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1
人教版品社四年级上册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

《让爷爷奶奶愉快》教案一、教学方针:1、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2.理解白叟的心思和特殊习惯,体会他们的感情需要。
初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孝心。
二、课前准备采访资料彩色卡纸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平时放学都是谁来接你们?(生答)嗯,老师也发现很多同学都是爷爷奶奶来接送。
你们爱不爱你们的爷爷奶奶?希望不希望他们每天都高愉快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爷爷奶奶愉快》揭题(板书)(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讲述爷爷奶奶的故事师:老师让准备的资料整理好了吗?生:好了师:听同学们声音、看同学们的状态老师相信大师的采访很成功,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小组长做好分工,把你们的采访记录按课本的格式做成“白叟档案”,将你采访的来的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故事分享给同学听,一会老师请小组报告请示你们整理出来的资料。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生报告请示:……(务农)是一位勤劳的奶奶,年轻的时候为了整个家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这位同学采访的很细致,故事也很精彩,通过他的讲述老师知道他有一位慈祥善良的爷爷。
……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生活很贫穷,但是他依然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可想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师总结:同学们采访的都很细致,带来的爷爷奶奶的故事也很精彩,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听出来你们爷爷奶奶年轻时候都对家庭贡献很大,他们的付出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基础,那么现在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再也不能那样卖命的劳作了,他们现在的需求你知道吗?他们的心思你了解吗?活动二、白叟的心思我知道生:了解(那么你真是一个贴心的小姑娘,那么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
生:不了解(哦,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猜猜看)图片展示:上学奶奶叮嘱!师:每次上学奶奶总是一遍遍叮嘱。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他们会给孙子叮嘱些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叮嘱这些?(别打闹——怕受到伤害、多喝水——希望身体好……)师总结:是呀,年迈的爷爷奶奶那样“一遍遍”的叮嘱都是关心爱护呀!那么面对奶奶一遍遍的叮嘱,年轻的儿孙会是什么反映?继续看图片:仔细观察,他们都在做什么,妈妈——,明明——同桌交流一下,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口吻说话,一会老师请三位同学做小演员上来演一演。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让爷爷奶奶高兴》是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她》中的第一课,通过本课活动,旨在告诉同学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爷爷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做了许多贡献,现在他们还在尽自己所能地做事。
他们的付出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真要尊重和感谢他们!同时,对社会上的老人,每一个同学也应当关心、帮助他们,并形成良好的的习惯。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难以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要,他们尊敬老人的情感处于一种自发懵懂阶段,还不能站在老人的角度去体会老人的需求。
教学目标:1、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2、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爱好习惯,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并能尽自己所能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
3、了解一些尊老敬老的政策及设施。
教学重点:了解老年人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理解老年人的心思、爱好和习惯,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教学难点:要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体会老年人的情感需要,初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孝心。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我家老人小档案”,对家中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访,了解自己家的老人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现在在家和社会上发挥余热的情况。
活动过程:活动一夸夸我心中的“老明星”活动步骤1.谈话导入:同学们,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平时关心不关心你们?(关心)是呀!正是有了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才生活得幸福快乐,你们希望不希望他们的晚年生活也生活得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啊?(希望)真有孝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让爷爷奶奶高兴》,好,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同学们,昨天晚上咱们也做了一回追星族,但所追的对象不是那些演艺明星,而是我们家的──(爷爷奶奶)。
孩子们回家对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做了调查采访,收集了一些照片,并且制作了小报,填写了“我家老人小档案”。
通过调查采访、收集整理,我们对家中的老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们想不想把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介绍给大家呀?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的小报或档案,夸一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谁对自家的老人最了解。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设计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敬老人的重要性,培养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2. 培养学生关心家人,主动为家人付出的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2. 学会与爷爷奶奶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3. 学习制作简单的礼物,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意识。
2. 学会与长辈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为家人付出。
2. 如何培养学生表达对长辈的关爱。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礼物,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孝敬老人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孝敬老人的故事、案例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制作礼物的材料,如彩纸、颜料、画笔等。
3. 准备录音机或播放设备,用于播放音乐或故事。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孝敬老人的感人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了解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孝敬老人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如何孝敬家人的经历或想法。
