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应用特点
浅析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浅析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功能性训练是一种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加强身体核心力量,提高身体运动功能的训练方法。
它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协调性、力量、稳定性和耐力等方面的素质,在篮球训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篮球运动员而言,核心力量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稳定性,增强上肢肌肉的爆发力和力量。
在训练中,可以采用平板支撑和桥式支撑等训练方法,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运动员对于自身身体的控制。
大肌肉群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方面,可以采用深蹲、硬拉、卧推、引体向上等训练方式,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提高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和上肢肌肉的爆发力。
力量训练的同时,要确保正确的训练姿势以及适量的负重,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训练。
另外,耐力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长时间地奔跑和运动,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持久力和耐力。
可以采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如长跑、跳绳、登山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元化训练的方式,比如砖石跑、障碍练习、反应训练、变向训练等,这些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增强运动协调性和超凡反应能力,在比赛中更加机敏迅速。
在进行功能性训练时,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需要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训练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
此外,训练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性,运动员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避免因训练过度而导致受伤。
综上所述,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增强核心力量、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运动员的机动性和超凡反应能力,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更好的水平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浅析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浅析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功能性训练是一种以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为目标的训练方法,它涉及到肌肉力量、爆发力、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在篮球运动中,功能性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球员提高运动能力,减少受伤风险,同时提高整体的比赛表现。
本文将从功能性训练与篮球体能训练的关系、功能性训练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和功能性训练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浅析。
二、功能性训练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1. 提高肌肉力量功能性训练可以通过使用弹力带、啦啦操球和哑铃等器械,帮助球员提高肌肉力量。
在篮球运动中,肌肉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球员完成各种运动动作,包括投篮、运球、传球和防守等。
通过功能性训练,球员可以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肌肉力量,从而在比赛中更加轻松地完成各项动作。
2. 提高爆发力爆发力是篮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体能素质,它能够帮助球员在比赛中做出快速的反应和爆发。
功能性训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跳跃、抗阻和迅速切换方向的训练动作,帮助球员提高爆发力。
这些训练动作能够模拟比赛中的各种情况,让球员在锻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爆发力,从而在比赛中更具优势。
3. 提高稳定性和灵活性篮球运动中,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样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帮助球员在比赛中保持平衡和灵活地变换动作。
通过功能性训练,可以通过平衡器械、瑜伽球和体操垫等器械进行训练,提高球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这些训练动作可以让球员在比赛中更加稳健地站立和移动,减少受伤风险,同时提高比赛表现。
三、功能性训练的注意事项1. 专业指导功能性训练属于一种较为专业的训练方法,因此在进行功能性训练时,球员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教练或者专业的体能训练师可以根据球员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且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从而确保训练效果。
2. 渐进式训练功能性训练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功能性训练时,需要采取渐进式训练的方法。
功能性训练与功能性动作

功能性训练与功能性动作1.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原理功能性训练:是一种专门性很强的训练,所有的动作形式都包含有运动链和运动三维平面中的加速、稳定和减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动作质量和动作形态有目的的训练行为,它是体能专项化的纽带与桥梁,它强调的就是多运动链的参与。
