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SWOT分析表
苏宁的SWOT分析报告

苏宁的SWOT分析报告苏宁的SWOT分析报告3组企业简介苏宁电器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
截至2007年10月1日,苏宁电器在中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600家连锁店,员工人数达90000多名,2006年销售规模近610亿元,在商务部统计的全国前100家连锁企业中,位居前三甲。
苏宁电器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20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5年8月4日,苏宁电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公司股东大会通过,苏宁电器高票进入G股时代。
公司董事长张近东先生先后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劳动模范”、“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国家级荣誉。
主要产品:一般经营项目: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办公设备、通讯产品及配件的连锁销售和服务,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系统集成,百货、自行车、电动助力车、摩托车、汽车的连锁销售,实业投资,场地租赁,柜台出租,国内商品展览服务,企业形象策划,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商务代理,仓储,微型计算机配件、软件的销售,微型计算机的安装及维修。
苏宁电器于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2004年7月实现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短短的10多年发展,苏宁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
下面我将用SWOT 分析法,试着分析下苏宁崛起之路。
一、优势(Strength)苏宁电器历经二十年的发展,一直处于行业排头兵位置上,这一品牌已深入人心,受到很多人的好评;快速发展的苏宁没有延续一种简单的粗放经营的思路,而是将细节化服务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秉持可持续发展思路,加强人才储备,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举措为苏宁电器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1、起步早。
苏宁电器作为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开路先锋,与其他品牌电器商相比起步早。
苏宁电器swot分析

苏宁电器swot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1)机会1)具有扩大客户群的空间及产品细分市场。
目前苏宁进入了不到50%的可销售区域,在已进入区域的市场份额也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对家电将有更大的需求,因此公司未来仍有较大的店面及收入扩充空间。
2)出现向其他地理区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苏宁电器不仅拥有巨大的中国市场,同时也有可能以绝对优势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
中国家电制造商的低成本以及制造行业的产品日趋国际化,为今后苏宁电器带着中国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积累了一定资本。
(2)威胁1)将出现进入市场的新竞争对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不仅仅苏宁电器及几家中国零售巨头独享的天地,外资巨头随时有可能进入,他们先进的理念、充足的资本将会分享中国零售商的利润,利润的减少将成为企业的最大威胁。
2)某些城市出现饱和现象,市场需求减少。
随着家电行业在某些城市的相对饱和,将导致苏宁电器的部分区域的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家电行业属于耐用品行业,一个空调至少可以使用3-5年,而苏宁电器的利润大部分来自于耐用家电的利润,不能像其他企业有其他方面的获利点,所以苏宁电器必须面对家电行业饱和后的利润继续增长问题。
3)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通货膨胀导致家电制造商成本不断上升,通过价格传导,导致家电零售上陷入加价导致需求减少和不加价导致利润减少的矛盾中。
2、内部环境分析(1)优势1)有形资产优势①充足的资金。
苏宁电器已经获得了与外资商业巨头以及中国的零售巨头国美等同台竞技的融资平台,用充足的资金可以扼制不停地在追赶苏宁电器的诸多零售商的快速扩充,同时也可以使苏定电器可以通过兼并方式,相对节约成本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快速扩张。
②具有吸引人的地理优势。
苏宁电器的店面选址一般为比较繁华的地段,如果家电行业出现相对饱和的一天,这使得苏宁电器可以转产到其它更赚钱的行业,为其提供了相应保证。
苏宁易购SWOT分析

苏宁易购S W O T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苏宁易购外部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现有经济体制、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都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苏宁电器是江苏省的龙头企业,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江苏省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和保护苏宁及易购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法律环境逐渐建立健全,同企业及其活动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主要的有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它们已逐渐完善,其中与企业相关的法律规范构成企业法律环境中最基本的内容,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专利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等也已渐渐走向成熟化。
(二)经济因素: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稳定,这也说明人民的购买能力比较大,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社会人文因素: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购逐渐成为人们购物首要选择,这给电子商务行业带来无限生机。
加之现在大部分网购网站都支持在线支付、货到付款等支付方式,给人们网络购物带来很大的便利,而且在多个广泛使用的搜索引擎中均有购物网站的导航,方便网民网购。
(四)技术因素: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伴随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各种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出现,如B2C平台。
二苏宁易购微观环境分析:(一)供应商: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反映在商品价格信息的不对称性被打破,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成本日益透明。
网络的发展使商城之间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不同厂商间的价格比较,从而推测出供应方大致的成本水平,从而使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降低。
(二)竞争者: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习惯了网上购物,随之而来的就是电子商务行业崛起,电商数量迅猛增加,竞争者也不断增加。
(三)顾客:顾客是营销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不可小觑。
五力模型(苏宁)

