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doc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长方体体积与容积版(word版有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长方体体积与容积版(word版有答案)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第1课时体积与容积一、想一想,填一填。

1.箱子、油箱、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通常叫作它们的容积。

2.水壶的体积()它的容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做一个汽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油箱的(),这个油箱占多大的空间是求油箱的(),油箱能装多少汽油是求油箱的()。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热水瓶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2.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3.体积相同的两个容器,它们的容积一定相等。

()4.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形状,它的体积都不变。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求挖一个沙坑能挖出多少土,就是求沙坑的()。

A.表面积B.体积C.容积2.求做一个长方体纸盒用多少纸板,就是求纸盒的()。

A.表面积B.体积C.容积3.往一个杯子里倒满饮料,饮料的体积就是杯子的()。

A.表面积B.体积C.容积4.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它的容积()它的体积。

A.大于B.等于C.小于四、数一数,想一想,下图中的长方体盒子能装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五、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正中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体积、容积、表面积是怎样变化的?参考答案一、想一想,填一填。

1.箱子、油箱、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作它们的容积。

2.水壶的体积(等于)它的容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做一个汽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油箱的(表面积),这个油箱占多大的空间是求油箱的(体积),油箱能装多少汽油是求油箱的(容积)。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热水瓶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2.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3.体积相同的两个容器,它们的容积一定相等。

(×)4.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形状,它的体积都不变。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求挖一个沙坑能挖出多少土,就是求沙坑的(C)。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 因数与倍数(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 因数与倍数(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因数与倍数(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已知A=3×7×10,则A一共有()个因数.A.6B.12C.16D.202 . 甲数×6=乙数(甲数、乙数均为非0自然数),乙数是甲数的().A.因数B.倍数C.无法确定3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中,最小的两位数是A.10B.20C.254 . 下列各数中,()不是48的因数.A.14B.16C.485 . 方静是一名小学生,她的爸爸今年32岁,她的年龄是爸爸岁数的因数,方静今年(____)岁。

6 . 在36、23、45、127、4500、7080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个。

A.4B.3C.2D.17 . 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的倍数.A.3B.2C.5D.68 . 下面的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A.12B.21C.102D.98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正整数的最大因数减去这个正整数的最小倍数,所得的差一定等于零B.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因为2.6¸1.3=2 ,所以2.6能被1.3整除D.16 的因数有2,4,8,1610 . 下列各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A.16B.12C.4911 . 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一定是()。

A.质数B.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2 . 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倍数.()A.3和12B.15和60C.1和5D.42和613 . 18的因数有.其中是它的质因数.将18分解质因数是.二、填空题14 . 在1----10的所有自然数中,所有的质数之和是(______),所有的合数之和是(______),所有的偶数之和是(______),所有的奇数之和是(_____).15 . 从0、1、4、5这四个数中任选三个数组成一个三个数,能组成(_____)个同时是2,3,5倍数的数,其中最小的是(_____).16 . 175与125的和是(______)数;321-178的差是(______)数,(填“奇”或“偶”)17 . 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的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

