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墙式洞门计算

合集下载

洞门检算参考

洞门检算参考

3. 洞门结构的设计及检算3.1 洞门结构的设计洞门是隧道洞口用圬工砌筑并加以建筑装饰的支档结构物。

它联系衬砌和路堑,是整个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隧道进、出口的标志。

洞门的作用在于支挡洞口正面仰坡和路堑边坡,拦截仰坡上方的小量剥落、掉块,保持边、仰坡的稳定,并将坡面汇水引离隧道,保证洞口线路的安全。

另外,洞门是隧道唯一的外露部分,对它进行适当的建筑艺术处理,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根据洞口地形、地质及衬砌类型等不同的情况和要求,洞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环框式、端墙式、柱式、翼墙式、耳墙式、台阶式及斜交式。

3.1.1设计原则(1) 选用洞门结构形式时,应根据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确定。

(2) 当线路中线与洞口地形等高线斜交,经技术经济比较不宜采用正交洞门,且围岩分类在III级以上时,可采用斜交式洞门,其端墙与线路中线的交角不应小于45°。

(3) 设置通风帘幕的洞门或通风道洞口与隧道洞门相连时,洞门的结构形式应结合通风设备和要求一并考虑。

(4) 位于城镇、风景区、车站附近的洞门,必要时应考虑与环境相协调和建筑美观的要求。

(5) 铁路重点隧道应考虑国防要求,按铁道部《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规定》文件的相关规定办理。

3.1.2洞门设计根据西格二线八号隧道沿线地形、地质状况,并结合隧道设计专业事前指导书,在确定进、出口洞门位置的基础上,拟定龙池山隧道进口和出口均采用台阶式洞门,边、仰坡坡度均为1:1.25,开挖方式为乙式,进、出口洞门各部分尺寸参照洞门标准图及隧道净空加宽来确定。

隧道进、出口洞门图分别见附录一中的图LCST-03。

3.2 洞门结构的检算洞门是支挡洞口正面仰坡和路堑边坡的结构物,因此洞门的端墙和挡墙均可视为墙背承受土压力的挡土墙结构,根据挡土墙理论设计。

3.2.1计算原理及方法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规定,洞门墙计算时,应按照表3.1的要求,与挡土墙一样用容许应力法检算其强度,并检算其绕墙趾倾覆及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

隧道洞门结构验算

隧道洞门结构验算

5.1.4 隧道洞门结构设计1、计算假设及相关规定洞门的端墙和翼墙均可视为墙背承受土压力的挡土墙结构,根据挡土墙理论设计。

本端墙式洞门按计算挡土墙的方法分别核算各不同墙高截面的稳定性和强度,以此决定端墙的厚度和尺寸。

为简化洞门墙的计算方法和便于施工,只检算端墙最大受力部位的稳定性和强度,据此确定整个端墙的厚度和尺寸,这样虽增加了一些圬工量,但从施工观点看.却是合理的。

由于洞门端墙紧靠衬砌,又嵌入边坡内,故其受力条件较挡土墙为好。

此有利因素可作为安全储备.在计算中是不予考虑的。

洞门翼墙与端墙一样,也可采用分条方法取条带计算。

由于翼墙与端墙是整体作用的;故在计算端墙时,应考虑翼墙对端墙的支撑作用。

计算时先检算翼墙本身的稳定性和强度,然后再检算端墙最大受力部位的强度及其与翼墙一起的滑动稳定。

在计算翼墙时,翼墙与端墙连结面的抗剪作用是不考虑的。

按挡土墙结构计算洞门墙时,设计是按极限状态验算其强度,并验算绕墙趾倾覆及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

验算时依据下表的规定,并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洞门验算表如表5.2所示:表5.2 洞门墙的主要检算规定表墙身截面荷载效应值Sd ≤结构抗力效应值Rd(按极限状态计算)墙身截面荷载效应值Sd≤结构抗力效应值Rd(按极限状态计算)墙身截面偏心距e ≤0.3倍截面厚度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O≥1.3基底应力ζ≤地基容许承载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o≥1.6基底偏心距e 岩石地基≤H/5~B/4;土质地基≤B/6(B为墙底厚度)洞门设计计算参数数按现场试验资料采用。

