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例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 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 有说服力。
3、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 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 下四个方面:
⑴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 ⑵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 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 ⑶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 完全一样。 ⑷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 积上等量的问题。 例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 4、科学原则 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 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甲状腺激素) 。
2、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 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⑴空白对照(对照组)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⑵条件对照 例如:在 “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 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 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 ,对照组只加了等量 但这种处理作为对 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 实验,其实验设计方 照意义的 ,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 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 (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
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 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 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 组)。
⑶自身对照
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 对照。 例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 ⑷相互对照

高考总复习 生物选修1-5

高考总复习 生物选修1-5
的理想材料。 ②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 的鸡血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稀释NaCl溶 液。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例1】
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 )
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
的降低而减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 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 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复性:温度下降到50℃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 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如下图: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3)延伸:温度上升到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 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新的DNA链,如下图:

绿)
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
蓝色(蓝绿色)
④二苯胺(或甲基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 ( 热 点 预 测 )PCR 技 术 有 效 地 解 决 了 因 为 样 品 中 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研究的问题,而被广泛应
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 氧 核 苷 酸 , 耐 热 的 DNA聚 合 酶 , 同 时 通 过 控 制 温 度 使 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PCR的反应过程 (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旋

高中生物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腐乳的制作(省一等奖)

高中生物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腐乳的制作(省一等奖)

选修1课时2 腐乳的制作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前预习·预习案1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自主梳理 11.制作腐乳需要的发酵菌种:(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________、曲霉、________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毛霉的特点。

①形态特征:________真菌,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

②代谢类型:________。

③繁殖方式:________。

2.腐乳制作时发酵的主要代谢过程: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及材料作用:4.腐乳制作的实验的操作提示:(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2)防止杂菌污染的其他措施。

①玻璃瓶用________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________。

③装瓶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④密封时,将瓶口通过________,防止瓶口被污染。

预习小测 11.判断正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在培养基表面会长出白色菌丝。

2.判断正误:家庭制作腐乳时,菌种来自空气。

3.判断正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4.判断正误:腐乳制作时加盐的目的只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咸。

5.判断正误:腐乳制作的过程需要密封腌制,因此毛霉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6.判断正误:制作腐乳时增加酒的用量可以加快腐乳的发酵过程。

♒♒♒♒♒♒♒知识拓展·探究案♒♒♒♒♒♒♒探究1腐乳的制作原理 1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它是一种________,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

2.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________,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成________。

高考总复习 生物选修1-1

高考总复习 生物选修1-1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例3】
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
用作食品添加剂,可多加
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易变成亚硝胺 D.水煮的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解析: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在土壤、水、鱼、谷、绿 色蔬菜中都有,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浓度会越大,含量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4)发酵时间: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 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毛霉在豆腐上的生长。前期发酵的作用,一是使豆腐表 面有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二是毛霉分泌 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 解成各种氨基酸。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 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 曲、酒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 生成腐乳的香气。 (5)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也会影响腐乳 的风味或质量。
C2H5OH+O2―→CH3COOH+H2O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二、装置 1.各部位的作用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排气口: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与瓶身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加水后防止空气中微 生物的污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生物技术实践是高中生物选修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下面是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知识点的总结材料。

一、细胞培养技术1.细胞培养基本理论:细胞培养的定义、种类和应用2.细胞培养技术的步骤:细胞的分离、传代、化学培养基的制备等3.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温度、培养基成分、培养器具等4.细胞培养的应用:生物药物的生产、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二、基因工程技术1.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重组、基因表达等2.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限制性酶切、DNA连接、DNA复制等3.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技术、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分子诊断等4.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风险评估、生物安全等三、单细胞技术1.单细胞技术的基本原理:单细胞分离、扩增等2.单细胞技术的应用: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克隆等3.单细胞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癌症研究、免疫细胞研究等4.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前景:个体化医学、药物开发等四、酶工程技术1.酶工程的基本概念:酶的定义、性质等2.酶工程技术的步骤:酶的筛选、改造、固定化等3.酶工程技术的应用:生化制剂的生产、环境保护等4.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功能酶的研究、酶催化反应的优化等五、生物传感器技术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元件的识别、信号转导等2.生物传感器的种类:酶电极、抗体电极等3.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生物分析、临床诊断等4.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微纳制造技术的应用、多样化生物传感元件的研究等六、生物安全技术1.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实验的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2.生物安全技术的措施:生物实验室建设、生物废弃物处理等3.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生物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4.生物安全技术的发展:新兴疾病、转基因生物等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应对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材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单细胞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生物安全技术等方面,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一、基础知识1、制作泡菜的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大致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3、亚硝酸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二、实验设计流程图(1)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4∶1质量比配制煮沸冷却备用。

