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1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1

一、说教材《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课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合。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

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二、说目标:⒈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过程。

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⒉抓住故事结果,揣摩人物内心,明白其中道理: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过外表看内心。

⒊学会按照课文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三、说重点:引导学生比较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写法的不同以及表达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猴哥》,谈话引入,揭题激趣⒈简介名著《西游记》。

⒉说说孙悟空的本领。

⒊揭题审题。

板书:三打白骨精。

提示:中国传统小说惯会用“三”字来设计小说情节,比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西游记》中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吗?(主要写三个人物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三)、品度语言,感受人物性格围绕学案的精读指导,四人大组合作交流、汇报: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1、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出示句子,板书: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着重“当头就打、笑着、予唐僧的责怪和惩罚于不顾”体现机智、勇敢、坚定、本领高强三、追溯三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1、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了唐僧的极大不满。

请你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2、交流感受:着重交流:“责怪、这才有些、一口气、喝道、胡说、无奈”体现唐僧为人善良,也体现出他愚钝。

8.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8.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模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题是《三打白骨精》。

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塑造了唐僧善恶不分,白骨精奸诈狡猾的形象。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六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及我本人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在本课教学中,应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重点语句,提高阅读能力。

⒊领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对比、反衬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教学应突出的重点为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阅读的方法难点为抓住3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写,体会三打的不同,领悟悟空的性格特点。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诵读体验(或“探究体验”)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朗读,从读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指导学生采用(圈圈点点画画)(作批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直观清晰的展示教学内容,补充其它课程资源,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本课我准备采用2个课时,第一课时,理解内容,感悟情感;第二课时,研究表达特点,拓展阅读或练笔。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语文教案嘿,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那就是《三打白骨精》啦!这个故事可是咱们小时候都听过好几遍的,现在再听一遍,感觉还是那么新鲜有趣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背景。

这是一个发生在唐朝的故事,那时候有一个叫做唐僧的人,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去西天取经。

唐僧他可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所以他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帮助他,其中就包括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三个大家伙。

有一天,唐僧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叫做白骨精的妖怪。

这个白骨精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妖怪,她会变成各种各样的样子来骗人。

唐僧他们一开始就被她骗了,但是后来他们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打败了白骨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而且,我们还要学会分辨是非,不要被那些坏人所欺骗。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讲讲这个故事吧!话说唐僧他们在路上走了很久,突然遇到了一个叫做白骨精的妖怪。

白骨精她长得非常漂亮,而且还会变成各种各样的样子来骗人。

她先是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然后又变成了一个老婆婆,还变成了一个小姑娘。

每次她变完样子之后,都会去找唐僧他们,想要吃掉他们。

可是唐僧他们可不是那么容易被骗的。

他们通过观察白骨精的变化,发现了她的诡计。

于是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对付白骨精。

孙悟空他变成了一只蚊子,钻进了白骨精的鼻子里;猪八戒他变成了一块肉,放在白骨精的面前;沙僧他变成了一把扫帚,把白骨精赶走了。

唐僧他们还找到了观音菩萨,请求她帮助他们打败白骨精。

观音菩萨她听了唐僧他们的请求之后,决定赐给他们一件法宝——金箍棒。

有了这件法宝之后,唐僧他们就更加有信心去打败白骨精了。

果不其然,他们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终于成功地打败了白骨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而且,我们还要学会分辨是非,不要被那些坏人所欺骗。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说课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说课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教学过程:一、名著引路,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庆的春节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开始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

(出示《西游记》)2、简介《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

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奇幻,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深受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之一,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3、一提到《西游记》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4、你还知道小说中哪些人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5、看来同学们都很熟悉和喜欢《西游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而来的课文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书反馈(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好翘舌音、前鼻音。

)(2)口头填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 ),最后变成 (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先后( )次怒打白骨精,最后终于()白骨精。

(4)明确人物关系,构架文章结构(出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同学们,任何一篇小说中都会有人物、情节、环境,我们把它们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三打白骨精·教案(精选10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精选10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精选10篇)三打白骨精· 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第一次斗争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白骨精: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 (自己跟自己说)师:那你再试一遍.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出示挂图)指导朗读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 (美貌)说说美貌的词(看挂图)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词?(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沉鱼落雁…… )这美下面藏的是——恶.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径直"(目标明确,恨不得马上把唐僧抓走)"扔下一具假尸首"(嫁祸于孙悟空)所以说这里的白骨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奸诈,诡计多端板书:诡计多端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孙悟空: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指名读 (出示段落)师:这里孙悟空怎么样?(着急)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是"着急"吗?一般的人知道是妖精的话,早已逃之夭夭,看出什么来了?(勇敢)(聪明,厉害,火眼金睛)一眼看出师:所以说这里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善于识破,勇敢板书:勇敢唐僧: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三打白骨精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三打白骨精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三打白骨精苏教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培育的载体,又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基石。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善于变化的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并打败白骨精,但唐僧误会孙悟空,将其逐走的故事。
3.பைடு நூலகம்习下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三打白骨精》
2.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白骨精
3.课堂时间有限,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应对策略:
1.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
2.加强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课后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方面,我将:
1.检查学生的巩固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
2.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3.与同事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 PPT: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有助于直观呈现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频片段: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动画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故事情节,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学挂图:展示课文中的关键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和复述故事。
2.视频导入:播放《三打白骨精》动画片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好奇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三打白骨精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这是一篇学生感悟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受到精神陶冶的佳作,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共有3个。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为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教学难点: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学习叙述故事情节的手法。

