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遵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
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研究所现设有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岩石圈演化研究室、青藏高原研究室、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油气资源研究室和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等8个研究室。
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并于2007年获批建设了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作为固体地球科学的综合性研究所,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所具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学位培养点以及“海洋地质”二级学科的学位培养点,研究所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实力强大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一流的实验支撑系统有力的保障下,研究所致力于培养掌握各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硕士研究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领域有关文献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硕士-固体地球物理学 培养方案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1)一、研究方向及简介1.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物理学的应用理论和技术,为资源勘查、油气田、矿山勘探开发、岩土工程、城市地质和环境调查、工程地基质量检测等领域的需求服务。
主要研究内容:地震数据采集、数字处理和综合地质解释等;复杂地球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检测;勘探地球物理中的正、反演问题。
2.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波场成像地震波传播理论是地震学和勘探地震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以数学、物理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激发与传播理论及其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黏、弹性地震波传播理论;横向非均匀地球介质中的震波理论;各向异性地球介质中的地震波理论;地震波成像。
3.计算地球物理计算地球物理主要研究地球物理勘探中涉及的计算方法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快速射线追踪计算方法;弹性波方程数值解计算方法;多孔介质中地震波场传播的数值模拟技术;复杂地质体正演和反演计算方法;稳定电流场的数值模拟;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地磁异常计算;地震波与电磁波成像技术中的有关计算问题。
4.岩石物理学岩石物理学主要研究岩石物理性质与岩石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主要研究内容:岩石物理性质与其组分物理性质及含量的关系。
各种岩石物理性质与岩性、结构和构造的关系。
不同岩石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岩石孔隙流体对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
岩石物理性质的原位和实验室测量方法。
二、课程设置学科名称:固体地球物理学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学院备注学位课公共必修课S08001G 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120 6 1、2 文法学院必修,8学分SZW 专业外语0 3S09002G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思政学院S09001G 自然辩证法概论36 2 1 思政学院必选1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 1 思政学院S07001G 数理方程60 3 1 理学院基础理论课(数学、化学等),必修1门,2~3学分S07002G 线性代数与矩阵论60 3 1,2 理学院S07005G 计算方法40 2 2 理学院专业课S Z 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48 3 1 地测学院按学科或专业设置4~5门。
北大地球物理考研

北大地球物理考研北大地球物理考研是指北大地球物理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考试。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的成分结构、内部和表面特征、地震活动、地热活动以及大气层和海洋的物理现象的科学。
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认识和保护地球环境、发展资源、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北大地球物理考研的内容主要涉及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地质学和数学基础知识,并具备解决地球物理学问题的能力。
主要的考试科目包括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物理学前沿以及专业英语等。
首先,地球物理学基础包括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地形学等。
学生需要掌握地震波传播理论、地磁场和电场的生成和变化规律以及地形对地球物理现象的影响等。
此外,还要了解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重力勘探等。
其次,地球物理学前沿涉及到地球内部结构的深入了解,以及地震活动和地球动力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学生需要关注国际和国内最新的学术进展,了解地球物理学的前沿技术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专业英语是考生必备的能力。
地球物理学是国际性的科研领域,大量的学术文献都是以英语撰写的。
因此,学生需要具备阅读和理解英文地球物理学文献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学术交流和写作。
对于考生来说,准备北大地球物理考研需要下大功夫。
首先,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复习时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其次,要注重实践应用。
多参加实验实践,熟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同时,还需要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了解地球物理学的最新进展。
最后,需要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
可以阅读地球物理学的英文教材和论文,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北大地球物理考研是一项挑战性的考试。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将来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物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物理学高层次人才,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达到: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自觉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物理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技术知识,了解物理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理论物理场论与基本粒子物理,量子信息理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及精密谱,强关联电子体系,波色-爱因斯坦凝聚,软物质与生物系统的统计理论,统计物理中的非线性问题等;2、凝聚态物理凝聚态中的非线性问题,表面、界面、薄膜与低维系统的结构与性质,固体的衍射物理(含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学等),功能薄膜、铁电聚合物、庞磁阻材料物理,固体能带及输运性质的理论与计算,强关联电子体系,纳米结构的奇异性质,声学、电磁人工结构的设计及制备,软物质与生物系统结构与动力学等;3、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基本粒子物理与加速器物理,正电子谱学及其与固体相互作用,核材料的辐照效应、损伤探测及辐照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离子-固体相互作用、团簇-固体相互作用,核技术在固体结构表征和改性中的应用,核放射的肿瘤治疗物理和核技术医学影像物理等;4、光学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及低维量子结构的非线性光学,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发射,光学信息处理、光电器件和集成光路设计,微结构材料、功能光学材料及其元器件,纳米光电子器件,新型能源转化的光物理等;5、计算物理人工结构的计算与设计,固体能带与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模拟,原子分子精密谱的计算,软物质与生物分子结构与动力学的计算与模拟等;6、纳米科学与技术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多孔材料、纳米薄膜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纳米能源材料(含光催化、储能等)的制备与应用,新型纳米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纳米材料的超微结构表征,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与模拟等。
培养方案-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800
学科名称地球物理学
