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项目详解.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

肝脏酶谱
3、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γ-谷氨酰基移换 酶):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在肝脏 中,主要存在于肝毛细胆管,肝细胞的细胞 膜上也有分布。血浆半衰期为3~7天
凡是能影响到肝细胞或肝毛细胆管的疾病, GGT均升高
肝脏酶谱
4、胆碱酯酶 – CHE :体内胆碱酯酶分两 种。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
肝脏酶谱、蛋白、 胆色素、凝血因子
肝脏酶谱
1、谷丙转氨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浆中半衰期37~57小时。主要存 在各 种组织细胞胞浆中,肝细胞含量最高。红 细胞中ALT比血浆中含量高7倍,故标本溶 血影响结果。
临床意义:代表肝细胞受损。
肝脏酶谱
2、谷草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 :AST广泛分布于人体 各组织,为细胞内酶,主要分布于细 胞质和线粒体基质中 。
4、凝血活酶时间-APTT:本实验是内 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 试验。
肝脏酶谱
6、胆汁酸-TBA:血清胆汁酸水平是 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
临床意义:胆汁酸能反映肝脏的摄取、 合成及排泌功能 。
二、蛋白
1、血清(血浆)总蛋白-TP 临床意义:⑴血清TP增高:
⑵血清TP降低:
二、蛋白
2、白蛋白-Alb: 临床意义:⑴白蛋白增高:
⑵白蛋白降低
三、胆色素
总胆红质-TBIL 直接胆红质-DBIL
四、凝血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本实验可反映血浆中凝血 酶原时间、因子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 是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2、纤维蛋白原-FIB :FIB除参与止血、凝血过程 外,还通过与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 而介导血小板的聚集。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化学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化学的领域,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
肝脏是人体的一座“化工厂”,负责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胆囊则像一个小仓库,储存胆汁,帮助我们消化脂肪。
今天我们就聊聊如何通过实验室检查来了解这些器官的健康状况。
首先,得先说说肝功能检测。
肝功能是判断肝脏健康的“晴雨表”。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通过一系列血液检测来评估肝脏的状态。
比如,转氨酶,这可是检测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
ALT(丙氨酸转氨酶)和AST(天冬氨酸转氨酶)是两个关键的酶。
ALT主要存在于肝脏,AST则在心脏、肝脏和肌肉中都有。
要是这两个指标偏高,那肝脏可能正在“发火”,比如肝炎、脂肪肝等等。
接下来,就是胆红素的检测。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物质,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如果胆红素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俗称“黄疸”。
总的来说,胆红素分为直接和间接。
直接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肝脏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而间接胆红素升高,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
这就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然后,我们还得关注凝血功能。
肝脏是合成许多凝血因子的地方。
若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就会减少,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和INR(国际标准化比率)。
这些检测能帮助我们了解肝脏的合成功能是否正常。
再说说肝炎病毒的检测。
肝炎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中甲型、乙型、丙型肝炎尤为常见。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查找这些病毒的抗体或抗原。
这对早期发现肝炎、进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特别是乙型肝炎,它的潜伏期长,很多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
所以,定期筛查很有必要。
接下来,我们就转向胆道的检查。
胆道的健康对消化系统也非常重要。
我们通常会用超声波来观察胆囊、胆管的形态和功能。
胆石症是一个常见的胆道问题,超声波能很清楚地显示出胆囊中的结石情况。
如果胆石较大,可能会导致胆囊炎,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此外,胆汁酸的检测也是很有意思的。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血清酶的生理变异
1 性别 2 年龄 如 ALP 新生儿略高,1-5岁增至成人2-3倍,然后 逐渐下降,10岁左右又明显升高,达到成人3-5倍。 3 运动 4 进食 可引起多种酶升高,如CK、AST 多数不受影响
5 妊娠与分娩
6 其他:体重、身高、体位等
血清酶的检测方法及干扰因素
• 溶血 RBC含有许多酶,注意避免 • 抗凝剂 • 标本储存 • 试剂和方法 • 其他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肝脏的生理功能
1.代谢功能:三大物质(糖、蛋白质和脂类)的同化、储存和异化;核酸代谢、 维生素的活化和储藏;激素的灭活及排泄;胆红素、胆酸的生成;铁、铜等 金属的代谢 2.排泄功能: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 3.解毒功能:生物转化功能(同化、异化) 4.物质合成功能: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 灭活清除
②AST和ALT中度升高(100~500u/L)↑↑ 临床常用酶检查 a.病因与明显升高者相同,但病情较前轻。 b.慢活肝,严重胆道梗阻,胆道内压上升引起的肝C损伤 c.限局性肝病,原发、继发性肝病、如肝脓肿,局部性肝坏死 d.肝硬化进展期与活动期,AST>ALT,晚期升高不明显。 e.脂肪肝、洒精肝,可显轻、中度↑ ③ALT与AST轻度升高(<100u/L)↑ 轻微肝损伤的指征,各种轻型肝炎、物理、化学、药物、 营养因素等。 2.心脏疾病 ① 心梗 主要AST升高,与梗塞程度,面积成正比,阳性率100% ② 心衰 AST轻度↑,若淤血、水肿、缺血等影响肝脏时,ALT 亦可↑。 ③其它心脏疾病:心肌炎,AST↑; 3.骨骼肌疾病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挤压综合征,AST↑, 超过500u/L,升高主要是AST,骨骼肌AST是ALT20倍之多,且AST 先入细胞间隙,再入淋巴液,后入血,故血清酶升高时相较为缓 慢。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也能使AST↑。