功能训练原理:功能训练不是以练习外表的肌肉体积和形状为目的,不强调某一具体动作中四肢力量的过分发展,而是注重意识与肌肉统一,神经肌肉系统更有效;通过加深层小肌肉的协调发展,预防运动损伤;接近与比赛的方式使运动神经系统向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同时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剧烈收缩又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发出更强烈的冲动,两者相互促进,提高运动能力。
由于定义上的抽象与实际各运动项目特征的差异,或许在对功能训练的理解上,不同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举例而言,一个跳高选手做蹲起跳比坐姿腿部阻力蹬伸更具有功能效果。
这是由于蹲起跳的动作是跳高技术中的一部分,而坐姿蹬伸对跳高时参与肌肉的刺激很小,这样我们可以认识到功能训练不仅仅是肌肉练习这么简单,它还涉及到运动的整个系统。
那么什么是我们功能训练的运动?第一,人体的大部分肌群是纵向排列的,而另外一部分是斜向排列的,如腹外斜肌和腰方肌,这种排列复杂结构使躯干能够产生屈伸,侧屈和扭转运动的动力,而人体的各种复杂动作(包括竞技动作)都是人体功能性动作的组合,这些动作有推、拉、旋转、弓步、蹲、体前屈,这些动作都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面内完成的动作,因此功能力量训练注重了多角度,在运动链各个平面协调练习。
第二,功能力量训练将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作为重要内容。
根据物理学关于转动力矩在封闭的个体中保持恒定的原理。
下肢产生一个向前的转动力矩,必然其他部位要产生一个相反的转动力矩,这样才能平衡。
核心部位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而且四肢运动的各种状态控制都源自核心肌群,有了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四肢的应力也能够随之减少,肢体能够游刃有余地更协调完成技术动作;所以功能训练将核心力量作为主要内容。
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应用特点

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应用特点(一)概念Gray Cook表明,功能性训练把运动动作视作为一个完整的运动链条,注重运动链条上身体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以便能够避免在单项关节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以及运动能力的劣势。
同时他还指出,如果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发生了运动损伤,采用功能性训练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健康。
Santana J.C 指出,功能性训练是结合身体功能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特征而进行训练的一种手段。
在现阶段,功能性训练被广泛的认为其是一种强调动作模式的训练,并不是肌肉力量,在进行功能性训练的过程中要发挥身体能量和整体性之间传递的有效性,主要注重要求运动员要在正确的动作模式上,做正确的动作,最终高质量的完成。
我国很多相关学者认为,功能性训练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了传统训练方法上认知存在的误差,但是功能性训练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竞技体育训练的地位。
(二)训练特点及内容表1 功能性训练特点一览表功能性训练特点训练内容整合动作FMS测试多样、灵活矫正练习符合人体生理特征肌肉神经激活真实的支柱练习链式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重力利用的速度与多方向日常生活的最大力量和旋转爆发力符合生物力学的软组织再生与恢复等本体感受的多维的功能性训练主要注重技术动作的完整性以及动力链之间传递的效能,增强大学生对身体姿态的自控能力,进而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同时融入了大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促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功能性训练在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还非常均衡的发展了深层次的小肌肉群,脊柱对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增强了大学生在正确动作模式基础上动力链之间的传递效率,身体肌肉群得到了协调发展。
运用功能性训练的时候,人体的不协调、不对称问题首先要得到解决,之后才能进行多关节,多平面,多运动轴的练习。
(三)大学生功能性训练方法表2 大学生功能性训练训练方法一览表阶段时间安排方法与手段训练目的热身阶段25min 功能性肌肉激活热身激活肌肉,预先动员大学生的本体感觉,为基本训练部分做好准备基本部分45min 除了进行常规训练之外,每周进行两次功能性力量训练课除了完成训练内容与基本要求之外,提升肌肉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结束部分20min 稳定训练与泡沫轴放松提升动作质量与控制,便于更好的进行机体放松与恢复在功能性训练中,训练前热身是一种肌肉激活,通过进行各种肌肉激活动作,对机体的肌腱、肌肉和韧带等部位实施有效的刺激和激活,提升神经系统对于肌肉的募集能力,适当的负荷能够对身体进行有效刺激,缓解身体紧张的部位,提升训练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功能性训练在哈尔滨体育学院短跑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02
功能性训练在短跑体能训练中 的重要性
提高身体协调性
平衡能力
功能性训练通过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波球训练等,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减少跑 步过程中的摇晃和浪费能量。
灵活性
功能性训练注重关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性,通过拉伸、关节活动和灵活性训练,提高运 动员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性,减少跑步过程中的僵硬和阻力。
协调性
功能性训练通过多关节、多肌群的协同运动,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使跑步动作更加流 畅、自然。
功能性训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训练理念的更新,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 用。
功能性训练应用
在短跑体能训练中,功能性训练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灵敏度和耐力等身 体素质,为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基础。同时,功能性训练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 、游泳等,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