填表日期:2014 年2 月18 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每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般为3—6个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使用规范的语言。
严格按《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中的规定撰写,并打印。
学位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使用规范的语言。
严格按《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中的规定撰写,并打印。
学位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地球物理学专业名称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代码 07080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03 年 10月 16 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 地震学地震波理论是地震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以数学、物理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激发与传播理论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地震图;横向非均匀地球介质中的震波理论;各向异性地球介质中的地震波理论,地球自由振荡及面波理论。
震源物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震源参数的快速精确确定;震源动力学破裂理论;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与成像;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理论。
陈晓非* 陈运泰*王彦宾 黄清华周仕勇 雷军2 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是加深认识和理解在地球表面所观测到的大规模的形变和地球内部的各种构造和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
地球动力学以现代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和全球地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所提供的观测资料研究和探讨发生在地球表面及其内部的各种地学现象的动力学过程和成因。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动力学;地幔、地核动力学;地震动力过程和地球应力场;地球介质的力学性质。
陈永顺* 蔡永恩*赵永红* 王世民3 地球内部物理学以实验室资料和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正演和反演的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状态、物质组成、物质结构、物质性质,以及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各种动力学过程的运动规律和运动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岩石圈的结构、物性及动力学;地幔的结构、物性及动力学;俯冲带的结构、物性及动力学;核幔边界的三维结构及动力学。
赵永红* 宁杰远黄清华4 工程地震学工程地震学是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工程结构对地震的反应及其抗震设计。
它可以用于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及地下洞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场地地震烈度确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培养方案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一、学院概况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领域由地球内部延伸到行星际空间,包括这个广大区域中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物质的运动和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其目标是以物理或化学为基础,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她周围的宇宙空间,了解地球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其它星体对她的影响,为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三、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要求: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四、院长签字:地球物理学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宽、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地球物理专业知识,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熟悉计算机应用,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胜任本专业以及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修读课程要求(按知识层次):1、通修课程设置:79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程设置:44学分4、专业方向课程设置:8学分5、自由选修课程:≥7学分在院系指导下,通过修读全校各院系本科和研究生已开设课程满足计划要求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建议修读以下课程:三、修读课程要求:(按学科分类)课程按学科分类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必修共计学分。
1、基础部分:共计学分1.2 理科基础(学分66)1.3 工科基础(学分9)2、专业部分:共计学分2.2 专业方向课程:8学分3、毕业论文:8学分4、自由选修课程:7学分在院系指导下,通过修读全校各院系本科和研究生已开设课程满足计划要求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建议选修以下课程: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方向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8五、专业指导性学习计划: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四年制指导性学习计划91011。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0)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宽厚专业基础知识,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并胜任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型高级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如下:(1)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3)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5)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论文撰写、文献检索。
(7)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理论物理:A. 新物理唯象研究 B. 重味物理研究C.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A. 高能实验数据的物理分析 B. 重离子核反应3、原子与分子物理:A.原子分子碰撞 B. 原子体系的精密计算 C. 分子结构、光谱及激发态 D. 大分子体系的化学物理性质研究 E. 计算化学与分子设计 F. 分子反应动力学。
4、凝聚态物理:A.表面与界面物理;B.超导物理; C.半导体超晶格与微结构;D. 材料计算模拟与设计5、光学:A.激光器件与激光物理;B.光与物质相互作用;C.谱分析与光学技术。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半,实行弹性学制,提前毕业者按照《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执行,至少休满35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一年半。
外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与本校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至四年,每年应完成1/3的教学工作量,其余时间进行学习。
在职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一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8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地球物理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以及与其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具有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较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该学科领域研究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在地球物理学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及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课题的能力;
(3)可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及教学工作,具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地震波传播理论
2.储层地球物理
3.综合地球物理
4.空间环境探测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学分,必修课8门不得低于16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