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听诊电子教案
心脏听诊31348

庆阳卫校授课教案
部位,性质,时期,强度(收缩期杂音分级),传导,体位、呼吸及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杂音强度分级
杂音的临床意义
收缩期杂音:各瓣膜区功能性、器质性杂音
舒张期杂音:各瓣膜区功能性、器质性杂音
•心包摩擦音
原因:生物、理化因素心包腔纤维蛋白沉积而粗糙•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5 分钟
2 、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50mmHg
3 、双上肢血压差别显著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
4 、上下肢血压异常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考虑主动脉缩或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
、脉压变化正常脉压30-40mmHg
五、动态血压测定推荐的正常上限参考标准及适应症3 分钟
六、周围血管征包括枪击音、Duroziez 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5 分钟
小结复习思考题
•简述各瓣膜区听诊位置。
•心脏听诊内容有哪些?
•描述心脏杂音时要包括哪些内容?
•心脏杂音强度如何分级?
5 分
钟
课后记:本章内容是重点,且国内、国际进展很快,故授课中积极结合高血压在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等方面的认知演变,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相宜的图表,使其通俗易懂,有很好的授课效果。
教研组审阅意见教研组长签名
年月日。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fixed splitting of second sound),见于房间隔缺损时,第二心音分裂程度几乎不受呼气、吸气时相的影响。明显的第二心音分裂、逆分裂及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均属病理性。
2)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表示主动脉内压力增高,主要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硬化,后者除音响增强外常带有金属性音调。
3)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见于左心室排血量减少,如低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4)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见于严重的肺动脉瓣狭窄,主要由于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肺动脉内压力减低所致。
第一心音的强度改变:与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心室充盈程度及瓣膜的弹性与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1)第一心音增强:见于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心室肥大时,因心肌收缩力加强所致.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血液于舒张期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受到阻塞,左心室充盈度减少,舒张晚期二尖瓣位置较低而紧张度差,当左心室收缩时,由于左心室血容量较少,收缩期相应缩短,左心室内压力上升速度快,弛缓而低位的二尖瓣突然紧张、关闭而产生振动,因而第一心音增强。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时,左室充盈度较低。第一心音均增强。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提问/举例/教具
第五章胸部检查
第五节心脏
四、听诊
(一)心脏瓣膜体表位置及听诊区
(二)听诊方法与顺序
(三)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心脏健康教育电子教案

心脏健康教育电子教案教案概述心脏健康教育电子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关于心脏健康知识教学的框架,通过互动和参与式研究,帮助学生了解心脏的重要性,认识心脏疾病的风险因素,研究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认识常见的心脏疾病及其风险因素。
3. 研究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4. 掌握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心脏的基础知识1. 心脏的结构2. 心脏的功能3. 心脏疾病的风险因素第二部分: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1. 健康饮食2. 规律运动3. 控制体重4. 戒烟限酒5. 管理压力第三部分:急救技能1. 心肺复苏(CPR)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3. 心脏骤停的症状和识别教学方法1. 讲授:用于介绍心脏的基础知识和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2. 互动讨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脏疾病的影响。
4. 实践操作:进行心肺复苏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心脏健康相关文章和视频3. 心肺复苏模拟人4. AED演示设备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测试:通过书面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脏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技能演示:通过心肺复苏模拟演练评估学生掌握急救技能的程度。
教学计划第一周:心脏的基础知识1. 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讨论心脏疾病的风险因素。
第二周: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1. 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探讨规律运动的益处。
3. 讨论控制体重的方法。
4. 介绍戒烟限酒的理由。
5. 研究管理压力的技巧。
第三周:急救技能1. 研究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
2. 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3. 识别心脏骤停的症状。
教学反思每周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度和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心脏检查-听诊教程教案

