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车床
卧式车床的组成

卧式车床的组成
卧式车床,嘿,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它就像是一台精密的魔法机器,由好多关键部分组成呢!
先说说床身吧,那可是整个车床的基础呀,就如同大楼的根基一样重要。
它得足够坚固,才能稳稳地承载起其他所有的部件,为车床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然后是主轴箱,这就像是车床的心脏啊!里面的各种齿轮和轴相互配合,让车床拥有强大的动力,带动工件飞速旋转。
没有它,车床可就没法干活啦!
还有进给箱,它就像是一个智慧的指挥官,精确地控制着刀具的进给速度和方向,让加工过程变得有条不紊。
溜板箱也不能小瞧呀,它就如同一个灵活的执行者,根据指令带着刀具在工件上移动,刻画出各种形状和尺寸。
刀架呢,那可是刀具的家呀!各种各样的刀具就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等待着大显身手的时刻。
尾座也很重要哦,它可以用来支撑长工件,让加工更加稳定可靠。
再看看丝杠和光杠,它们就像是车床的动脉和静脉,为车床的运行输送着动力和信息。
卧式车床的这些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加工任务。
它们就像是一支默契十足的交响乐团,每个乐器都发出独特的声音,最终共同奏响美妙的乐章。
难道不是吗?没有床身的坚实支撑,其他部件就会摇摇欲坠;没有主轴箱的强大动力,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进给箱的精确控制,加工就会变得混乱不堪;没有溜板箱的灵活移动,又怎么能加工出各种形状呢?刀架、尾座、丝杠、光杠,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呀!
所以说呀,卧式车床的组成真的是太神奇、太重要啦!我们可一定要好好珍惜和利用这个强大的工具,让它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卧式车床的原理与结构分析

卧式车床的原理与结构分析卧式车床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受到了广大工程师和操作人员的青睐。
本文将对卧式车床的原理与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设备。
一、卧式车床的原理卧式车床的原理基于切削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来实现加工目的。
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主轴运动原理:主轴是车床上用于固定刀具并提供转动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卧式车床中,主轴通过电机驱动,带动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这样切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形成切削力,从而将工件上的材料切削掉。
2. 切削刀具原理:切削刀具是卧式车床中负责切削工件的重要工具。
它通常由高硬度材料制成,如硬质合金或陶瓷。
切削刀具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将直接影响车床的加工效率和切削质量。
常见的切削刀具形状有圆柱刀、面刀、车刀等,通过切削的方式将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削除。
3. 进给原理:卧式车床的进给系统用于控制切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速度。
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刀具需要沿着工件表面前进,以便逐渐削除所需量的材料。
进给系统通常由主轴马达、伺服系统、进给滚珠螺杆等组成,能够实现精准的进给操作。
二、卧式车床的结构分析卧式车床的结构设计既追求刚性和稳定性,又要兼顾便于操作和维护。
下面将对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1. 床身:卧式车床的床身是支承和固定其他部件的基础,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整个车床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床身通常由高强度铸铁制成,经过精密加工和热处理,以确保刚性和稳定性。
2. 主轴系统:主轴系统是卧式车床的核心组件。
它由主轴、主轴头、主轴轴承等构成。
主轴系统负责提供转动力,并通过各种传动装置将转动动力传递给刀具或工件。
主轴头上通常设有通孔,以便通过插销等方式夹住刀具。
3. 变速器:变速器是卧式车床用于调节主轴转速的装置。
由于不同的加工任务需要不同的切削速度,变速器提供了多个不同速度的档位,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转速。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标题:卧式车床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卧式车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创造、航空航天、汽车创造等领域。
正确操作卧式车床对于保障工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卧式车床的操作规程,匡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卧式车床。
一、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台和操作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物。
1.2 检查卧式车床各部件是否完好,如床身、主轴、滑板、进给系统等。
1.3 确保刀具、夹具等配件齐全,并进行检查。
二、开机操作2.1 检查电源是否接通,主轴是否处于住手状态。
2.2 按照操作手册要求,打开电源开关,启动主轴。
2.3 调整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三、加工操作3.1 定位工件,夹紧工件并调整刀具位置。
3.2 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刀具装配。
3.3 开始加工操作,注意观察加工过程中的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四、安全操作4.1 禁止戴手套、长袖衣物等松散物品操作卧式车床。
4.2 禁止在运转状态下进行刀具更换、调整等操作。
4.3 加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发生意外。
五、关机操作5.1 完成加工任务后,住手主轴运转。
5.2 清理工作台和操作区域,归位刀具、夹具等配件。