肝脏科学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之一,它承担着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解毒、合成胆汁等多种生理功能。
为了深入了解肝脏的功能和结构,我们进行了肝脏科学小实验,旨在观察肝脏的基本形态、颜色、质地以及通过简单的实验检测肝脏的代谢活性。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肝脏的外观特征。
2. 了解肝脏的基本结构。
3. 检测肝脏的代谢活性。
4. 增强对肝脏生理功能的认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猪肝、生理盐水、柠檬酸钠缓冲液、氯化钠、碘液、酒精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2. 实验仪器:天平、匀浆器、离心机、酒精灯、加热器、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外观观察- 将新鲜猪肝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表面,观察其颜色、形状、大小。
- 使用剪刀将肝脏剪成小块,用镊子取出,观察其质地。
2. 组织切片- 将肝脏组织放入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中,进行固定。
- 将固定后的肝脏组织用剪刀剪成薄片。
- 将切片放入生理盐水中,漂洗。
3. 代谢活性检测- 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碘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
- 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肝脏切片的颜色变化和质地变化。
4. 显微镜观察- 将加热后的肝脏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
- 盖上盖玻片,使用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细胞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观察- 猪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2. 组织切片- 切片呈透明状,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3. 代谢活性检测- 碘液作用于肝脏切片后,切片颜色变深,说明肝脏具有一定的代谢活性。
- 加热后,切片颜色变浅,质地变硬,说明肝脏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代谢反应。
4. 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到肝脏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肝脏的外观特征、基本结构和代谢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肝脏在人体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代谢活性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此外,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肝脏的细胞结构,为后续的肝脏研究奠定了基础。
诊断学肝脏实验室检查

诊断学肝脏实验室检查一、肝功能检查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 和 AST 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
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而 AST 则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
当肝细胞受损时,ALT 和 AST 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酶活性升高。
ALT 对肝损伤的诊断较为敏感,尤其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其水平常显著升高。
但在一些慢性肝病,如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AST 升高可能更为明显。
2、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P 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肠道等组织中,GGT 则主要存在于肝内胆管上皮和肝细胞浆中。
胆汁淤积时,ALP 和 GGT 常显著升高,可用于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
此外,在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中,GGT 也可能升高。
3、胆红素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导致黄疸的发生。
总胆红素升高提示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结石、胆管癌等;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黄疸;而肝细胞性黄疸则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4、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其水平降低常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如肝硬化、重症肝炎等。
球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白球比(A/G)降低对于诊断肝硬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凝血功能检查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当肝脏严重受损时,凝血功能会发生异常。
常见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PT 和 INR 延长常见于严重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
三、病原学检查1、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如乙肝五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明确是否感染相应的病毒性肝炎以及感染的阶段。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之一,其功能在体内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肝脏疾病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常用的是实验室检查。
本文介绍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项:1.1 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常见的一种酶类。
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该酶就会被释放出来并进入到血液中,我们就能够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的水平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了损伤。
正常人的谷丙转氨酶的值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其值会出现明显的升高。