缺乏的试验资料,参照表5.3选用。

表5.3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数表仰坡坡率计算摩擦角φ(O) 重度γ(kN/m3) 基底摩擦系数f 基底控制压应力(MPa) 1:0.5 70 25 0.60 0.801:0.75 60 24 0.50 0.601:1 50 20 0.40 0.40~0.351:1.25 43~45 18 0.40 0.30~0.2s1:1.5 38~40 17 0.35~0.40 0.252、洞门结构计算1)、计算数据①、地质特征:Ⅴ级围岩,端墙背后采用粗颗粒土回填。

洞门计算

洞门计算

2.4隧道洞门型式方案比选洞门型式方案比选表2-2洞门型式方案的选择:线路洞门左侧洞门处也属于V级围岩,地势较陡,地质条件较差,纵向推力较大,综合比较决定采用冀墙式洞门。

线路右侧洞门处虽然处属于V级围岩,但其洞口周边地形比较平坦,方便施工,采用了削竹式洞门。

2.4.1洞门构造要求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构造要求为:1、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小于 1.0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脚不小于0.5m。

2、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泄水孔;洞门墙的厚度可按计算或结合其他工程类比确定。

3、洞门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地基上,应视地基及地形条件,埋置足够深度,保证洞门的稳定。

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小于 1.0m,嵌入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小于0.5m;基底标高应在最大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

基底埋置深度应大于墙边各种沟、槽基底的埋置深度。

4、松软地基上的基础,可采取加固基础措施。

洞门结构应满足抗震要求。

2.4.2 验算满足条件采用挡墙式洞门时,洞门墙可视为挡土墙,按极限状态验算,并应验算绕墙趾倾覆及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

验算时应符合表2-3和表2-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的规定,并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洞门墙设计参数表2-3洞门主要验算规定表2-42.4.3洞门结构设计计算计算参数如下:(1)边、仰坡坡度1:1.5;(2)仰坡坡脚ε=30°,tanε=0.58,tanα=0.1;(3)地层容重γ=17kN/m3;(4)地层计算摩擦角 =40°;(5) 基底摩擦系数0.4;(6) 基底控制应力[σ]=0.25Mpa2.4.3.1建筑材料的容重和容许应力洞门材料选用C25混凝土,容许压应力[σa]=0.5MPa,重度γ'=23KN/ m3。

18.隧道端墙式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18.隧道端墙式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端墙式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作者:行云流水)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一般于隧道端墙式洞门洞门施工。

**隧道洞门总高度为15.703米(包含基础1.903米,洞门中间位置),洞门基础底宽3.517米,墙身垂直厚3米。

墙身顶标高为155.073米,为端墙式洞门。

洞门的具体工程量见下表:2.施工准备2.1内业准备接到施工图后组织审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和施工断面。

对弃土堆置地点进行核查、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指导,提前告知洞门是否存在预埋件、预留洞室等,做好技术检查工作。

2.2外业准备包括人员、材料、设备及技术方面的准备。

挡翼墙洞门施工人员挑选经验丰富,技术专业的人员。

技术工种包括:钢筋工、砼工、架子工、木工(模板工)、机械工(维修工、电工)。

所有工种工人在施工前进行技术培训,同时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材料及机械准备:施工前应准备好施工所需要的各种主体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粗细骨料,防水材料、排水管、沉降缝填塞材料)和零星材料,并作好材料的检验工作;配置数量足够、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砼泵车、吊车、砼运输车、电焊机、切/弯钢筋机、砼振动器等),同时配备专业的机械操作手,机械使用前对机械性能进行调试。

3.技术要求3.1洞门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

3.2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3.3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

3.4端墙应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应与基础同级混凝土和基础同步浇注,端墙及挡墙、翼墙的开挖轮廓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3.5端墙、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端墙式洞门计算书

端墙式洞门计算书

┊5.1 基本计算数据第五章端墙式洞门计算书┊┊┊┊┊┊┊┊┊┊┊┊装┊┊┊┊┊订┊┊┊┊┊线┊┊┊┊┊┊┊┊┊┊┊┊┊5.1.1 地层Ⅴ级围岩;永久边坡1:1.25;地层计算摩擦角: φ 2 = 45;地层容重 γ 2 = 18kN / m3;基底摩擦系数f=0.4;基底设计控制压应力[σ]=0.3MPa。

5.1.2 回填料拱顶中心填土厚度2m;设计填土坡度:左侧1:5,右侧1:5。

仰坡:1:1.25;回填土石计算摩擦角 φ1 = 35;回填土石容重 γ 1 = 19kN / m3;干砌片石计算摩擦角 ϕ = 50;干砌片石容重 γ 1 = 20kN / m3;5.1.3 建筑材料端墙顶帽150 号混凝土。