5.3 关闭电源开关,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结语:正确的操作规程是保障卧式车床操作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操作人员在使用卧式车床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卧式车床的操作规程。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卧式车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为了保证卧式车床的安全操作和高效生产,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卧式车床的操作规程。
正文内容:1. 安全操作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卧式车床之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1.2 检查设备安全:操作人员在操作卧式车床之前,需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确保各个零部件的正常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1.3 熟悉紧急停机装置: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卧式车床的紧急停机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设备运转。
2. 加工准备2.1 清洁工作台和工件:在进行加工之前,操作人员需要清洁工作台和工件,确保无杂质和污垢,以免影响加工质量。
2.2 定位工件:操作人员需要准确地将工件定位在工作台上,并使用合适的夹具固定,以确保加工过程中工件的稳定性。
2.3 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并正确安装在车床上,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3. 车削操作3.1 调整进给速度: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调整卧式车床的进给速度,以保证切削效果和加工精度。
3.2 控制切削深度:根据工件的要求,控制切削深度,避免过深或过浅,从而保证加工质量和工件的寿命。
3.3 定期检查刀具磨损:在车削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刀具,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4. 螺纹加工4.1 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根据螺纹加工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并正确安装在车床上。
4.2 设置螺纹加工参数:根据螺纹加工的要求,设置合适的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4.3 控制螺纹加工质量:在螺纹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控制切削工具的位置和进给速度,以保证螺纹加工的质量和精度。
5. 定位孔加工5.1 使用合适的切削工具:根据定位孔加工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并正确安装在车床上。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一、概述卧式车床是一种用来加工各种轴类工件的机床,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卧式车床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提高工作效率。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车床的各个部位,确保机床无损坏或松动的情况。
2. 检查车床的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且正常工作。
3. 检查车床的电气系统,确保电源线连接牢固并处于正常状态。
4. 检查车床的刀具和夹具,确保刀具锋利且夹具牢固。
三、操作流程1. 打开车床的电源开关,启动车床。
2. 调整车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根据工件的要求进行调整。
3. 使用手轮或自动进给装置,将刀具移动到工件的起始位置。
4. 执行车床的自动循环程序,开始加工工件。
5. 监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和温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6. 定期检查切屑排除装置,确保切屑顺利排出。
7. 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正常供给。
8. 加工完成后,关闭车床的电源开关,停止车床。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车床的运动部位,以免发生意外。
3. 加工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刀具。
4. 加工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引发事故。
5.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切削液的使用,确保切削液的供给充足。
6. 加工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车床的参数,如转速和进给速度等。
7. 加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五、操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切削过程中出现切削力过大的情况:解决方法:降低切削速度或进给速度,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
2. 切削过程中出现刀具卡住的情况:解决方法:停止操作,检查刀具和夹具的状态,清理切削区域。
3. 切削过程中出现切削液不足的情况:解决方法:及时添加切削液,确保切削液的供给充足。
4. 切削过程中出现切屑排除不畅的情况:解决方法:清理切屑排除装置,确保切屑顺利排出。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一、引言卧式车床是一种用于加工各种旋转对称零件的机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
为了确保卧式车床的安全操作和高效加工,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卧式车床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床身、主轴、进给系统等,确保无异常情况。
2. 检查刀具和夹具的安装情况,确保固定牢靠。
3. 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确保润滑良好。