因此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谷丙转氨酶的检查是非常常见的一项。
1.2 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也是肝细胞内常见的一种酶类,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该酶会被释放出来并进入到血液中。
与谷丙转氨酶不同的是,谷草转氨酶对于肝细胞的损伤程度的灵敏度要稍低一些。
但是谷草转氨酶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项。
1.3 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它大部分产生于肝脏,其在生物体内有着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
在肝脏疾病中,肝脏细胞的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下降。
正常人的白蛋白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在肝脏疾病中由于肝功能下降,其水平会下降。
因此白蛋白也是肝脏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1.4 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胆汁色素的代谢产物,将其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肝脏的排泄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会由肝脏排泄掉一部分,但当肝脏本身出现一些问题时,总胆红素就无法排泄出去,进而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水平升高。
因此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总胆红素检查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1.5 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在体内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在肝细胞受到损伤后,硝酸还原酶的水平会下降,因此通过检查其水平可以判断肝脏损伤的程度。
硝酸还原酶在肝炎和肝硬化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是检查肝脏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肝脏疾病检查

②抗-HCV测定:ELISA法
针对HCV产生的抗体 临床意义: 抗-HCV-IgM:近期感染
抗-HCV-IgG:既往感染。
4.丁型肝炎病毒(HDV)的检查: 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性RNA病毒,是HBV的专性共生体,需
有HBV的存在方能复制和传播。
抗-HDV测定:ELISA法 临床意义: 抗-HDV-IgM:近期感染 抗-HDV-IgG:既往感染 急性乙肝合并HDV感染:联合感染 慢性乙肝合并HDV感染:重叠感染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清蛋白测定:
项目 总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白/球比 方法/计算 双缩脲法 溴甲酚绿法 总蛋白量-白蛋白量 白蛋白量/球蛋白量 参考值 60~80 g/L 40~50 g/L 20~30 g/L 1.5~2.5:1
临床意义:
1.急性肝脏损害:疾病早期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 蛋白及 A/G比值可正常。
七、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检查
1.甲型肝炎病毒(HAV)检查:HAV-IgM测定 甲肝病毒是一种微小的RNA病毒。机体感染HAV后,粪便和血清中 可分别出现HAV,但不易检测。 HAV-IgM 是甲肝病毒衣蛋白抗体, 同时也是巨球蛋白。抗 HAV-IgG在疾病痊愈后的患者血清中长期 存在,故测抗HAV-IgM 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可靠指标。 参考值:ELISA法 阴性 临床意义:急性病毒性肝炎分型中,检出HAV-IgM 阳性,表示为 近期受到HAV感染。
2.慢性肝炎、肝硬化常出现白蛋白减少,A/G比值倒置。
3.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甲亢、多发性骨髓瘤可有白蛋白 降低及球蛋白升高。
二、血清蛋白电泳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
参考值:白蛋白
61~71%
α 1球蛋白
α 2球蛋白 β 球蛋白
试论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ppt 64页)

A
40-55 g/L
G
20-30 g/L
3)球蛋白 (G,globulin) (TP-A=G) , 其
A/G
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
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
1.5-2.5 : 1
4)A/G比值 <1 称A/G比值倒置
临床意义
1. 总蛋白
1)血液浓缩,见于重度腹泻、 呕吐、高热、 休克等
胆汁酸肠肝 循环的过程
正常值
总胆汁酸 胆酸 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0-10 umol/L 0.08-0.91 umol/L 0.23-0.89 umol/L 0.05-1.0 umol/L
临床意义
1)肝细胞损害: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 炎、中毒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时TBA 显著升高,尤其肝硬化时,TBA阳性率高 于其他指标。
④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 清除等。
故有人体“中心实验室”或“物质代谢中枢”之称
物质代谢功能 生物转化作用 分泌排泄功能
肝功能实验
LIVER FUNCTION TEST
肝脏疾病 1.蛋白质代谢功能的检查 检查 2.脂类代谢功能的检查
3.胆红素代谢功能的检查 4.胆汁酸代谢的检查 5.摄取和排泄功能 6.酶学检查 7.肝纤维化检查 8.病毒标志物的检查 9.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原理:免疫比浊法
PAB + 相应的抗 PA抗体
复合物 (形成一定浊度)
正常值: 250-400mg/L
PAB的意义
营养不良
肝炎早期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
PAB平均下降 >50%
慢性肝炎的监测PABPABBiblioteka 预后较好PAB持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肝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 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倾 向;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 现为肝性脑病。 因此,通过血浆蛋白含量,及蛋白组分 的分析 ,凝血因子含量及血氨浓度检验, 借以了解肝细胞有无损伤及其损伤程度。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 值测定
