。
妹岛和世;场地设计;外部空间面模糊的圆形设计对城市建筑的影响类似于一种具有自然场地属性的效果:均质而又平滑。
从建筑本体设计来看:轻盈的屋顶、纤细的钢柱、大面积通透的的立面,三者共同营造出了金泽21世纪美术馆轻、透、薄的建筑特点。
在美术馆的外部场地设计中,妹岛和世从外部空间的均质性、植物的种植、道路的设计及内部室外天井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这些特点。
1.1外部空间的均质性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外部场地设计主要以大面积的草地绿化为主,建筑外部根据地势起伏围绕着一周环形道路,在主要入口处,环道向内部延伸出支路以供游览者进出美术馆。
可以看出,妹岛和世在场地设计中并未根据场地不同位置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级,所有场地的基本绿化都是由一种草本植物完成的;道路与建筑类似的环形,且并未区分道路的主次等级。
沿着外部环形道路除了2处面积不大的硬地外,并未设置其他景观节点。
美术馆所有的外部空间都以一种平级的、均质化的形态进行组织。
这样扁平化的空间组织形式与建筑本身正圆形的形体相互呼应,模糊了建筑本身的边缘性,同建筑本身一样以一种模糊的姿态来应对城市环境。
这种空间的均质性布置,给游览者提供了行为随机发生的场所。
美术馆外部的空间就像是一个舞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随意地进行各种活动。
建筑分析——金泽美术馆

• 墙体 • 墙体是由双层钢板组成,将各种管道置于双层钢板的空腔之内,墙的 真正厚度为单层钢板的厚度,通过墙体的“薄”表达出建筑的轻盈。
轻盈,光滑,柔弱,暧昧的白色,透亮中有种模糊,在空间营造冥想 的气氛,所有的表象特征(白色,轻盈,超薄,透明)都是创造这一 氛围的手段。
融合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 交通流线: 内部交通空间由网络状 交通空间与滞留型休憩 空间融合形成,消除了 明确单一的流线,形成 自由流动的空间。
• 结构体系: 柱子被置于一个 3m×3m的网格之中, 功能空间的大小和位 置也按照这个潜在的 网格进行排列。
• 空间尺度: • 这19个大小、高低不同的 立方体和圆柱体,平面尺 寸有七种基本类型。 而天顶的高度为四种基本 型:①4.5 m;②6 m; ③9 m;④12 m。
设计师:Patrick BLANC 建造时间:2004 材料:植物、聚苯乙烯、毡布、 钢铁 尺度:468 x 1258 x 14 cm
绿桥
作品介绍: 在这个作品中,设计师选取了 100多种当地的植物,种植在 14CM厚的墙上,根据植物对 日光的需求程度不同,南向 和北向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Blanc认为,植物如果能适应 新的环境,就能为人们提供 四季不同的宜人景观,这是 十分明智的做法。
妹岛和世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分析
一般来说, 我自己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 ——妹岛和世
伊东丰雄
妹岛和世 库哈斯
西泽立卫
•妹岛和世(1956年─﹚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出生于日本茨 城县。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 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 风格。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亦有称其 为“穿透、流动”式的建筑。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 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 所。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的金狮奖。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 克奖
从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分析妹岛和世的白色建筑观

从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分析妹岛和世的白色建筑观1.白色派建筑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建筑展览,在这次展览上出现了5位当时不是很有名气的建筑师,后来被称为“纽约5”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分别是彼得?艾森曼,迈克尔?格雷夫斯,理查德?迈耶,迈克尔?格雷夫斯和约翰?海杜克。
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因此他们的建筑也被成为白色派建筑。
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白色派作为一个组织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但是他们后继者仍然在白色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2.妹岛和世的白色建筑观1981年妹岛和世进入伊东丰雄的建筑事务所,并在1987年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所以说妹岛和世的创作手法多少受到伊东丰雄影响。
伊东丰雄常常表现为一种轻盈飘逸,无重量感,他倾向于使用创新的技术,创作出延展透明的建筑。
[1]妹岛和世的作品也深受雷姆?库哈斯的影响,它的导师曾经将他的风格归之为“平面图建筑”。
[2]库哈斯的作品往往看似是编码好的程序一样,然后它自己能够运作完成建设施工。
