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直方图解读

合集下载

三分类血常规指标与直方图解读

三分类血常规指标与直方图解读
血常规(三分类)各指标 与直方图的基本解读
血常规简介


全血细胞分析,即血常规,可以对感染、炎症、手术后、 血液系统疾病、肝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 ,由血细胞分析仪完成。 血细胞分析仪实质上是指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质 性进行分析的仪器,包括血细胞计数与分类、血红蛋白测 定等众多分析项目,是临床检验工作中最常用的仪器。
项目分类
红细胞 参数 白细胞 参数 血小板 参数
参数 分类
项目分类

白细胞:为何称“三分类”?
• 主要为淋巴细胞,包括成熟淋巴细胞与异型淋巴细胞 小细胞群
中间细胞 群
• 主要为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大细胞群
项目分类
1.红细胞(RBC)
2.血红蛋白测 定(HB) 红细胞参数 3.红细胞比容 测定(HCT) 4.红细胞平均 值参数 5.红细胞体积 分布宽度(RDW)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g/L
项目分类

血常规三分类项目
RBC:红细胞 HGB:血红蛋白浓度 HCT:红细胞比积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WBC:白细胞 LYMPH#:淋巴细胞数 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 MID#:中间细胞数目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GRAN#:中性粒细胞数目 GRA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PLT:血小板 PCT:血小板压积 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 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 蛋白浓度(MCHC)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白细胞直方图解析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一般都以电阻抗原理进行白细胞分类,仪器依据大多数正常形态的白细胞细胞在溶血素作用后的大小排列,人为设置了4个辨别线,将白细胞直方图划分三个区域,来辨别小白细胞、中白细胞和大白细胞。

一.白细胞直方图的基本概念1.电阻抗原理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检测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量。

2.直方图定义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座标,不同体积的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座标,来描绘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作血细胞直方图。

3.白细胞直方图在计数白细胞时,要加入溶血素使红细胞破坏,此时白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浆流失,使白细胞体积大小发现变化,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在白细胞直方图上细胞排列的顺序不是细胞的原始大小,而是经溶血液修饰的细胞大小。

图1,加入溶血素前的细胞大小LYMGRANMOEOBASORBCPLT图2.为加入溶血素后的细胞大小(在直方图上所示)二.白细胞分类原理(一)辨别线的设置1.低辨别线(LD):在30至60fL之间自动寻找最适位置。

2.高辨别线(UD):固定在300fL ,用作粒度分布的异常监视。

3.辨别线1(T1):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一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1(T1),4. 辨别线2(T2):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二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2(T2)。

(二)辨别线的作用1.对正常形态的白细胞进行粒度分类从以下两图可以直观地看到白细胞分类情况。

WL与T1之间为W-SCR%,相当于LYM%;T1与T2之间为W-MCR%,相当于MEX%(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之和,)。

T2与WU之间为W-LCR%,相当于NEUT%)。

2.监视白细胞粒度分布的情况,提供异常分布信息白细胞粒度分布正常时,白细胞直方图显示三峰性分布,在低辨别线(LD)与高辨别线(UD)之间有两个谷值(T1)和(T2)。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1. PL:低鉴别线(L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 示存在电子噪声、冷凝蛋白、破碎红细胞、白血病 性白细胞碎片等的干扰。
2. PU:高鉴别线(U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 示存在电子噪声、冷凝蛋白、破碎红细胞、小红细胞、
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干扰。 DW:设峰值高度为100%时,20%度数处的粒度分 布宽度异常。提示有破碎红细胞、血小板大小不均、
外抗凝剂的种类和浓度也会影响细胞直方图,通常应选用 EDTA-K2,1.5-2.0mg抗凝剂抗凝1.0ml全血。
(c)样本放置时间:一般认为样本应在采集后20分钟至二 个小时内检测。若放置时间过短,可能存在血小板没有完全 解离、抗凝剂未完全溶解等情况。若放置时间过长,则易引 起细胞的变形,尤其是一些免疫功能亢进的病人,其淋巴细
大小分布情况图形,称之为细胞体积直方图。
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根 据其体积大小分配并存储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 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
飞升(fl)为单位,表示在X轴上。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0~ 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1.64fl,依据体积大小分 别将其放在不同的通道中,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初步确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体积在 35~90fl之间;第二群是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核细胞, 体积在90~160fl,;第三群为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
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二)分类规则:在红细胞直方图上,依据细胞的大小,按以下的规则分类: • (1)位于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和红细胞高鉴别位线(RU)之间的细胞为
红细胞。 • (2)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为血小板及红细胞的分界线。如果存在小红
细胞、大红细胞、血小板簇,可以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的改变检测出来。 • (3)超过高鉴别位线(RU)为存在红细胞聚集。

