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培训资料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

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 氧气,使其窒息熄灭。主要采 用扑火工具直接扑打灭火、用 沙土覆盖灭火、用化学剂稀释
燃烧所需要氧气灭火
森林火灾防控措施
1
遇到森林 火灾时自 救方式
2
点火解围:
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 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 自然火源:如雷击火、火山爆发等引起的。 主要发生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原始林区,我国的雷击火占火源比例很少,只有1%。
(2) 人为火源:可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
生产性用火:常见的有烧田梗草、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烧炭、炼山造林等。 非生产性用火:吸烟时乱丢烟头、上坟烧纸、点香烛、燃放烟花鞭炮,烤火、打火把、烧饭、小孩、 痴、呆、傻等人员玩火。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截至 2019年4月4日15时15分,这次森林火灾已确认遇难31人。4月5日,火灾确认为雷击火, 整个火场得到全面控制,已无蔓延危险,火场总过火面积约20公顷。4月7日,四川凉山 木里火场出现复燃,越西县、冕宁县发生森林火灾。
4、快速转移:
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 伤亡。
森林火灾防控措施
如何预防森林火灾 森林防火——十不准·五不烧
➢ 不准烧荒烧垦、烧荒积肥、烧田埂草不准上 坟时烧纸、烧香、放鞭炮、放孔明灯不准在 林区吸烟
➢ 不准在野外烧蜂、烧蚂蚁、烧火驱兽和使用 火统枪械狩猎
预防
森林火
F
O
R
E
S
T
F
I
森林防火安全培训

了解如何在火场保持安全,如避免 被火焰烧伤、防止吸入烟雾等。
紧急疏散和逃生的技能
紧急疏散计划
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 并知道如何快速有序地疏散人群
。
逃生技巧
掌握基本的逃生技巧,如匍匐前 进、用湿布捂住口鼻等,以减少
吸入烟雾的风险。
求助方式
了解如何及时向外界求助,如使 用手机报警、发出求救信号等。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全民防火
意识。
倡导文明用火
02
倡导文明祭祀、野餐等用火方式,减少人为火源,降低火灾风
险。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森林防火监督,对违反防火规定的行为进行
举报和曝光。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森林防火安全意识和责任
提高防火安全意识
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提高防火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掌握森林火灾预防知识
了解森林火灾的起因、火险预警信号、火场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 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
增强防火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不断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使防 火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森林防火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预防为主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森 林防火意识,加强火源管理,
消除火灾隐患。
积极扑救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应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扑救,
尽可能控制火势蔓延。
科学扑救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 行扑救工作,提高扑救效率,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协同作战
森林防火基础理论与实例培训材料

丛林防火根底理论与实例培训材料〔2021年〕第一章林火底子常识一、根底常识1、丛林火灾的属性:丛林火灾属于自然灾害。
地球上的丛林远在三亿五千年前就呈现了,而人类发源的时间为距今三百万年。
也就是说远在人类呈现以前就有了丛林,有了丛林就有了丛林火灾,所以,丛林火灾是一种自然灾害。
2、丛林火灾:是林地上掉控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必然面积,造成必然程度损掉的林火。
3、丛林防火:简单地说,丛林防火就是防止丛林火灾的发生和防止丛林火灾蔓延,即对丛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
4、丛林火险等级:1级—不易燃烧,无火险。
2级—难燃烧,初级火险,由火种引起的火灾燃烧后蔓延很慢。
3级—可燃烧,中级火险,燃烧较快。
4级—易燃烧,高级火险,易引起火灾且蔓延较快。
5级—极易燃烧,特级火险,一旦起火,火势猛,不易扑救。
5、丛林燃烧:丛林燃烧是自然界中燃烧的一种现象,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有破坏性的,即丛林火灾;另一种是有益的,即安然营林用火。
6、燃烧三要素: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称为燃烧三要素,缺一不成。
俗称燃烧三角。
7、火的强度:丛林火灾的火强度,有低强度火、中强度火和高强度火。
用什么尺度来衡量,专家们的看法不尽不异。
通常认为火焰高度为0.5-为低强度火,1.5-3米为中强度火,3-4米为高强度火。
8、丛林火灾种类: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1〕地表火:地表火也称地面火,沿林地外表蔓延的火。
地表火可以分为急进地表火,这种火蔓延快、燃烧不均匀,破坏不严重;其次是稳进地表火,燃烧速度慢、温度高、破坏严重。
〔2〕树冠火:沿树冠蔓延的火叫树冠火。
上部烧毁树叶,烧焦树枝和树杆;下部烧毁地被物、幼树和下木,烟为暗灰色。
树冠火多发生在针叶林,燃烧快、火势猛、破坏严重,不易扑救。
〔3〕地下火:在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燃烧的火叫地下火。
在地外表看不见火焰,只有烟。
地下火蔓延迟缓、温度很高、破坏力强、能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9、冲火和坐火:冲火即上山火,坐火即下山火。
森林防火培训方案