5.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制作礼物,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关爱表达给爷爷奶奶。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孝敬老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家人,多付出行动。
九、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爷爷奶奶表达自己的关爱,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书信形式。
2. 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孝敬家人,并将想法记录下来。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孝敬老人的认识是否有提高。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对长辈的关爱。
3. 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家人,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设计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意义,培养尊老爱幼的品德。
培养学生与爷爷奶奶相处的良好态度和行为。
1.2 教学内容:讲解孝道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享与爷爷奶奶相处的美好故事和经历。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享法:分享与爷爷奶奶相处的美好故事和经历。
第二章:了解爷爷奶奶的喜好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并关注爷爷奶奶的喜好和需求。
培养学生尊重和体谅爷爷奶奶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观察和了解爷爷奶奶的喜好。
讨论如何尊重和体谅爷爷奶奶的喜好。
2.3 教学方法: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爷爷奶奶的喜好和需求。
讨论法:讨论如何尊重和体谅爷爷奶奶的喜好。
第三章:表达关心和爱意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关心和爱意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爱意。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言语和行为来表达关心和爱意。
分享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爱意。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如何用言语和行为来表达关心和爱意。
分享法:分享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爱意。
第四章:参与爷爷奶奶的活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爷爷奶奶的活动,增进亲情。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爷爷奶奶的兴趣和爱好。
4.2 教学内容:讲解参与爷爷奶奶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讨论如何尊重和欣赏爷爷奶奶的兴趣和爱好。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参与爷爷奶奶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讨论法:讨论如何尊重和欣赏爷爷奶奶的兴趣和爱好。
第五章:制作小礼物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制作小礼物给爷爷奶奶。
培养学生用心去表达爱意,让爷爷奶奶感受到关怀。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制作小礼物,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分享如何用心去表达爱意,让爷爷奶奶感受到关怀。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如何制作小礼物,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分享法:分享如何用心去表达爱意,让爷爷奶奶感受到关怀。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1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设计_20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上册教学设计《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课题:《让爷爷奶奶高兴》(一)教学简介:《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主题活动的重点意在从孩子的实情出发,引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老人的特殊性,体会老人的心理需求, 增强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学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向老人表示孝心、爱心, 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对爷爷奶奶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爷爷、奶奶的尊敬和孝敬之情。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和发表见解的能力。
3、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尊重和照顾老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爷爷奶奶的爱,尊敬和关心,孝敬长辈。
教学难点:形成尊敬和孝顺老人的道德风尚并内化成自觉的行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老师想跟你们聊聊家里的老人们。
我们家里都有那些老人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如何“让爷爷奶奶高兴”。
(板书课题)二、检查调查情况下面我们就来亮一亮你们的调查结果。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随机评价。
)(你们还探寻了这么多让爷爷奶奶高兴的事、操心的事、还有他们的愿望,了解的可真不少。
)三、猜猜老人的心思虽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着自己的爱好、习惯,但是看得出来他们都非常关心、疼爱我们,我们的愿望心思,他们是不是很快就能猜到?可他们的心思你明白吗?让我们来猜猜这些爷爷奶奶的心思。
(出示课件)师:每次和爷爷奶奶分手时,他们总是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
因为……师:我每次出门,奶奶总是一遍遍地叮嘱。
因为……好孩子,相信有奶奶的叮嘱,你不会有事的。
师:我们去看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总是做上一大桌菜。
因为……师:你们可真是些有心的孩子,能理解老人!真是爷爷奶奶的乖孩子。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像。
(播放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你觉得这位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谈话:是呀,老人那么孤独,希望儿孙们能回来,但又怕影响儿孙们的工作,她是多么地体贴我们这些晚辈呀!而我们也很爱爷爷奶奶,希望爷爷奶奶高兴。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1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设计_30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让爷爷奶奶高兴》是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她”的第一课,通过本课活动,旨在告诉同学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爷爷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做了许多贡献,现在他们还在尽自己所能地做事。
他们的付出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真要尊重和感谢他们!同时,对社会上的老人,每一个同学也应当关心、帮助他们,并形成良好的的习惯。
本课由“爷爷奶奶的故事”、“爷爷奶奶的心思我知道”、“关爱爷爷奶奶”、“社会上的敬老现象”四部分组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老人产生敬意,尊重老人,体会他们的情感需要。