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是一种描述人体血液中各类细胞数量的图形表达方式,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不同细胞类型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

它是血液分析的一项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从而用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背景介绍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每种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与人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而血细胞直方图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血细胞直方图的类型血细胞直方图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红细胞计数直方图、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和血小板计数直方图。

不同的直方图反映了人体各类细胞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

1. 红细胞计数直方图红细胞计数直方图主要反映了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该直方图,可以准确了解血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进而判断红细胞的正常与否。

2. 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则描述了血细胞中白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对应着不同的免疫功能,通过该直方图可以判断白细胞的类型和数量,从而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3. 血小板计数直方图血小板计数直方图是用来衡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指标。

血小板在人体中起着血液凝固和止血功能,通过该直方图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大小分布和数量,从而评估血液止血功能的强弱。

三、血细胞直方图的应用血细胞直方图的应用在医学领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诊断疾病血细胞直方图是常用的疾病诊断工具之一,可以通过分析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识别出不同的疾病类型。

例如,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异常常见于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异常则可能表明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2. 治疗监测血细胞直方图也可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通过定期检测血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健康管理血细胞直方图可以作为健康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血常规直方图的意义

血常规直方图的意义

当我们将体积段无限细分下去方块图就会变成曲线图,如同我们的报告单上的一样。图2_S1表示的是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红细胞直方图:曲线的每个点对应的坐标(X,Y)表示X体积的红细胞有Y个,而曲线与X轴围成的范围表示的示了两个峰,A峰体积小,峰值也小是PLT(血小板)峰,B峰体积较在,峰值高,显示RBC(红细胞)峰。而A、B峰的面积显示了RBC和PLT的总量,峰值的X坐标显示了RBC和PLT体积大小,峰宽显示了RBC和PLT体积的极差(极差可不是特别差^O^,而是统计学中常用来表示离散程度的指标,即一组观察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峰的面积越大表示总量越多,峰越宽表示体积大小差异越大,即大小分布不均。曲线向左移(如S2),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小,曲线向右移,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大。因此通过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再结合Hb、MCH、MCVH等指标就能知道,是不是贫血,是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缺铁?),还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叶酸?)、以及大小分布状况(地海贫?)等临床诊治信息。
同理,白细胞分布直方图(图3)也一样。在图3_a中前一峰是淋巴细胞峰,后一峰是中性粒细胞峰,a1、a2显示了不同大小的粒细胞图。具体分析同红细胞分布图。
直方图能很直观的看出血分析中的各类指标,但因为只能给人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于单独一张报告单,就很难知道这个分布是不是正常,因此有许多血细胞分析仪用了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来反映直方图的信息。

血细胞分析

血细胞分析

八 一
血涂片镜检:异淋7%
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检验科
八 一
血涂片镜检:中晚粒4%
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检验科
Blast
RBC ghost
DC
4. RET-散点图
Forward Scatter(Volume)
RBC-O
LFR
MFR
HFR
WBC
IRF
RET
PLT
Fluorescence(RNA)
八 一
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检验科
八 一
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检验科
八 一
血涂片镜检:淋巴69%
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检验科
随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2~30fl 分布,主要在2~15fl。
%
10
20
30(fl)
八 一
八 一
二、血细胞散点图
XE-2100 检测原理
参数 WBC, BASO 通道 WBC/Baso - ch 原理
NEUT, LYMPH, MONO, EO Diff - ch
FCM+半导体激光
NRBC NRBC - ch RET - ch RBC/PLT - ch HGB - ch 鞘流原理 SLS-Hb RF-DC
RET, IRF, PLT-O(RNA)
RBC, HCT, PLT HGB HPC
IMI - ch
流式细胞
激光波长: 633nm
鞘流
半导体激光
CELLPACK
血细胞分析
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
王盛华
主要内容
直方图
散点图
• 你会审核血常规报告吗?
• 你知道血常规复检标准是什么吗?