五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数学电子版

五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数学电子版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性质特征;2.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特征和规律并会做相关计算;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长方体正方体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展开图形中的变换.教学重难点:1.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特征,解决相关的实际计算;2.运用空间想象能力,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立体图和展开图进行准确地变换.知识导图:知识点一: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1.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异同点2.长、宽、高的意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例1.任何六个正方形都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判断对错)练习.有一个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一定是相同的长方形..(判断对错)例 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练习.在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中,至少有条棱相等,最多有条棱长度相等.例3.一只蚂蚁从A点沿着一个长方体框架的棱爬到B点,蚂蚁至少爬了()cm.A.12 B.48 C.60 D.94练习.有两块长8分米、宽5分米的玻璃和两块长7分米、宽5分米的玻璃,如果想做一个长方体鱼缸,还要配一块长分米、宽分米的玻璃.小结:1.正方体六个面都相同,12条棱长都相等;2.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相同,长宽高各自对应相等;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知识点二: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特征1.长方体的棱长: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C=4(a+b+h).2.正方体的棱长: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C=12a.例1.一个棱长是6cm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cm.A.48 B.24 C.144 D.72练习.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3厘米,宽是11厘米,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形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例2.把一个长7分米,宽6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分米.A.7 B.6 C.4练习.用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用这样的正方体木块()A.2块 B.4块 C.8块 D.9块例3.制作一个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灯笼框架,至少需要()cm长的木条.A.60 B.160 C.240练习.把一根50厘米长的铁丝,做成一个长5厘米,宽4匣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厘米.A.6 B.7 C.8小结1.长方体长宽高对应相等,棱长总和为C=4(a+b+h);2.正方体所有棱长均相等,棱长总和为C=12a.知识点三: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1.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2.长方体展开图需要注意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例1.下面图中()折叠起来可构成一个正方体.A.B.C.练习.下面四种形状不同的硬纸板,把它们沿虚线折叠,()不能折成正方体.A.B.C.D.例2.下图中有3个立方体,只有一个是用如图的纸片折成的,请指出是哪个?().A.B.C.练习.把如图的展开图折成一个长方体,如果B面在底面,那么()面在上面.A.D B.C C.E D.A例3.右图是一个长方体六个面得展开图,这六个面分别是A、B、C、D、E、F,则左边字母对面的字母是(F)﹣.(判断对错)练习.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盒展开后的样子,如果再把它折成一个正方体,3号对面是号面.小结:1.熟记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图的类型;2.运用空间思维能力想象展开图折叠成立体图时各面的相对情况,题目难度稍大,需要多加练习.总结:1.正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面积相等.2. 长方体有8个顶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同步试题共13套共17页word资料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同步试题共13套共17页word资料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方程的意义练习题方程和等式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区别哟!、姓名成绩1、判断下的面的说法是否正确(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回事。

