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读操作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5:CC2530 DMA 实验

实验5:CC2530 DMA 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实验五 CC2530 DMA 实验一、实验目的透过本实验的学习,使使用者熟悉 CC2530 芯片的 DMA 传输功能相关暂存器的配置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用CC2530 芯片内 DMA 控制器将一字符串从源位址转移到目标位址。

三、实验环境硬件:鼎轩 WSN 实验箱(汇聚网关、烧录线、平行串口线),PC 机;软件:IAR 软件,串口助手。

四、实验步骤1. DMA 简介直接存取访问(DMA)控制器可以用来减轻 8051CPU 内核传送数据操作的负担,从而实现在高效利用电源的条件下的高性能。

只需要 CPU 极少的干预,DMA 控制器就可以将数据从诸如 ADC 或 RF 收发器的外设单元传送到存储器。

DMA 控制器协调所有的 DMA 传送,确保 DMA 请求和 CPU 存储器访问之间按照优先等级协调、合理地进行。

DMA 控制器含有若干可编程的 DMA 通道,用来实现存储器-存储器的数据传送。

DMA 控制器控制整个 XDATA 存储空间的数据传送。

由于大多数 SFR 寄存器映射到 DMA 存储器空间,这些灵活的 DMA 通道的操作能够以创新的方式减轻 CPU 的负担,例如,从存储器传送数据到USART,或定期在ADC 和存储器之间传送数据样本,等等。

使用 DMA 还可以保持 CPU 在低功耗模式下与外设单元之间传送数据,不需要唤醒,这就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功耗。

DMA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如下:(1) 5 个独立的 DMA 通道;(2) 3 个可以配置的 DMA 通道优先级;(3) 32 个可以配置的传送触发事件;(4) 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独立控制;(5) 单独传送、数据块传送和重复传送模式;(6) 支持传输数据的长域域,设置可变传输长度;(7) 既可以工作在字模式,又可以工作在字节模式。

2.DMA 参数配置DMA 控制器的配置需要由使用者软件来完成。

叙述dma写操作过程。

叙述dma写操作过程。

叙述dma写操作过程。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硬件机制,允许计算机访问外部设备(如硬盘、显示器、键盘等)的内存空间,从而加快数据传输速度。

DMA 写操作的过程如下:
1. 硬件检测:计算机硬件会检测需要访问的DMA通道,并将其连接到相应的DMA控制器。

2. 数据读取:DMA控制器会读取外部设备所需的数据,并将其从设备读取到内存中。

3. 数据写入:当外部设备需要写入数据时,DMA控制器会将数据从内存中读取到设备中,然后将其写入到目标内存地址。

4. 数据转换:在将数据从设备写入内存时,数据可能需要进行转换,例如将字节转换为硬盘所需的扇区格式。

5. 数据写入:当外部设备需要读取数据时,DMA控制器会将目标内存地址中的数据读取到设备中,然后将其从设备读取到内存中。

6. 数据转换:在将数据从设备读取到内存时,数据可能需要进行转换,例如将字节转换为硬盘所需的扇区格式。

DMA写操作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特别是在需要频繁访问外部设备时,因为它可以跳过内存读取和写入的过程,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但是,在进行DMA写操作时,需要注意数据访问权限和设备兼容性等问题,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dma实验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dma实验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dma实验实验报告总结
通过对《fpga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的学习,对dma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如何才能把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为程序易于调试、易于阅读和易于写作软件的问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怎样将一个硬件原理图转换成设计文件?等等。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报告的格式吧!下面是给出的一篇课程实验报告,里面包含了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

1实验项目及任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8),完成一个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

2实验目的: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过程。

3实验原理:当数据采集卡采集到模拟信号后,经过a/d转换得到数字信号,再进行数据处理。

接着经过基带(对低频干扰不敏感)放大器进行放大,经滤波和信号调整后由a/d转换送入fpga进行处理。

8。

整体实现思想: 1、使用pci-e接口来驱动fpga2、以线性的模块形式完成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3、加入串口驱动模块,使其驱动数字电路。