功能性训练在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滨体育学 院短跑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汇报人: 2023-12-22
目录
• 功能性训练概述 • 功能性训练在短跑体能训练中
的重要性 • 功能性训练在哈尔滨体育学院
短跑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目录
• 功能性训练对哈尔滨体育学院 短跑体能训练的影响
• 功能性训练在哈尔滨体育学院 短跑体能训练中的挑战与对策
01
功能性训练概述
功能性训练的定义与特点
功能性训练定义
功能性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 ,旨在提高运动员在多方向、多平面 和多角度下的身体运动能力。
功能性训练特点
强调整体性、多关节、多平面、多方 向的训练,注重身体各部位协同工作 ,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适应能力。
功能性训练的发展与应用
功能性训练发展
浅析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浅析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摘要】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提高运动员的筋骨力量、平衡能力和灵活性,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本文从功能性训练的概念和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开始,进而详细解析了功能性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意义、方法和内容、融入篮球体能训练的方式以及对篮球运动员的益处。
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功能性训练如何改善运动员的技能和表现。
强调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功能性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发展前景。
功能性训练不仅可以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素质,还能使他们在比赛中更加出色,是篮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关键词:功能性训练、篮球体能训练、意义、方法、内容、运动员、益处、案例分析、重要性、发展。
1. 引言1.1 功能性训练的概念功能性训练的概念是指一种以提高运动员在特定运动或活动中的功能表现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功能性训练强调的是运动员在运动中所需的具体动作和肌肉群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通过功能性训练,运动员能够加强核心稳定性、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活性,从而在比赛中更加敏捷和稳健。
功能性训练与传统的力量训练有所不同,它更注重的是整体运动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增强肌肉力量。
功能性训练让运动员在进行各种动作时更加流畅、稳定,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提高比赛表现。
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功能性训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篮球是一项需要快速转换方向和速度的运动,功能性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运动要求。
通过功能性训练,篮球运动员可以提高运球、投篮、防守等方面的技术表现,并且在疲劳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运动质量和效率。
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1.2 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在篮球比赛中,体能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支具有良好体能的球队能够在比赛中保持高水平的活力和耐力,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且能够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保持高水平的表现。
cpt功能性练模型

cpt功能性练模型一、功能性训练概念竞技体育的功能性训练是一个全面发展身体功能、以达到更好发挥竞技水平的与体育专项性相一致的动作模式训练,它主要从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稳定性、核心区等方面进行多关节、多平面和多本体感觉的练习,使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更加适应竞技比赛的要求。
二、功能性训练的特点(一)功能性训练强调动作练习功能性训练提高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它针对的是动作,而不是肌肉。
动作是人体各种体能素质(力量、速度等素质)综合表现的外在结果,功能性训练是根据目标体育项目特点所设计的专门性的动作练习,这也是功能性训练能使训练更贴近专项实战的原因。
(二)功能性训练强调动力链的特点功能性训练就是强调整条动力链上各环节力量全面发展,并使其能协调、流畅地完成衔接、传递和整合的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力的通道,并减少传递中能量的损耗,提高力量使用的效率,以此达到提高竞技能力的目的。
所以,功能性训练强调完整动力链中各环节力量的训练。
同时,功能性训练还可以通过测试,寻找“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
(三)功能性训练强调平衡能力的训练平衡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特点之一,功能性训练中的平衡训练体现为整体素质的平衡发展和对运动员平衡能力发展两个方面。
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是在不停地打破平衡和保持平衡中进行的。
(四)功能性训练强调多维度、多关节的训练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是形成人体运动的三个解剖面。
一个竞技体育项目可能是以一个解剖面的运动为主,其他两个解剖面运动为辅,但是只有在三个解剖面都有较好控制能力的时候,才能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功能性训练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单关节力量训练的模式,强调关节之间力量的协调发挥,达到增加力量的训练效果。
三、功能性训练的训练模式目前功能性训练模式应采用4层“金字塔”训练模型:第一层次是发展协调性、稳定性、和柔韧性等运动能力,这是高效建立动作模式的基础;第二层次是建立高质量的身体功能动作型,这里的动作模型,是指与竞技体育项目特点相一致的共性动作模式;第三层次是发展目标体育专项技术所需的各项运动能力;第四层次是发展专项动作能力。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一、本文概述《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一文旨在深入解析功能性训练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现代体育训练中的重要地位。
