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报告(2015)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组成、电子元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子电路的类型及其应用,如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等。

3. 引导学生理解电子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智能设备、物联网等领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件和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实践,共同完成电子技术应用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发展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明确课程预期成果,并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技术基本原理:包括电路基础知识、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的特性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技术基础- 内容列举:电路模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常用电子元件介绍等。

2. 常见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学习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电子电路- 内容列举:放大器电路、振荡器电路、滤波器电路、稳压电源电路等。

3. 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应用:介绍并学习如何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内容列举: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电路搭建与仿真、常见故障分析与调试等。

4.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使用: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幸运大转盘学院: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摘要幸运大转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各种娱乐场合,以及商场购物中心,游乐场等地方,都有幸运大转盘的身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许多软件也有幸运大转盘的功能。

由于幸运大转盘应用十分广泛,所以这次课程设计选择利用集成芯片制作一个幸运大转盘,并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

幸运大转盘电路由555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CD4017十进制计数器/脉冲分配器组成。

10颗发光二极管模拟幸运物,当按下启动键1秒以上,发光二极管高速循环点亮,几秒钟后旋转速度越来越慢并最终随机停止于某颗灯上。

可以将每颗灯旁边标上幸运物品作为摇奖器。

电解电容C1的数值决定延迟时间,电解电容C2数值决定循环速度。

电源供电电压为直流5V,也可以采用3节1.5V电池供电。

关键词:幸运大转盘 Multisim 仿真 555 CD4017 集成芯片循环点亮目录摘要: (2)目录 (3)一、课题: (4)二、电路说明及其目的: (5)三、实验原理 (5)1、系统框图 (5)2、芯片的选择及其工作原理 (5)3、电路的工作原理 (8)四、 Multisim (9)五、实验感悟 (10)六、参考文献 (12)一、课题:幸运流水灯(套件)二、电路说明及其目的:目的: 提高动手能力,增加个人知识,巩固和运用在《数字电子技术》一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模拟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原理1、系统框图2、芯片的选择及其工作原理(1)555 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大约在1971年由Corporation 发布,在当时是唯一非常快速且商业化的Timer IC ,在往后的30年中非常普遍被使用,且延伸出许多的应用电路,后来基于CMOS 技术版本的Timer IC 如MOTOROLA 的MC1455已被大量的使用,但原规格的NE555依然正常的在市场上供应,尽管新版IC 在功能上有部份的改善,但其脚位劲能并没变化,所以到目前都可直接的代用Pin 1 (接地) -地线(或共同接地) ,通常被连接到电路共同接地。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元件的工作原理、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件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了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3. 引导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调试与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熟练操作常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电子技术学科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介绍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方法,以及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第1-4课时,对应教材第1章和第2章。

2.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等,并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内容安排:第5-8课时,对应教材第3章和第4章。

3. 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教授电子电路调试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安排:第9-12课时,对应教材第5章。

教学进度安排:- 第1-4课时:电子元件认知、电路图绘制与分析;- 第5-8课时: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 第9-12课时: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模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模板

封面按学校发的封面模板填写相关信息;起始时间:2011年6月13日~6月24日设计报告书页数(一般20~30页之间)电子版设计报告规定的格式用A4纸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纸的边框以外,亦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

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页面设置:上3,下2.5,左3,右2;页眉2,页脚1.75。

行距采用单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

西文、数字等符号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任务书主要是写明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例如,设计一个数字钟的任务书为:(具体根据题目拟定)Ⅰ设计题目中文: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英文:Design of Multi-function Digital ClockⅡ设计功能要求1、能正确显示时、分、秒(6位:HH:MM:SS);2、要有总体复位开关;3、能可靠校时、校分;4、能整点报时(①59’56秒、59’57秒、59’58秒、59’59秒响0.5秒低音。

②00’00秒响1秒高音);5、整个电路的控制开关要求在5个以内;6、秒信号发生器可以用555构成的电路产生;7、能够设定一组闹钟功能,到了预设的时间,铃声响1分钟,在1分钟之内可以用按键停止闹铃。

Ⅲ设计任务内容1、学习与研究相关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查阅资料,拿出可行的设计方案;2、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电路设计,完成电路参数计算、元器件选型、绘制电路原理图;3、进行电路软件仿真(如:Multisim 2001、EWB、Protel等),或制作实物进行调试实验,获得实验数据,验证设计有效性。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签名设计题目(根据自己的设计题目)摘要摘要:独占一页;摘要正文分三段写:第一段:本设计的意义和完成的主要工作。