三、说教法学法自主朗读感悟法:崔峦老师说,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应图片,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环节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我会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展示孙悟空降妖除魔、机智勇敢的形象。

再简介《西游记》和作者吴承恩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著名故事,揭题质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是哪三打?结果怎样?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注意“瞒”的读音。

2、指名分节读。

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节再度课文。

帮助学生读通全文。

3、快速浏览读。

在读通顺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带着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内容,相机理清文章脉络。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_苏教版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明白得课文是如何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明白得,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决、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孙悟空坚决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阴谋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依照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1、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解决文章重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观看影片《三打白骨精》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一、多元导悟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来自《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一个经典故事,谁来读读课题?(师一面引入一面板书课题)(1)、你什么缘故要突出一个“打”字呢?(因为课文要紧是写孙悟空,“打”突出了要紧内容,打得杰出)(2)、假如要突出打的对象,要如何读?(“白骨精”重读)(3)、打的不是蜘蛛精,也不是狐狸精。

假如要突出打的次数,应该如何读?(重读“三”)(4)、如此反复读了课题后,你读出了哪些问题?A、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变化了几次?每次变成什么?B、孙悟空和唐僧每次各有什么表现?2、提的真好,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故事性的文章?读—画—品—悟—演—讲3、自学课文:(1)、请同学们用上述方法小声读课文,想想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变化了几次?每次变成什么?(2)、孙悟空和唐僧每次各有什么表现?4、谁来谈谈你的收成?。

①依照课件出示:孙悟空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A: 指名读,评判。

B:什么是火眼金睛?你确实是孙悟空了,把眼睛睁大些读。

C:老师觉得你读的有气无力,打在妖精头上全然就打不死,把声音再读大些。

D:读出孙悟空的勇敢机智了,把感受送到里面去齐读。

E: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了!②、一打白骨精,唐僧的表现如何?课件出示:唐僧责备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课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合。

第三单元一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张志和)》、《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

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册教材课文体裁多样。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

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

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课文的主要特点是:
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

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

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展开。

作者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变”、“三打”和“三责”虽然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艰苦不易。

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成了村姑送斋饭,实际使的是美人计,二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实际使的是是苦肉计。

三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实际使的是离间计。

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孙悟空机智聪明,“三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又疾恶如仇、坚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过。

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村姑,再变老婆子,最后变成老头儿。

唐僧胆小怕事,人妖不分。

㈢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用词准确生动。

“一打”是“劈脸一棒”;“二打”是“当头一棒”;“三打”是“抡起一棒”。

还有课后练习3中的带点字词同样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夺”字表现了猪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闪”字代表了一个很突然、很敏捷的动作。

一个八旬的老妇人能作出这样的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正常人不同。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

“摔”字表现了唐僧的胆小。

(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笑”字表现了孙悟空的自信与乐观。

二、教学目标:
⒈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过程。

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⒉抓住故事结果,揣摩人物内心,明白其中道理: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过外表看内心。

⒊学会按照课文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比较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写法的不同以及表达效果。

四、教学过程。

㈠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⒈简介名著《西游记》。

⒉说说孙悟空的本领。

⒊揭题审题。

板书:三打白骨精。

提示:中国传统小说惯会用“三”字来设计小说情节,比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西游记》中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

㈡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⒈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吗?(主要写三个人物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
⒉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
㈢研读课文,认识人物
⒈引导学生自学“第一打”部分。

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⒉研究“白骨精”特点。

白骨精“诡计多端”,她使出的第一计是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不胜欢喜”、“摇身变作”、“径直”等词,补充原文中描写美貌的句子,体会它的“美里藏恶”。

⒊研究“孙悟空”特点。

孙悟空“第一打”是怎么打的?引导学生抓住“火眼金睛劈脸一棒”等词,体会他的率直、善于识破妖计的性格。

⒋研究“唐僧”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连忙扯住”、“责怪”等词体会唐僧的胆小怕事,人妖不分。

⒌总结学法:①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③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⒍学法迁移。

回顾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五、六自然段。

①自学划出描写“第二打”有关句子。

②交流,抓住人物不同的特点。

“闪”(与年龄不相符,定会是妖怪)“哭”让人起恻隐之心,其实“哭里藏刀”使的是离间计。

“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敢于斗争)。

“惊得从马上摔下来、一口气念了20遍”(胆小、人妖不分,善恶不辨)
②自学描写“第三打”的有关句子。

思考:孙悟空的“第三打”与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孙悟空的足智多谋来体会人物形象。

尤其是一个“笑”字,感受孙悟空的自信。

课文虽然没有交代唐僧的反应,可以适当补充原文,由于唐僧的善恶不辨,最终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㈣反顾全文,整体感受
⒈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拦。

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
⒉从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责”中,你对三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看法?
㈤再读课文,根据板书练习复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