森林防火培训方案
一、培训内容
1、森林防火的基本理论。
了解森林防火的基本理论,掌握森林防火的重要原理,如森林火险和火灾发生的基本原因及其影响范围,以及森林防火工作的特点;
3、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和防火措施。
学习森林防火的组织机构和防火措施,如森林防火办公室、火情监测组、森林防火支队、林业抢险队等,以及实施森林防火的实际措施,包括:远程监测火源、洪水抗防火、森林消防、森林防火宣传、森林防火工作计划、森林防火救治、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等;
4、森林防火实战操作。
熟悉森林防火的实施操作,如林分界面防火工作、林业抢险队的灭火救治、林业抢险队的应急疏散撤离任务、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的运行、森林防火的热点问题等;
5、森林防火器材的操作使用。
学习森林防火用器材的操作使用,如洒水摩托车、洒水机、罐式泡沫毒素洒水机等,学习器材的安装、使用、抢险救治技术等;。
森林防火培训

火灾紧急避险措施
紧急避险原则
了解和掌握火灾紧急避险的原则,如“火 势逆风、迅速脱离”、“进入安全区、避 开危险区”等。
VS
紧急避险方法
熟悉和掌握火灾紧急避险的方法,如使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快速穿越火线 等。
火灾现场紧急救护知识
烧伤急救
了解和掌握烧伤急救知识,包括如何处理 烧伤伤口、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森林火灾的成因与特点
森林火灾的成因
自然因素(如雷电、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野外违规用火、破坏森林 等)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森林火灾的特点
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范围广等特点。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意义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
森林防火的意义
通讯联络
在火灾发生时,要加强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参与扑救的人员要 随时报告火势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方案和调配资源。
森林火灾扑救方法
灭火方法
根据火势大小和地形条件,可采用直接扑打、用水浇灭、用土掩埋等方法灭火。对于较大的火源,可以使用灭 火弹等特殊设备进行扑救。
安全措施
在扑救火灾时,要采取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隔离带、避免逆风扑救等。同时,要加强对参与扑救人员的安全 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的安全。
培训内容
包括森林火灾危害、火源管控、灭火方法 、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效果
通过考核评估,确保学员能够真正掌握森 林防火的知识和技能。
对未来森林防火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火源管控
严格管控野外火源,杜绝违规 用火,从源头上预防火灾发生 。
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森林防火科技研发,推广 先进的防火技术和设备,提高 防火效率。
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培训

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培训森林防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扑火队的培训是保障森林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的培训。
一、培训内容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常识:培训人员需要了解火灾的成因、发展规律以及对人类和森林的危害。
2. 火灾预防:培训人员需要学习野外生活中的火源管理、防火设施的使用以及火灾预警技术等。
3. 灭火技术:培训人员需要学习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灭火器材的分类以及灭火器材的保养等。
4. 扑火方法:培训人员需要学习野外扑火的基本原理、扑火队的组织方式以及扑火作战的常见策略等。
5. 现场救援:培训人员需要学习野外救援的基本原则、紧急救援技能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二、培训方法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的培训一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讲授理论知识,让培训人员了解火灾的基本知识,掌握灭火技术和扑火方法。
2.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让培训人员亲身参与扑火作战,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实地考察:组织培训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火灾防控情况,学习先进的防火经验和技术。
4. 专家讲座:邀请森林防火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供专业指导和实用建议。
三、培训效果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的培训应该以提高培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目标,确保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灭火能力:培训人员应能熟练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扑灭不同类型的火灾。
2. 火灾预防意识:培训人员应具备火灾预防的意识,能够在野外生活中合理管理火源,及时排除火灾隐患。
3. 灭火策略:培训人员应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策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扑火方案。
4. 团队协作:培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火灾现场与队友紧密配合,高效完成扑火任务。
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培训内容

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培训内容一、森林火灾危害森林火灾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烧毁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森林火灾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防火意识培养防火意识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前提。
培训应强调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参与者充分认识到森林火灾的危害,提高防火意识。
要引导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火源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到森林防火工作中。
三、火源管理及控制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因此火源的管理和控制是防火工作的重要环节。
培训应向参与者介绍各种火源,如人为火源、自然火源等,并指导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同时,要强调禁止在森林中使用明火,特别是在高火险天气和禁火期。
四、预警监测技术预警监测技术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手段。
培训应向参与者介绍各种预警监测技术,如卫星遥感监测、地面巡逻、瞭望台监测等,并指导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及时发现火情,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同时,要使参与者了解预警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到预警监测工作中。
五、灭火安全措施灭火安全是灭火工作的首要任务。
培训应向参与者介绍各种灭火安全措施,如火场紧急避险、灭火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等,并强调灭火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同时,要指导参与者在灭火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积极参与到灭火工作中。
六、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应对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
培训应向参与者介绍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包括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要使参与者了解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悉应急救援流程和预案的实施。
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资料