——做什么?为啥做?第二段:为了完成设计功能,你主要进行了哪些设计,怎么设计的。

——怎么做?第三段:设计结果如何,取得了哪些结论。

——做的效果怎么样?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根据自己的设计题目)目录引言 (1)第1章XXX (2)1.1 第一节题目 (3)1.2 第二节题目 (4)第2章XXX (5)2.1 第一节题目 (6)2.2 第二节题目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到该页为止,都不用标注页码,从下页起标注页码。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学院:电气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题三PWM调制解调器一:课题名称PWM调制解调器二:设计任务与要求基本要求:1.设计一款PWM(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利用一可调直流电压调制矩形波脉冲宽度(占空比)。

2.信号频率10kHz;3.占空比调制范围10%~90%;4.设计一款PWM解调电路,利用50Hz低频正弦信号接入调制电路,调制信号输入解调电路,输出与原始信号等比例正弦波。

提高要求:1.设计一50Hz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PWM调制。

限制:1.不得使用理想运放、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2.基本要求的输入电压使用固定恒压源接自行设计的电路实现可调;三:设计说明选择何种波与直流电压进行比较方案一:三角波方案二:锯齿波方案三:正弦波方案选择:方案一,因为三角波频率易调,在几个数量级的频带范围内,可以方便地连续地改变频率,而且频率改变时,幅度恒定不变。

三角波的产生方案方案一:用迟滞型电压比较器和反相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方案二:用555芯片产生三角波方案三:用多谐振荡电路产生三角波方案选择:方案一,因为方案一产生的三角波.线性良好、稳定性好;电路设计简单。

解调电路的选择方案一:低通滤波器方案二:高通滤波器方案三:带通滤波器方案选择:方案一,因为低通滤波器是容许低于截至频率的信号通过,但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不能通过的电子滤波装置。

我们要滤去高频信号所以选择低通滤波器。

正弦波的产生方案:方案一: RC正弦波振荡电路方案二:LC正弦波振荡器方案三:石英晶体振荡器选择方案:方案一,因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优点是:不仅振荡较稳定,波形良好,带负载能力强,而且振荡频率在较宽的范围内能方便地连续调节,输出电压失真也比较小,所以我选择方案一。

四: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框图:五:各单元设计单元电路设计: 三角波发生电路注解:迟滞型电压比较器和反相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通过调节C1和R7可改变产生的三角波的频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简明手册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电路原理》和《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课程。

使学生灵活应用电路原理和电子技术的有关知识,进行电子电路的综合性设计。

了解现代EDA 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从原理图的设计和仿真到具体电子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安装调试能力、科学试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与电子产品研制的差别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为: 市场调研与可行性预测选题确定目标预设计生成PCB 图工艺设计画原理图修改仿真与实验制作印刷电路板制作样机试生产鉴定批量生产对于研制电子产品来说,选题和拟定性能指标十分重要,一般需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才能确定,否则研制出来的产品可能没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课程设计重在教学练习,设计题目是由教师指定、给定性能指标,学生不需进行市场调研。

对于研制电子产品来说,必须考虑经济效益。

在研制电子产品时,在保证性能指标前提下,应设法降低成本,因此,凡是市场上或从生产厂家可以买到的元器件都可以选用。

但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元器件的通用性。

由实验室备料不可能十分丰富,因此,课程设计对元器件的品种有一 定限制,一般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选用元器件。

另外,电子产品研制还要考虑外形设计、销 售等商业性问题,因为产品要转变成商品,其最终的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

课程设计只是电子电路设计的一次演习,它重在基础训练,是电子产品研制的原理电路设计阶段,与研制电子产品的实际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1、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这是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2) 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

系统集成技术是简化系统电路的最好方法。

(3) 可靠性高。

(4) 系统的集成度高。

(5) 调试简单方便。

(6) 生产工艺简单。

(7) 操作简单方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指导书模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指导书模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二、设计方案三、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及仿真(一)设计指标要求1、电压放大倍数:Au=1452、最大输出电压:Uo=3.5V3、频率响应:30Hz—30kHz4、输入电阻:r i>15kΩ5、失真度:γ<10%6、负载电阻:R L=2kΩ7、电源电压:E C=24V(二)设计步骤和方法1、选择电路方案对讲机放大电路的框图如下图所示,根据设计指标选择多级放大电路,前置级为电压放大,输出级为功率放大,主要对前置级电压放大电路进行设计。