煮沸为了杀灭盐水中的杂菌,冷却后使用为了保证乳酸菌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2)倒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浸没全部菜料。

(3)盖上泡菜坛盖子,坛子边沿加水,以保证无氧环境(4)发酵时间受到温度影响。

三、操作提示1、泡菜坛的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否则容易引起蔬菜腐烂。

2、腌制的条件:注意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易造成细菌增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

四、教材答案1、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能不能发酵成酸奶?为什么?不能。

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2、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3.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4.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保证泡菜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基础知识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生物选修1-2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生物选修1-2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3.纯化大肠杆菌以及菌种的保藏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
灭菌、倒平板。
(2)纯化大肠杆菌 ①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 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 ②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⑧果汁
⑨酱油
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⑧
B.④⑤⑥⑦⑩ D.以上全部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解析:消毒指用比较温和的方法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 胞,适用于那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果汁、酱油,
这样可以使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另外对要求不是很
严格的皮肤、饮用水也用消毒的方法处理。而对于严格要 求的接种环、手术刀等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答案:A
糖类、脂肪 酸等
氮源
NH3、铵盐 、 硝酸盐等 铵盐、硝酸 盐、蛋白质 等
生长因子
一般不需 要 有些微生 物需要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提醒:(1)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划分的主要依 据是能否以无机碳作为生长的主要或惟一碳源,而与氮源
无关。自养微生物以CO2或碳酸盐为惟一碳源进行代谢生
长;异养微生物必须以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代谢生长。 (2)自养微生物的能源 ①利用光能,如蓝藻等;②依靠物质氧化过程中释放 的能量,如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
能,NH3既作为氮源,又作为能源。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3)异养微生物的能源: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灼烧灭菌。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方 法 中的 意 义 和 地 位 。
是学生拿高分 的基础和捷径. 高中阶段主要要求学 生
学 会 以下 几 个 实 验 原 则 即 可 : 1科 学 性原 则 .
所谓科学性 , 是指 实验 目的要 明确 , 实验 原理要 正确 , 实验材料和实验 手段 的选择 要恰 当, 整个 设计 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 不能偏 离生物 学基本 知识 和基本 原理 以及其 他学科 领域 的基本原 则. : 如 淀粉 酶水解 淀粉 的顺序 问题.
1. 群 密 度 的 取样 调查 ; 7种
变量 , 又称因子 , 是指实 验过程 中所被 操作 的特 定 因素或条件. 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 中的复杂关 系的准则之一. 当实验出现多个 实验变量时 到底 是哪 个变量 引起实验现象 的不 同或是多 个不 同的因素 引 起实验现象 的不 同就不知道了. 以在实验设计过程 所 中要教会学生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现把高中生物课本和大纲有关的实验总结如下 :
1 生物组织中还 原糖 、 . 脂肪 、 蛋白质的鉴定 ; 2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 .
3 细胞 质 流 动 的 观察 ; .
4 观察植 物细胞 的有丝分裂 ; .
5 比较 过氧化氢 酶和 F 抖的催化效率 ; . e
些探究 :

