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十八项反措(修订版)宣贯共43页文档
国家电网公司18项反措Word版

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1 加强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和做好各项安全措施1.1.1 工作或作业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须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的有关要求。
1.1.2 根据工作内容认真做好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并据此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要定期检查危险点分析工作,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1.1.3 在作业现场内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地点,设立安全警示牌,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对交叉作业现场应制订完备的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2 加强作业人员培训1.2.1 定期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制度、技术等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各自安全职责,提高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临时和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必须在证明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并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带领下方可作业。
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指派临时或新参加工作人员单独从事危险性工作。
1.2.2 应结合生产实际,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伤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1.3 加强对外包工程人员管理1.3.1 加强对各项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明确业主、监理、承包商的安全责任,并根据有关规定严格考核,做到管理严格,安全措施完善。
1.3.2 在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如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等人员、电网、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发包方应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承包方制定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关安全措施。
1.4 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配备充足的、经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并按照有关标准、规程要求定期检验,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工器具和防护用品,提高作业安全保障水平。
2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2.1 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2.1.1 加强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制定完备的电网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尽快强化电网薄弱环节,确保电网结构合理、运行灵活和坚强可靠。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讲义

3 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
• 3.2.3 加强直流保险管理,直流保险应按有关规定 分级配置。直流保险/熔断器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产 品,防止因直流保险/熔断器而扩大事故。
• 3.2.4 严格直流专用空气开关的分级配置管理,防 止因直流开关不正常脱扣造成事故扩大。保护装置 应采用直流专用空气开关。
3
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1.2 加强作业人员培训 1.2.1 定期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制度、技 术等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各 自安全职责,提高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临时和 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必须在证明 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并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带领下 方可作业。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指派临时或新参加 工作人员单独从事危险性工作。 1.2.2 应结合生产实际,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 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掌握安全防护知识 和伤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26
4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
• 4.2 基建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 4.2.1 线路器材应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允
许使用不合格产品。 • 4.2.2 塔材、金具、绝缘子、导线等材料在运
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加以保管,严 防硌压产生宏观压痕。 • 4.2.3 复合绝缘子相对易于破损,在施工中应 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 ,严禁人员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
19
3 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
• 3.4.3 变电站带电水冲洗工作必须保 证水质要求,并严格按照《电力设备带 电水冲洗实施导则》(GB13395-1992) 规范操作,母线冲洗时要投入可靠的母 差保护。
20
3 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
• 3.5 防止运行操作不当造成枢纽变电站全停
5、十八项反措(修订版)——防止开关设备事故

-1-2013年6月29日十八项反措(修订版)——防止开关设备事故金鑫-2-原十八项反措中防止开关设备事故措施共61条反措,修订版中提出了60条反措。
指导思想-3-12.1 防止GIS 、SF6断路器事故12.3 防止开关柜事故的措施指导思想-4-条文解读—12.1.1设计、制造的有关要求n条文u12.1.1.1 加强对GIS、SF6断路器的选型、订货、安装调试、验收及投运的全过程管理。
n解读u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发布了《关于加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全过程管理重点措施》对GIS设备的选型、订货、安装调试、验收及投运等过程进行了规定,对于GIS设备和SF6断路器,由于一旦设备安装,设备布置、设备基础、二次接线等都全部确定,运行中如果出现设备整体质量问题,则更换改造极为困难,因此在选型时应选择具有良好运行业绩和成熟制造经验生产厂家的产品。
-5-条文解读—12.1.1设计、制造的有关要求n条文u12.1.1.2 新订货断路器应优先选用弹簧机构、液压机构(包括弹簧储能液压机构)。
n解读u目前高压断路器基本上为三种机构形式,弹簧机构、液压机构、气动机构,由于弹簧机构现场维护量小,液压机构运行较为平稳而优先选用,气动操作机构由于存在操作介质不洁造成阀体、管路等部件的生锈、气动机构压缩机逆止阀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而避免采用。
-6-条文解读—12.1.1设计、制造的有关要求n条文u12.1.1.3GIS在设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气室的划分,避免某处故障后劣化的SF6气体造成GIS的其它带电部位的闪络,同时也应考虑检修维护的便捷性,保证最大气室气体量不超过8小时的气体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
n解读n GIS在设计阶段对于气室的划分第一应考虑功能模块上的气室分隔,在某一部分闪络故障切除后,应避免故障后劣化的气体扩散到正常带电运行的部位,造成事故扩大。
n另外,对于GIS中的气室,特别是母线气室,生产厂家从成本角度考虑减少隔离绝缘盆的使用,使GIS的部分气室容积过大,对于故障后的修复、SF6气体处理等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提出考虑检修维护的便捷性,保证最大气室气体量不超过8小时的气体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
国网十八项反措(修订版)宣贯