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和全部清蛋白(albumin, Alb)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 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清蛋白是 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半衰期 19~21天。
打 印 者:张 岩
审 核 者:康 辉
备注信息: H 偏高
L偏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蛋白质检查; 二、血清酶学检查;
三、血清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检查;
四、肝脏纤维化常用标志物检查;
五、病毒性肝炎常用标志物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除γ球蛋白以外的大部分血浆蛋白,如清 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多种凝血因子、抗凝 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由肝脏合 成,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 γ球蛋白系免疫球蛋白,由B淋巴细胞及浆 细胞所产生,当肝脏受损,尤其是慢性炎症时, 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球蛋白生成增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概述 肝脏的基本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的最大腺体,基本 功能有物质代谢功能,分泌、排泄、 生物转化及胆红素、胆汁酸代谢等 方面的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报告单
姓 名 :林森 性 别 :男 年 龄 :26 岁 民 族 :汉 检 验 者 :赵敏 项 1 2 3 4 5 6 7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酸转肽酶 总蛋白 白蛋白 总胆红素 目 名 ALT AST ALP GGT TP ALB TBIL 科 别 :内科门诊 病 床 号: 送检医师 :赵民 临床诊断 :急性肝炎? 备 注: 称 结 1260 890 110 100 73.2 45 170 H H 果 H H 病 案 号 :00502957 样 本 号 :100 标本种类 :血清 核收日期 :2003-07-05 核收时间 :08:30 参 考 值 1 – 41 0 – 38 15 – 128 5 – 54 60 – 80 35 – 55 2 – 20 单 U/L U/L U/L U/L g/L g/L μmol/L 位
2.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①肝细胞损害:
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 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总蛋白<60g/L或清蛋白<25g/L称为 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 水,腹水。
②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 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 等。 ⑤血液稀释: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 晶体溶液。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上腺皮 质 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臵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
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 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等。
(二)血清蛋白电泳
[参考值范围] 醋酸纤维素膜法 清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γ球蛋白 0.62 ~ 0.71(62% ~ 71%) 0.03 ~ 0.04(3%~4%) 0.06 ~ 0.10(6% ~ 10%) 0.07 ~ 0.11(7% ~ 11%) 0.09 ~ 0.18(9% ~ 18%)
抗甲型肝炎IgM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 e 抗原 乙肝 e 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 -IgM 抗丙型肝炎IgG抗体 抗戊型肝炎IgG抗体
抗-HAV IgM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IgM 抗-HCV 抗-HEV
+
— — — — — — —
审核时间:14:30 低 此结果仅对此标本负责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 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 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 ①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②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 巨球蛋白血症等。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疟疾、黑热病、麻风 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临床意义]
1 肝脏疾病
急性及轻症肝炎时电泳结蛋白 减少、 α1、 α2、 β球蛋白也减少;γ球蛋 白增加,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失代偿的 肝炎后肝硬化增加尤为显著。
2.M蛋白血症 如骨髓瘤、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等,清蛋白轻度降低,γ球蛋 白明显升高。 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由于血脂 增高,可致α2 及β球蛋白(是脂蛋白的 主要成分)增高,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 低。 4 .其他 结缔组织病伴有γ 球蛋白增高,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球蛋白降低。
8
直接胆红素
DBIL
68
H
0 – 3.4
μmol/L L 偏低
审核时间:14:10 打 印 者:赵 敏 此结果仅对此标本负责
审 核 者:康 辉
备注信息: H 偏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报告单
姓 名 :林森 性 别 :男 年 龄 :26 岁 民 族 :汉 检 验 者 :张岩 项 1 2 3 4 5 6 7 8 目 科 别 :内科门诊 病 床 号: 送检医师 :赵民 临床诊断 :急性肝炎? 备 注: 名 称 结 果 病 案 号 :00502957 样 本 号 :160 标本种类 :血清 核收日期 :2003-07-05 核收时间 :08:50 参 考 值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参考值范围]
正常成人血清 总蛋白60-80g/L 清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为1.5-2.5 : 1
[临床意义]
STP、A、及A/G用于检测慢性肝损害, 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 缩,如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