( )(4)X2不可能等于2X。

( )(5)10=4X-8不是方程。

()(6)等式都是方程。

()(7)方程都是等式。

()(8)X=0是方程5X=5的解。

()(9)9.3-1.3=10-2是等式。

()2下面哪些是方程,在括号里打上√.(1)X+3=28( ) (2)32X>64( )(3)56+X-8 ( ) (4)15÷X=1( )(5)20-8=12 ( ) (6)24-X=17( )(7)X=5 ( ) (8)A+4=56( )3、把方程和其中x的值用线连起来方程 x的值X-19=11 X=1723+X=40 X=12X÷5=16 X=637-X=25 X=3042÷X=7 X=804、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X+8.1=18.1是()①是等式不是方程②方程(2)4X<800()①不是方程②是方程(3)在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①11+A ②3B-7 ②X÷10=7看图列方程.并试着求出方程中x的数值.根据题中的条件,求出A和BA+A+A=18 A+B+B=12A= B=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2解方程11、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例1:20+ⅹ=45 (ⅹ是一个加数,应用: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方法来解)解:ⅹ=45-20ⅹ=25练习20题:35+ⅹ=100 12.5+ⅹ=45 47+ⅹ=305 3.5+ⅹ=30.5 4.6+ⅹ=27 14+ⅹ=30.5 60+ⅹ=160.5 2.04+ⅹ=35.2 4.4+ⅹ=100 2.3+ⅹ=30 ⅹ+17=35.7 ⅹ+25=38ⅹ+3.2=15 ⅹ+52=100 ⅹ+0.64=64 ⅹ+2.5=3.8ⅹ+0.25=1 ⅹ+14=23.4 ⅹ+0.64=64.64 ⅹ+12.72=35.7 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例2:ⅹ-51=43 (ⅹ是一个被减数,应用:被减数=差+减数方法来解)解:ⅹ=43+51ⅹ=94例3:64-ⅹ=20 (ⅹ是一个减数,应用:减数=被减数-差方法来解)解:ⅹ=64-20ⅹ=44练习20题:ⅹ-51=68 ⅹ-12.5=5 ⅹ-14.25=43 ⅹ-3.52=2.48ⅹ-12.5=6.8 ⅹ-3.14=1.86 ⅹ-2.33=5.65 ⅹ-40=6094-ⅹ=20 42.32-ⅹ=30 0.64-ⅹ=0.25 100-ⅹ=0.259.4-ⅹ=2.4 100.5-ⅹ=0.5 0.64-ⅹ=0.25 10-ⅹ=0.55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3解方程2姓名成绩3、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例:6ⅹ=48 (ⅹ是一个因数,应用: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方法来解)解:ⅹ=48÷6ⅹ=8练习题:7ⅹ=63 0.32ⅹ=160 0.6ⅹ=4.86 25ⅹ=100 8ⅹ=1000 8ⅹ=72 0.25ⅹ=400 2.25ⅹ=900 25ⅹ=1 5ⅹ=0.454、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例:ⅹ÷9=53 (ⅹ是被除数,应用:被除数=商×除数方法来解)解:ⅹ=53×9ⅹ=477例: 255÷ⅹ=5 (ⅹ是除数,应用:除数=被除数÷商方法来解)解:ⅹ=255÷5ⅹ=51练习题:ⅹ÷12=13 ⅹ÷0.9=5.3 ⅹ÷0.25=2.14 ⅹ÷3.2=17 ⅹ÷8=125ⅹ÷1.2=1.3 ⅹ÷4.9=5.8 ⅹ÷7.22=3.1 ⅹ÷0.25=4 3005÷ⅹ=5 2.55÷ⅹ=0.5 32.8÷ⅹ=0.2 1000÷ⅹ=8612÷ⅹ=3 245÷ⅹ=5 812÷ⅹ=2 100÷ⅹ=25 5、稍复杂的方程(一)例:2ⅹ-20=4 (先把2ⅹ看成一个整体,2ⅹ看成一个被减数,应用:被减数=差+减数方法来解)(最关键是把含有ⅹ的量看成一个整体,还把它看成一个什么数)2ⅹ-20=4解:2ⅹ=4+202ⅹ=24ⅹ=24÷2ⅹ=12练习30题:2ⅹ-51=67 3ⅹ-8=4 5ⅹ-12=28 4ⅹ-3.52=12.48 0.5ⅹ-7.24=4.32ⅹ-3×9=67 3ⅹ-2×4=4 2×7+2ⅹ=3030×2+5ⅹ=160.5 2×1.02+ⅹ=35.292-8ⅹ=2042.32-4ⅹ=30 0.64-3ⅹ=0.25100-5ⅹ=0.25 80-10ⅹ=7035+5ⅹ=100 12.4+4ⅹ=45 47+10ⅹ=305 3.5+9ⅹ=30.5 4.6+3ⅹ=274ⅹ÷12=13 3ⅹ÷0.9=5.3 5ⅹ÷0.25=2.14 8ⅹ÷3.2=17 21ⅹ÷8=1253005÷2ⅹ=5 2.55÷3ⅹ=0.532.8÷4ⅹ=0.41000÷5ⅹ=8 100÷25ⅹ=46、稍复杂的方程(二)例:(2.8+ⅹ)×2=10.4 (先把(2.8+ⅹ)看成一个整体,(2.8+ⅹ)看成一个因数,首先应用: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方法来解(最关键是把括号看成一个整体,还把它看成一个什么数)(2.8+ⅹ)×2=10.4解: 2.8+ⅹ=10.4÷22.8+ⅹ=5.2ⅹ=5.2-2.8ⅹ=2.4练习20题:2(ⅹ-2.6)=8 5(ⅹ+1.5)=17.5 8(ⅹ-6.2)=41.6 (ⅹ-3)÷2=7.53(ⅹ+2.1)=10.5 5(ⅹ+20)=107.5 13(ⅹ+5)=169 (ⅹ-3)÷6=6.32+(ⅹ-2.6)=8 5+(ⅹ+1.5)=17.5 (ⅹ-6.2)-8=41.6 (ⅹ-3)-2=7.5(ⅹ-20)÷6=50 (ⅹ+3)÷8=20 (ⅹ-15)÷7=60 (ⅹ-14)÷25=222(ⅹ-2.6)=19 5(ⅹ+1.5)=115 0.8(ⅹ-6.2)=41.6 (ⅹ-3)÷0.2=7.57、稍复杂的方程(三)例:ⅹ+2.4ⅹ=5.1 (先把含有ⅹ的量相加或相减,最后解方程)解:(1+2.4)ⅹ=5.13.4ⅹ=5.1ⅹ=5.1÷3.4ⅹ=1.5练习16题:13.2ⅹ+9ⅹ=33.3 8ⅹ-5ⅹ=105 5.4ⅹ+ⅹ=12.8 ⅹ-0.36ⅹ=16ⅹ+9ⅹ=33.3 ⅹ+5ⅹ=54 5.4ⅹ+ⅹ+5.4ⅹ=11.8 25ⅹ-6ⅹ=38012ⅹ-9ⅹ=8.7 14ⅹ-6ⅹ=640 42ⅹ+25ⅹ=134 32ⅹ+ⅹ=1654.8(1.2ⅹ+1.3ⅹ)=24 4+(2ⅹ+3ⅹ)=24 ⅹ+3ⅹ+26=152 1+ⅹ+1.5ⅹ=10.2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6第一单元《方程》2姓名____成绩______五、看图列方程并解答(共12分)(1)(2)(3)(4)六、列方程求x或者y(共29分,第7题5分,其余每题4分)1、每筐梨子的批发价是85元,张阿姨付出了425元,他买了x筐梨子。