4、并且添加相应的模拟电路来使fpga与模拟电路互连5、加入模拟信号的相关控制电路6、加入处理和控制算法7、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可能会对速度有一些要求,为此添加了一个模数转换器来减少转换次数。

8。

具体实现过程:
9。

总结本次实验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提高逻辑设计能力。

10。

附录中列出了各种元器件的型号,以供参考。

10。

致谢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参考了许多资料,特别感谢从本设计开始就指导我
的罗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没有他的帮助我无法顺利完成本次设计,在这里衷心地向他表示深深的感谢!最后,请允许我诚挚地说一句:罗老师,您辛苦了!。

STM32F4 第52讲 DMA实验实验程序讲解-M4

STM32F4  第52讲 DMA实验实验程序讲解-M4

DMA原理
DMA配置程序过程(串口发送DMA)
① 使能DMA时钟 RCC_AHB1PeriphClockCmd();
② 初始化DMA通道参数 DMA_Init();
③使能串口DMA发送,串口DMA使能函数: USART_DMACmd();
④查询DMA的EN位,确保数据流就绪,可以配置 DMA_GetCmdStatus();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void TIM_DMAConfig(TIM_TypeDef* TIMx, uint16_t TIM_DMABase, uint16_t TIM_DMABurstLength)
void TIM_DMACmd(TIM_TypeDef* TIMx, uint16_t TIM_DMASource,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DMA框图
DMA原理
DMA原理
DMA原理
DMA原理
DMA原理
DMA原理
DMA原理
DMA配置参数
① 通道 ② 优先级 ③ 数据传输方向 ④ 存储器/外设 数据宽度 ⑤ 存储器/外设 地址是否增量 ⑥ 循环模式 ⑦ 数据传输量
DMA原理 DMA库函数:
stm32f4xx_dma.c / stm32f4xx_dma.h
DMA原理
void DMA_Init(DMA_Stream_TypeDef* DMAy_Streamx,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
typedef struct {
uint32_t DMA_Channel; uint32_t DMA_PeripheralBaseAddr; uint32_t DMA_Memory0BaseAddr; uint32_t DMA_DIR; uint32_t DMA_BufferSize; uint32_t DMA_PeripheralInc; uint32_t DMA_MemoryInc; uint32_t DMA_PeripheralDataSize; uint32_t DMA_MemoryDataSize; uint32_t DMA_Mode; uint32_t DMA_Priority; uint32_t DMA_FIFOMode; uint32_t DMA_FIFOThreshold; uint32_t DMA_MemoryBurst; uint32_t DMA_PeripheralBurst; }DMA_InitTypeDef;

DMA实验

DMA实验
jx44b0实验系统教案dma实验dma实验dma实验dma实验jx44b0实验系统教案武汉创维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5131提纲113322实验目的实验内容预备知识24455基础知识实验设备66实验过程77实验报告要求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了解dma传送原理?掌握s3c44b0dma控制器的使用?掌握dma软件编程方法3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编写单字节方式双字节方式和四字节方式常规内存拷贝及时间检测程序?编写dma方式内存拷贝及时间检测程序4?比较dma方式内存拷贝及常规内存拷贝的效率三预备知识预备知识?了解adt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功能?了解dma的原理以及处理步骤5四实验设备实验设备?jx44b0教学实验箱?adt1000仿真器和adtide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连接线6五基础知识直接数据存储dma?dma方式?当高速外设要与系统内存或者要在系统内存的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快速传送时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可能不能满足要求7?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的?采用dma方式在一定时间段内由dma控制器取代cpu获得总线控制权来实现内存与外设或者内存的不同区域之间大量数据的快速传送五基础知识典型的dma控制器以下简称dmac的工作电路8五基础知识dma数据传送的工作过程?1dmac发出dma传送请求?2dmac通过连接到cpu的hold信号向cpu提出dma请求?3cpu在完成当前总线操作后会立即对dma请求做出响应9cpu的响应包括两个方面
启动DMA传输并开始计时
rZDCON0=0x1; Timer_Start(3);
23
五 基础知识
DMA的内存拷贝操作
等待传输完成,传输完成标记将在DMA中断服务程序中置位
while(zdma0Done==0);
返回当前定时计数器中的值