4.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开关,启动卧式车床。
2. 调整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
3. 将工件夹紧在卧式车床的工作台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工件位置准确。
4. 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安装。
5. 手动操作卧式车床,将刀具移动到工件上方,调整刀具高度和位置。
6. 调整进给系统,使刀具与工件接触,并开始加工。
7. 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专注,注意观察切削情况和工件表面质量。
8. 根据加工要求,及时调整刀具和进给系统,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9. 加工完成后,关闭卧式车床,清理工作区域。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卧式车床的结构和操作规程,严禁未经培训人员操作。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和长袖衣物,以免被卷入机床造成伤害。
3. 切勿将手指或其他物体靠近切削区域,以免被刀具夹紧或切削伤害。
4. 在加工过程中,严禁随意调整刀具和进给系统,必须停机后进行调整。
5. 加工完成后,切勿用手直接接触工件,以免烫伤或划伤。
6. 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五、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管理1.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操作规程的要求,严禁违反规程进行操作。
2. 定期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3. 对操作规程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 不定期对卧式车床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订。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

卧式车床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卧式车床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卧式车床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的安全性,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卧式车床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检查与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
正文内容:1. 设备检查与准备1.1 检查车床的外观和结构是否完好,确保没有任何损坏或者松动的部件。
1.2 检查车床的润滑系统,确保油液充足,并按照规定进行加油。
1.3 检查车床的电气系统,确保电源路线正常,开关灵便可靠。
1.4 检查车床的刀具和夹具,确保刀具的锋利度和夹具的稳固性。
2. 操作步骤2.1 车床的开机准备2.1.1 启动车床前,确保周围没有杂物和人员。
2.1.2 按照车床的操作面板上的指示,启动电源。
2.1.3 打开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正常流动。
2.2 车床的调整2.2.1 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调整车床的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
2.2.2 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调整车床的刀具和夹具。
2.3 车床的操作2.3.1 将工件安装到车床的工件夹持装置上,并进行夹紧。
2.3.2 调整车床的刀具位置,确保切削刀具与工件接触。
2.3.3 启动车床的主轴,开始加工操作。
2.3.4 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车削、镗削、铣削等操作。
2.4 车床的维护2.4.1 加工过程中,及时清理切屑和润滑油,保持车床的清洁。
2.4.2 定期检查车床的润滑系统,确保油液充足,及时更换。
2.4.3 定期对车床进行维护保养,清洁和润滑各个部件。
3. 注意事项3.1 操作车床时,要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2 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车床的运动部件,以免发生意外。
3.3 在车床运行时,严禁进行任何调整和维护操作,以免造成伤害。
3.4 加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工件和刀具的状态,及时调整和更换。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卧式车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正确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车床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的安全性。
卧式车床工作原理

卧式车床工作原理
卧式车床是一种用于加工大型工件的工具机,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工件夹持: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车床的主轴和进给系统之间的工作台上,并使用夹具将工件牢固固定在工作台上。
夹具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和更换。
2. 主轴回转:工件夹持好后,主轴开始回转。
主轴转动时,可以通过主电机控制转速和方向。
转速的选择可以根据加工要求和材料的硬度进行调整。
3. 刀具进给:切削刀具被安装在车床的刀架上,刀架可以在横向或纵向进行调整。
进给机构控制着刀架的移动,使刀具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切削。
刀具进给的速度和深度可以通过进给机构进行调整。
4. 切削过程:主轴的回转和刀具的进给使切削刀具与工件接触,从而开始切削过程。
刀具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切削、车削、镗削等操作。
5. 进给机构控制:进给机构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不断地获取刀具和工件的位置信息,并根据预定的加工路径进行调整和控制。
进给机构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并可以进行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的调整。
