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与晨昏线-高一地理必修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课件-1.3-3 晨昏线-昼夜交替

高中地理课件-1.3-3 晨昏线-昼夜交替
②、计算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三、晨昏线(圈)的特点
➢ 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与赤道交点时刻永
远是6:00和18:00 ➢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0/小时,与地球自
转方向相反(相对运动)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重合,其余时 间斜交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地平面
用太阳高度 表示昼夜情况
太阳高度角大于0
太阳高度角等于0
太阳高度角小于0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四、晨昏线的作用
a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下图中AB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 若BC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3.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围绕太阳公转, 有 没有昼夜的更替?如果有, 昼夜更替的 周期又如何?
有。周期为1年
1、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 昼夜长短的原因:地球的公转
2、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
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线
昏线
(一)晨昏线的判读方法(1、自转法)
象。
3.一般的,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 24 小时。
1.请用地球仪和手电筒(作为太阳光)演示地球上“昼夜现象
” 与“昼夜交替现象”如何产生?并辨析其原因。昼夜更替
的周期为多少?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课件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课件

22.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3.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夜长乙>丙>丁 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24.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练习
[案例]读图回答:
(1)当AB为晨线时,此
日是 前后,判断理


(2)当DF为昏线时,此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当AC为晨线时,此 时是 节气,当DE为昏 线,此日是 节气;当 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时 北京时间是 ;当北京时 间为8点整,DF是 线。
位置
昼半球
太阳高度等于0° 太阳高度小于0°
晨昏线 夜半球
太阳高度等于90° 太阳直射点
三、昼夜交替
原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并不断 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晨昏线在地表自东向 西移动,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周期:1太阳日,24小时。
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是围绕太阳公 转,地球上还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答案:(1)12月22日 北 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 象 (2)23°26′N (3) 夏至 冬至 春分或秋分 (4) 20点 晨
4、利用晨昏线计算昼长(或夜长)时间。
计算昼夜长短,基本方法是:找出所求
地点所在的纬线,看该纬线被晨昏线分成 的两部分即昼弧或夜弧对应的弧度数。因 为整个纬线圈对应24小时,所以昼长=24* 昼弧对应弧度数/360°;夜长=24*夜弧对应 弧度数/360°。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昼夜交替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昼夜交替

C BN
D C
AS
D
·
③冬至日: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南 回归线,晨昏线和南北极圈相 切。北极圈以内全部在夜半球 ,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 全部在昼半球,出现极昼现象 。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 23°26′。
春分日
B A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N
S
(3)晨昏线判读
①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南 半球俯视图
②确定昼、夜半球。
③结合自转方向,黑色 的线为昏线,红色的线 为晨线。
侧视图
①春分日或秋分日:
俯视图
3月21日这天,太阳直射赤道,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晨昏线和经 线的夹角为0°。
B
D
A ②夏至日:6月22日这一天,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和北 极圈、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 内全部在昼半球,出现极昼现 象。南极圈以内全部在夜半求 ,出现极夜现象。晨昏线和经 线的夹角为23°26′。
(3)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
2、晨昏线 (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晚进入白昼)
昏线: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夜半球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昼进入夜晚)
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夜晚进入白昼
昏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白昼进入夜晚
(2)移动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小时15° ,太阳东升西 落,因此地球表面的晨昏线就自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
人教26
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的产生:地
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因此被太阳照射 的半球称为昼半球,没有 被太阳照射的半球称为夜 半球,这样昼夜现象就产 生了。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灵魂是种子,它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浇淋下长成参天大树,也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浸泡下发成一颗绿豆芽。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一)昼夜交替1.(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二)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三)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运动-昼夜交替和地方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运动-昼夜交替和地方时教学设计
【过渡】既然同学们现在能够判断出昼昏线,就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极投影中,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在侧投影中昼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演示】地球自转的极投影和侧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和晨昏线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关系。
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动画,观察并思考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这两条分界线的特点得出判断的依据。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
完善板书
总结要点,突出重点
课堂反馈
布置练习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当堂完成作业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板书】一、昼夜交替
【提出问题】在动画演示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昼夜半球之间始终存在着分界线,请同学们来思考这两条分界线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判断这两条分界线?
【演示】地球自转的极投影,指导学生观察经过昼夜半球分界线的变化过程。
【小结】经过观察和讨论我们发现:按地球自转方向一条分界线是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另一条分界线是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因此,按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就被称为“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就被称这“昏线”。这就是晨昏线的判断依据。
学习是为了使用,使用可以巩固学习。本节课教学中辨证地处理学与用的相互关系,做到以用为主,学用结合,使知识得到迁移,并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了达到此目的,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合作,和谐发展,教学相长。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特选择了有针对性的习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练,及时有效地掌握相关教学内容。
【板书】三、地方时的计算步骤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地理(上)知识点要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地理(上)知识点要点总结