完左 主动脉瓣狭窄 重度高血压
杂音
一.正常心音以外在收缩期和/或舒张期出 现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声音
二.可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甚至遮盖心音
杂音
三.机理 血流加速或血流紊乱产生湍流, 使心室壁、瓣膜、腱索或血管壁发生振 动所致
血液流速增快 瓣膜口狭窄或大血管通道狭窄 瓣膜关闭不全 心腔或大血管间有异常的通道 心腔内有漂浮物 血管腔扩大
性质类似开瓣音,但出现时间较晚,音调较
低,且随体位改变,心尖内侧
钟摆律或/和胎心律
一.钟摆律(Pendular rhythm):心尖部第一心音
性质改变,音调类似第二心音,心率快,心室收 缩与舒张时间几乎相等,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 隔均匀,有如钟摆的嗒声音,故称钟摆律。
二.若同时有心动过速,心率120次/min以上, 酷似胎儿心音称为胎心律(embryocardia)
0.18s
重浊 短
弱 而低 0.04 钝s
之后
S4
S1之前 (收缩
期前)
心房收缩震 动
低
很弱 沉浊
最响部位
心尖部
心底部
心尖部及 内上方, 仰卧或左 侧卧,呼
气末
心尖部及 内侧
心音改变
一.心音强度改变
二.心音性质改变
钟摆律或胎心律
三.心音分裂
S1分裂
生理 儿童与青少年 病理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心衰竭等
S2分裂
生理 儿童与青少年 病理 任何原因引起一侧心室排血量过多或排
血时间延长
心音强度改变-1
一.S1增强:
二尖瓣狭窄 高热、贫血、甲亢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大炮音)
二.S1减弱
正常心脏听诊检查说课稿

04
病例分析
病例选择与介绍
病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以 便更好地说明正常心脏听诊检查 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病例介绍
简要介绍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 年龄、性别、症状等,为后续分 析提供背景信息。
病例分析过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 解患者是否有心脏疾病家 族史、个人生活习惯、既 往病史等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心脏听诊中,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效率。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心脏听诊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 和成果,共同推动心脏听诊技术的进步。
关注心脏听诊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了保持与时俱进,未来可以关注心脏听诊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最新的技术和方 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 别关注心脏听诊,注意心 音、心率、心律等方面的 变化。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心电图、 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 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病例结论与讨论
病例结论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得出病例的结论,判断 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讨论
针对病例的结论,展开讨论,探讨正 常心脏听诊检查的原理、操作技巧和 注意事项,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价值。
05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总结心脏听诊的原理,掌握正确的听诊技巧,包括听诊器 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听诊部位的选择。
熟悉常见心脏疾病的听诊特点
学生应能够熟悉常见心脏疾病的听诊特点,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并能够通过 听诊进行初步的诊断。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讲课心脏听诊心音课件

心脏内的血液流动也会产生声音,特别是在瓣膜开 放和关闭时。
心肌振动
心肌的振动也会产生心音,特别是在心肌收缩时。
心音的分类
01
02
03
04
第一心音
产生于心脏收缩期,主要由心 室肌和二尖瓣的振动引起,是 心音中音调最低、持续时间最 长的声音。
第二心音
产生于心脏舒张期,主要由主 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开放和关 闭引起,是心音中音调较高、 持续时间较短的声音。
心脏听诊在诊断心脏病、评估心脏功能以及监测心 脏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听诊的原理
心脏听诊的原理是通过收集心 脏跳动时产生的振动声波,并 将其转化为可听见的声音。
当心脏肌肉收缩和舒张时,会 产生振动声波,这些声波通过 身体组织传导至胸壁,然后通 过听诊器收集并传递到耳朵。
通过听取不同部位的心音,可 以判断心脏的收缩、舒张以及 瓣膜功能等情况。
80%
听诊部位
选择合适的听诊部位,如心尖、 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等,并确保 听头与皮肤紧密接触。
心脏听诊的步骤
听诊心脏瓣膜区
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听诊二 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等 区域,注意听诊时需注意瓣膜 的开放和关闭声音。
听诊心音
在每个瓣膜区,注意听诊心音 的强度、频率和音调,并注意 心音的分裂和额外心音。
06
心音与疾病的关系
心音与心血管疾病
心音异常与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音低钝或分裂 ,提示心肌缺血或梗死。
心音变化与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音可能变得更为低 沉或出现额外心音,反映心脏功能受 损。
心音与呼吸系统疾病
肺动脉高压与心音
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出现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或分裂,提示肺 循环阻力增高。
电子听诊器课程设计