微机原理——9.DMA控制器及其应用

微机原理——9.DMA控制器及其应用

微机原理——9.DMA控制器及其应用
8237A DMA控制器及其应用
1.DMA读操作:读存储器送外设。

2.DMA写操作:读外设写存储器。

3.DMA校验操作:通道不进行数据传送操作,只是完成校验功能结构及引脚
主要功能
8237A是一种40引脚双列直插式的高性能可编程DMA控制器,采用+5V工作电源,主频5MHz的8237A传送速度可达到1.6Mb/s 工作状态
DMA控制器一方面可以控制系统总线,这时称它为总线主模块;另一方面又可和其他接口一样,接受CPU对它的读/写操作,这时DMA控制器就成了总线从模块
内部结构
引脚及功能
工作方式
1.字节传送
2.块传送
3.请求传送
4.级联传送
工作时序
外设和内存间的DMA数据传送时序
空闲周期、有效周期和扩展写周期
系统复位后或无DMA请求时处于空闲周期,这时DMA处于从态方式
进入有效周期SO状态,等待CPU发出允许DMA操作的回答信号HLDA
如果正常时序仍然不能满足要求,以至于还是不能在指定时间内
完成存取操作,为了使READY信号提前到来,将写脉冲拉宽,并且使它们提前到来,这就要用到扩展写信号的方法
内部寄存器
通道寄存器:
基地址寄存器、当前地址寄存器、基字节计数器、当前字节计数器和工作方式寄存器。

dma实验报告

dma实验报告

dma实验报告实验名称:DMA性能测试实验目的:1. 通过DMA性能测试,了解DMA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与评估标准。

2. 分析DMA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优化DMA性能。

实验器材:1. PC机2. PCI-E x1拓展卡:使用基于PLX技术的高速总线接口,支持PCI Express 2.0标准,传输速率可达5Gbps。

3. DMA控制器卡:采用FPGA架构,支持高速DMA传输和中断服务。

实验步骤:1. 驱动安装:安装PCI-E x1拓展卡驱动和DMA控制器卡驱动。

2. DMA性能测试:采用自主开发的测试程序,对DMA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a. 带宽测试:生成大量的数据块,使用DMA进行快速传输。

通过计算DMA传输速率,评估DMA的带宽性能。

b. 延迟测试:建立DMA中断服务程序,通过使用高精度计时器,测量DMA传输的延迟时间。

通过计算DMA延迟时间,评估DMA的实时性能。

c. 并发测试:设置多个DMA通道,建立多个DMA传输任务,同时执行多个DMA传输操作。

通过测量每个DMA通道的吞吐量,评估DMA的并发性能。

3. 分析DMA性能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DMA性能瓶颈,并进行性能优化。

实验结果:1. DMA带宽测试结果:DMA带宽可达3Gbps。

2. DMA延迟测试结果:DMA传输延迟时间小于10us。

3. DMA并发测试结果:同时执行20个DMA通道,吞吐量可达60Gbps。

实验结论:通过DMA性能测试,我们了解了DMA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与评估标准,得出DMA带宽可达3Gbps,传输延迟时间小于10us,同时执行20个DMA通道的吞吐量可达60Gbps的结论。

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对DMA进行了性能优化,进一步提升了DMA的性能。

参考文献:[1] 高速总线接口PLX技术资料手册。

[2] FPGA原理与编程实验教程。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设备安全操作规定为了确保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对DMA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规范。

