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素质考试试题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实践性C. 知识性D. 人文性2. 下列哪项不属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D. 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个教学方法不适合?A. 案例分析法B. 互动式教学C. 问答法D. 注入式教学4.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A. 课堂观察B. 学生作品分析C. 学生考试D. 教师述职报告5.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重要?A. 课堂导入B. 教学内容讲解C. 课堂练习D. 课堂小结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9.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 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12. 简述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3. 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四、案例分析题(20分)14. 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案例:初中语文《社戏》教学教师甲: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社戏》,请大家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主人公是谁?学生:课文讲述了“我”和一群孩子观看社戏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主人公是“我”。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测评试题及解答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测评试题及解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 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答案:D2.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个?A. 语文教学应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B. 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C. 语文教学应遵循启发式原则D. 语文教学应避免使用现代文进行教学答案:D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A.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B. 教育教学能力C. 课程与教学设计能力D. 心理学专业知识答案:D4. 下列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角色,描述错误的是哪一个?A.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D. 教师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答案:D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感?A. 热爱教育事业B. 关爱学生C.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D. 对语文学科的强烈兴趣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答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课程标准,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
(2) 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能力。
(3) 课程与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4) 心理学专业知识: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
(5) 专业情感: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2. 请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中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九洲十国何茫茫,十洲九国云漫漫。
”这句诗句是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的,是对______进行感叹。
答:地理环境2. “残花败柳轻如雾,淡日无声直到黄昏。
”这句古诗是________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
答:唐代3. “陶然共北窗,忘形复自容。
”这句诗是宋代文学家______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情感。
答:苏轼4. 下列名句中,哪句是元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A. “秋水共长天一色”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D.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答:A. “秋水共长天一色”5. “红颜弃世后,时空若有以。
千秋新史上,换人时复谁?”这句古体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辛弃疾6.下列哪个成语是指儿女亲情最深?A.相安无事B.形影不离C.上下一心D.捧心西子答:C.上下一心7. 成语“一笔抹煞”指的是:A.煞笔改错B.全盘否定C.会意字D.副题撤销答:B.全盘否定8. 下列成语中,指破去迷信、迷信的观念是:A.获得共鸣B.黑白颠倒C.把船放到河上D.见到一段落了答:C.把船放到河上9.下列成语中,表示人们的思想基础经过一场洗礼之后进行了巨大的改变是:A.全面提升B.神通广大C.明显倾向D.触目惊心答:D.触目惊心10.成语“金装素裹”指的是人:A.身心俱疲B.形象儒雅C.衣衫褴褛D.品格高尚答:B.形象儒雅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共50分)1.解释修辞手法“夸张”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2.以“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的形容词短语为例,说明形容词短语对一个形象的具体描写有什么作用。
3.简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以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为例,解释“山水田园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特点。
5.总结并解释骈文的特点和用途,并以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为例,说明骈文的具体表达。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倾轧(qīng yà)C. 寥落(liáo luò)D. 纤维(xiān wéi)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B. 倾筐倒庋C. 兢兢业业D. 勤勤恳恳3.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B.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C. 采采卞卞,薄言还归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4. 下列作品,属于曹雪芹的是:A. 《儒林外史》B. 《红楼梦》C. 《聊斋志异》D. 《西游记》5. 下列文学作品中,以“祥林嫂”为人物形象的是:A. 《阿Q正传》B. 《祝福》C. 《药》D. 《家》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中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句子是______。
2. 《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下一句是______。
3.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先帝的两位重要助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乳名是______,其表妹林黛玉的乳名是______。
5. 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琵琶行》中,描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句子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2. 请简要分析《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 请简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2. 请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B5. B二、填空题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2)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本套试卷卷面书写5分第Ⅰ卷:公共知识(20分)第Ⅱ卷:专业知识(75分)一、基础知识(40分)(一)选择题(答案不只一个......,每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镂空(l òu )迸裂(b èng )游弋(y ì) B.猝然(c ù)恣情(zī 归省(xǐng )C .殉职(x ùn )挑衅(ti āo )逾越(y ù) D.佛像(f ú)发酵(ji ào )馈赠(ku ì)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是。
A. 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据新华社6月13日的报道,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降低了1.2倍。
C. 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到我国人民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D.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扑朔迷离,对焊接的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很大。
3.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不记其数自出心裁枯躁无味 B.呕心沥血骇人听闻忍俊不禁C .无稽之谈消声匿迹挺而走险 D.麻木不仁持迷不悟按步就班4.依次填人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有秋的,更有冬的。
A .泼辣蕴蓄丰硕 B.丰硕蕴蓄泼辣C .蕴蓄丰硕泼辣 D.泼辣丰硕蕴蓄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关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沧海》、《大道之行也》均是“四书”、“五经”中的作品。
B.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
第一称状元,第二称榜眼,第三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C.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著的第一部字典;《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 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学习D.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A.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B.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C.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D. 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教学建议?A. 坚持以学生为本B.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C.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D.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初中语文课程性质的表现?A. 工具性B. 实用性C. 人文性D. 艺术性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阅读教学建议?A. 以阅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B.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C.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D.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______万字。