妹岛和世对白色派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以森林住宅为例,这栋住宅位于一片森林中,由于林木的茂密,在这里很难辨别方向和精确的测量地形,因此妹岛在这里选择圆形的平面化处理,以此希望圆形的造型特点去顺应其复杂的地形环境,配以白色的外墙处理,使得这栋住宅与环境达到了和谐共处的效果。
通过这栋住宅,妹岛和世无意中附和了白色派代表格雷夫斯的建筑观点,也就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
要说对白色派建筑的发展上面的创新,伊东丰雄对她的影响,更多的是在平面和空间的处理,还有构造方面的创新。
3美术馆的平面处理美术馆的场地,从宏观上看美术馆包裹在周围矩形体块中间,三面环路为了体现此美术馆走下美术馆类建筑的前沿,首先要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一定的对比。
就像赖特在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一样,虽然说赖特的博物馆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但或许就是因为它强烈的对比,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圆形还自身具有很强的向心性,民众可以在这个圆形的建筑外围从事各种户外活动,形成一个最为原始的交流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师介绍: Jan FABRE,比利时设计师。Jan FABRE善于创作与艺术、戏剧、歌剧 和舞台表演相关的作品,在他的作品 中,总是带着生命和死亡的主题,或 是死亡的动物,或是血。
• 库哈斯在建筑功能上意识到一种“不确定性”.后来的建筑实践 中. 同时发展了一套设计方法的不确定性。库哈斯认为”在程序和空 间之间不存在界限”. 也即“在分析与创造之间不存在界限”。
• 妹岛和世曾经说:“一般来说,我自己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承上 主要是指承袭了伊东丰雄“轻盈”的建筑哲学,发展了库哈斯的“不 确定性”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启下则是她培养了西泽立卫和石 上纯也。
• “金泽是一个很小但是很热闹的城市,在设计建造前,金泽市长找过 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一个让市民活动的空间,基于这个考虑,我 们就决定把美术馆和交流馆这两个空间结合作为建筑的重点。也正是 因为这一点,我们最终中标了。”——妹岛和世
• 金泽21世纪美术馆认为:「这是一座开放在市街里,像是公园一样的 美术馆。」
——妹岛和世
现代艺术
游泳池
设计师:Leandro ERLICH 建造时间:2004 材料:混凝土、玻璃 尺度:H280 x W402 x D697 cm
作品简介: 人们可以从游泳池的旁边向下看, 或是从“水底”向上看,其实水层 只有薄薄的10厘米。游泳池作为一 个艺术品,意在让人们感受到自我 与他人的交融。
设计师简介: Leandro ERLICH是一位阿根廷设计师, 关注于我们如何认识现象,如何与 空间关联。他将现实空间转换为幽 默的世界,即“悬疑的现实”,同 时迷惑观看者的感知和认识。
绿桥
设计师:Patrick BLANC 建造时间:2004 材料:植物、聚苯乙烯、毡布、
钢铁 尺度:46市环境的策略,SANAA的金泽21世纪美术 馆形态设计,一方面强调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独立,又与城市环境建 立起紧张而模糊的关系。
空间内部的似是而非
• 外观: • 简单无立面的圆形统一
了整个建筑空间,使得整 个美术馆具有统一完整明 确的建筑形象。
• 功能空间:
• 内部功能空间由分散的独立的“房间” 组成,各空间之间功能关系 和等级关系被消解。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 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 所。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的金狮奖。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 克奖
• 伊东的建筑常用轻质的金属和透明的玻璃来限定室内外空间,他发展 了建筑的意义或感觉上的轻盈感、流动感和临时性,也即为从建筑材 料上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性的材质来塑造轻盈感。
妹岛和世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分析
一般来说, 我自己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 ——妹岛和世
库哈斯
伊东丰雄 妹岛和世
西泽立卫
•妹岛和世(1956年─﹚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出生于日本茨 城县。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 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 风格。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亦有称其 为“穿透、流动”式的建筑。
金泽美术馆以一种有序的、单元化的网状系统,来解构传统美术馆的 大体量的、线状的空间。建筑体量被弱化,但空间的功能依然健全, 而且充满了变化和趣味。
材料的似是而非
• 天花地面材料: • 天花地面的材料的反光
特性使室内外融为一体, 消除了建筑的边界,削 弱了建筑的实体感。 • 天花地面都是白色反光 材料,在视觉上不分上 下。
人民群众的美术厅
设计师:Michael LIN 建造时间:2004 材料:丙烯涂料 椅子:Michael LIN与SANAA 的合作 尺度:大厅395.5 x 2,744 cm
椅子87 x 46 x 76 cm
作品介绍: 在这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设计 师在Kanazawa居住了一段时间, 在充分了解了Kanazawa 的文化 和科技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创 作出花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但在 墙上,也涂在了椅子上。它们让 人看起来十分愉悦,充满活力, 转化了博物馆的白色中性空间。