墙身100 号水泥沙浆砌片石容重 γ 0 = 22kN / m3;容许剪应力[τ]=0.16 MPa;容许压应力[ σ a]=1.5 MPa;控制拉应力[ σ l]=0.2 MPa;5.1.4 基本尺寸的拟定端墙采用斜立式,基础埋置深度h m =1m。

墙顶高出坡角0.5m。

水沟深0.5m,衬砌拱顶外缘至端墙顶的高度H 2 =2m,仰坡坡脚至端墙背的水平距离 1.5m,顶帽宽0.5m。

洞门高度: H 3 =8.76m。

h 3 = H 3 -= 8.76 -1 = 7.76mP 4 = ⨯ 2.722 ⨯ 0.1⨯ 20 = 7.40k N∑ ∑ P i= 131.16 + 165.28k N∑ E = 2 γ h λ = ⨯18⨯ 7.762 ⨯ 0.1335 = 72.35kN23t t5.2 洞门强度及稳定性验算5.2.1 计算条带Ⅰ┊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计算高度 h 3 的确定2.52 ⨯1.25h ' = h 3 - h t = 7.76 - 2.72 = 5.04m 1.基底截面计算控制设计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滑动稳定,故以滑动稳定系数 K 0 =1.3 控制,反求墙 底宽度 b J 。

毕业设计计算内容

毕业设计计算内容

毕业设计计算内容1、主要计算内容(1)洞门结构计算 (2)初期支护计算 (3)二次衬砌计算 2、洞门结构计算以下给出一个端墙式洞门的计算例子,如果洞门是肖竹式洞门,则可以利用软件参考二次衬砌的内容进行计算。

(1)计算参数确定端墙墙身高度设计h=13.24m ,其中隧道内轮廓净高为8.69m ,二次衬砌厚0.6m 。

墙体宽1.5m,墙体厚1.2m 。

墙体采用内倾式,倾角︒=6α。

由于仰坡坡度为1:0.5,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洞门设计计算参数”表,取:墙后岩土体的计算摩擦角为︒=70ϕ,重度为3/25m KN =γ,基底摩擦系数6.0=f ,基底控制压应力Mp 80.0=σ。

(2)验算条带的选取及计算要点验算墙身截面偏心和强度以及基底偏心、应力及沿基底的滑动和绕墙趾倾覆的稳定性。

(3)洞门土压力计算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附录H 洞门土压力荷载的计算方法”,最危险滑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图1洞门土压力计算图()()()()()()εαϕϕεεααϕεϕϕεαϕωtan tan 1tan tan 1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tan 222--+-+-+-+=(1)式中:ϕ—围岩计算摩擦角,︒=70ϕ;αε、—地面坡角与墙面倾角,︒===632arctan 5.01arctanε,︒=6α ()()()()()()44.09272.145515.67898.07475.25486.827898.02888.07475.05486.821051.05486.763tan 6tan 170tan 70tan 163tan 63tan 6tan 16tan 70tan 63tan 70tan 70tan 163tan 6tan 70tan tan 222==⨯-⨯⨯⨯⨯-⨯+=︒︒-︒-︒+︒︒︒-︒+︒︒-︒︒+-︒︒+︒=ω ︒=︒=∴22w 8.21w ,取 。

有关涵洞设计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有关涵洞设计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有关涵洞设计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对于新手)1、涵长计算对于正交涵洞,用《见习日记》中或者《铁路小桥涵设计》中记录的公式,正确计算涵洞长度;对于斜交涵洞,用《标准图》中的公式,正确计算涵洞长度。

斜交斜做盖板涵入口靠上坡端涵长计算(采用第二法计算——对于陡坡涵洞)公式为:jm jm tg jm D W m a H L θθθsin cos )1(4.02)2.0(μμ⨯+++--=下上下上 (第二法)=m i j jm tg jm D W m a H )(sin cos )1(4.02)2.0(-⨯+++--θθθμμ下上 (第一法)2、涵洞涵身分节 首先确定出入口定长,(正交)一般情况翼墙式洞门为1米,端墙式洞门为2米,(斜交定长查斜交涵洞兰图中的B o 值)然后,按3米或2米的涵节分节,沉降缝一般设置为3厘米。