竞争威胁
2000年到2004年,我国前7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 达172%,已经占领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7个一级城市近40%的市 场 国美、苏宁、三联、永乐、五星、大中等大型家电连锁巨头的迅速 崛起,使得家电连锁日益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流渠道,家电连锁企业所占 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正日益扩大。联商网对17家家电连锁企业2004年的 销售进行了统计,销售总额超过1022.7亿元,门店总数超过1100多 家。 2005年,家电连锁开店热潮遍及国内各个城市。主流家电连锁企 业新开店面已经超过600家。国美和苏宁在05年的开店数量双双超过150 家。至此,两家在全国的店面总数已经超过400家和260家。以永乐为代 表的区域连锁商家也广泛地采用并购方式扩张,店面数量增长尤为显 著。 近两年国美、苏宁、永乐都在加大收购力度;竞争越来越激烈, 三强局面初步形成,国美与其他几家家电零售巨头在一级市场的正面交 锋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在不断的拓展二三级市场 。
张云鹏 杨婷如 张博文 Team Member 李斌 房倩倩
进入威胁
供应商威胁
竞争威胁
苏宁
替代品威胁
买方威胁
苏宁易购—苏宁电器集团的新一代B2C网上商城
苏宁电器
中国企业500强第59位、中国民营500强第一、中国 最佳信誉品牌100强、民营企业上市公司100强第二、中 国企业信息化50强(零售业第一位),中国商业科技100 强(零售业第一位),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 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竞争威胁
提高售后服务,从而将潜在客户挖掘过来。“一条龙”的顾客服务: “苏宁模式”还包括“配送、安装、维修”的一条龙顾客服务。 还实施“订制、买断、包销”的策略,以满足该地区消费者的个 性化需求。苏宁应不断完善售后服务,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提高融资能力。企业的融资能力也可以体现出企业发展活力。所以苏 宁应提高其融资能力,来面对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问题。
苏宁SWOT

资金实力上,首先,国美选择在香港借壳上市,这与苏宁在内地A股中 资金实力上,首先,国美选择在香港借壳上市,这与苏宁在内地 股中
信息管理学
国美三招
第一招是"动摇军心" 国美在新店开张前1 第一招是"动摇军心".国美在新店开张前1~4个月内在 当地媒体多次大幅刊登招聘启事和广告, 当地媒体多次大幅刊登招聘启事和广告,招聘启事允以高薪 厚禄动荡当地家电渠道人员军心,广告则承诺消费者" 厚禄动荡当地家电渠道人员军心,广告则承诺消费者"天天 低价" 低价". 第二招是"开业震慑" 第二招是"开业震慑".国美在开业前均要精心策划推出 特价机" 如市面上29寸平面彩电还是3000元上下时, 29寸平面彩电还是 元上下时, "特价机":如市面上29寸平面彩电还是 元上下时 国美能推出699元的特价机,极端的时候甚至推出过一元的 元的特价机, 国美能推出 元的特价机 特价机" 造成开业人山人海,场面火爆. "特价机",造成开业人山人海,场面火爆.一旦成为当地 新闻后,国美再组织媒体通篇报道, 新闻后,国美再组织媒体通篇报道,围绕这种势头层层击破 消费者心理防线, 震慑" 对手. 消费者心理防线,"震慑" 对手.
信息管理学
国美以激进,勇猛,强悍著称, 风格差异上,国美以激进,勇猛,强悍著称,而苏宁则更体现的是温 和与稳打稳扎;国美管理上重控制,而苏宁电器更倾向于与人分享机会. 和与稳打稳扎;国美管理上重控制,而苏宁电器更倾向于与人分享机会. 苏宁对于厂家施加的压力, 厂商关系上,苏宁对于厂家施加的压力,一般都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 内,并且时有妥协,不似国美那样强硬,霸道,厂商关系相对比较融洽. 并且时有妥协,不似国美那样强硬,霸道,厂商关系相对比较融洽 国美和苏宁虽都是根据连锁经营规范化, 管理流程上,国美和苏宁虽都是根据连锁经营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 在运作,但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采购,财务,销售,服务, 在运作,但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采购,财务,销售,服务,配送等流程及运作体 同时,二者作为中国家电市场的龙头,多年来的捉对厮杀,网点重复率高, 系;同时,二者作为中国家电市场的龙头,多年来的捉对厮杀,网点重复率高, 这也无益于国美对苏宁的收编. 这也无益于国美对苏宁的收编.
苏宁SWOT分析表格

