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完整版)
长白山考察报告

长白山考察报告为了探索加快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学习外地旅游开发先进经验,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借他山之石攻玉,7月24日至28日,政协五组赴吉林学习考察。
所到之处,大家强烈感受到思想之解放、政策之开明、发展之迅猛、变化之巨大,强烈感受到旅游经济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得到深刻的启迪。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印象1、长白山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为19万多公顷。
森林生态系统完整,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非常罕见。
因天公不作美,所到之日阴雨绵绵,但我们带着对天池的神秘向往,历经四个小时,驶向长白山。
一路上,群山环抱,绵绵悠长,印象最深的是山脚下的美人松,或一枝独秀,或三五成群,让人不禁想起诗句“松袅袅,涧湍湍,无穷好景汇名山。
”来到天池脚下,坐巴士,盘山路,随着海拔的增高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植被种类在变化。
山脚是以阔叶林为主的参天大树,山腰是由于风的走向而向一面倾斜的灌木丛,山顶是苔藓地带,仅留下的一点点簿土长出一片片淡黄色的野花。
山顶气温只有10度左右,天空飘着小雨,风很大。
只见云雾蒸腾,往下望去雾蒙蒙的一片,风惨云暗,深不可测。
很遗憾没有领略到天池的风采,但我们感受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神秘。
除了天池,长白山还集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原始森林、云雾、冰雪等旅游景观为一体,构成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
大自然赋予了它无比丰富独特的资源,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胜地。
2、防川具有“一眼望三国”的特殊地理位置。
防川,濒江临海,依山傍水,是我国唯一中、俄、朝三国鼎足地带,东南与俄罗斯哈桑镇包得哥尔那亚小镇接壤,西南与朝鲜的豆满江里隔江相望。
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之美誉。
站在望海阁向南望,图们江缓缓远去,俄朝铁路大桥横架江上;顺江远眺,江海相连,景色壮观;转向西南,朝鲜豆满江市境内群山起伏,柳绿江蓝;俯视东南,俄罗斯境地近在咫尺;再向远望是一片平坦辽阔的濒海平原和湖泊沼泽,平原尽头,蔚蓝的日本海与天际相连,宛如一条银色丝带漂浮于天际。
黑龙江长白山探寻东北自然奇观的研学之旅

黑龙江长白山探寻东北自然奇观的研学之旅黑龙江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山脉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
其独特的地质和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奇观,吸引了无数研学之旅的脚步。
下面,让我们一同踏上黑龙江长白山的探寻之旅,领略这片神奇的大自然。
一、自然景观黑龙江长白山以其壮丽的火山地质景观而闻名于世。
巍峨的长白山主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境内的最高火山岩峰。
登上山顶,笼罩在云雾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观赏长白山的日出和云海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体验。
长白山还拥有丰富的瀑布、温泉和湖泊资源。
其中,长白山天池是一个被誉为“东北明珠”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绿树环抱,美不胜收。
此外,还有长白山飞瀑、长白九湾、长白温泉等风景名胜,让人流连忘返。
二、动植物资源长白山是中国最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之一,拥有着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栖息着众多珍稀动物,如东北虎、长白岩羊、黑鹳等。
而长白山的植被也是多种多样,常绿阔叶林、红松林、针阔叶混交林等景观交相辉映,让人目不暇接。
研学之旅的同学们可以在长白山上进行自然生态观察,了解动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保护意义。
同时,还可以参加专业的生物考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地质探索长白山是研究火山地质的宝库,这里保存着丰富的火山岩、火山口、火山砾等地质现象。
参观长白山火山地质博物馆,可以了解火山的形成、喷发过程以及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在黑龙江长白山的研学之旅中,同学们可以亲自到火山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体验火山的景象,了解火山的构造和地质特征。
这将为他们的科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并培养他们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文化交流黑龙江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融合了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风情。
在研学之旅中,同学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流,亲身体验东北的独特魅力。
此外,长白山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民风和传统节日,如冬季纳福活动、长白山滑雪节等。
长白山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结果与讨论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以下 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游客数量 少,影响力有限。
2、缺乏系统规划:旅游景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与整合,难以形成协同发 展的良好格局。
3、文化传承不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重视不 够,游客难以深入了解开封市的历史文化。
参考内容
引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开封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 包括北宋皇宫、清明上河图、龙亭大殿、铁塔公园等著名的历史古迹和艺术瑰宝。 然而,当前开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尚不充分,很多潜在价值仍未得到充 分利用。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以期为开封 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进行研究。首先,收集与开封市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其次,制定调 查问卷,选取开封市内的旅行社、旅游景区、历史文化遗址等关键对象进行实地 调查,了解当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数 据分析,为文章提供有力支持。