同步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答案

同步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答案

同步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答案同步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答案【篇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简易方程简易方程3. (1)32+x=42 (2)x+x+x+x=724. (1)20-x=5 (2)x+58=125 (3)x+12-9=425. 34毫升简易方程2. (1)<< (2)<= (3)=>3. x=56 x=19 x=3.7 x=26 x=155 x=14.44. x+50=100+10 x=6086.3+x=130 x=43.7简易方程12. x=24 x=1.4 x=2 x=260 x=8 x=3844. 60千克练习一2. ①<②=③<④>3. 40 10 1.625. x=2.6 x=186 x=182 x=0.9 x=3675 x=96. (1)3x=180 x=60 (2)2.4x=4.8 x=27. 8岁练习一1. (1)b (2)a(3)①2.8x+1.5y ②2.8x-1.5y ③a-2.8x(4)①137.5 ②2.5x ③137.5+2.5x4. x=11.8 x=0.25 x=3005. 52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x=5 x=15 x=42 x=77 x=8.13. 320平方千米4. 102元5. 6立方米6. 60棵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x=12 x=2.4 x=3.22. 0.61万张3. 20.2卢布4. 2.4元5. 身高:116厘米体重:40千克6. 4.5元练习二3. 8.4分米4. 43人5. 325米6. 120千米7. 37千米列方程解决问题3. 教师:68人学生:952人 x=70【篇二: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理一、因数和倍数是3和8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非零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约分》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约分》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版⼩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约分》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4.4.2《约分》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单选题。

1.下⾯的分数中,()是最简分数.A. B. C. D.2.⼀个最简真分数,分⼦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个.A. 4B. 3C. 5D. 63.把化成最简分数,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和分母除以()。

A. 7B. 5C. 354.分⼦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的分⼦和分母有()个公因数A. 0B. 1C. 2D. 35.⼀个最简分数,分⼦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分数有()个A. 4B. 3C. 5⼆、判断题。

1.把化成最简分数是。

2.把⼀个分数约分,分数的⼤⼩不变。

3.分⼦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定是最简分数.三、填空题.1.把⼀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和分母都⽐较⼩的分数叫做________。

2.分⼦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叫做________。

3.把约分,⽤分⼦和分母都除以它们的最⼤公因数________,约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_。

4.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________.5.⼀个分数约分后,分数的⼤⼩________。

6.分数的分⼦和分母的最⼤公因数是________,化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_。

四、解答题1.把⼀个分数约分,⽤2约了两次,⽤3约了⼀次,得。

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2.⼀个分数的分母减去3得,将它的分母加上1,则得,求这个分数是多少?3.⼀个真分数的分⼦、分母是两个连续⾃然数,如果分母加3,这个分数变成,则原分数是多少?综合能⼒运⽤五、蜜蜂酿10克蜂蜜要采蜜50次,平均采⼀次蜜可以酿蜂蜜多少克?(⽤分数表⽰)六、筑路队要修⼀条长3000⽶的公路,已经修好了1200⽶。