一、DMA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骤1.开机:按下电源开关,确保DMA设备供电正常。

2.设定实验条件:按照样品的性质、实验目的等要求,设置DMA设备的实验条件。

3.样品准备:按照实验要求,研磨、切割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处理、干燥等操作。

4.检测样品:将样品装入DMA设备检测仪器中,并根据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检测操作。

5.结束实验:完成操作后,关闭DMA设备电源开关,断电。

二、DMA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定1.操作前必须检查DMA设备的供电、仪器的安装是否牢固,各部位的紧固螺母、管道连接是否松动或密封不良,设备表面是否有异常等情况。

如出现问题,必须及时通知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进行检测和修复。

2.认真阅读DMA设备的操作说明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替换设备部件。

3.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能够熟练操作DMA设备,避免对人身造成伤害或设备受损。

4.检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充分的处理,在穿着手套和面罩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5.检测过程中,不能随意打开操作室的门窗,避免影响检测的精度和结果。

6.如DMA设备发生异常,操作人员要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查问题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7.操作结束后,必须做好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将样品容器清洗干净,吸尘器清洁脏物,将DMA设备内外表面做好清洁处理,防止污染和杂质影响检测精度。

三、DMA设备操作时需注意的事项1.DMA设备须安置在防震、防静电、干燥、通风、无尘、恒温的仪器间内,避免插拔设备电源和通讯线,以免影响数据及设备的正常工作。

2.DMA设备的工作电压为220V,操作前需检查电源线是否接地,电源开关是否合规。

若发现电源线与插座存在问题,务必停止操作,并及时通知电气工作人员处理。

3.DMA设备通常需要10-30分钟预热时间,操作前应该按照操作说明进行预热,避免检测结果的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ma读操作实验篇一:DMA实验报告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的测量原理及仪器结构;2.了解影响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实验结果的因素,正确选择实验条件;3.通过聚合物PP 动态模量和力学损耗与温度关系曲线的测定,了解线性非结晶聚合物不同的力学状态;4.学会使用DMA来测试聚合物的Tg,并会分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在外力作用下,对样品的应变和应力关系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即为动态力学分析。

动态力学分析能得到聚合物的动态模量、损耗模量和力学损耗。

这些物理量是决定聚合物使用特性的重要参数。

同时,动态力学分析对聚合物分子运动状态的反应也十分灵敏,考察模量和力学损耗随温度、频率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的特性可得到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许多信息,如阻尼特性、相结构及相转变、分子松弛过程、聚合反应动力学等。

高聚物是黏弹性材料之一,具有黏性和弹性固体的特性。

它一方面像弹性材料具有贮存械能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像非流体静应力状态下的黏液,会损耗能量而不能贮存能量。

当高分子材料形变时,一部分能量变成位能,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而损耗。

能量的损耗可由力学阻尼或内摩擦生成的热得到证明。

材料的内耗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性能的标志,而且也是确定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和使用环境的条件。

如果一个外应力作用于一个弹性体,产生的应变正比于应力,根据虎克定律,比例常数就是该固体的弹性模量。

形变时产生的能量由物体贮存起来,除去外力物体恢复原状,贮存的能量又释放出来。

如果所用应力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产生的应变与应力同位相,过程也没有能量损耗。

假如外应力作用于完全黏性的液体,液体产生永久形变,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正比于液体的黏度,应变落后于应力900,所示。

聚合物对外力的响应是弹性和黏性两者兼有,这种黏弹性是由于外应力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而分子链又倾向于排列成最低能量的构象。