电路方案的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根据总的电压放大倍数,确定放大电路的级数。

(2)根据输入、输出阻抗及频率响应等方面的要求,确定电路晶体管的组态及静态偏置电路。

(3)根据三种耦合方式的不同特点,选用适当的耦合方式。

2、选择电路根据上述要求选择的电路如图所示。

3、计算元器件参数(1)确定电源电压E C:为保证输出电压幅度能达到指标要求,电源电压E C应满足如下要求:图一E C>2V om+V E+V CES式中:V om为最大输出幅度V E为晶体管发射级电压,一般取V E=24V。

V CES为晶体管饱和压降,一般取V CES=3V。

指标要求的最大输出电压V o=3V,给定电源电压E C=24V,可以满足要求。

(2)确定T2的集电极电阻R8和静态工作电流I CQ2。

因为这级的输出电压比较大,为使负载得到最大幅度的电压,静态工作点应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如图一所示。

由图可知,Q点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因此的T2静态工作点满oomVV2足下列条件。

(1-1)因在晶体管的饱和区和截止区,信号失真很大,为了使电路不产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V CEQ2应满足:V CEQ2>V om +V CES (1-2)由(1-1)式消去I CQ 2并将(1-2)式代入可得:取V E =3V ;V CES =1V则:取R 8=3.5k由(1-1)式消去V CEQ2可得: (3)确定T 2发射级电阻R 9:取R 9=0.68k(4)确定晶体管T 2:选取晶体管时主要依据晶体管的三个极限参数:BV CEO >晶体管c-e 间最大电压V CEmax (管子截止时c-e 间电压) I CM >晶体管工作时的最大电流I Cmax (管子饱和时c-e 回路电流) PCM>晶体管工作时的最大功耗P Cmax 由图一可知:I C2最大值为I C2max =2I CQ2 V CE 的最大值V CE2max =E C根据甲类电路的特点,T 2的最大功耗为:P Cmax =V CEQ2·I CQ2 因此T 2的参数应满足:BV CEO >E C =12V I CM >2I CQ2=4mA P CM > V CEQ2·I CQ2=4.8mW选用S9011,其参数为:BV CEO >30V ;I CM >30mA ;P CM >400mW ;满足要求。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电子11301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指导书一、本课程设计的地位和作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实践环节,它使学生自己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实用电子产品雏形,巩固和加深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中的基本技能,训练电子产品制作时的动手能力。

通过该课程设计,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电路,掌握通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训练并提高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利用、方案比较和元器件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为毕业设计和毕业以后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 能合理、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集成电路(SSI、MSI、LSI等)器件实现规定的数字系统。

3.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数字系统的能力。

4.学会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5.培养独立进行实验,包括电路布局、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6.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从选择设计方案开始,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画出设计电路图;通过安装、调试,直至实现任务要求的全部功能。

对电路要求布局合理,走线清晰,工作可靠,经验收合格后,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是:分析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器件,计算参数,画总体电路图。

进行仿真试验和性能测试。

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反复进行以上各步骤,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灵活掌握。

1. 总体方案选择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就是根据提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设计任务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

设计过程中,往往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应针对任务要求,查阅资料,权衡各方案的优缺点,从中选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制订时间: 2017年6月通信工程系一.目的和任务总体目的:课程设计是本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习专业课所需的必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如下:1. 巩固已学习的《电子技术(模拟和数字部分)》理论知识;2. 熟悉电子系统开发技术;3. 熟悉电子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和步骤;4. 掌握虚拟仿真软件(Multisim、EWB、Proteus等)的使用;5. 掌握电子应用系统设计、仿真和电路图绘制(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以及PCB版生成;6.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任选其一)任务1:数字频率设计采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现数字频率计,采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并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出硬件电路图和PCB版图。

设计要求:(1) 说明频率计电路的工作原理;(2) 该频率计能够检测出输入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频率,并在LED上显示该波形频率;测量频率范围为0-9999Hz;(3) 最大读数为9999Hz,闸门信号采样时间为1s;(4) 测量误差小于±0.1%;(5) 分析影响频率测量的因素;(6) 添加其它功能(可选)(7) 采用虚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

(8)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PCB版图。

任务2:简易定时器设计设计简易定时器,采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并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出硬件电路图和PCB版图。

设计要求:(1) 说明定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2) 定时时间不少于2个,可以为30s 或60 s;也可以是其它整10值;(3) 在LED数码管上显示该定时时间;并具有声音和指示灯提示功能;(4) 添加其它功能(可选)(5) 采用虚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6)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PCB版图。

任务3:数字钟设计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钟,能够显示时、分、秒;采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并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出硬件电路图和PCB版图。

设计要求:(1) 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显示时、分、秒;(2) 具有校时功能;(3) 添加其它功能(可选)(4) 采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