修好的占全长的⼏分之⼏?剩下的占全长的⼏分之⼏答案解析部分⼀、单选题1.【答案】B【考点】最简分数的特征【解析】【解答】解:、、、这四个分数中,只有是最简分数. 的分⼦分母还有公因数3,的分⼦分母还有公因数7;的分⼦分母还有公因数3.故答案为:B【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也可以说是分⼦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2.【答案】B【考点】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与特征【解析】【解答】解:⼀个最简真分数,分⼦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因为9=1+8=2+7=3+6=4+5,所以分⼦和分母的和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共有3个.故答案为:B【分析】先判断都有哪两个数的和是9,然后⽤这两个数作为分⼦和分母,根据最简真分数的特征确定真分数的个数即可.3.【答案】C【考点】约分和通分【解析】【解答】解:把化成最简分数,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和分母除以35和70的最⼤公因数35.故答案为:35【分析】约分时可以先判断分⼦与分母的最⼤公因数,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的分⼦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公因数.4.【答案】B【考点】约分和通分,合数与质数的特征,公因数与最⼤公因数【解析】只有1和它本⾝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第一章期初复习一、计算题1. 用竖式计算。

3.49+2.15 7.4-3.68 5.3×0.26 3.9÷0.652. 用简便方法计算。

2.9+0.46+7.1+0.54 582÷0.8÷12.50.4×(25+2.5) 46.8×9.9+4.68二、填空题1. 零下8℃通常记作(),低于海平面130米通常记作();小红向南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200米表示她()。

2. 甲堆煤比乙堆煤多2.7吨,现在两堆煤都运走0.3吨后,甲堆是乙堆的3倍,原来甲有()吨,乙有()吨。

3. 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个位是6,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4.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有()种情况,周长最长是()厘米。

5. 把一个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就是把这个数(),得到一个新的数,新数与原数的差是57.42,原来的两位小数是()。

2010个02009个06. ●●★★★△△△△照这样排列下去,第2009个图形是( ),前2009个图形中有( )个★。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是在8月8月,这一天是星期五,那么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 )。

8. 已知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42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 已知A=0.00……096,B=0.00……03,则A ÷B=(10.把一根木料锯3段要3.2分钟,锯8段要( 11. 用18根1分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围成长方形面积最大是( )。

三、选择题1. 下面是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图中空白部分面积相比较,( )(1)甲>乙 (2)甲<乙 (3)甲=乙 2. 在下面3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 (1)-1 (2)2 (3)3 3. 1.290290……保留三位小数是( )(1)1.29 (2)1.290 (3)1.3004. 一个密码是三位数,小明说是613,小华说是923,小林说是628,相同的数位他们只有一人说对,这个密码是( )(1)623 (2)918 (3)819四、手脑并用我能行!1.张大叔靠墙围了一块地种菜,如图所示,请你求出这块菜地的面积。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测试题附答案试题1: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试题2: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试题3: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试题4: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试题5: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试题6: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试题7: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试题8: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一、画出下面的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本题共10分)二、操作题。

(本题共10分)1.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样子,把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2.画出它们从右面看到的图形。

3.下面的几何体从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图形?画一画。

三、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几个物体。

(本题共10分)1.从正面和左面看都是的有()。

2.()和()从上面看是。

3.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都是。

4.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和⑥一样,用5个正方体摆,摆成两行,有()种不同的摆法。

四、按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搭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本题共10分)从上面看从正面看1.它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呢?对的在()内打“√”,不对的在()内打“×”。

()()2.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搭法?分别画出从左面看到的形状。

五、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几何体最少由()个小正方体组成,如果它是从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正面看到的图形,该几何体只有两行,有()种不同的摆法。

(本题共10分)------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参考答案------一、【答案解析】:略。

二、【答案解析】:略三、【答案解析】:① 2.⑤⑥ 3.⑤④ 4. 16四、【答案解析】:√×2.2种五、【答案解析】:5 20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一、判断。

(本题共10分)1、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2、由7、3、2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3、凡是3的倍数的都是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 3 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 3 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观察物体练习一、填空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2.用一些棱长为 1 cm 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最多用()块小正方体。

3.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 1 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 2 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

