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之写人叙事散文阅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知识归纳剖析ppt课件

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知识归纳剖析ppt课件
往会反映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倾向。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式】
可采用总分式:
人物的性格特征概括+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塑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考纲解读】
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 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答题模式构建(语言组织顺序)
①选取……等特征性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分析修辞手法
③分析描写手法
④概括语段主要内容
⑤品味语段所包含的情感
⑥分析语言上的特色
艺术手法+表现内容+表达效果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连线高考】2010江苏卷《溜索》

写人记事散文阅读技巧PPT教学课件

写人记事散文阅读技巧PPT教学课件

9
(2)、总结句段作用分析技巧 (1)从思想内容上 明确该段写了什么:陈述对象 怎样陈述的 表达了什么情感 (2)从篇章结构上 • 开头:总结全文 引出下文或话题 为下文做铺垫 营造气 氛,奠定感情基础 •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 结尾:升华感情 深化主题 总结全文 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首尾呼应 (3)从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上 用了何种手法,作用是什么
26
答案:观点1:在鲁迅先生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 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
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
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作无谓的牺牲 。
27
观点2:鲁迅先生虽然认为向反动政府请愿极少有效果,但是他说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
24
(五)探究 鲁迅先生在本文中谈了自己对请愿的看法,说“这实在不过是 徒手的请愿”,意义寥寥。你同意先生的观点吗?请搜集资料并结 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25
• 探究题型: 一、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 • 解题思路: (1)依据原文思路,了解情感态度,即文章的主旨。要特别注意 文中议论性和抒情性的语句; (2)紧扣文题要求,在文中寻找依据。个性化阅读要在尊重作者 的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超出文本基础; (3)明确答题格式和层次。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 其次再按照次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和理由
写人记事散文阅读技巧
以《纪念刘和珍君》为阅读范本
1
一、散文文体知识
1、概念 散文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 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 2、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 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 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高考散文阅读之写人记事精品PPT课件

高考散文阅读之写人记事精品PPT课件
• (1)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 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
• (2)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 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 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5分)
【答题思路指导】
一、明考向:表现手法型 二、理思路
学生 答案 分析
学自生己1的:过运程用。比为喻后的来手病法逝,埋将下韦伏要素笔点园。遗激韦漏越素,的园分性认析格真不比沉透作静啮而碎激 越的性格,在那个时代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表达了作者对 他的赞扬和敬佩。 学生2: 因为认真,便容易激越,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 所以只好沉静着,但将那种激越的情感埋藏在心里,使得 心里很痛苦。
3、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 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题思路指导】
一、明考向:探究型 二、理思路 ①选角度,明观点。 ②扣文本,陈述理由。 ③联系现实,谈认识。 ④作总结。 三、用模板
规范模式:
亮观点(总) 扣文本(分) 联实际(分) 下结论(总)
4、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 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6分)
学生1:韦素园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却像楼下的一块石材、
园中的一撮泥土,默默无闻。韦素园对未名社的贡献很大。
学生 韦素园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不管是他生活的年代还是当
答案 分析
今社会都需要像他这样的人。表达出鲁迅对他的赞美和歌
颂学素之生园情2一:。样“的当人今。中这国审题样第题不的一不规人要清范在他、多今”答天是的指中中国国依需然要需很要多。像当韦今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 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 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 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 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2023届高考专项复习《写人的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PPT课件

2023届高考专项复习《写人的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PPT课件

(四)、写几个人
写几个人是比较复杂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写“一 家子”、“这一班”,也可以写“几个小伙伴”。总之,不论 是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几人都行。
这类作文有以下几种写法: 1、列人物表似的介绍。 2、有代表性的介绍。 3、以一件事为线索写几个人。
(五)、范文示例
【范文】
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一间房间里,阳光照射到了书桌上,其间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
她一边看书,一边用笔在书上做批注,她对周围的环境都不理睬。有人走
过,她头也不回,只是专心致志的看书。这就是家里的书呆子——我的
表姐。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好朋友到表姐家里去玩,她热情地招待了我
们。我们正玩得开心,我忽然发现表姐不见了,我们几个分头去找她,最
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要注意:
(1)要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点。 (2)要写出人物的真实表现,不要捏造事实,采用拔高 或贬低的方法。
(三)、写两个人
写两个人,一般是写《我和**》,**应包括亲人、同学、朋友、老 师等熟悉的人,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必须注意:
1、要写好人物之间的联系。 《我和**》,题目中突出了一个“和”字,这就要求从双方写起, 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我”和**之间的联系。 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彼此之间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 些什么。只有从双方落笔,才能把握住题目要求写的重点。 2、用对话展开情节 写《我和**》作文时,由于要写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 写好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要用对话展开情节,用对话表现文章的中心。
5、叙议结合:就是在记叙文中,作者在运用记叙和描写记人、 记事时,适当地加以评价,从而更好地为所写的人和事服务。记 叙文中叙议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可使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另一方面不可喧宾夺主,仍要以记叙、描写为主。

