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合集下载

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

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

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
应用文概念: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处理私事时所使用的一种实用性文体,也称为实用文。

如公告、简报、信函等。

应用文特点:
1.实用性强应用文在内容上十分重视实用性。

它是用来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真实性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一切文章都要求具有真实性。

对于这一点,各类文章要求不同。

它反映的情况、问题,叙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发布、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是确有的,不能经过任何艺术加工。

3.针对性强它根据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具体业务、不同的行文目的,选用不同的文种。

4.时效性强应用文在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时间、效率,讲究时效性。

一般来说,应用文往往是在特定的时间来处理特定的问题,尽快的传递相关信息,因此时效性很强。

不及时发文,拖拖拉拉,或时过境迁再放马后炮,使信息失败,就会失去其实用价值。

5.格式化比较固定应用文有其惯用的外观体式和主体风格。

有不少体式是社会长期约定俗成的,也有一些体式由国家统一规定,如公文。

还有一些应用文格式比较简单。

不论体式如何,都是为了提
高办事效率,更好地发挥它的工具作用。

应用文概述

应用文概述

第一节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一、应用文的概念写作是人们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记录日常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精神生产劳动过程。

而应用写作则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为适应社会管理,生产实践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逐渐从整个写作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是写作的一个重要分支。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应用文体,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产物。

讫今为止,人们对应用文并无标准的概念。

一般认为,应用文是指有关机构、组织或个人在从事社会管理、生产、学习、工作和交往过程中为处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写作的,具有诸多共同特点,并形成相对固定格式的实用性文章。

我国应用文写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的应用文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文章,当属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钟鼎铭文。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发现,其内容大多为生产、生活中某些具体事项的记载,主要内容是占卜记录。

这一时期的文字记录言简意赅、讲求实效,并未形成规范的文章体例和文本模式,可视为我国应用文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国家管理制度的日益强化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逐渐开始形成不同的文种,如用于征战号召、揭露敌人的“檄文”,用于加封晋爵的“玺书”等,文种日趋增多,格式日渐规范。

秦汉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其中就包括文种制度的规范。

其时文书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文种的增加和行文关系的区别。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指出的:“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由此可见,汉代对文书的内容及其行文关系都有了具体明确的规范。

唐宋时期,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应用文种类不断增多,行文格式日趋严格,但行文表达却过份注重形式,铺陈骈丽之风越来越盛。

明清时期,由宋代兴起的繁杂文风愈演愈烈,文种名目繁杂,行文关系越来越细,繁文缛节、陈词滥调屡禁不止,应用文的实用功能未能充分实现。

01.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绪论

01.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一、 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处理公私 事务、指导工作、沟通信息,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文章。
“实用性”是同一般文学作品相比较提出来的,它之所以
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关键就在于“实用”,就是说, 凡属应用文写作范畴的文章,必须有直接用于客观事物的 某种价值。当然,其他文体的文章,对于客观事物来说, 也会
人应用文,弄虚作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的还以害人害
己而告终。求真务实,是应用文撰写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 德准则。
3.时效性
文学创作(报告文学除外)一般不强调时效性,作者 可以精雕细刻,慢慢琢磨,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写10年、 20年。应用文写作一般都讲究时效,要求作者在一定的时 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不允许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否则就
一个”,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这样创造出来的形象更典型,
更有概括力,也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而应用写作是排斥 这些的,应用文写作中所涉及的人与事,要求绝对真实, 无论是总结、报告,还是财经、司法文书,都必须做到材 料绝对真实,准确无误。否则,就不能达到解决现实生活
中实际问题的目的,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工作造
作条例》规范的,学术性文体则是由国家标准局《科学技
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范的。第二 种是由社会的约定俗成,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消息 等文体的格式虽未经权威机关认定,但人们在长期的实用
过程中,约定俗成,相沿成习地认可了某一相对固定、统
一的格式,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撰写这些应用文时一般都应 遵循这些社会公认的格式规范。 应用文的语言也具有规范性,例如文稿的语气要与作 者的地位或身份一致,还要充分考虑到读者、文种、写作

第一章应用文概述

第一章应用文概述

第一章应用文概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以及事业单位常用文种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节应用文及其特点应用文是一种实用的、具有特定的对象和格式的文体,是党和国家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科研、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某种惯用体式的一类文章的总称。

应用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实用性应用文是为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发展的。

其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从内容上看,应用文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为了有用。

一张条据,就是一个凭证;一封书信便传递了信息;一个通知、一项规定,常常需要成千上万干部和群众遵照执行,甚至指导着亿万人民群众的行动。

应用文讲求实际效用的特点,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文章的关键。

从表现形式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其结构、格式、语言都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惯用性。

另外,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事务性特点上,它总是与现实生活和具体的工作事务联系在一起,内容求实用,不尚空谈;形式求得体,不求新奇。

二、广泛性应用文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普遍使用的文体。

当今社会交往日趋频繁,信息传递日渐增多。

人们联系工作、个人往来、反映意见和情况要靠信函,开展工作、制订计划、总结经验、管理政务要靠公文,应用文还是党和政府统一领导、贯彻意志的重要工具。

总之,应用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所有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面最广的重要文体。

