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知识分子榜样》
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6篇

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6篇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6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篇一】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
“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不留财产、遗体、墓碑,走得干干净净,舍得了无痕迹。
但是,他却留下了很多很多……他留下的是信仰如山。
卢永根在战火硝烟中冒死入党,在矢志奋斗中无私奉献,他认准了“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一生爱党、护党、为党,让这颗初心永葆青春70年。
他留下的是累累硕果。
卢永根“半为儒者半为农”,多年来,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沃土中,把论文写在神州大地上,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
他留下的是桃李满园。
卢永根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倾尽心血关爱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专家,并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设立教育基金,为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所有。
他留下的是无字丰碑。
卢永根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对于捐款,人说是“捐”,他却说“还”,一字之差尽显党员风范。
他奉献了财产、奉献了遗体、奉献了所有,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楷模。
人生在世,应该给后人留点什么?身为党员,应该给社会留点什么?卢永根的“舍”与“留”,给人启迪,催人奋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篇二】中央宣传部15日追授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矢志奋斗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当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反映卢永根先进事迹的短片。
卢永根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感人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The biggest killer of marriage is not an affair or cheating, but a trivial lif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感人事迹心得体会五篇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感人事迹心得体会1出生于1957年的张桂梅,年轻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憧憬。
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双双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学教书。
但正当夫妻俩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
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能够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丈夫的病还是不见好转。
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
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摆脱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悲痛的环境,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
来到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
她所教的班级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来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记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乐。
可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
1997年4月,张桂梅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变得特别黑,但肚子却越来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块石头,疼痛难忍。
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她一跳,原来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
医生要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但是,想到承担的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一边是学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怎么办?张桂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更加激励起她对生活的爱和希望。
想想那些学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
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了医院。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体会(10篇)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体会(10篇)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研究。
“时代楷模”节目播出后,在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楷模是无声的力量。
卢先生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看在眼里、刻在心里。
在工作中,我们不再怕辛苦,不再辨别分内分外工作,不再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再看重个人荣誉,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事情,我们总是会想尽办法完成,想尽办法做好。
我们不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们碰到困难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们取得成绩,不再飘然自得,而是漠然处之。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是卢院士终生的。
回望卢永根的斗争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乞降实现作为一名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
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
作为一名今世大学生,我们要研究他始终把本人的运气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研究他始终,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本人的一份力量,在斗争中誊写人生华章。
研究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二在全党深入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2023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5篇

2023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5篇2023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篇1】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
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
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
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努力实践“__”重要思想,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体会(10篇)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一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
“时代楷模”节目播出后,在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榜样是无声的力量。
卢先生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看在眼里、刻在心里。
在工作中,我们不再怕辛苦,不再区分分内分外工作,不再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再看重个人荣誉,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事情,我们总是会想尽办法完成,想尽办法做好。
我们不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们遇到困难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们取得成绩,不再飘然自得,而是淡然处之。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不忘初心,是卢院士终生的信仰。
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
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学习他始终不忘初心,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二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观看新时代的楷模黄大年心得体会

观看新时代的楷模黄大年心得体会观看黄大年专题片有感黄大年,这个名字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已经广为人知。
他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为国家的进步与繁荣付出了全部心血。
我在观看黄大年先进事迹专题片时,深感缅怀和敬佩之情。
___舍去国外丰厚的条件,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为了项目的申报评审成功,他舍小家为大家,殚精竭虑,夙夜在公,得了重病仍不放弃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幸福源泉。
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爱国之情,每一篇都抒发了强国之志,每一章都印证了报国之行,每一字都闪烁着他的呕心沥血。
他从年轻时就秉持“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信念,并终生为之奋斗。
___教授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们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
他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向黄大年同志研究活动的决定指出,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
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他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
___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报效祖国的决心。
作为他的学生,___愿意一直秉持“黄大年精神”,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让生命为祖国而澎湃。
___同志始终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
在2009年,他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到母校___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___“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他在短期内突破了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的瓶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他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___同志心系祖国发展和___振兴。
他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凝聚培养人才,并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
他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并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___留学生报国基地”。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1秘书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篇1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对待学生成绩时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强和坚韧。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
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疗。
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直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
得知张桂梅身患重病,县妇联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时看望了她。
几天后的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为这个“外来的姑娘”捐款。
有人借钱捐款、有人把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费……县领导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
2001年,她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
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
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
”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
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篇2贫困是一种隐私这些女孩是学校老师通过满大街和菜市场贴广告、口耳相传从大山里招来的。
学生什么也不用准备,只需带着干粮和衣服,坐上大山通往县城的汽车,去女高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课桌。
关于袁隆平的作文范文600字(精选6篇)

关于袁隆平的作文范文600字(精选6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袁隆平的作文范文600字(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袁隆平的作文600字篇1我最崇敬的人就是袁隆平爷爷,国际上有许多家机构高薪聘请袁隆平爷爷出国工作,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袁隆平爷爷说: “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
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
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您一生的缩写。
袁隆平平爷爷,您是一位科学巨匠,一颗闪耀在科学天空中的巨星。
作为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我对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
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
”爷爷,您的一席话深深地教育了我,您是我最崇敬的人。
今天,我是天真浪漫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明天,我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一定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为祖国作贡献。
袁隆平的作文600字篇2袁隆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公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新时代知识分子榜样》
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8年第23期
作者:张学森
内容简介:本书集中展示了1949年后優秀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先进事迹,展现了知识分子把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融合在一起,把个人奋斗汇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潮流之中。
书中既有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也有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