轻盈
建筑形体的轻盈
• 外观 • 一层连续的、透明的落地玻璃表皮弱化建筑底座的存在感。二层的白
色实体,在相对于周边建筑的轻的感觉之外,与一层的虚形成反转的 对比。
建筑构件的轻盈
• 柱子 • 在光的漫射下,圆柱的
边缘模糊,白色圆柱消 隐在白色墙壁、白色屋 顶的背景中,呈现出一 种白色轻盈的感觉。
• 墙体
设计师介绍: Florian CLAAR,德国设计师。 Florian CLAAR多使用声音来创 造三维的空间,探索声音的可能 性,他的作品都基于声波的数字 分析。他呼吁人们注意几何结构 和不同寻常的感官体验。
Klangfeld Nr.3 fur Alina
测量云朵的人 设计师:Jan FABRE 建造时间:1999 材料:铜 尺度:295 x 150 x 79.5 cm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似是而非
建筑形体的似是而非
• 远观: • 二层以上的大小立方体
在形态和体量上融入周 边建筑,呈现同质倾向。 • 但因其在颜色上用白色 与周边建筑区别开来, 又在同质的基础上呈现 出异质的特点。
• 近观:
• 建筑边界的圆形,明确的显示出与周边建筑的差异化,与远观的同质 形成似是而非的对照。
• 墙体是由双层钢板组成,将各种管道置于双层钢板的空腔之内,墙的 真正厚度为单层钢板的厚度,通过墙体的“薄”表达出建筑的轻盈。
轻盈,光滑,柔弱,暧昧的白色,透亮中有种模糊,在空间营造冥想 的气氛,所有的表象特征(白色,轻盈,超薄,透明)都是创造这一 氛围的手段。
融合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大家看这个建筑的时候,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这个建筑的使用过程, 其实这就是一个重新构筑的空间了,一个和城市联合的空间,美术 馆前面低的建筑符合人的状态,能和人很好地融合;而后面高的部分 又可以整体和城市结合。“
作品介绍: 在一个很暗的空间中,一面混凝土 墙拔地而起,位于中间的是一个黑 色的卵圆形。人们很难分辨这个卵 圆形是什么,有时像一个空洞,有 时像一个圆形突出物,有时又像一 个扁平的面。事实上,它是一个卵 圆形的洞,内部涂上了蓝色颜料, 而这一个空间原本就是一个艺术品。
设计师介绍: Anish KAPOOR,印度设计师。他的 作品使人联想到洞穴和地面的裂缝, 手法为在界面上挖洞,在其中填上 颜料。同时,他的作品使人怀疑自 己的视觉,创造出一种神秘的不同 维度的世界。
妹岛和世 &
西泽立卫
1、 形式的不确定性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 和圆形组合而成的。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 透出了一种拙朴, 但是他们的建筑的材料(透明性 或半透明性) 的使用, 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 的呆 板 。同时,在室内的饰面材料尽量要用反光或透 光的材料。
2、 功能的不确定性
3、 方法的不确定性
妹岛说:“我所经历的是设计过程本身和在寻找过程中无 数的可能性, 对我来说, 设计就是一个不断接受的过程”
•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洛德-帕伦博(Lord Palumbo)表示:“他们 的建筑风格,纤细而有力,确定而柔韧,巧妙但不过分;他们创作的 建筑物,成功地与周边环境,及环境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 出一种饱满的感觉及体验上的丰富性;他们非凡的建筑语言,来自他 们的协作过程,这个过程独一无二而又激动人心。基于他们已完成的 著名建筑和对新项目的期望,以及上述特色,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成 为2010年度的普利兹建筑奖获得者。”
设计师:Florian CLAAR 建造时间:2004 材料:铝、聚苯乙烯管、混凝土 尺度:91.5 x 101.6 x 71.5, 68.7 x
101.6 x 66.1, 46 x 101.6 x 61 cm
作品介绍: 在博物馆周边的草地上,有12个小 号状的管口,这些管口在地下是 两两联通的,好像是通话管一样。 联通的管子并不位于同一个地方, 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其中听到出乎 意料的声音。这是一个关于“声 场”的艺术品。
作品介绍: 在这个作品中,设计师选取了 100多种当地的植物,种植在 14CM厚的墙上,根据植物对 日光的需求程度不同,南向 和北向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Blanc认为,植物如果能适应 新的环境,就能为人们提供 四季不同的宜人景观,这是 十分明智的做法。
设计师介绍: Patrick BLANC,法国设计师。 是一位植物学家兼艺术家, 目前在探究植物在极限条件 下的生长状况,所以作品多 是在垂直面上种植的植物。
设计师介绍: Michael LIN,日本设计师。在 1999年左右,Michael LIN开始 使用在墙上和地板绘制大型彩绘 的方式,使用传统纺织品上的大 花作为素材。他的作品结合了传 统、时尚和文化,使人感到亲切 和温暖。
L'Origine du monde 设计师:Anish KAPOOR 建造时间:2004 尺度:(卵圆形主轴的长度)700m
设计师简介: Pipilotti RIST,瑞士设计师。她的 作品十分个性化,她有多种表达方 式,包括平面设计、摄影、影像等, 她还参加过摇滚乐团。她的作品常 常是扭曲的或是令人不舒服的,或 是对激进的和滑稽的行为的描绘, 往往具有奇异的风格和不协调性。
• 交通流线: 内部交通空间由网络状 交通空间与滞留型休憩 空间融合形成,消除了 明确单一的流线,形成 自由流动的空间。
• 结构体系: 柱子被置于一个 3m×3m的网格之中, 功能空间的大小和位 置也按照这个潜在的 网格进行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