三、真实性应用文的真实性首先体现在方针、政策的真实性和事实的真实性上。

其次,体现在应用文写作态度要端正、实在,文中情况要真实可靠,材料要准确无误,判断要符合实际,要求要具体明确,措施办法要切实可行,做到“文实相符”等方面上。

四、程式性应用文一般具有惯用的写作格式。

第一章 应用文概述

第一章 应用文概述

第六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二、说明 (一)说明的含义 (二)应用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
(三)说明的要求
1.分清角度,讲究条例 2.置身局外,态度客观 3.抓住特征,解说明白 4.言简意明,通俗易懂
第六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三、议论 (一)议论的含义 (二)议论的三要素
五、主旨的表现方法 (一)显现法:题中见旨、开宗明旨、文中点旨、篇末结旨 (二)对比法:纵向对比、横向比较、抑扬对比、疏密对比
第三节 应用文的材料
一、材料概述 (一)材料的含义 (二)材料的作用 (三)材料的分类 二、材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搜集资料 (二)整理资料 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选择材料的原则 (二)正确使用材料
第四节 应用文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与作用 (一)结构的含义
结构的内容包括:文章的层次、段落的划分,详写略写的确定, 先说后说的安排,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谋划,等等。
(二)结构的作用
1.使文章言之有体 2.使文章言之有序 3.使文章言之有文
二、应用文结构的安排原则 (一)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二)文章结构要为表达主旨服务 (三)要符合文种的需要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 ;主旨是文章的统帅
二、应用文主旨确立原则 (一)掌握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 (二)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三)领会和体现领导人意图 三、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正确;新颖;明确;专一(集中)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旨
四、应用文主旨的确立方法 1.联系时代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 2.深入分析材料,从中得出结论 3.深挖本质,把握事物个性
论点;论据;论证

应用文写作(概论)

应用文写作(概论)
• 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 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 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 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 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 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 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 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 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二、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 应用文作为一种文体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写法相比较,除具有一定 的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一般来说,从小学到中学,学生 写的大都是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情节 起伏,采用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多样的抒情等。但这些作文的写 法,不能套用到应用文的写作中去。一个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很好, 应用文不一定能写好,这就需要了解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特点,才 能写好应用文。应用文写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准确
• 正确的思想,要通过准确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各种文体对语言文 字的要求不尽相同。应用文由于它的特殊作用,在文字表达方面, 要求有节制,有分寸,做到准确、鲜明。同时要求不写错字、别 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面也要求清楚美观,不乱涂乱改,潦 草马虎。
2. 简洁
• 应用文的务实功能决定了它的篇幅一般较短,要写得简明扼要。用最少 的文字,准确、严密地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应用文写作概述

应用文写作概述
21
(4)号召式:即在结尾部分展望未来,发出号召, 鼓舞斗志。这种方式常用于“决定”、“计划”、“总 结”、“报告”等文种的结尾。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加 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的结尾部分是这样写的:中央 号召,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以新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夺取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2这8 段话是“前提式”套话、空话,一连用了五个 “在……下”的句式,仅仅开了一个头,叫人厌烦。
3、少用溢美之词 溢美之词指过分夸张藻饰的词语。 例如,我公司出口的女服装,品种繁多:有美如垂柳 的长裙和睡衣;有艳比玫瑰的旗袍和裙衫;有花团锦簇、 五彩缤纷的大衣和短衫,有的富如牡丹、淡雅如幽兰的罩 衣和衬衣,艳而不凡,美而不俗。无论在选用衣料、设计 款式,以及一针一线上,均经精心加工制作。
19
2、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方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总结式: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或得出结论,进一步加深读者的印象。“总结”、“调查 报告”、“学术论文”等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文种常用 这种结尾方式。例如:“灾区的党政军民在抗震救灾中, 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取得了全面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 人民的力量和精神风貌。”
第一章 应用文概说
1
一、应用文的含义
应用文指的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具有明确实用目的 和直接实用价值的,具有约定俗成的 惯用格式的一类文章的总称.(指人们在 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书面 工具,如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
二、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 (2)针对性 (3)规范性 (4)真实性 (5)时效性
25

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

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

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來作为凭证和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來越频繁,事情也越來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了。

一、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务或私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

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类,或称为公务文书与私务文书。

应用文与人们的关系最为直接密切,使用频率也最高。

应用文不是一种文章样式,而是一些文章的统称。

应用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政府要实行依法治国、有效管理,就要有各种法规文件等诸多公务文书;企事业单位要正常运转,也要有许多的计划、总结等事务文书;个人之间要进行商务往來、交通信息、沟通感情等,也都需要函件往來等。

至于个人自身的发展,更离不开应用文,如写求职信、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的活跃、日常交流信息的增加,应用文的使用将越來越多,越來越广泛。

应用文写作不同丁•文学写作。

从功用性角度來看:应用文写作具有直接的功用性,它主要是用來办理事务、用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学写作不以直接办理事务为目的,而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提供审美享受为宗旨°从真实性角度來看:应用文写作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要求所依据的材料真实、准确, 内容实事求是;文学写作要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或发展趋向,因而不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大胆进行艺术虚构。

从语言表达角度看:应用文的表述要求准确,不能产生歧义,简明精练,具有半实的特点,对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衬托等修辞方式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文学写作则多用此类修辞方式,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从思维与结构角度來看:应用文写作更侧重逻辑思维:而文学写作侧重丁•形象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