答案:2607. 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会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表达方式。
答案:记叙、议论、说明8. 初中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包括:倾听、表达、应对,具体表现为:能认真______、积极______、有礼貌地______。
答案:倾听、表达、应对9. 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文学活动,展示学习成果,发展______、______、______等能力。
答案:合作、探究、创新10. 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包括: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理解内容、______、______、______等。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语文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
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
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A.批评教育。
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中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野草》答案:A2.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A. 逍遥自得B. 逍遥法外C. 逍遥游D. 逍遥其事答案:C3. 《红楼梦》的作者是?A. 罗贯中B. 施耐庵C. 曹雪芹D. 蒲松龄答案:C4. 以下哪个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离骚》是哪位诗人创作的?A. 屈原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A6. 以下哪个作品是元曲?A. 《西厢记》B. 《长生殿》C. 《桃花扇》D. 《汉宫秋》答案:A7. 以下哪个字是文言文中的助词?A. 之B. 也C. 者D. 焉答案:D8.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发生在哪个战役?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合肥之战D. 长坂坡之战答案:B9. 以下哪个诗人是唐代边塞诗人?A. 王之涣B. 王昌龄C. 李商隐D. 杜牧答案:B10. 以下哪个成语与《西游记》有关?A. 火眼金睛B. 铁杵成针C. 指鹿为马D. 狐假虎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浒传》中的“智多星”是______。
答案:吴用2.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吴敬梓3. “天凉好个秋”出自______的《山行》。
答案:杜牧4. 《庐山谣》是______的作品。
答案:李白5.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灵宝玉、绛珠仙子、金玉良缘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
答案:诗歌总集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8. 《桃花源记》是______的作品。
答案:陶渊明9.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______的《鹊桥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素质考试试题(语文试题样例及要求)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课程标准(10分)以选择题为主。
考查对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110分)1.此部分包括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40分)、写作(50分)三部分。
2.题型以2015年潍坊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题为模板。
3.整合引用近5年潍坊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题原题可占30%。
语文积累及运用(20分)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星宿.(xiù)馄饨.(dùn)倔.脾气习过素描,信手所画的人物就有鼻子有眼.....,形象生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地为用户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B.不少年轻人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的方式给亲友拜年,虽然大部分电子红包金额不多,但这种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亲友间有了互动,增进了感情。
C.暑假来临,为了有效防止中小学生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加大了监管力度,对重点河湾塘坝除专人包靠外,还要求打出醒目横幅予以警示。
D.国产Linux系统,不像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系统那样,能自由运行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
6.下面关于文学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B.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位主人公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C.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慧骃国,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水浒传》描写的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有一个专门刺探消息、传送情报的角色,他擅长一种凭借“甲马”的神行法术,他就是绰号“入云龙”的公孙胜。
二、填空题(8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2),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君子务本,。
(《论语·学而》)8.胡适曾在北大的毕业典礼上,用一个故事讲述了“闲暇决定论”,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2分)你用你的闲暇来打麻将,你;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就成了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
你的闲暇往往决定你的终身。
阅读(40分)1.此部分包括诗歌、文言文、文学作品等的阅读分析。
2.难度应不低于中考水平。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7分)晏子之晋,至中牟①,睹弊冠、反裘、负刍②、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
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③父也。
”晏子曰:“何为而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三年矣。
”曰:“可得赎乎?”对曰:“可。
”遂解左骖④以赎之,载而与归。
至舍,不辞而入。
越石父怒而请绝。
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夫子也。
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可耶?子何绝我之暴⑤也!”越石父曰:“吾闻士诎⑥乎不知己,而信⑦乎知己者。
吾三年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
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
令又不辞而入,是与臣仆我者同矣。
我犹且为臣仆,请鬻⑧于世。
”晏子出,请见,曰:“向者见客之容,今也见客之意。
婴闻之,省行⑨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⑩,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
(《晏子春秋·内篇第五》)[注释]①牟:地名,在山东。
②刍:柴草。
③越石:地名。
④骖: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辕马边上的马。
⑤暴:猛、急。
⑥诎:通“屈”,屈服。
⑦信:通“伸”,伸展。
⑧鬻(yǜ)):卖。
⑨行:德行。
⑩辞:谢罪、道歉。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越石父怒而请绝.(2)省行者不引其过.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A.①晏子使人应之.曰②辍耕之.垄上B.①息于.途侧者②不求闻达于.诸侯C.①吾以.子为忘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①今又不辞而.入②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①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
②夫子礼之,敢不敬从?12.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
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点。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一16题。
(8分)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冷成金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
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
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
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
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
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1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认为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的原因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第六自然段引用诗歌《春晓》的目的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简要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一20题。
(8分)写作(50分)1.此部分要求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2.旨在考查教师的写作水平及运用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题宜来源于课堂真实情境,并能体现多元化、开放性。
这是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的一堂阅读课,学习的内容是日本作家星新一创作的科幻小说《喂—出来》,文章写作背景是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无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各领域的变革,给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带来了巨大冲击。
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教师在带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针对这句吆喝,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充分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这个洞里真的有东西出来,那会是什么东西呢?”在数位同学回答了“老鼠”“垃圾”“丢失的东西”……之后,有一男生冲口回答:“怪物!”教室里随即出现了一阵小小的哄笑。
“哦?……怪物?”老师先是一愣,接着一笑置之,“什么怪物呢?变形金刚吗?……你请坐!来,下一个!”请结合你对教学的认识,就以上案例进行剖析,并阐明如果换你执教,你将怎样做。
提示:(1)可以全面分析,亦可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分析;(2)600字左右。
补充要求:1.除针对近5年潍坊语文中考试题整合的部分题目外,其他题目均要求原创,不要成题。
2.制定出实用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