苏宁SWOT分析表格苏宁电器(下沙)SOWT分析矩阵机会(O)威胁(T)1)具有扩大客户群的空间及产品细分市场。
2)区域竞争对手较少,出现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1)市场中同类型的竞争对手。
2)未来城市将出现饱和现象,市场需求减少。
3)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优势(S)劣势(W)1)有形资产优势①充足的资金;②具有吸引人的地理优势。
2)无形资产优势①政府大力支持;②具有优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业信用。
3)技术技能优势扎实的后台建设及良好的服务。
4)人力资源优势大量人力储备发挥作用,在册人员的高效率5)竞争能力优势①市场份额占领导地位;②线上电商,线下体验1)企业内部管理。
①对顾客的关注问题②提升品牌和利润的问题。
2)企业内部创新。
3) 企业对B2C网购平台运营经验不足并存在许多问题。
①苏宁网上商城的论坛不规范。
②实体店与网上商城的价格冲突。
苏宁电器(下沙)发展策略企业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优势(S)劣势(W)机会(O)开辟新市场,坚持店面的数量和质量平衡发展。
应该坚持店面的数量和质量平衡发展,需要从指标上进行要求。
比如在城市的分布,店面的密度,店面的间距这些方面设定一些严格的内控指标。
合理定价线下线上齐发展①网上商城推出比实体店品类更丰富的产品②差异化的促销,平衡部分产品的价格③实行连锁销售威胁(T)推动前台和后台协同问题的解决。
①建立多个应用管理系统②注重物流基地的建设③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改善苏宁网上商城的论坛①加强专业人员招募和加强内部员工培训②在论坛上设置专题新闻③鼓励顾客注册论坛会员,并提供给会员更多信息和优惠。
苏宁物流战略-SWOT分析

三、物流战略SWOT分析(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S优势:1.强大的融资能力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可以支撑苏宁易购坚持下去,解决了苏宁易购招揽人才、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
苏宁易购可以靠苏宁电器作强大后盾,保证其正常运作,实现良性循环。
有了强有力的基础,加之规范的商业操作,苏宁易购有条件实现预期的商业目的。
2.苏宁易购拥有具有竞争力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
以张近东和苏为民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是与国美、大中等大卖场的激烈竞争中不断进步,逐渐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竞争能力。
3.苏宁易购物流配送链不断建设和发展。
经过10多年的磨练和积累,如今的苏宁不但拥有着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而且已有4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其中还有一个占地40亩的中央立体式的配送中心。
近期又选择南京、北京和杭州三地作为一期投资地点,对三地的投资额度基本均等。
北京物流中心的选址初步意向定在通州,整个中心占地60亩,库存面积近4万平方米。
该物流中心建成后,将辐射东北、山西和京津冀地区。
目前,该物流中心不日即将开工建设。
自此,苏宁商品的物流配送彻底告别租赁时代。
为了加速产品流通,苏宁建立了自己的智能配送中心,以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供应商相联,下与连锁超市相接,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联盟,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供应链中加以管理,从而使产品可以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4.苏宁完善的信息系统。
苏宁在信息中心、供应链的完善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通过ERP系统不仅实现了企业总部、分部、配送中心以及售后服务等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而且实现了信息的“BTOB”,吸引了包括三星、索尼、海尔、海信等企业并实现了与他们的信息系统无缝链接。
苏宁与国内外著名供应厂商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海尔达成协议,基于国际电子行业通用的数据交换准则ROSETTANET协议,建立订单、发货、入库和销售汇总的数据处理流程。
这一平台的搭建成功,使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上游厂商的制造环节,延伸到零售渠道环节,构建共同的销售信息平台,决定采购供应和终端促销。
苏宁SWOT

