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植物资源
长白山动植物介绍

长白山介绍长白山脉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
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
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
长白山脉区域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
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
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
2010年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经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其中更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的五大湖泊、中国的十大森林等。
长白山在生态、生物、地质和历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动物资源长白山景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动物资源,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
其中,森林昆虫害虫6目48科387种;森林昆虫天敌7目29科94种;圆口类1目1科3种;鱼类2目4科8种,两栖类2目6科13种,爬行类1目3科11种,鸟类18目48科277种;哺乳类6目19科58种;脊椎动物30目61科370种。
在1225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0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金雕、白肩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麝、黑熊、棕熊、水獭、猞猁、马鹿、青羊(斑羚)、鹗、鸢、峰鹰、苍鹰、雀鹰、花尾榛鸡等。
在这些动物中,药用类15种,食用类14种,毛皮类2种,观赏类1种。
植物资源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已发植物资源现的有2277种,分属73目246科。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一、引言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著名的山脉,也是中国的天然植物宝库之一。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辽宁省白山市境内,总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
这里地处东北亚植被过渡带,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涵盖了从温带针叶林到北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高山草甸的多个植被类型。
为了更好地了解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本文从植物种类、分布特点和植被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植物种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北地区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这里共有维管束植物约1600种,占中国维管束植物总数的1/3以上。
木本植物约有70科260余种,草本植物约有80科13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0科80余种。
1. 木本植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木本植物主要以松科、冷杉科和桦木科植物为主。
松科植物有红松、云杉、落叶松等;冷杉科植物有长白冷杉、云冻杉等;桦木科植物有铁杉、白桦、水曲柳等。
这些木本植物在长白山的不同海拔高度都有分布,从山脚下的针叶林到高山的高山垂直带草甸都有它们的身影。
2. 草本植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多生于高山草甸和湿地。
高山植物有早熟禾、莎草、鸭跖草等;湿地植物有香蒲、芦苇、柳叶菜等。
这些草本植物为当地的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也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分布特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的分布特点主要受地形、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貌的植被景观。
1. 海拔高度长白山的海拔高度差异较大,从山脚到山顶的海拔差距约有2000多米。
这导致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般来说,低海拔地区主要以针叶林为主,中山地带则是针阔混交林,高山地带则是高山草甸。
这种垂直分布的植被类型使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为了研究高山植被的理想场所之一。
2. 气候条件长白山地处东北亚大陆季风气候区,气候寒冷多雨,受到西伯利亚寒潮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长白山探寻野生动植物

长白山探寻野生动植物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长白山地处寒温带,气候寒冷湿润,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探寻到各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让我们一同踏上探寻之旅。
一、长白山的动物世界长白山作为自然保护区,它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着多种珍稀动物。
长白山是东北虎、豹、林麝等保护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这里的浑河和长白江河道上曾出现过大批次的鱼类迁徙,吸引了众多的候鸟和鱼类。
其中,东北虎是长白山的代表性动物之一。
长白山是东北虎的故乡,被誉为“东北虎王国”。
这里的东北虎数量仅次于俄罗斯境内,被誉为“东北虎之乡”。
此外,长白山还有穴熊、猞猁、豹猫等珍稀兽类,它们都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骄傲。
二、长白山的植物奇观长白山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还有独特的植物奇观。
长白山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气候呈纬度性变化,这些因素使得长白山成为十分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
在长白山,人们可以看到像仙人掌一样的珍贵植物——松毛岭独活。
长白山还是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的家园,如延龄草、兰花等。
这些植物在长白山的特殊环境下得以生长,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三、长白山的探寻之旅在长白山进行野生动植物的探寻之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了解关于长白山的气候和地理特征,尽量选择适宜的探寻时间。
其次,要了解长白山的自然保护政策,遵守相关规定,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在探寻之旅中,我们需要带上合适的装备,如舒适的鞋子、合适的服装等。
同时,要注意安全,不轻易触动野生动物,以免引起危险。
探寻之旅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如野生动植物观察、摄影等,增加对长白山的了解和体验。
四、长白山的生态保护长白山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长白山的生态保护中。