用适当的涵节加沉降缝加出入口定长凑足涵长,不够或多出部分,用最后一节涵节变化满足,应保证宁长勿短的要求。

具体计算公式为:整个涵长=1(或2)+n ×涵节长度+(n+1)×0.03+1(或2) 3、涵洞数量计算及查表注意,在查表时,涵身数量等于表中所查数据乘以各涵节相加的涵身长,而不是乘以总涵长;出入口数量计算时,应注意是否有提高节,当有提高节时,可以直接用查到的出口加上入口数量即可;若无提高节,则用出口数量乘以2则为出入口数量。

4、标高控制设计时,必须满足轨底至盖板顶≥0.41(0.8)米的最低要求,用公式表示为:41.086.0≥---+gbh hjng zxxsmbg ljbg d h H H (0.8)上式中:H——线路中心路肩标高jlbgH——涵洞中心泄水面标高(为未知)zxxsmbgh——涵洞内部高度hjngd——盖板厚度gbh用上式求出最大的泄水面标高后,再根据拟订的泄水面坡度,反推到上游路肩垂直对下来的泄水面处的标高,再用上式检算是否满足大于等于0.41的要求,如不满足,应适当降低泄水面标高,直到刚好满足时为最佳(因为此时既满足规范要求,又做到了尽量少开挖基础)。

洞门计算

洞门计算

隧道洞门型式方案比选洞门型式方案比选表2-2洞门型式方案的选择:线路洞门左侧洞门处也属于V级围岩,地势较陡,地质条件较差,纵向推力较大,综合比较决定采用冀墙式洞门。

线路右侧洞门处虽然处属于V级围岩,但其洞口周边地形比较平坦,方便施工,采用了削竹式洞门。

洞门构造要求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构造要求为:1、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小于,洞门墙顶高出仰坡脚不小于。

2、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泄水孔;洞门墙的厚度可按计算或结合其他工程类比确定。

3、洞门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地基上,应视地基及地形条件,埋置足够深度,保证洞门的稳定。

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小于,嵌入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小于;基底标高应在最大冻结线以下不小于。

基底埋置深度应大于墙边各种沟、槽基底的埋置深度。

4、松软地基上的基础,可采取加固基础措施。

洞门结构应满足抗震要求。

验算满足条件采用挡墙式洞门时,洞门墙可视为挡土墙,按极限状态验算,并应验算绕墙趾倾覆及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

验算时应符合表2-3和表2-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的规定,并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洞门主要验算规定表2-4洞门结构设计计算计算参数如下:(1)边、仰坡坡度1:;(2)仰坡坡脚ε=30°,tanε=,tanα=;(3)地层容重γ=17kN/m3;(4)地层计算摩擦角 =40°;(5) 基底摩擦系数;(6) 基底控制应力[σ]=建筑材料的容重和容许应力洞门材料选用C25混凝土,容许压应力[σa]=,重度γ'=23KN/ m3。

洞门各部尺寸的拟定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结合洞门所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拟定洞门翼墙的高度:H=18m;其中基底埋入地基的深度为,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为2m,洞门翼墙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2m,洞门翼墙与仰坡间的的水沟深度为,洞门墙顶高出仰坡坡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洞门结构设计计算
3.1 .1 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如下:
(1)边、仰坡坡度1:0.5;
(2)仰坡坡脚ε=63.5°,tanε=2,α=6°;
(3)地层容重γ=22kN/m3;
(4)地层计算摩擦角φ=70°;
(5)基底摩擦系数0.6;
(6)基底控制应力[σ]=0.8Mpa
3.1.2建筑材料的容重和容许应力
(1)墙端的材料为水泥砂浆片石砌体,片石的强度等级为Mu100,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10。

(2)容许压应力[σa]=2.2MPa,重度γt=22KN/ m3。

3.1.3洞门各部尺寸的拟定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结合洞门所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拟定洞门翼墙的高度:H=12m;其中基底埋入地基的深度为1,0m,洞门翼墙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1.38m,洞门翼墙与仰坡间的的水沟深度为0.5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坡脚0.7m,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为1.5m,墙厚2.0m,设计仰坡为1:1,具体见图纸。

3.2.洞门验算
3.2.1洞门土压力计算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洞门土压力计算图示具体见图3.2。