长白山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 究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长白山区的文化和旅 游资源
引言
长白山区作为中国东北的瑰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长白山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渐受到。本次 演示将深入探讨长白山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市场调研与游客吸引力分析、产 品策划与创意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以期为长白山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 利用提供参考。
4、森林公园:长白山区的森林公园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为游客提供了接 近大自然的机会。
长白山考察实践报告

长白山考察实践报告篇一: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地理系98级陈险峰2001年7月15日晚8:30我们一行20人由何老师带领乘坐北京开往长春的T59次列车,开始了为期7天的毕业实习考察。
本次实习考察设有两个地点:长春和长白山。
7月16日早7:00我们到达本次实习的第一站:长春。
长春的实习时间为两天,住在站前的天池宾馆。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长春城市地理概况,并利用两个半天的时间驱车带领我们参观了长春市容,介绍了长春市发展的历史。
在短暂的参观过程中使我感到这座坐落在东北平原腹地的城市正以自己独特的优势,持续快速地发展着。
长春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建成历史200多年,现为吉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面积20571平方公里,人口713万人。
长春地处东北地区的中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中温带,土壤肥沃,属黑土带,年均温4—5摄氏度,地貌类型为长白山到北部平原过渡的山前地带,因此城市街道呈波状起伏。
在市区内的东部自南向北有伊通河流过,是长春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水运线。
1894-1895年日俄战争以后,长春市区以二道沟为界形成沙俄和日本国的附属地,现都有遗址保留。
1931-1945年侵华战争期间,长春为伪满州皇都,成为殖民地城市。
日本人在此开发,形成以同心圆(单中心)为中心的放射状街道布局形式。
1948年长春市解放以后,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国家在此先后兴建了汽车厂、客车厂、机车厂、东北光学仪器厂等一批重点企业。
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长春市的科教育事业发达,是全国知识密集区。
科研单位众多,力量雄厚,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市物理研究所,等成为全国研究中心。
吉林大东北师范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均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发达的科技和教育,使长春蕴涵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长春有森林城的美誉,城市绿化覆盖率近40%,列全国大城市前列。
长白山区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调查报告

汇报内容
一、自然概况 二、研究概况 三、植物种类
四、分布类型
五、经济价值 六、参考说明
长白山主峰北坡景观
一、自然概况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25o20′~130o20′, 北纬40o41′~44o30′,面积7.594 104km2,范围包括吉林省通化、白山、 延边等地区的27个市、县。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东与俄罗 斯接壤,西南接辽宁省,北连黑龙江省。
兴安杜鹃景观
狗枣猕猴桃叶
木通马兜铃花
南蛇藤果实
五味子果实
四.分布类型:
1.水平分布
长白山区维管植物在其境内的分布可分为3类: 广布型(全区的各市、县均有分布)113科、370属、664种,分别占科、 属、种数的79.02%,58.82%,36.89%,代表种类主要有卷柏、球子蕨、过山 蕨、赤爮、芦苇等。
长白山地区新生代以来,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第三纪伴有火山的 间歇性裂隙式喷发,地下深处的岩浆大量喷出地面,构成广阔的玄武岩台地。 至第四纪,火山活动趋于活跃,由原来裂隙式喷发转为中心式喷发,形成了 以长白山火山、望天鹅火山等海拔1800m以上的大火山锥体,以及许多小的火 山锥体。
长白山天池西坡秋季景观
长白山地区主要山脉有 长白山、龙岗山、老岭、 南岗山、甄峰岭、哈尔 巴岭及张广才岭、老爷 岭等南段。主要河流有 松花江水系的五道白河、 古洞河、头道白河、松 江河、辉发河、一统河、 三统河等。
长白山瀑布(长白瀑布)夏季景观
长白山瀑布(锦江瀑布)秋季景观
图们江水系的布尔哈通河、汪清河、海蓝河等;鸭绿江水系的哈泥河、新开河、 八道沟河、五道沟河、浑江等。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春季景观
长白山及中朝边界考察报告

长白山及中朝边界考察报告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和朝鲜境内,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著名山脉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长白山的多样的自然环境及其充沛的人文历史,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着长白山及中朝边界这一话题进行考察,并提出一些评估和展望。
自然地理环境长白山是倒木河山脉的主峰,地处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交界处,总面积达到2800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
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植被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是全球少有的冰川雪山与林海草原交织的地区之一。
在长白山这个天然保护区的地区内,具有许多学术价值的自然景观包括有珍稀的高山湿地及许多独有的植物,比如说昆仑山梅花杜鹃、长白中腰位置的高山桦、坑泽草甸上的长叶杜鹃等许许多多。
除此之外,还有总共约有43条河流,在长白山脉上运行,其中以倒木河流域跨越中朝两国边界,总长大约115公里。