6. 冷却润滑: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护刀具和
工件不受过热的影响,常常需要使用冷却润滑系统对加工区域进行冷却和润滑。
7. 加工完成:当整个加工过程完成后,刀架会退出工件区域,主轴停止回转,并将加工好的工件从工作台上移除。
总之,卧式车床通过控制主轴和刀具的运动,实现对工件的旋转和切削操作。
同时,利用进给机构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并通过冷却润滑系统对切削区域进行保护。
这样就能够完成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学号07041104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志国二〇一四年六月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车床是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可以用于切削各种工件的外圆、内孔、端面及螺纹。
车床在加工工件时,随着工件材料和材质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主轴转速及进给速度。
但目前中小型车床多采用不变速的异步电动机拖动,它的变速是靠齿轮箱的有级调速来实现的,所以它的控制电路比较简单。
为满足加工的需要,主轴的旋转运动有时需要正转或反转,这个要求一般是通过改变主轴电动机的转向或采用离合器来实现的。
进给运动多半是把主轴运动分出一部分动力,通过挂轮箱传给进给箱来实现刀具的进给。
有的为了提高效率,刀架的快速运动由一台进给电动机单独拖动。
车床一般都设有交流电动机拖动的冷却泵,来实现刀具切削时冷却。
有的还专设一台润滑泵对系统进行润滑。
一、机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车床的种类很多,其中卧式车床是应用极为广泛的金属切削机床。
它用于对具有旋转表面的工件进行加工,如车削外圆、内圆、端面、螺纹等,也可用钻头、铰刀、镗刀等刀具进行加工。
1、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卧式车床的结构外形如图3—1所示。
它主要由床身10、主轴变速箱3、挂轮箱2、进给箱1、溜板箱6、刀架5、尾座7、光杆9与丝杠8等部分构成。
图3—1卧式车床的外形结构示意图1一进给箱;2一挂轮箱;3一主轴变速箱;4一卡盘;5一刀架;6一溜板箱;卜尾座;8一丝杠;9一光杆;2、卧式车床的主要运动车床的切削加工包括主运动、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
主运动为工件的旋转运动,由主轴通过卡盘或顶尖带动工件旋转。
进给运动为刀具的直线运动,由进给箱调节加工时的纵向或横向进给量。
辅助运动为刀架的快速移动及工件的夹紧、放松等。
二、车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主要控制电器为三台电机:主电动机、冷却泵电机、快速移动电机。
三台电机都要有短路保护措施。
信号说明如表1所示。
主电动机和冷却泵电机采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主电动机要采用降压起动方式起动;主电动机要求能够正反转控制,并且有点动调整控制和长动控制,采用反接制动;主回路负载的电流大小能够监控,但要防止启动电流对电流表产生冲击;机床要有照明设施。
表1 车床控制系统信号说明符号名称及用途符号名称及用途QF 断路器作电源引入及短路保护用FR1 热继电器,主电动机过载保护用FU1~FU2 熔断器作短路保护FR2 热继电器,冷却泵电动机过载保护用Ml 主电动机KM1 接触器,主电动机正向起动、停止用M2 冷却泵电动机KM2 接触器,主电动机反向起动、停止用M3 快速电动机KM3 接触器,主电动机起动、制动切入电阻SBl~SB4 主电动机起、停、点动按钮KM4 接触器,冷却泵电动机起动、停止用SB5~SB6 冷却泵电动机起停按钮KM5 接触器,快速电动机起动、停止用SQ 限位开关,快速移动电动机控制TC 控制与照明变压器HLl 主电动机起停指示灯SA 机床照明灯开关HL2 电源接通指示灯EL 机床照明灯三、控制电路分析C65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图3—2为C65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车床共有3台电动机,M1为主轴电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机,可以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运转。
制动时采用反接制动;M2为冷却泵电动机;M3为快速移动电动机。
速度继电器KS与主轴同轴,当正向转速大于100r/min时,KSF闭合;当反向转速大于100r/min时,KSR闭合。
SQ为快速移动的手动控制。
图3—2 C65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Auto CAD绘图如下图所示KM11、主电路分析图3—2所示的主电路中有3台电动机的驱动电路,隔离开关QS将三相电源引入,电动机M1,电路接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正转控制交流接触器KM1,和反转控制交流接触器KM2:的两组主触头构成电动机的正反转接线;第二部分为一电流表A经电流互感器TA接在主电动机M,的动力回路上,以监视电动机绕组工作时的电流变化,为防止电流表被起动电流冲击损坏,利用一时间继电器的动断触头,在起动的短时间内将电流表暂时短接掉;第三部分为一串联电阻限流控制部分,交流接触器KM3的主触头控制限流电阻R的接人和切除,在进行点动调整时,为防止连续的起动电流造成电动机过载,串人限流电阻R,保证电路设备正常工作。
速度继电器KS的速度检测部分与电动机的主轴同轴相连,在停车制动过程中,当主电动机转速为零时,其常开触头可将控制电路中反接制动相应电路切断,完成停车制动。
电动机M:由交流接触器KM:的主触点控制其动力电路的接通与断开;电动机M,由交流接触器KM,控制。
为保证主电路的正常运行,主电路中还设置了采用熔断器的短路保护环节和采用热继电器的电动机过载保护环节。
2、控制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可划分为、主电动机M,的控制电路和电动机M:与M,的控制电路两部分。
由于主电动机控制电路部分较复杂,因而还可以进一步将主电动机控制电路划分为正反转启动和点动局部控制电路与停车制动局部控制电路,它们的局部控制电路分别见图3—3。
下面对各部分控制电路逐一进行分析。
(1)主电动机正反转启动与点动控制。
由图3—3(a)可知,当正转启动按钮SB3按压下时,其两常开触点同时动作闭合,一常开触点接通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电路和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电路,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在主电路中短接电流表A,经延时断开后,电流表接人电路正常工作;KM3的主触点将主电路中限流电阻短接,其辅助动合触点同时将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电路接通,KA的常闭触点将停车制动的基本电路切除,其动合触点与SB3的动合触点均在闭合状态,控制主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电路得电工作,其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向直接启动,启动结束。