高一地理(上)知识要点地理组第一章:行星地球(注意:黑体表示为重点)一:1.1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2.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地月系八大行星及其卫星月球其他行星、卫星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99.86%银河系层次:总星系恒星世界河外星系3.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巨行星:木星、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钻木取火)5、地球的普通性普通性:八大行星都是不透明的近似球形的星体;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围绕自身的轴自西向东(除金星外)不停地自转;公转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点。

6、地球的特殊性——生命的存在(重点)地球上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物质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液态水)②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原始海洋的形成生命的摇篮二:1.2节太阳队地球的影响1.(P8)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来源: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对地球的影响:(1)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太阳能(直接利用),煤、石油(间接利用)](2)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4.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耀斑(周期11年)也是重要标志;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黑子:影响气候(降水量与黑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6. 对地球的影响耀斑影响大气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在高纬地区出现极光三:1.3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形状: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课件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课件
方向自转, 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为昏线, 为昏线, 为晨线。 为晨线。
5.晨昏线有以下六个特点 .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只有在春 (5)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 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 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 小时 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小时,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是围绕太阳公 转,地球上还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有昼夜交替现象,周期为 年 有昼夜交替现象,周期为1年。
晨昏线及其应用 晨昏线又叫晨昏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又叫晨昏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地球上的大 圆圈,其中半个圆圈是晨线,半个圆圈是昏线。 圆圈,其中半个圆圈是晨线,半个圆圈是昏线。晨线是指地球上某些 地方由黑夜进入白昼状态的界线,反之则为昏线。 地方由黑夜进入白昼状态的界线,反之则为昏线。 1.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 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 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 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最大为23°26′。晨 夏至日最大为 ° 。 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不相切,其余时间都相切, 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不相切,其余时间都相切,相切的纬线 圈上为极昼或极夜;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昼 圈上为极昼或极夜;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 某一纬线圈上位于昼 半球的部分)、夜弧 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分 两部分, 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分)两部分 半球的部分 、夜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分 两部分,对其进 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情况。 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夜交替: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有昼和夜之分 (动态)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1、昼夜与昼夜交替
原因
周期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
昼夜 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有了昼夜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 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②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停地交替
24小时
(1个太阳日)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如果地球不自转,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若有,周期是多少?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2、晨昏线(圈)
夜半球
昼半球
理论:昼半球=夜半球 实际:昼半球>夜半球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青丽波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二)昼夜交替 (三)时差 (四)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一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1、昼夜与昼夜交替
昼夜:
同一时刻,不同地点有昼和夜之分 (静态)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特点
夜弧
昼弧
①形状:大圆(圆心在地心) 平分地球,平分赤道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特点
①形状:大圆(圆心在地心) 平分地球,平分赤道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夜弧
昼弧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特点
或 和 侧2视020图/11/1:2 整条晨线 整条昏绵线阳中学 青俯丽波视图:半条晨线 半条昏线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界点
晨昏圈中纬度最高的点 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点 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界点
晨昏圈中纬度最高的点 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点 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特点
2020/11/12
①形状:大圆(圆心在地心) 平分地球,平分赤道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③自东向西(逆自转)移动, 15°/h,周期为24h
④构成:晨线 + 昏线 晨线:夜 → 昼 日出
(顺自转方向)
昏线:昼 → 夜 日落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特点
2020/11/12
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 直射点纬度+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点的纬度=90°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特点
①形状:大圆(圆心在地心) 平分地球,平分赤道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③自东向西(逆自转)移动, 15°/h,周期为24h
2020/11/12
➢晨昏线的判读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或 和 侧2视020图/11/1:2 整条晨线 整条昏绵线阳中学 青俯丽波视图:半条晨线 半条昏线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判读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判读
2020/11/12
绵阳中学 青丽波
意义之二 昼夜交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