4.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5.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形状,请问:他一定是用()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2.由 10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3.如下图:从正面看是图( 1)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4.用 5 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

请选择填空。

A. B. C.5.有几堆摆好的小方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个小方块。

三、解答1.下面图形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搭成的几何体从三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图形,请你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该几何体的实际形状,它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搭成2.用 5 个小正方体木块摆一摆。

(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如下,有几种摆法(2)如果要同时满足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下,有几种摆法3.如图( 1)是从上面看一些小正方体所搭几何体的平面图,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请你在图( 2)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4.如下图所示,要使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1)如果是 5 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2)如果有 6 个小正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摆法(3)最多可以摆几个小正方体5.左图是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小刚用小立方体搭建以后,认为右图中的三个图形都可以是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 整除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

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能同时被 2、3、5 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90,最小的三位数是 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 1 和它本身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1、它本身、别的因数1:只有 1 个因数。

“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 8 个( 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4、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⑴1 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⑷2 和所有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 1 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因数与倍数》练习一、直接写出得数×40=-=+=125 ×=48÷=+=56×=×8+× 2=-=×100=445÷1000=+× 10=÷=-=+=×101-=191 -59=75 ×= 6 +4÷10 =5×5÷5×5=279 +48=24×5=×10÷100=×7+× 7=二、填空题。

1、因为 3×6=18,所以()是()的因数, 18 是 6 的()。

2、在自然数1~20 中,质数分别有()。

3、个位是()的自然数,叫做奇数。

两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是()。

4、同时是 2,5 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5、一个数既是 9 的因数、又是 9 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6、有一个两位数 5□,如果它是 5 的倍数,□里填()。

如果它是 3 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它同时是 2、5 的倍数,□里可以填()。

7、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 96,这三个数分别是()、()、()。

8、 226 至少增加()就是 3 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 5 的倍数。

9、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合数是()和()10、用质数填一填。

22=()+()=()+()11、100 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

12、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三、判断题。

1、自然数按是否是 2 的倍数,分成了奇数和偶数。

()2、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不同,分成了质数和合数。

()3、13,51,47,97 这几个数都是质数。

()4、在 10、15、20 中,10 是 20 的因数,15 是 10 的倍数。

()5、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偶数。

()四、选择题。

1、判定下面的结果是偶数还是奇数。

A、2+5 的结果是(C、2×3 的结果是()B、如果A是自然数(A≠0),2A 表示()D、一个数只有 1 和本身两个因数,它是())2、一个边长是质数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一定是()A. 合数B.质数3、同时是 2、3、5 的倍数的数是()A.奇数 B .偶数4、36 的因数共有()个。

A.6 个B.9 个C.10 个5、如果 a 表示自然数,那么下面一定可以表示偶数的是()A. a+1B. a+2C. 2a五、生活中的数1、501 班上体育课,有 34 人参加跳绳活动,要分成 5 人一组,至少还要再来几个人可以分成几组2、502 班有 48 名同学,参加学校体操表演,要求排成长方形队形。

每行或每列不得少于 3 分,可能是怎样的队列(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出来)格式: 502 班可能每行排()人,排这样的()列;3、李叔叔的果园每行树的棵树都是相等的,下面是几位小朋友各自数出的总棵树,其中只有一个小朋友数对的,你知道他是谁吗为什么(直接答)李刚: 73 棵程鸣: 77 棵王冰: 79 棵赵强: 71 棵4、小明将黑板上的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最小的合数,把这个最小的合数看成了最小的质数,结果得 18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列式计算)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1、由 6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有 12 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 6 个面, 8 个顶点, 12 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6 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 4 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 2 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 12 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 +宽+高)× 4 L= (a+b+h)× 4长=棱长总和÷ 4-宽-高 a=L ÷4-b-h宽=棱长总和÷ 4-长-高 b=L ÷4-a-h高=棱长总和÷ 4-长-宽 h=L ÷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 12 L=a ×12正方体的棱长 =棱长总和÷ 12 a=L ÷126、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2 S=2 (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2S=2(ab+ah+bh)- ab S=2 ( ah+bh)+ 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高+宽×高)× 2 S=2 (ah+bh)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 6 S=a×a×6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