首先,要加强对长白山的科学研究,了解长白山的自然特点和生态功能,为长白山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润,山峦起伏,植被丰富。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亚植物区系的宝库”,其植物区系具有独特的特征,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推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经126°54′~128°17´,北纬41°43′~42°26´,总面积2674.18平方公里。
保护区地势复杂,山峦连绵,最高峰长白山主峰位于保护区境内,海拔2749米。
由于地处东北季风区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在-4℃至3℃之间,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之间,因此适宜于植被的生长。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丰富多样,根据植被类型可分为高山草甸、针叶林、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四大类型。
高山草甸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脊、山坡,植被以高山草本植物为主。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米的山地,植被以云杉、冷杉等针叶树为主。
混交林分布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地,植被以落叶树和针叶树混交为主。
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以榛树、枫树、柳树等为主。
以上植被类型相互交错,形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植被景观。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植被特征主要表现在植物组成和植被结构两个方面。
植物组成方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已有种子植物1792种,隶属125科421属;孢子植物51种,隶属16科23属;蕨类植物154种,隶属48科102属。
植物区系中有不少珍稀濒危植物,如长白山冷杉、长白山谷精草、长白山滇红杉等,为长白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天堂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早确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这片被誉为“生物宝库”的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珍稀的生态系统中,许多濒危物种找到了它们的理想栖息地。
本文将为您介绍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让我们一同领略这片天然的宝藏。
一、植被多样性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繁多,从山麓到高山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植物。
在低海拔区域,常见的植被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地。
而在高山区域,由于气候条件的严酷,植被逐渐变得矮小且稀疏。
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植物如云杉和火炬松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茂盛,增添了长白山的魅力。
二、丰富的野生动物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是许多重要物种的栖息地,其中包括豹猫、黑熊、西伯利亚虎等珍稀动物。
这里还栖息着大量的候鸟,是它们迁徙的必经之地。
以黑熊为例,它们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之一,数量稀少。
保护区的设立为黑熊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栖息地,使它们得以繁衍生息。
这片土地上还栖息着大量的鸟类,其中包括东北虎、黄腹角鸮和白头鹿鸺等濒危鸟类。
这些动物的存在使得这片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挑战虽然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为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有力的保护,但保护这些物种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一些物种面临着丧失栖息地和灭绝的威胁。
例如,森林砍伐和非法盗猎导致动物的栖息地减少,栖息地破碎化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物种,政府和环保组织加大了对非法盗猎和乱砍滥伐的打击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结语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人们心灵栖息的一方净土。
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既是对自然界的负责,也是对我们后代的责任。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能够继续成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为我们留下一片美丽的自然遗产。
长白山植物种类

长白山植物种类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点,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长白山的植物种类。
长白山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
比如,长白山是中国最大的裸子植物天然分布区之一,这里有许多古老的裸子植物,如马尾松、落叶松等。
这些裸子植物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能够在严寒的冬季生存下来。
长白山还是许多草本植物的生长地。
这里的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如灯台草、升麻、黄芪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生产和研究中。
比如,灯台草被称为“长白山的黄金”,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除了裸子植物和草本植物,长白山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植物。
比如,这里的森林植被非常丰富,有许多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常见的树种有白桦、落叶松、云杉等,这些树木高大挺拔,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景观。
长白山还有一些特有的植物种类。
比如,长白山雪莲是长白山的特有植物之一,被誉为“植物界的明珠”。
长白山雪莲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花朵洁白如雪,被誉为高山之王。
总的来说,长白山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了裸子植物、草本植物、森林植被等多个类型。
这里的植物资源丰富,对于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好长白山的植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长白山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长白山区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调查报告

汇报内容
一、自然概况 二、研究概况 三、植物种类
四、分布类型
五、经济价值 六、参考说明
长白山主峰北坡景观
一、自然概况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25o20′~130o20′, 北纬40o41′~44o30′,面积7.594 104km2,范围包括吉林省通化、白山、 延边等地区的27个市、县。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东与俄罗 斯接壤,西南接辽宁省,北连黑龙江省。