功能性训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运动表现,同时预防运动损伤。
本文将从功能性训练的定义、特点、科学依据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科学、有效的训练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功能性训练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其与其他训练方法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其独特的科学内涵。
随后,文章将重点探讨功能性训练的理论基础,包括人体运动学、生物力学、神经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功能性训练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还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示功能性训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以期促进其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一文旨在全面解析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功能性训练在体育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二、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基础功能性训练,作为一种现代训练理念,其科学基础源自人体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
它强调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更要关注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运动链的功能性。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关节、多平面运动:与传统训练相比,功能性训练更注重多关节、多平面的运动。
这种运动模式更接近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的真实动作,能够更好地提高身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运动表现。
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是功能性训练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增强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力量,可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平衡性和稳定性,从而在各种运动中更好地发挥身体的功能。
神经肌肉控制:功能性训练强调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通过特定的训练动作和模式,可以激活更多的肌肉纤维,提高肌肉的收缩效率和协调性,从而增强身体的运动表现。
动力链原理:动力链原理是功能性训练的另一个重要科学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应用特点
(一)概念
Gray Cook表明,功能性训练把运动动作视作为一个完整的运动链条,注重运动链条上身体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以便能够避免在单项关节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以及运动能力的劣势。
同时他还指出,如果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发生了运动损伤,采用功能性训练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健康。
Santana J.C 指出,功能性训练是结合身体功能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特征而进行训练的一种手段。
在现阶段,功能性训练被广泛的认为其是一种强调动作模式的训练,并不是肌肉力量,在进行功能性训练的过程中要发挥身体能量和整体性之间传递的有效性,主要注重要求运动员要在正确的动作模式上,做正确的动作,最终高质量的完成。
我国很多相关学者认为,功能性训练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了传统训练方法上认知存在的误差,但是功能性训练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竞技体育训练的地位。
(二)训练特点及内容
表1 功能性训练特点一览表
功能性训练特点训练内容
整合动作FMS测试
多样、灵活矫正练习
符合人体生理特征肌肉神经激活
真实的支柱练习
链式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重力利用的速度与多方向
日常生活的最大力量和旋转爆发力
符合生物力学的软组织再生与恢复等
本体感受的
多维的
功能性训练主要注重技术动作的完整性以及动力链之间传递的效能,增强大
学生对身体姿态的自控能力,进而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同时融入了大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促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功能性训练在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还非常均衡的发展了深层次的小肌肉群,脊柱对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增强了大学生在正确动作模式基础上动力链之间的传递效率,身体肌肉群得到了协调发展。
运用功能性训练的时候,人体的不协调、不对称问题首先要得到解决,之后才能进行多关节,多平面,多运动轴的练习。
(三)大学生功能性训练方法
表2 大学生功能性训练训练方法一览表
阶段时间安排方法与手段训练目的
热身阶段25min 功能性肌肉激活
热身激活肌肉,预先动员大学生的本体感觉,为基本训练部分做好准
备
基本部分45min 除了进行常规训
练之外,每周进
行两次功能性力
量训练课除了完成训练内容与基本要求之外,提升肌肉神经系统的协调能
力
结束部分20min 稳定训练与泡沫
轴放松提升动作质量与控制,便于更好的进行机体放松与恢复
在功能性训练中,训练前热身是一种肌肉激活,通过进行各种肌肉激活动作,对机体的肌腱、肌肉和韧带等部位实施有效的刺激和激活,提升神经系统对于肌肉的募集能力,适当的负荷能够对身体进行有效刺激,缓解身体紧张的部位,提升训练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肌肉激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系统的热身方式能够提升臀大肌周围肌群,提升股四头肌,提升腘绳肌肌群和腹部肌群稳固身体稳定性的能力,能够快速动员目标肌肉,提升核心部位肌肉的温度,提升臀大肌的发力意识,提升对于不良动作的改正能力和身体控制力,促进血液流动速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