反向直接启动控制过程与其相同,只是启动按钮为SB4。
SB2为主电动机点动控制按钮,按下SB2点动按钮,直接接通KM1的线圈电路,电动机M1正向直接启动,这时KM3线圈电路并没接通,因此其主触点不闭合,限流电阻R接入主电路限流,其辅助动合反接制动。
反转时的反接制动工作过程相似,此时反转状态下,KS —1,触点闭合,制动时,接通接触器KM1的线圈电路,进行反接制动。
(2)主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图3—3(b)所示为主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的构成。
C650卧式车床采用反接制动的方式进行停车制动,停止按钮按下后开始制动过程,当电动机转速接近零时,速度继电器的触点打开,结束制动。
这里以原工作状态为正转时进行停车制动过程为例,说明电路的工作过程。
当电动机正向转动时,速度继电器KS的合触点KS2动闭合,制动电路处于准备状态,压下停车按钮SB1,切断电源,KMl、KM3、KA线圈均失电,此时控制反接制动电路工作与不工作的KA动断触点恢复原状闭合,与KS—2:触点一起,将反向启动接触器KM2的线圈电路接通,电动机M1,反向启动,反向启动转矩将平衡正向惯性转动转矩,强迫电动机迅速停车,当电动机速度趋近于零时,速度继电器触点KS—2复位打开,切断KM2的线圈电路,完成正转的反接制动。
反转时的反接制动工作过程相似,此时反转状态下,KS-1,触点闭合,制动时,接通接触器KM1的线圈电路,进行反接制动o(3)刀架的快速移动和冷却泵电动机的控制。
刀架快速移动是由转动刀架手柄压动位置开关SQ,接通快速移动电动机M3的控制接触器KM5的线圈电路,KM5,的主触点闭合,M3电动机启动经传动系统,驱动溜板箱带动刀架快速移动。
冷却泵电动机M2由启动按钮SB6,停止按钮SB5控制接触器KM4线圈电路的通断,以实现电动机M3的长动工作控制。
四、PLC控制系统设计1、设计基本原理即本系统采用PLC的裁决,来代替传统复杂的继电器控制硬接线,而用简单易学的软件实现其控制功能;即随着输入信号的输入,而经程序执行判断,由输出信号直接控制对象。
分为:(1)输入处理,完成控制信号采集;(2)程序处理,将输入的信号变为直接主控的输出信号;(3)输出处理,即直接将PLC的输出信号转为,被控对象的触发信号。
如图3-1:电源模块模块编程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按钮开关限位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指示灯图 3-1:PLC 基本原理图2、PLC 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外接线图PLC 输入端子外电路共接24个输入点,分别连接旋钮、按钮、行程开关等主令元件及检测元件,电源由PLC 内部提供。
输出端子外电路按执行电器的电源类别分别组成不同的端子组,共用端子COM 端加装熔断器做短路保护,必要时可并联放电二极管以利PLC 输出继电器触电的灭弧。
PLC 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外接线电路如图3、Plc的梯形图五、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设计,让我很好的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具体项目、课题相结合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
既让我们懂得了怎样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又让我懂得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怎样用理论去解决。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于是图书馆和电脑成了我们很好的助手。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判断优劣、取舍相关知识,不知不觉中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领域,这方面的能力便会使我们受益非浅。
在设计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时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花大量的时间才能解决。
自然而然,我的耐心便在其中建立起来了。
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同时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得到了一次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
使我在PLC的基本原理、PLC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以及在常用编程设计思路技巧(特别是汇编语言)的掌握方面都能向前迈了一大步,为日后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钟肇新彭侃.《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2】郑萍.《现代电气控制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3】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4】袁任光.《可编程序控制器(PC)应用技术与实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5】汪志锋.《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6】陈宇.《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及编程技巧》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7】徐德孙同景陈贵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技术》山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8】张凤珊.《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9】冯济缨黄明琪.《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年月【10】廖常初.《PLC基础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1】何建平.《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2】吴中俊黄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