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直方图
(三)血小板直方图



1.正常血小板直方图 正常血小板主要分布在2~20fl 范围内,略呈偏态分布,波峰位于5~9fl处。 2.血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 如果血液中存在较多的 小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或血小板聚集时,血小板直方 图会发生变化。 直方图曲线右移,可见于大血小板增多。如直方图右 侧曲线抬高,不与X轴重合,可见于有巨大血小板或 聚集血小板。 直方图右侧曲线最底点不与X轴重合,然后又高高抬 起,提示有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干扰。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

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 的脉冲数据根据其体积大小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 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 数量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fl为单位表示在 “X”轴上,即得到细胞直方图。
(一)白细胞直方图


1.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直方图有三个细胞群体,左侧为高而陡的 峰为小细胞群(35~90fl),右侧低而宽的峰为大细胞群(161~ 450fl),左右两侧之间的波谷为中间细胞群(91~160fl)。 2.白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 (1)左侧小细胞波峰明显降低,而右侧大细胞群波峰明显增高。提示 中性粒细胞增高。 (2)左侧小细胞波峰相对增高,而右侧大细胞波峰明显变低。提示淋 巴细胞增高。 (3)在90~160fl区域出现一个明显的细胞峰。提示中间细胞增多, 可有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各种幼稚细胞增多等。 临床应用时需注意白细胞直方图的图形变化并无特异性,由于细胞体 积之间有交叉,同一群中可以包括多种细胞,其中任何一种细胞增多, 均可使直方图产生相似的变。必须时需要进一步作血图片显微镜检查化。
(二)红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的原理及应用

血细胞直方图的原理及应用

血细胞直方图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血细胞直方图(hematology/complete blood count histogram)是一种通过血液细胞计数器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等信息。

血细胞直方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不同的疾病。

2. 原理血细胞直方图的分析基于血液细胞计数器对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和测量。

具体原理如下:•对于红细胞(RBC),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计数,RBC coun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ell volume,MCV)。

通过统计红细胞的数量和平均体积,可以了解红细胞的总体状态。

大量或异常增大的红细胞可能表明贫血或者其他疾病。

•对于白细胞(WBC),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白细胞的总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count)以及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通过了解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少(白细胞计数降低),并鉴定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比例是否正常。

•对于血小板(PLT),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血小板的数量(platelet count,PLT coun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

通过测量血小板的数量和平均体积,可了解血小板的总体状况。

异常的血小板数量或体积可能表明出血或凝血异常等问题。

3. 应用血细胞直方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多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疾病诊断通过对血细胞直方图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血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细胞数量的异常情况。

例如,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表明感染、炎症或免疫性疾病等;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体积的变化可能与贫血、骨髓功能障碍等有关;血小板数量或体积的异常可能与出血或凝血异常有关。

3.2 疾病监测在一些长期治疗的疾病中,血细胞直方图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细胞直方图
一、WBC直方图:是反映WBC体积大小的频率分布图。

正常人WBC直方图可见两个明显分离的峰,左峰为小细胞群(以淋巴细胞为主),右峰为大细胞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两峰之间为中间细胞群(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小细胞群峰又高又陡,大细胞群较高较宽,中间细胞群一般为有一定宽度的平坦区。

小细胞群峰越高,淋巴细胞比率越大;大细胞群峰越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越大;而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增多或出现病理性细胞时,中间细胞群峰值增高。

例如白血病时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幼稚细胞,多分布于中间细胞群及其附近,使峰尖增高,不同白血病类型出现特异性直方图。

二、RBC直方图:是反映RBC体积大小或任何相当于RBC体积大小范围内粒子的分布图。

正常RBC 直方图为偏态分布曲线图,峰值表示一定数量的RBC体积的平均值,与RBC平均体积基本一致,正常人峰值一般在82-94fl之间。

直方图峰值变低,基底部增宽,说明RBC体积大小不一,与红细胞分布增大一致。

直方图左移,提示RBC体积较小,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RBC直方图明显左移,基底部显著增宽。

直方图右移,提示RBC 体积较大,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新生儿。

RBC直方图有时出现双峰,是贫血治疗有效的证据,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人治疗后。

三、PLT 直方图: 是反映PLT体积大小分布频率的分布图,正常PLT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峰值一般在6-10fl之间,直方图左移,提示PLT体积偏小,直方图右移,提示PLT体积偏大。

直方图尾部抬高或在20-30fl处出现另一个波峰,提示血液中可能存在较多的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及纤维蛋白等。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PLT直方图尾部明显抬高、PLT减少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直方图多呈波浪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