(5) 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PCB版图。

任务4:8路智能竞赛抢答器设计采用数字电路设计实现一个8路的智能竞赛抢答器系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并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出硬件电路图和PCB版图。

设计要求:(1) 设计一个8路的抢答器,对应8个按钮;(2) 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开关,用来控制清零和抢答开始;(3) 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功能、数码管显示组别、指示灯和声音提示功能;(4) 若超时无人抢答,则报警指示灯熄灭;(5) 添加其它功能(可选)(6) 电路仿真与调试;(7) 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PCB版图。

任务5: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是指能够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梯形波等信号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本设计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方波、三角和正弦波函数发生器,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并采用Protel软件绘出硬件电路图和PCB版图。

设计要求:(1) 设计一个方波、三角和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电路;(2) 频率范围:1-10Hz,10-100 Hz;(3) 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p-p≦8V;正弦波>1V;(4) 添加其它功能(可选)(5) 电路仿真与调试;(6) 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PCB版图。

任务6:自选设计题经指导教师同意,由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项目。

自选题目的设计要求:(1) 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1) 电路基本功能及参数指标的实现;(3) 电路仿真与调试;(4) 采用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PCB版图。

三、时间安排班级:15通信工程1-3班;潇湘15通信工程01班。

指导教师:唐志军,钟斌,管志利,谭超。

实验教师:濮振华。

设计时间:第16-17周, 上午8:00-11:30,下午2:30-6:00设计地点:高频与通信原理室(四教504)时间安排表:四、设计工作要求1. 能正确设计电路,画出线路图,分析电路原理;2. 按时参加课程设计指导,定期汇报课程设计进展情况;3. 广泛收集相关技术资料;4. 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严禁抄袭;5. 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认真、正确地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五、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1. 课题名称;2. 设计的任务、指标内容及要求,应完成的任务;3. 设计方案选择及论证;4. 总体电路的功能框图及其说明;5. 功能块及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6. 总体电路原理图(含PCB版图)及其说明;7. 所用的全部元器件型号参数等;8. 收获、体会及改进想法等;9. 主要参考文献。

六、成绩评定1.课程设计成绩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来评定①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先进性与创新性;②关键电路设计与计算的正确性;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课题的完成情况;⑤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水平;⑥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工作精神。

2.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或百分制)记分。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学生,成绩直接评定为不及格:①无故缺席时间超过 4个课时 ( 含4个课时) ;②不服从指导教师安排,学习态度恶劣;③未上交课程设计报告。

特别说明: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验收情况、设计报告及其设计期间的表现来评定,并附有指导教师评语。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撰写规范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主要成果之一,一般应不少于3000字。

1)、说明书基本格式说明书可以手写或打印,书写要用黑或蓝黑墨水,书写工整;打印时正文采用5号宋体,A4纸,页边距均为20mm,行间距采用18磅。

文中标题采用宋体加粗。

2)、说明书结构及要求⑴封面(格式附后)包括:题目、系别、班级、完成日期、成绩及指导教师等项。

⑵课程设计评阅书⑶任务书(指导教师下发)⑷摘要摘要要求对内容进行简短的陈述,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应为反映主题内容的学术词汇,一般为3-5个,且应在摘要中出现。

⑸目录要求层次清晰,给出标题及页次。

最后一项为"参考资料"。

打印时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 其余用小4号宋体。

(6)正文正文应按照目录所确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7)参考文献参照《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规范》。

(参照撰写规范和要求)依次为:1、课程设计的目的。

2、设计方案的论证。

3、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4、设计及调试中的体会。

5、对本次课程设计的体会和建议。

6、参考文献(包括电路原理图、PCB版图和元器件清单)参考书目:(五号,宋体)[1]………………………………………………………………….. [2]………………………………………………………………….. [3]…………………………………………………………………..(要求:五号字,宋体,单倍行距。

按作者、书名、出版社、地点、出版时间格式逐一列出,中间用逗号格开)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评阅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学年第 2学期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姓名:课程设计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完成期限:自 2017 年 6 月 4 日至 2017 年 6 月 17 日共 2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附页):设计目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子技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进行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进一步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要求:(1)能正确设计电路,画出线路图,分析电路原理。

(2)按时参加课程设计指导,定期汇报课程设计进展情况。

(3)广泛收集相关技术资料。

(4)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严禁抄袭。

(5)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认真、正确地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6)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总体方案实现:主要包括下列具体内容(1)设计方案选择及论证。

(2)总体电路的功能框图及其说明。

(3)功能块及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4)总体电路原理图、PCB图及其说明。

(5)所用的全部元器件型号参数等。

(6)收获、体会及改进想法等。

(7)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