兴安杜鹃景观
狗枣猕猴桃叶
木通马兜铃花
南蛇藤果实
五味子果实
四.分布类型:
1.水平分布
长白山区维管植物在其境内的分布可分为3类: 广布型(全区的各市、县均有分布)113科、370属、664种,分别占科、 属、种数的79.02%,58.82%,36.89%,代表种类主要有卷柏、球子蕨、过山 蕨、赤爮、芦苇等。
长白山地区新生代以来,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第三纪伴有火山的 间歇性裂隙式喷发,地下深处的岩浆大量喷出地面,构成广阔的玄武岩台地。 至第四纪,火山活动趋于活跃,由原来裂隙式喷发转为中心式喷发,形成了 以长白山火山、望天鹅火山等海拔1800m以上的大火山锥体,以及许多小的火 山锥体。
长白山天池西坡秋季景观
长白山地区主要山脉有 长白山、龙岗山、老岭、 南岗山、甄峰岭、哈尔 巴岭及张广才岭、老爷 岭等南段。主要河流有 松花江水系的五道白河、 古洞河、头道白河、松 江河、辉发河、一统河、 三统河等。
长白山瀑布(长白瀑布)夏季景观
长白山瀑布(锦江瀑布)秋季景观
图们江水系的布尔哈通河、汪清河、海蓝河等;鸭绿江水系的哈泥河、新开河、 八道沟河、五道沟河、浑江等。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春季景观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活火山,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拥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高山草甸、湖泊和瀑布等自然景观,同时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本文将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
一、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草甸等。
针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主要由红松、落叶松、白桦等树种组成;阔叶林分布在低海拔山地,主要有榉树、山杨、水曲柳等;针阔混交林则分布在中海拔地带,由针叶树和阔叶树混生而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还有大片的高山草甸,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植被以高山草本植物为主,植被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很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带谱特征,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垂直分布上,可以明显地划分为森林带、亚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每个带谱中都有其独特的植被景观和植物群落。
二、植物物种多样性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有木本植物219科,1147种次,它们主要分布在森林带和亚高山带,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植物。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蕴藏着许多珍贵的植物资源,如黄连、细辛、西伯利亚衣冠松等,它们对研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结构也相当丰富,主要由中国北方特有的植物种类构成,同时也具有一些北温带植物种类。
在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地形条件下,植物群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一些植物群落对研究自然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植物群落能够稳定地保持土壤的结构和水分,减缓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野生药用植物
长白山是我国五大天然药库之一。
野生经济植物达146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800多种。
主要有:人参、草苁蓉、木灵芝、药景天、平贝母、五味子、天麻、细辛、不老草等。
人参
野山参,一种名贵中药材,价值不菲。
因其生长年代久远,故认为它品质最好、药效最佳。
在多年的挖掘中,越发的减少,在吉林大部分地区绝迹。
目前在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或周围的山区存在一些。
按叶子的多少来分品级,最好的是六品叶。
草苁蓉
传说从前长白山里有个屯子,屯子里的人都得到了一种怪病,浑身水肿,起不来炕。
有一天,一位头戴用紫色小花编的花冠的仙女指点大家吃了一种草药。
大家的病就都奇迹般地好了。
并且都比从前年轻了很多。
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草叫做“不老草”。
不老草是仙人指给人类的礼物。
据说用它泡酒,能延年益寿。
这“不老草”就是草苁蓉.
木灵芝
木灵芝是灵芝的一个别名。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
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
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
红景天
高山红景天:属珍稀濒危植物。
生于海拔1700米-2600米环境恶劣多变的长白山苔原带,生命力极强,因而具有其它植物所没有的独特功能,具有快速补能、抗寒冷、抗疲劳、抗辐射、抗缺氧等功效,其“扶正固本”作用在某些方面优于人参。
清朝作为宫廷供品,被康熙皇帝钦封为“仙赐草”。
平贝母
平贝母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名贵药用植物。
由于分布范围较狭窄,生长地区的林木不断受到砍伐,自然植被遭受破坏,林地环境恶化,加之不断采挖,因而野生植株逐渐减少。
五味子
北五味子宜寒冷气候,不受晚霜危害;宜生长在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土壤;喜阴光照,不耐涝。
在长白山区,北五味子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垂直地带,针阔灌多林植被,暗棕色森林土壤的构成的特殊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环境为北五味子创造了优良生态条件和营养成份的形成因素。
天麻
天麻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目前虽全国各大产区均已广为栽培。
但其野生资源,由于长期采挖和森林的过度采伐,严重破坏了其生态环境,有的地区已濒临绝灭。
细辛
细辛又名细参、烟袋锅花。
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为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因其根细、味辛,故得名。
牛皮杜鹃:属珍稀濒危植物,高10-30厘米。
长于海拔1700米至2400米的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叶常绿,5至7月开花,花色淡黄,与洁白的余雪中相映,愈显美丽。
美人松:学名长白赤松,是长白山特有的观赏树种,常成片生长于瘠薄的火山灰土壤中。
因其婷婷玉立,丰姿绰约,故被称为“美人松”。
树高二三十米,桔黄色的树干光滑发亮;苍翠的枝条全部集中在树干顶部,形成美丽的伞状树冠;斜长的枝条酷似少女在招手致意。
猴头蘑:又名猴头,是长白山特产的珍奇菌类,因形酷似猴子的脑袋而得名。
多生于潮湿的树林深处的柞树、栎树和核桃楸等树干上。
曾为清朝朝廷贡品,为人间四大美味之一,民间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美称。
绛珠草:生长在长白山海拔1200米至1700米之间的树林里,娇嫩纤细,叶略呈绛红色,花极细小,形似珠泪,所以又叫绛珠草。
它最禁不起风吹日晒,只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针叶林下。
《红楼梦》中把它作为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寄人篱下的林黛玉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