增强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能力目标:初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孝心。
学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向老人表示孝心、爱心。
知识目标:理解老人的心思和特殊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老人的了解,从中体会到老人对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了解爷爷奶奶的内心,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家里有老人吗,都有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人。
请看大屏幕,请大家念念上面的一行字:“让爷爷奶奶高兴。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让爷爷奶奶高兴的办法吧。
二、爷爷奶奶很爱我。
1、看图片,听老师朗诵,让学生回想起自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情景。
2、说说图片上有谁?【爷爷奶奶和孙子。
】3、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什么表情?【笑容。
】4、那说明他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幸福】5、是啊,从你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生命就因为有了你而被幸福包裹着,看着你,他们的嘴角就会不由自主的上扬。
可是,随着你们一天天的长大,无情的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一直有他们的陪伴、呵护和疼爱。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爷爷奶奶对你们的爱了吗?多么肯定的回答,那么,你们都在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们对你的爱呢?【先小组内讨论一下,再找学生回答。
小学四年级教案 1 让爷爷奶奶高兴【市一等奖】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让爷爷奶奶高兴参赛人:天津滨海新区塘沽贻成小学齐雪一、教材分析《让爷爷奶奶高兴》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一课。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过充满关爱、富有意义的生活之窗。
本课是单元的开篇,旨在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懂得爷爷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做了许多贡献,现在他们仍尽己所能为我们做事,用心体会老人的心思,增强孝敬老人的意识,学会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尊老爱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二、学情分析现在,很多孩子的生活中一直有老人的陪伴,他们的成长也离不开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往往很多时候,孩子对于为什么尊老爱老并不是很明确,因为孩子们的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被老人呵护、宠爱,这种常态变得司空见惯,他们对于老人年轻时的生活,如何为家庭、为社会付出的,以及现在生活中的习惯、需求、变化知之甚少,让尊老爱老的行动流于形式。
本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进行课内交流感悟和课外实践体验,通过深度对话,触动学生的心灵,用心体会,尽己所能让老人高兴。
三、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从点滴细微之处感受老人对我们及家人的爱和浓浓亲情,激发敬老、爱老之情。
2.通过创设情境、照片对比,了解老人的过去、现在为社会为家庭做出的贡献,并了解其心理特点及生活习惯和爱好,逐步深入读懂老人的心思。
3.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尽自己所能为家里的老人及社会上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4.通过观看视频录像,了解我们家乡、社区的一些尊老、敬老的政策及设施,感受社会大家庭对老人们的关爱。
四、教学重点感受老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尊老敬老,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家里的老人及社会上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教学难点从了解过去到现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了解老人,读懂老人的心思和需求。
五、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电子相册、小视频生:课前准备任务单六、教法、学法创设情境法、直观展示法小组交流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一)温暖启航,导入新课1.同学们,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爸爸妈妈就用自己的爱抚育着我们成长,但其实除了爸爸妈妈还有些人也在倾心尽力为你的成长默默奉献着一切的一切……今天,他们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想看看吗?(成长相册:记录从小到大的每一步)这份礼物得来可不容易,是他们用心收集、整理后悄悄给老师的,你们猜猜这是谁送给你们的礼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2.师:此时此刻,你能说一说收到这份礼物的心情吗?(激动、感动、开心、高兴……)小结:孩子们,你们成长路上的每一个瞬间,老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人教版-品社-四年级上册-让爷爷奶奶高兴-教案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目标:1.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社会作出的贡献,对老人产生敬意,尊重老人。
2.理解老人的心思,体会他们的情感需要,初步表达对老人的孝心。
课前准备采访资料彩色卡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句俗话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二、寻找足迹讲述爷爷奶奶的故事三、触摸心灵1、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2、谈感受四、我尽孝心1.聆听小诗2.畅谈感受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此时此刻你有何感受?五、尊老行动如果周末给你两个小时,你和你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你准备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列出一个计划。
六、提升素养(一)、名人名言: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
——(古罗马)西塞罗3.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劝报亲恩篇》(二)、推荐阅读《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伏健全谈收获我的收获是………板书设计让爷爷奶奶高兴了解快乐难受孤独理解教学反思:本节课共有3个话题,第一个话题“讲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故事”,通过课前准备的采访记录和讲述爷爷奶奶的故事,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年轻时候为家庭付出过艰辛的劳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过力量。
培养学生尊重、感激老人的感情。
第二个话题“老人的心事我知道”,1、通过图片展示上学时候奶奶一遍遍嘱咐孙子的场景让学生猜测老年人的心思。
2、通过观察图片、扮演图片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爷爷奶奶的心思。
并在表演后教师相机采访小演员的内心感受。
让学生知道:体会老人心思,认识到对老人应该多点耐心。
3、通过一则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让学生猜测奶奶没有说出口的心思。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爷爷奶奶的要求不高,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关爱老人。
第三个话题“关爱爷爷奶奶”。
通过爷爷奶奶写来的小诗伴乐朗读,勾起学生对爷爷奶奶生活场景的回忆,让他们在诗歌中体会爷爷奶奶变化的原因。
然后让学生齐读写给爷爷奶奶的小诗,并让他们从诗歌中找出让爷爷奶奶开心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