对 以 上 实 验 和 调 查 报 告 都 要 对 其 原 理 和 实 验 用
具 、 品等 十分 了解才 能拓 展到课外 实验 上来 , 以 药 所
学好课本的实验是前提条件.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
总结课 本实验 , 在此基 础上 向课外延 伸 , 样学生 才 这 能有信 心做 好实验题. 二、 传授生物实验的原则 生物实验设计是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原则 的, 也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拟定该实验的课题名称:_________ __ __ __ __ _________ __ __ __ __ ______
常见实验题考点一:拟定课题名称
学生答案举例:
常见实验题考点一:拟定课题名称 解题思路: 分清实验类型,明确实验目的
1 验证性实验
2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一般直接在题干中直接体现
完整实验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
(1)实验课题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材料用具 (5)实验步骤 (6)实验结果和结论
常见实验题考点一:拟定课题名称
例一 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I.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
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 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无关变量有(2种即可): pH、温度、加入提取物的量和
浓度、 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
常见实验题考点三:补充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一般顺序:
步骤1:材料器具的准备(包括分组、编号、无关变量处理 等)
步骤2:进行实验处理,需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步骤3:培养(或处理、或反应)一段时间 步骤4:观察现象或记录数据
步骤3:培养(或处理)、观察现象或记录数据 书写模式:
步骤3: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培养 (或其他相同的方法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做好记录 (计算出平均值)
注意:检测指标一般为因变量,可分两种: 1. 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 2. 具体的测定指标
例一
实验步骤:
相同且适宜
③将两组苗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课题名称: 验证赤霉素对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具 有抑制作用
例二
为了了解酒精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开展了探究实验,请拟定该课题的名称。
课题名称:探究不同的酒精溶液浓度对 细胞成活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没有直接体现,需把题干中 提出的问题陈述出来。课题必须体现 自变量 和 因变量 之间的关系和实验 目的。
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计算两组植株的 ___平__均__高__度_____
例六
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治癌药物X,但不知对此
类肿瘤是否有疗效,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培养瓶、
CO2培养箱、含有肿瘤细胞的培养液、生理盐水、光学
针对不同材料的语言表述: ①植物: “长势相同、同种” ②动物: “生长发育状况相同” ③溶液: “大小相同的试管(或其他器具)”
“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某溶液(或已知浓度)”
例一
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 ,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__等_量__的__完__全__培_养__液_______ 中培养。
I.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 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 答下列问题:
常见实验题考点一:拟定课题名称
学生答案举例:
常见实验题考点一:拟定课题名称 解题思路: 分清实验类型,明确实验目的
1 验证性实验
2 探究性实验
课题名称一般需结合实验原理
本题涉及到的实验原理: 赤霉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
常用格式: 探究….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小组成员分 别选用花菜、辣椒和蒜黄为材料,并将每样等量分成两组后分别放 置在20℃和一20℃条件下培养,再分别进行DNA粗提取。提取后每 组的DNA用二苯胺进行颜色鉴定,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 表。
这些答案对吗?
答案: 因变量:大豆植株的高度 无关变量:处理时间、培养温度、光照
强度等
例四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 酶的活性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略);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 深浅;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不同的淀粉酶提取液
常见实验题考点三:补充实验步骤
例一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 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 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10株、完 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3)实验步骤:
① 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
该实验课题名称是 :
探究不同材料、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的影响。
常见实验题考点二:分析题干确定实验变量
例一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
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 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的因变量为____ 无关变量为_____
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能够具体测量的指标或者能直观观察到的现象 无关变量——即控制变量,指其他影响因素或条件
步骤2:进行实验处理,需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书写模式: 步骤2:“甲组…….(施加实验变量,如加入适量某浓度 的溶液、饲喂….、注射…),乙组……. 施加等量(作为 对照的)处理(或不作处理)”
①对照原则 ②单一变量原则 ③平行重复原则
例一
实验步骤:
②用喷壶分别将_适_量__蒸__馏_水和_等__量__适_宜__浓_度__ _的__赤__霉__素_溶__液_ 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1、明确实验目的 2、分析实验原理 3、选择材料用具 4、设计实验步骤 5、预测实验结果 6、观察收集数据 7、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2、对照性原则
①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③自身对照 ④相互对照 3、等量原则 4、科学性原则(原理、材料、步骤、结果分析) 5、平行重复原则
验组,分别置于_______中培养。
② 用喷壶分别将 和
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 将两组苗置于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
并计算两组植株的

实验步骤的一般顺序:
步骤1:材料器具的准备(包括分组、编号、无关变量处理等)
书写模式: 步骤1:取…..平均分为…...组,分别标记为A、B(甲、 乙)……,(并分别加入等量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