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资料1. 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森林火灾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性的自然灾害,它可以对环境、经济和人类造成严重的损失。
以下是森林火灾的一些危害性:- 环境破坏:森林火灾会破坏植被、土壤和水源,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烟尘和有毒气体排放也会对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 经济损失:森林火灾会摧毁林木资源,对木材和森林产业造成巨大损失,同时还会对周边社区的旅游业和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 人身安全:火灾造成的烟雾和高温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同时,火灾还可能破坏房屋、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增加人类的伤亡风险。
2. 森林火灾应急管理措施为了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相关的应急管理措施需要被采取。
以下是一些应急管理措施的概述:- 预防措施:加强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风险的认知。
建立和执行严格的火源管控政策,加强森林巡逻和监测,并提前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 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火灾。
迅速调派消防队伍和应急救援人员到火灾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扑救和救援工作。
- 资源调配:合理调配森林火灾扑救和救援的人员、物资和设备资源,确保及时响应和有效应对。
协调各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 火灾后续:及时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采取恢复和重建措施,以缓解火灾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同时进行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未来火灾应急管理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措施,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在实际应对火灾时,请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防火培训资料
晋城市城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森林防火常识
1、“森林防火”的含意是什么?
答: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2、森林扑火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森林扑火工作实行发动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原则。
林区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群众扑火队,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
3、森林防火期内,林区用火有什么规定?
答: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4、在野外用火时必须做到“六不烧”指什么?
答:未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不烧;未开好足够20
米宽度以上的防火线不烧;未组织好足够人力看守不烧;未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没有用火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在场不烧;刮风、高温、干旱天气不烧。
5、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指什么?
答: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6、森林火险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答:森林火险等级分为五级。
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有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7、什么是森林防火期?我省的森林防火期规定在什么时间?
答:一般把森林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规定为森林防火期。
根据气候特点和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山西省划定每年的10月15日到第二年的6月15日为森林防火期。
8、扑救森林火灾不能组织哪些人上山扑火?
答:老人、妇女、中小学生、儿童及身残体弱者。
9、森林燃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10、森林火灾划分几类
答: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11、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在可燃物和天气条件都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
12、森林火灾按照其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
答: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13、什么是地表火?地表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答: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
地表火能烧毁地表1.5米以下的幼苗、幼树、灌木,烧伤乔木树干基部的树皮表层以及靠近地面的根系。
林木受害后,能使长势减弱,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木材材质变劣,有时甚至造成大片森林枯死。
14、什么是树冠火?树冠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答:地表火遇强风或遇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等,火焰烧至树冠上部,并沿着顺风迅速扩展,而成为树冠火。
树冠火经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烧遍整个林分的地表的树冠,对森林的破坏性大,扑救比较困难。
遇到此类火,一般不打,而是使用隔离带。
15、影响森林火灾的地形因素有哪些?
答:有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等。
16、什么叫“冲火”?什么叫“坐火”?
答:林火从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称为“冲火”。
火苗由山上向山下蔓延,速度慢,称为“坐火”。
17、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
答:在山地条件下,冲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扑救;而坐火。
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
18、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以“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争分夺秒地将林火消灭在初发阶段。
19、扑火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扑救森林火灾一般采用直接灭火和隔离带灭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常采用的方法是扑火人员使用手中的工具沿火线直接打灭火。
间接灭火法,是遇猛烈的地表火或树冠火人力无法接近扑打时采用的,以劈火路斩断火源的方式达到灭火目的。
20、扑打山火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答: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内侧边缘内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度的角度。
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
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
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同落,打灭火后一同前进。
打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烽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
21、扑火中常见的人身伤害事故有几种?
(一)被火直接烧伤烧死。
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
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C,人只能生存7.5秒一18秒。
(二)窒息伤亡。
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
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摔伤摔死。
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 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
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2、怎样控制生产性火源?
答: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
控制这些火源,主要是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定。
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
23、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
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
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中,我们必须做到两手同时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扑救,两手都要硬。
14、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有哪几种?
答: (一) 划分战略灭火地带。
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在火场附近五天然和人为防火障碍物,火势可以自由蔓延,这是灭火的主要战略地带。
在火场边界外有天然和人工防火障碍物,火势不易扩大,当火势蔓延到防火障碍物是,火会自然熄灭。
这是灭火地次要地带。
先灭主要地带的火,后集中消灭次要地带的火。
(二) 先控制火灾蔓延,后消灭余火。
(三) 打防结合,以打为主。
在火势较猛烈的情况下,应在火发展的主要方向的适当地方开设防火线,并扑打火翼侧,防止火灾扩展蔓延。
(四)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火势是在不断变化之二中的,扑火指挥远要纵观全局,重点部位重点部防,危险地带重点看守,抓住扑火的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力量扑火头,一举将火消灭。
(五) 牺牲局部,保存全局。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火势猛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的措施是必要的。
保护重点和秩序是:先人后物,先重点林区后一般林区;如果火灾危及到林子和历史文物时,应保护文物后保护林子。
(六) 安全第一。
扑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紧张的行动,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事。
扑火时,特别是在大风天扑火,要随时注意火的变化,避免被火围困和人身伤亡。
在火场范围大、扑火时间长的过程中,各级指挥员要从安全第一出发,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切实做到安全打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