长白山上还有不少动物种类,其中有14种珍稀野生动物在国际野生物交易中被列入禁止交易名录之中。
长白山出现玄武岩和玄武岩流,情况可培育各种珍贵的地质体,包括长白山脉特殊的草甸沼泽景观和关键的石灰岩地貌。
长白山建立了自己的保护机制,像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特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委员会等,为了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了学者们的目光。
中朝边界长白山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中朝边界。
中朝边界长约1416公里,其中长白山脉成为了边境线的一个自然界标志。
自建国以来,中朝边境一直处于战争状态,长白山成为了两国之间一个敏感的地区,也就更多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长白山在中朝边界中的位置,使得它在两国交流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些年,随着中朝经济合作的加深,中朝边境的贸易也开始活跃起来。
但由于交流的缺乏,目前双方之间的合作仅限于贸易和一些自然资源的互换,而对于文化交流、科技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而学者们的到访以及学术合作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相互了解,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厚朴合作的发展。
长白山野外实习报告

长白山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2023年7月,我们一行来到了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长白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通过实地考察,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技能。
二、长白山自然地理环境概况1. 地理位置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27°56'—128°06'、北纬41°58'—42°06'。
长白山涉及范围较广,跨越延边、白山和通化三个地区。
其范围大致北起自我国安图县的松江镇,南和东南则延伸至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的南岗岭。
在我国众多名山中,长白山的纬度最高,也是欧亚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海拔高达2749m。
2. 地质地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
经过几次地质运动以后,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形成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火山地貌。
3. 气候长白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了独特的植被分布。
4. 植被长白山植被丰富,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布特征。
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着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
其中,长白山天池周围分布着我国北方特有的岳桦林。
5. 土壤长白山土壤类型多样,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等。
土壤发育程度与植被、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植被调查我们沿着长白山登山步道,从山脚到山顶进行了植被调查。
通过观察、记录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生长状况等,分析了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2. 土壤采样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别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下进行了土壤采样。
通过观察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分析了长白山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名称: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日期:2021年X月X日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野外实习旨在深入了解长白山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提升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为长白山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长白山自然环境考察实习团队首先对长白山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考察,包括地貌、气候和水文资源等。
同时,还了解了长白山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团队了解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和高原湖泊,气候温润湿润,水资源丰富。
2. 生物多样性调研实习团队对长白山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调研。
在植被方面,团队发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包括阔叶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等。
在动物方面,团队记录下了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此外,团队还进行了微生物的采样和分析,了解了长白山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
3. 生态系统研究实习团队选取了长白山的几个典型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湿地、山地和原始森林等。
团队进行了生境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和生物群落特征。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团队了解到长白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生态问题需要解决。
三、实习成果和总结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实习团队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和样本,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和数据报告。