电子听诊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听诊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掌握电子听诊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1.了解电子听诊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电子听诊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3.了解心脏、肺部等常见疾病的听诊特点。
4.能够正确操作电子听诊器进行临床听诊;5.能够分析听诊结果,作出初步判断;6.能够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诊断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关爱患者、救死扶伤的同情心;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听诊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心脏、肺部等常见疾病的听诊特点,以及电子听诊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电子听诊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电子听诊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3.心脏疾病的听诊特点及诊断方法;4.肺部疾病的听诊特点及诊断方法;5.电子听诊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子听诊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2.讨论法:用于探讨心脏、肺部等常见疾病的听诊特点及诊断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临床案例,分析电子听诊器在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听诊器,进行临床听诊实践。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子听诊器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知识点;4.实验设备:提供足够的电子听诊器及其他相关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心脏听诊PPT精品医学课件

S1分裂: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心室开始收缩时间晚于左心室 肺动脉高压: 三尖瓣延迟关闭
S2分裂(肺动脉瓣区明显):
生理分裂:深吸气胸腔负压增加,右心回心血量增加, 右室排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延迟 通常分裂(最为常见):右室排血时间延长(二狭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 左室射血时间缩短(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 固定分裂(房间隔缺损):S2分裂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S2分裂的两个成分 时距固定: 呼气时,虽然右心回心血量有所减少,但由于存在左房 向右房的血液分流,右心血量仍然增加,右心 排血时间延长 吸气时,回心血量增加,右房压力暂时性高于左房、 左向右分流稍减,抵消了吸气导致的右心血 量增加的改变 反常分裂(逆分裂):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 完全性左束支伟导阻滞(左心室开始收缩时间晚于右心室) 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高血压(左心排血受阻、排血时间延长)
瓣膜关闭不全: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异常血流通道: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心腔异物或异常结构:乳头肌或腱索断裂,残端漂浮 大血管瘤样扩张
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 最响部位和传导方向 杂音在某瓣膜区最响则提示该瓣膜有病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向颈部传导 二尖瓣狭窄的心尖区隆隆样杂音较局限 心动周期中的时期 收缩期杂音 舒张期杂音 连续性杂音(杂音在收缩期与舒张期连续出现) 双期杂音(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出现但不连续)
性质 由于杂音的不同频率而表现出音色与音调的不同 音调:柔和、粗糙; 音色:吹风样、隆隆样(雷鸣样)、机器样、叹气样 功能性的杂音较柔和、器质性的较粗糙
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狭窄 心尖区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区柔和而高调的吹风样杂音常为功能性杂音 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评估教案
系(部):医疗卫生教学部课程:健康评估教师姓名:王欣
的声音。
酷似钟摆的“滴答”声,结合音频、图表、图片资料重点讲授
S1、S2的鉴别,可采用列表对比帮助学生记忆,然后播放录音让同学们自己试着区别。
讲解心音强度改变时,可把房室瓣比喻为”门”,而影响第一心音强弱的”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心室充盈程度,瓣膜的弹性”等因素可形象比喻为”关门时风的大小,门的位置和合页的活动性”进行进一步讲解。
引入比喻:当临床护士听到舒张期奔马律的时候,就像病人在呼唤:“快来救我!”
用这样的比喻可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其学习兴趣。
让学生领悟到现在的学习与将来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