图3-4 洞门土压力计算简图
最危险滑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
tan w =式中: ϕ——围岩计算摩擦插脚;
ε——洞门后仰坡坡脚;
α——洞门墙面倾角
代入数值可得:
tan w =0.266
故:w=14.89°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2004),土压力为;
2001[()]2
E H h h h b γλξ'=+- (tan tan )(1tan tan )tan()(1tan tan )ωααελωϕωε--=
+- tan tan a h ωα
'=- 式中: E ——土压力(kN );
γ——地层重度(kN/m 3)
λ——侧压力系数;
ω——墙背土体破裂角;
b ——洞门墙计算条带宽度(m ),取b=1m ;
ξ——土压力计算模式不确定系数,可取ξ=0.6。

把数据代入各式,得:
(tan14.89tan 6)(1tan 6tan 63.5)tan(14.8963.5)(1tan14.89tan 63.5)λ︒-︒-︒︒=
︒+︒-︒︒=0.0559 1.59.33tan 30.35tan 6h '==︒-︒
由三角关系可得:0 1.5h m =
洞门土压力E :
2001[()]2
E H h h h b γλξ'=+- 21220.056[12 1.5(9.33 1.5)] 1.00.62
=⨯⨯⨯+-⨯⨯ 57.56KN =
cos()57.56cos(306)52.584x E E KN δα=⋅-=⨯︒-︒=
sin()57.56sin(306)23.412y E E KN δα=⋅-=⨯︒-︒=
式中: δ——墙背摩擦角 δ=30︒
3.2.2抗倾覆验算
翼墙计算图示如图3.3所示,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应绕O 点产生倾覆时应满足下式:
00 1.6y
M k M =≥∑∑
式中: K 0——倾覆稳定系数,0 1.6k ≥;
y M ∑——全部垂直力对墙趾O 点的稳定力矩;
0M ∑——全部水平力对墙趾O 点的稳定力矩;
图3-5 墙身计算简图
由图3-3-6可知:
墙身重量G : 1.512221396G KN =⨯⨯⨯=
E x 对墙趾的力臂:12433
x H
Z m ===; E y 对墙趾的力臂:
(tan )12tan 61.5 1.9233
y H Z B m α︒=+=+= G 对墙趾的力臂:tan 1.512tan 6 1.3822G B H Z m α++︒=== 396 1.3823.412 1.92591.431y G y y M
G Z E Z KN m =⨯+⨯=⨯+⨯=⋅∑ 052.5844210.336x X M
E Z KN m ==⨯=⋅∑ 代入上式得: 0591.431 2.8210.336
K ==>1.6 故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3.2.3抗滑动验算
对于水平基底,按如下公式验算滑动稳定性:
1.3c N f
K E ⋅=≥∑∑
式中: K c ——滑动稳定系数
N ∑——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力之和;
E ∑——墙后主动土压力之和,取E ∑=E x ;
F ——基底摩擦系数,取f=0.4
由图3.3得:
()0.6
(39623.412)0.6 4.7952.584
y c x G E K E +⨯+⨯===>1.3 故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3.2.4基底合力偏心矩验算
设作用于基底的合力法向分力为N ∑,其对墙趾的力臂为Z N ,合力偏心矩为e ,则:
0y G y y X x
N y M M
G Z E Z E Z Z N G E -⨯+⨯-⨯==+∑∑∑
396 1.3823.412 1.92210.33639623.412
⨯+⨯-=+ 0.91m =
20.910.092
e =-=>0 合力在中心线的右侧。

0.090.256B e =<
= 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max 380.267min 178.949639623.41260.09(1)(1)1.5 1.5
Kpa Kpa N
e B B σ+⨯=±=±=∑ max 380.267Kpa σ=<基底控制压应力[]0.6Mpa σ=,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3.2.5墙身截面偏心矩及强度验算
(1)墙身截面偏心矩e
0.3M e B N
=< 式中: M ——计算截面以上各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之后; N ——作用于截面以上垂直力之后。

1.5()5
2.58422
3.41287.6092322
x y H H B M E E KN m =⋅--⋅=⨯-⨯=⋅ 39624.412419.412Y N G E KN m =+=+=⋅
将数据代入墙身偏心矩E 的公式,可得:
87.6090.2090.30.3 1.50.45419.412
M e B m N ===<=⨯=,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2)应力σ
6(1)N e b b
σ=+∑ []419.41260.209(10.513 2.21.5 1.5
a Mpa Mpa σσ⨯=+=<= (满足要求) 通过以上的验算,说明洞门的尺寸合理。

详图见设计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