9.7.2 采用排油注氮保护装置的变压器应采用具有联动功能 的双浮球结构的气体继电器。 9.7.3 排油注氮保护装置应满足: 9.7.3.1 排油注氮启动(触发)功率应大于 220V*5A(DC); 9.7.3.2 注油阀动作线圈功率应大于 220V*6A(DC); 9.7.3.3 注氮阀与排油阀间应设有机械连锁阀门; 9.7.3.4 动作逻辑关系应满足本体重瓦斯保护、主变断路器开 关跳闸、油箱超压开关同时动作时才能启动排油充氮保护。 9.7.4 水喷淋动作功率应大于 8W,其动作逻辑关系应满足变 压器超温保护与变压器断路器开关跳闸同时动作。
3.1.3.1 并网电厂应根据《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 计算导则》(DL/ T 684-1999)的规定、电网运行情况和主 设备技术条件, 认真校核涉网保护与电网保护的整定配合 关系,并根据调度部门的要求,做好每年度对所辖设备的整 定值进行全面复算和校核工作。当电网结构、线路参数和短 路电流水平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校核相关涉网保护的配置与 整定,避免保护发生不正确动作行为。
4/3
3.防止机网协调及风电大面积脱网事故
3.1.1.1 各发电公司(厂)应重视和完善与电网运行关系密 切的保护选型、配置,在保证主设备安全的情况下,还必须 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
3.1.2.2 发电厂应根据有关调度部门电网稳定计算分析要求, 开展励磁系统(包括 PSS)、调速系统、原动机的建模及参 数实测工作,实测建模报告需通过有资质试验单位的审核, 并将试验报告报有关调度部门。
18/43
15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15.1.1 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发、输、配及重要用电设 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纳入电网统一规划、设计、运行、管理 和技术监督。 在一次系统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继电保护 的适应性,避免出现特殊接线方式造成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 难度的增加,为继电保护安全可靠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2021年国家电网18项反措

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欧阳光明(2021.03.07)1.1 加强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和做好各项安全措施1.1.1 工作或作业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须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的有关要求。
1.1.2 根据工作内容认真做好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并据此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要定期检查危险点分析工作,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1.1.3 在作业现场内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地点,设立安全警示牌,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对交叉作业现场应制订完备的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2 加强作业人员培训1.2.1 定期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制度、技术等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各自安全职责,提高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临时和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必须在证明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并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带领下方可作业。
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指派临时或新参加工作人员单独从事危险性工作。
1.2.2 应结合生产实际,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伤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1.3 加强对外包工程人员管理1.3.1 加强对各项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明确业主、监理、承包商的安全责任,并根据有关规定严格考核,做到管理严格,安全措施完善。
1.3.2 在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如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等人员、电网、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发包方应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承包方制定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关安全措施。
1.4 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配备充足的、经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并按照有关标准、规程要求定期检验,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工器具和防护用品,提高作业安全保障水平。
2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2.1 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2.1.1 加强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制定完备的电网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尽快强化电网薄弱环节,确保电网结构合理、运行灵活和坚强可靠。
国网十八项反措(修订版)宣贯资料45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国网十八项反措(修订版)宣贯资料

9/43
5.1.1.8 在新建、扩建和技改工程中,应按《电力工程直流 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和《蓄电池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172)的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工作。所有已运行 的直流电源装置、蓄电池、充电装置、微机监控器和直流系 统绝缘监测装置都应按《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 术规程》(DL/T 724)和《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DL/T 781)的要求进行维护、管理。 5.1.1.9 变电站直流系统配置应充分考虑设备检修时的冗余 ,33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及重要的 220kV变电站应 采用三台充电、浮充电装置,两组蓄电池组的供电方式。每 组蓄电池和充电机应分别接于一段直流母线上,第三台充电 装置(备用充电装置)可在两段母线之间切换,任一工作充 电装置退出运行时,手动投入第三台充电装置。变电站直流 电源供电质量应满足微机保护运行要求。
8/43
5 防止变电站全停及重要客户停电事故 5.1.1.6 在确定各类保护装置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分配时, 应考虑消除保护死区。分配接入保护的互感器二次绕组时, 还应特别注意避免运行中一套保护退出时可能出现的电流互 感器内部故障死区问题。为避免油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底部 事故时扩大影响范围,应将接母差保护的二次绕组设在一次 母线的 L1 侧。 5.1.1.7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抗干扰能力符合有 关规程规定的产品,在保护装置内,直跳回路开入量应设置 必要的延时防抖回路,防止由于开入量的短暂干扰造成保护 装置误动出口。
5/43
3.2 防止风电大面积脱网事故 3.2.2 基建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3.2.2.1 风电场应向相应调度部门提供电网计算分析所需的 主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参数、二次设备(CT、PT)参 数及保护装置技术资料及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资料等。风电场 应经静态及动态试验验证定值整定正确,并向调度部门提供 整定调试报告。 3.2.2.2 风电场应根据有关调度部门电网稳定计算分析要求, 开展建模及参数实测工作,并将试验报告报有关调度部门。Fra bibliotek6/4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版之欧阳语创编

欧阳语创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目录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2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73 防止机网协调及新能源大面积脱网事故144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235 防止变电站全停及重要客户停电事故266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367 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458 防止直流换流站设备损坏和单双极强迫停运事故479 防止大型变压器(电抗器)损坏事故5810 防止无功补偿装置损坏事故6711 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7512 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8113 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9114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9715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0416 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网及信息系统事故12017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事故14318 防止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146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为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32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8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Q/GDW 1799.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Q/GDW 1799.2)、《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质〔〕265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安质〔〕212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强化本质安全的决定》(国家电网办〔〕624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质〔〕356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办〔〕1101号)、《国家电网公司业务外包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质〔〕311号)、《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安全危险点辨识与预控手册(试行)》(国家电网营销〔〕237 号)、《国家电网公司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工作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安质〔〕356号)及其他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1 加强各类作业风险管控1.1.1 实施生产作业标准化安全管控,科学安排作业任务,严格开展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有序组织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