实习团队还参与了长白山的生态保护工作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2. 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提升实习团队深入了解了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近距离接触自然,团队成员对环境污染和生物破坏等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 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实习团队提出了一些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包括加强生态监测和环境管理,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4978-81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
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
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
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
一个新的行程——漂流,漂流过后我们开始了新的旅
途,蹬长白山,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想以后带团时不会
有的,毕竟这次我是以一个学生旅游者的身份去的。
坐着环保车,唱着从未唱过的歌,真的是山路十
八弯,盘旋的山路,激动的心情,喝着我们“优美”
的歌声(透漏点小秘密:是我带头的,主要是我比较
有影响力呵呵~~)我们就来到了山顶,由于高原反应,
我们很多人在山上到干呼吸困难,耳朵有胀的感觉,
这也是我以后带团的一个经验,所以就必须事先贮备
好糖补充能量,或者巧克力等,望着1236个台阶我的心狠狠的颤抖了一下,但是这是任务我是必须做到的,带着无数的不情愿开始了登山的旅途,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景象,还有施工人员在辛苦的劳作,真的很危险,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真的很伟大,那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可以说长白山是一个以原始美得山,蹬台阶的一路我仔细看了身旁的景色,都是以原始美为基础的,长白上的美不仅是美在原始,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的传说,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犹如在眼前发生,它不仅孕育着那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美,还有一种巍峨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旅游者的。
长白山的天气可以说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们做好了充分的登山准备,一路上有说有笑也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好不容易蹬上了山顶,唯一安慰我们大家心灵的是看到了天池,关于天池的传说一幕幕“播放".看着眼前是真但像假的景观真的有点不敢
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让我的知识丰富了很多,此次行程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开拓我的视野。
而且在我们准备的工作中就无形的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查找资料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长白山的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的规划,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以不破坏原有的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和开拓无限的资源为辅,而这种开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真的要好好的规划和构思,长白山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景色,不在于山的衬托,花的臣服,而是它以他独特的魅力无形的刻在每位登山人的心中。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长白山的魅力,就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一样,这次的长白上考察让我真切的体会到旅游行业的伟大,它可以挖掘很多自然事物的原始很真正的魅力,让我,们真的感受到自然赋予我们资源是无穷的,长白上的开发是在慢慢的进行,它送走一批批满意而归的旅游者,真的让很多人都折服它的魅力,我们的这次考察可以说不
仅仅是知识上的丰富,更多的是我们领会到以后该怎么样去带领游客,让他们真正的领会长白上的魅力。
旅游是离开常住地以外的地方,为期三天的旅游真的让我感受很多,长白山的每一处风景都似乎在像我们昭示他们的独特,那种亲眼目睹了景色的心情是无法比拟的。
登了长白山之后我们接下来即使望天鹅,可以说这个词语在我的意识里是毫无概念可言,但是我们就是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眼界和知识才能为以后的事业奠下基础,我们等望天鹅恰好是下雨的时候,雨中的望天鹅更是美丽的,但是可能是由于开发的比较晚的原因,很多景点我们观看的时间很少,而我想知道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而且在我们游览望天鹅的时候,适逢赶上望天鹅的开发和规划,所以心中的景象就没有出现,这是一个遗憾,我们此次游览望天鹅的行程40多分钟,但是望天鹅的形象留下的何止40分钟无法忘记,第一次坐望天鹅的环保车,身边的风飘来的不仅仅是望天鹅对我们的吸引,更多的是伴
着我们激动的心情,走在望天鹅的栈道上,大家疯疯闹闹玩的不亦乐乎。
望天鹅的景色给我的感受就是以原始的形象衬托着水的身姿,弯弯曲曲的流向不知道什么地方,但是总有一股水流向的是我干涸的心扉,。
不是说不清楚它的美,而是很多语言汇聚到一起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们大家走在彼此心灵的深处,碰到的是最大的快乐,谁都不愿意去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我们都是在彼此珍惜的情况下结束行程的,我们的行程是圆满的结束了,但是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没有间断的时候
返程的时候大家更多的是不舍,舍不得~~可是时间回不去了,我们大家一起出来游玩的行程就在我们的歌声中结束了,9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并没有感到疲惫,而是回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掩面叹息啊!!!
这次的实习考察让我们的大学记忆都丰富了,更多的是多了一份彼此美好的回忆,然而长白山和望天鹅的形象却不会因为我们行程的结束而结束,期待更
多的旅游者来参观。
站在其中只能仰望,然而一旦结束就会变成期待,行程的结束时我们新的开始,而我们还会在不断的“奔走”中。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