在周期性应力作用的情况下,这些分子重排跟不上应力变化,造成了应变落后于应力,而且使一部分能量损耗。

正弦应变落后一个相位角。

如果施加在试样上的交变应力为ζ,则产生的应变为ε,由于高聚物粘弹性的关系,其应变将滞后于应力,则ε、ζ分别以下式表示:ε=ε0exp iωtζ=ζ0exp i)式中ε0、ζ0——分别为最大振幅的应变和应力;ω——交变力的角频率;δ——滞后相位角。

i=-1,此时复数模量:E*=ζ/ε=ζ0/ε0exp iδ=ζ0/ε0=E+i E 其中E=ζ0/ε,0 ,,,cosδ为实数模量,即模量的储能部分,而E=ζ0/ε0 sinδ表示与应-1,,变相差π/2的虚数模量,是能量的损耗部分。

另外还有用内耗因子Q或损失角正切tanδ来表示损耗,即Q=tanδ= E/ E -1,,,因此在程序控制的条件下不断地测定高聚物E’’、 E’和tanδ值,就可以得到动态力学—温度谱(动态热机械分析图谱)。

尽管图中所示的曲线是典型下的,但实际测出的高聚物谱图曲线在形状上与之十分相似。

从图中看到实数模量呈阶梯状下降,而在阶梯下降相对应的温度区E’’和tan δ则出现高峰,表明在这些温度区高聚物分子运动发生某种转变,即某种运动的解冻,其中对非晶态高聚物而言,最主要的转变当然是玻璃化转变,所以模量明显下降,同时分子链段克服环境粘性运动而消耗能量,从而出现与损耗有关的E’’和tanδ的高峰。

为了方便起见,将Tg 以下(包括Tg)所出现的峰按温度由高到低分别以α、β、γ、δ、ε?命名,但这种命名并不表示其转变本质。

三、实验仪器仪器型号:DMA/SDTA8610e METTLER TOLEDO生产频率:1HZ升温速率:10℃/min主要技术指标:(1)操作模式:多重应力、应变和频率模式,具有直接测定样品力传感器和位传感器;(2)频率范围:0.001-200Hz;(3)温度范围:-150—500°C;(4)受力范围:0.005—18N;(5)tan δ范围:0.0001—100;(6)刚度范围:10—108N/m;(7)仪器操作系统和分析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配备专业的DMA分析软件。