苏宁电器swot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一) PEST分析1、政治法律环境 P政治环境包括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对政治环境的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对于苏宁而言,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是最为有利的政策。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家电下乡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商务部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补贴促进家电下乡的政策思路。
为稳妥推进,自2007年12月起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补贴。
而家电下乡这个政策推广的产品大都是苏宁电器中的产品,对苏宁电器中电器产品的销售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苏宁电器中有很多价格并不贵的产品,从而也很好的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家电下乡,是苏宁大卖场的一个绝好的机会.2、经济环境E影响家电卖场和苏宁电器的经济因素包括:消费者的购买力、产品定价以及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等。
现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收入不断增加,说明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不断加强。
据国信证券关于家电市场价格调查报告显示,网上购买家电的价格优势较明显,均价排序为国美电器、苏宁旗舰店、苏宁精品店、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其中,苏宁电器的冰箱和洗衣机较便宜。
由此可以看出,苏宁电器的定价策略稳健,其“价格协同”效用最大.并且苏宁的经济实力很雄厚,其发展势头可谓是如日中天。
3、社会人文环境S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精打细算、满足温饱、追求简单实用的消费观念渐渐转向讲究生活质量的享受型生活发展。
随着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人们家电的要求也随之变革。
以往,人们的对家电的需求大多只停留在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传统类家电,如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
现在,消费者对家电的要求更多地投向以数码、通讯和个人电脑为代表与生活享受、娱乐相关的的新兴消费产品,如高素像摄像机、PSP等.我国家庭生活质量的变化,使消费者从完全集中于价格开始转移到产品新兴消费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家电连锁行业应及时调整和扩展商品结构,有效的把握家电商品品类变迁的趋势,应根据消费需求转换的特点,制定销售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当代高校大学生,追求创新和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苏宁易购发展意义重大
SO战略
1、依托强大的品牌优势,开拓校园市场
2、合作共赢,充分发挥苏宁“老品牌信得过”及“实体店起步”的优势
3、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互动营销
4、利用校园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营销活动
3、同行的竞争差异小
4、B2C行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ST战略
苏宁易购只有依靠自身优势,结合校园市场的特点,在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价格、品质、服务、物流等方面做的更好,同时推陈出新。
WT战略
着力于自身优势的发展,逐渐将问题优化。同时开拓创新,做其对手所未做,结合校园独有的文化特点,引领校园新的消费理念和潮流,以便后来居上。
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校园市场潜力巨大
社会化媒体互动营销
行业内对手竞争激烈
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京
东
商
城
1、起步早
2、平台技术经过几年积累相对完善
3、一直重视校园市场,品牌认可度相对高
4、校园营销方式多样
1、通过短期的低价炒作,吸引消费者眼球,提升网站流量,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没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5、吸取高校创新型人才
WO战略
1、坚持线上线下平衡发展
2、诠释新的营销理念“体验与众不同,彰显个性自我”和校园文化特点结合起
3、完善B2C网上商城的不足
4、针对大学生时尚个性的特点,设计网站页面,完善论坛,加强顾客体验感
威胁T
1、行业内现有企业竞争如:国美、京东等
2、诚信、物流、支付成为B2C市场发展的瓶颈
3、在校园市场缺乏全新的营销理念
4、苏宁易购的网上体验感尚有欠缺
5、实体店与网上商城价格冲突
机会O
1、电子商务快速发展,B2C市场潜力大
2、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质量提高要求,对家电类产品的消费扩大
3、校园市场,容量巨大。校园市场起步晚,并没有成熟,发展空间大。校园市场还具有封闭性、容量大、开发成本低、延续性、集中性、文化独特性等特点。
苏宁易购、京东商城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苏
宁
易
购
1、强大的实体店支撑,在采购、产品品类、物流、价格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2、可以虚实互动
1、起步较晚,平台技术相对不是很完善。
2、校园市场的品牌认可度相对低
3、缺乏独立新颖的校园营销理念
苏宁易购校园市场的SWOT分析表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优势S
1、实体店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具有良好的信用,间接地解决了成信、支付、物流的瓶颈,少有后顾之忧
2、部分商品具有价格பைடு நூலகம்势
3、虚实互动
4、物流体系完备
劣势W
1、其网络营销构架尚有不足,技术、服务支撑乃至整个将能供应模式都有待提高
2、关注校园市场较晚,未能占领先机,品牌优势在校园市场相对不明显
2、服务缺乏个性化,顾客体验相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