写人记事散文阅读技巧PPT教学课件

写人记事散文阅读技巧PPT教学课件
10
• 文章结构 悼念刘和珍君 控诉反动政府
(1~2)记念的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唤醒麻木庸人
逻辑顺序
追述生平事迹
(3~5)追忆刘生平
概括遇难经过
详写遇难经过
时间顺序
(6~7)教训和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激励奋然前行
逻辑顺序
11
(3)思考二:课后练习题一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 “我还有要说的话” • “呜乎,我说不出话”
8
(二)分析结构思路 (1)思考一: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纪念 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 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 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3
3、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 高远,主题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 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为中心思想服务。 • 时间跨度大 • 空间转换广 • 事件关联多 • 表达方式活 • 结构全文巧
7
3、时代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 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 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 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 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 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 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 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 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 一八”惨案刘和珍,即是当年倒 在“三· 一八”惨案中反动派枪下的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鲁迅先 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篇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写人记事类文章的阅读PPTPPT课件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写人记事类文章的阅读PPTPPT课件
我父亲别无(shì)__嗜__好,就喜欢看书,《三国 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 亲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 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 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时候我发 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 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都是“苦书 ”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 “苦”不(shì)__释__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 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 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走运。 ”他说道。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 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 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 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道。
“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 的孩子,她甚至还没结婚哩!温森多——你让人给 骗了!我的朋友。”
(一)《凡卡》(节选)(30分)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 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 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 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 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 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 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 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 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 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 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 了!……”

写人记事散文PPT课件

写人记事散文PPT课件

①往往抒发作者的主要情感,是文章的主 旨。
②开头奠定基调。
③结尾升华主题。
8
.
C描写(细描、白描):
①细描:精雕细琢,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具体 形象,更好地表达主题;
②白描:抓住特点,简洁传神,表现主题。
③正(侧)面描写人物描写(肖像、心理 等):多角度表现人物或心理。
D议论:
①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揭示主题,点明中心。
3
.
三、写人叙事散文具体化
1、学习品人 2、学习品文
4
.
1、学习品人
(1)作品中的人(把握人物形象) A 性格、品质 B外貌、言行、内心世界 C性格的时代因素(人物分析) D与时代背景结合分析 (2)作者
5
.
2、学习品文
(1)把握作品的思路、主题等。
A分析文章的线索、结构 B划分段落层次(可以根据时间、空间、选材
②中间常常是过渡,引出对主旨的作用说明 解释,有利于展示人、事、物的表现。
9
.
(4)散文的语言艺术
A语言准确、简洁、凝练 B描摹美(遣词造句-------修辞) C关键词、关键句
10
.
记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 事情节,常将若干零碎、琐屑的生活片段组 合成篇,而这些片段又以一线贯穿,来反映 一个主题;记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 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
写人散文所写或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
或是一类人,或是几类人,甚至是几者的综
合。人物形度等的转换) C领悟主旨
6
.
(2)品写人的技巧 (3)品写事的技巧 A与人物相关的材料 B叙述的先后顺序(哪件先写,哪件后写,合
理安排) C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7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散文常用的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①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 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②抒情:揭示文章主旨,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③描写: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 更加生动形象 ④叙述: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 清晰的了解 ⑤说明:使读者对事物的性状有清楚的了解
12
考向3:指出散文的语言风格
常见散文语言特色词语小结: 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 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 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
答题模式:本文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


中,……(简要分析)
13
9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 拟人:使物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行为,从而 使描写更生动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某种意思或感情 对偶:使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反复: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某种意思或感情 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1)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 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③反问句,加强语气 ④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模式:这是个 句,(作用),表达了 。
(2)从修辞角度入手。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本句使用了 ①的修辞,② ,③ 地写 出了……,表达了作者 ④ 的感情。
专项复习之写人叙事散文阅读
i
1
第一课时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 必备知识: 请大家打开《中考指导》,默读P172相关知
识 • 注意:核心事物 《柳叶儿》
核心人物 《背影》 核心事件 《散步》
时间 《三个太阳》 地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的情感 《藤野先生》
2
常考清单
• 考点一:理清行文脉络 • 考向1:找出行文线索 • 【技巧总结】第一步:明确几种常见线索
第二步:关注文章标题 第三步:关注文中反复出现 的词语,句子 第四步:找文中的议论抒情 句
P182《雪人》 模拟题《一本没有字的书》
3
考向2:根据线索,梳理某一部分或几部分的 内容 【技巧总结】(1)先理出文章的行文线索
(2)找出要概括的内容所对应 的段落,联系语境进行概括
P182 《雪人》1. 《藤野先生》
考点二 把握文章大意 考向1: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人+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考向2:理解标题的内涵 对题目的理解一般要考虑题目和主题的联
系,任何题目一定是和主题相联系的。除此 以外,作为题目,还要考虑其他特点:可能 是文章的线索,可能用了修辞,可能标题中 的字词有特殊的深层含义。
《一本没有字的书》
6
第二课时 品味重要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考点一:描写 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景物 描写不是写人叙事的必备要素,但它一旦 在文章中出现,则一定得服务于写人或叙 事。
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对文中内容或 人物进行伏笔,铺垫,衬托等。 (2)烘托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
4
考向3 :理清叙事散文的顺序 【技巧总结】
叙述顺序的辨析及作用 (1)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 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 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 入胜。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 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 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 来的内容。 插叙的内容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衬托作用。 5
10
(3)从用词的角度入手。
答题模式:
一词(等词),写出了
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4)从表达方式入手。
答题模式: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点明
(写出、抒发、交代)了

(5)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 开头: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 ,为 下文 作铺垫 中间: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
结尾: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 结构严谨等
7
考点二: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考向1:分析词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技巧总结】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注意以下几 个角度:(1)联系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 (2)联系表现手法,分析词语所刻画的人物或事物 的特点(3)联系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8
考向2: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