四、实验药品水凝浆样品五、数据分析14012010080MMPa604020?T。

在基于描述符的DMA传送中,一个DMA通道可以被编程建立,并且在当前序列完成之后自动启动另外一个DMA传送。

基于自动缓冲的DMA传送允许处理器直接编程DMA 控制寄存器,以发起一个DMA传送。

完成传送时,控制寄存器被它们的原始设定值自动更新。

基于描述符的DMA传送基于描述符的DMA传送是Blackfin控制DMA传送的最普通方法。

使用该方法时,DMA通道需要一组称之为DMA描述符的参数,该参数存储在存储器中。

每个描述符包含特定DMA传送序列所需的所有信息,其结构主要由要传送的数据块的32位起始地址、要传送的数据量、其他各种控制信息、指向下一个描述符的指针组成。

? DMA描述符的结构DMA描述符中各元素的定义如下表:表 DMA描述符定义其中BASE是描述符的真实地址。

处理器可以将表示多个传送的多组描述符放入存储器中,并构成一个链表。

当链表被生成时,DMA通道就有了完成多个传送序列所需的所有信息,这些传送序列不需要处理器干预。

当一个传送序列结束时,下一个描述符指针必须指向包含一个16位数据的存储单元,该16位数据的第15位为0。

如果该数据的第0位为1,DMA通道仍被使能,但被延迟,并且剩余的FIFO值不被丢弃。

基于寄存器的DMA传送 ? 下图为DMA配置寄存器中各个位的配置情况:DMA配置寄存器每个DMA通道都有独立外设的一些功能。

通过DMA配置字可以控制和监视独立外设的下列行为: ? 数据传送的方向独立外设的方向位是可读写的。

对于某些外设和MemDMA,该位是不能被修改的。

? 数据尺寸独立外设数据长度可以是8位16位32位。

某些外设仅仅支持16位和32位。

对于每次传送,DMA地址的变化与数据的尺寸有关。

传送8位数据时,DMA地址增1,传送16位数据时,DMA地址增2,传送32位数据时,DMA地址增4。

下表说明在DMA配置字如何配置有效的数据尺寸表DMA数据尺寸定义外设控制位独立外设控制位提供了通过描述符对外设的控制。

? 外设状态独立外设状态位包含与当前描述符DMA传送有关的,包括缓冲器状态在内的外设说明信息。

在DMA传送完成时,该信息被写回当前描述符的DMA配置字中。

4. Memory DMA (MDMA)Memory DMA控制器提供在Blackfin存储空间的存储器与存储器的DMA传送,这些存储器空间包括外设组件互连地址空间,L1,L2以及外部的同步和异步存储器。

MDMA控制器控制器由两个通道组成。

一个源通道,用于读存储器;一个目的通道,用于写存储器。

两个通道共享一个可存放16条记录的32位FIFO,源DMA通道写FIFO,目的DMA通道读FIFO。

FIFO支持8位16位32位传送。

注意:MDMA控制器不支持基于自动缓冲的DMA。

操作流程: ? MDMA_S0_START_ADDR装入源内存首地址(32位); ? MDMA_D0_START_ADDR装入目的内存首地址(32位);?? ?配置Peripheral Map Register,使之DMA通道类型为MDMA.;写描述字,配置DMA控制寄存器。

六、实验设计1. 设计思路本实验采用MDMA方式实现了内存之间数据块搬移的功能。

实验设计思路如下:初始化一块大小为20XX字节的源缓冲区Src_Buf,全局变量;初始化一块大小为20XX字节的目标缓冲区Dest_Buf,全局变量;将Src_Buf的内容用MDMA复制到Dest_Buf中。

2. 设计实现MDMA共有2路分别是: ? MDMA_D0/S0 ? MDMA_D1/S1他们之间的差异仅在于优先级高低的不同。

这里我们选择MDMA_D0/S0来实现数据的拷贝。

我们设计一下MDMA的数据搬移方案:我们需要将20XX 字节的数据进行数据搬移。

我们这里采用16bit位的DMA的方式20XX字节按16bit划分,一共有1000个单元。

在此,我们可以确定: ? MDMA的MODIFY应该为2,即为16bit。

? COUNT应该为1000,(1000 将其综合后可以得出:表 MDMA配置MDMA_D0_PERIPHERAL_MAP和MDMA_S0_PERIPHERAL_MAP使用默认配置,即为0x0040。

MDMA_D0为MDMA的Write端,MDMA_S0为MDMA 的Read端,因此MDMA_D0_CONFIG的第1bit为1;MDMA_D0_CONFIG的第1bit为0。

我们为了能观察结果,要在MDMA完成之后引发中断,我们在MDMA_D0传输完成后进入中断,所以MDMA_D0_CONFIG第7bit为1。

表 MDMA配置七、实验步骤1. 将仿真器的一端与PC相连,另一端与EBF-LAB533实验平台的JTAG口连接,然后按先后顺序分别给实验平台和仿真器上电。

2. 打开VisualDSP++集成开发环境,导入工程。

打开File菜单,选择Open->Project ...,导入MDMA 目录下的“MDMA.dpj”工程 3. 编译并加载工程;打开Project菜单,选择Build Project。

4. 加断点,运行程序;在MDMA工程的中断服务程序"MDMA_Exp.c"中加断点,如下图:图 MDMA 实验断点位置打开菜单栏的Register 项,选择Peripherals->MEMDMAFlex->Source Channel-0,Peripherals->MEMDMAFlex-> Destination Channel-0,观察寄存器里的值;图 MDMA 寄存期初始值运行程序,当 MDMA 搬移完成后,程序会运行至断点处,观察 MDMA 通道 0 的寄存器里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