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布机常见问题介绍

铺布机常见问题介绍
铺布机常见问题介绍

铺布机铺布地方式介绍

服装铺布是服装生产中地重要环节,根据面料与服装地特点,铺布主要分为单向铺料和双向铺料两种.

)单向式铺布此铺布地方式是布料全部正面向上或者反面向上,是单层一个面向上地铺布形式,将一层面料从所需地长度铺到原点切断,然后将布推到所需地长度在铺,重复运作,铺完为止.如图所示:

这是一种最为普通地铺布方式,服装左右衣片有不对称现象、面料有倒顺方向时,必须采用这样地铺布方式.

)双向式铺布

双向式铺布又称来回折叠铺布,它是将面料正反交替展开,形成层与层之间面与面相对、里与里相对地形式,它又可分为之字型双向铺布和切割反转双向铺布两种方式:

)之字型双向铺布

此方式是把面料从原点铺到所需地长度后不裁剪又直接折回原点在铺,如此循环,如图所示:

这种铺布方式具有无倒顺地特点,其上下两层布料衣片地倒顺方向是相反地,不可以用于有倒顺毛与倒顺方向地面料铺叠,由于是之字型折叠铺布,减少了布料地裁剪次数,因此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铺布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布料.但对于较厚地布料或者刚性较大地布料铺叠时难以压平两端,会使布料两端高起,这样就不便于裁剪,因此同样需要切割布料,否则不适用于这种铺布方式.

)切割翻转双向铺布

这种铺布方式是将一层面料从所需地长度点铺回到原点以后裁断,机头翻转°,然后又从所需长度点铺回到原点裁断翻转,如此反复,如图所示:

这种铺布方式具有折转双向铺布地优点,同时解决了折转面料上下两层方向不一致地缺点,可以适用于倒顺方向布料地铺叠,并且由于布料是按照梭架长度切割地,因此也适用于厚料和刚性大地布料,但由于需要往复翻转,这样就会增加了铺布地工作量.

除了以上几种铺布方式外,还有多段式铺布、金字塔式铺布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客户现场地布料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在铺布时需要注意地问题

铺布工作开始前首先要根据客户实际要求确定所采用地铺布方式,在同一个嘜架操作中要确保铺布方式统一,然后挑选与嘜架宽幅相同或者略大于嘜架宽幅地面料,并且尽可能地将弹性较大地布料集中在一起提前进行预缩,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正反面.

) 铺布地长度要准确:

在铺布时,保证布料长度地准确是避免材料地浪费和节省成本地根本,在确定所要铺布地长度时,我们已经留有一定地损耗量,切割时就要保证不超出损耗地范围.

) 布边要齐整:

因为整卷布料或者整匹布料地铺开,多数会出现布幅宽窄不等

地现象,一般允许地误差为,因此铺布时一般是单边对齐,不能保证双边对齐,裁剪时也以这一边对齐,这样才能保证裁片地大小质量.

) 铺出来地布料要平整:

在铺布地过程中要保证每一层铺出来地布料平整,不能有松有紧更不能出现皱褶,对布料本身有折痕或者有死褶地一定要经过处理后再铺,以免裁片有大有小,影响服装地规格.

) 确保无张力铺布:

对于是柔性或者有弹力地布料(一般为针织布料),在铺布时会产生一定张力拉伸布料,但是在铺开后会慢慢产生一定地回缩,这样会严重地影响裁剪地精度,因此在操作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张力地产生,一般先将有弹力地布料松开静放小时后才去铺叠,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消除有张力地布料.

) 确定铺布长度

根据排料地结果,在铺布机地操作屏里设定好所需嘜架地长度,一般设定地长度要比实际嘜架长度长出,以免切割断料时所参生地误差形成两端缺料.

铺布时不同面料地铺叠与不同地装置选配

根据不同地布料特性在选择配置上也有所不同,根据布料地种类一般可以做以下分析:

)棉布,是各类棉纺织品地总称.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它地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地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太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这种面料在使用铺布机地时候就比较好铺叠,无张力,无明显地皱褶,可以不用压布夹就可以铺叠.

)粘棉布(包括人造棉、富纤布):布面光泽柔和明亮,色彩鲜艳,平整光洁,手感柔软,弹性较差.用手捏紧布料后松开,可见明显折痕,且折痕不易恢复原状.这种类型地面料由于带有一定地粘性,在放布过程中容易粘住布料使放下地布料不顺畅,所以一定要配备压布夹压住布料.

)麻布,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地一种布料.一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目前也多以其制作普通地夏装.它地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它地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这种类型地布料在铺叠时由于他生硬速度比其他布料铺叠地速度要快,可以不使用压布夹装置就可以铺叠,所切割出来地布料误差较小.

)呢绒,又叫毛料,它是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地织物地泛称.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正规、高档地服装.它地优点是防皱耐磨,手感柔软,高雅挺括,富有弹性,保暖性强.它地缺点主要是洗涤较为困难,不大适用于制作夏装.这种类型地布料由于质地紧密厚实,比一般地布料要厚,可以选配压布夹,铺布地效果比其他类型地布料要好,速度也相对也比较快,但是切割刀地行走可能要使用慢速,这样可以保证切割出来地布料平整.

)丝绸,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地各种丝织物地统称.与棉布一样,它地品种很多,个性各异.它可被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它地长处是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它地不足则是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这种类型地布料由于比较轻盈光滑,柔软,所以在用铺布机铺这种面料时速度一定要慢,并且一定要配备压布夹,防止机器在行走过程中产生地风速吹起布料,使

铺出来地面料形成皱褶,影响到裁片地大小.

)化纤,是化学纤维地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地纤维地纺织品.通常它分为人工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它们共同地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它们地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这种类型地布料由于易产生静电,并且布料光滑,为了防止铺出来地布料移动倾斜,影响铺料平整,建议在使用铺布机时一定要配备压布夹.

)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地织物.织物凹凸分明,滑糯、柔软、手感厚实丰满,弹性和保暖性良好.这种类型地布料一般从织布厂出来成卷时就已经形成了张力,所以在铺这种面料时一定要先将成卷地布料铺叠成坯布静放个小时以上待张力消除后才可以放到铺布机上铺叠,所以一定要选配放布台装置.

)圆筒针织布,指用圆筒织布机织出地针织布,机针在机身上呈圆筒形分布,坯布是一个大圆筒,需要开幅定型之后才可以再做进一步使用.这种类型地布料一般是双层,两边不开封,成筒状形式,所以选用地是圆筒针织铺布机,圆筒铺布机是通过滚筒抚平面料上地皱褶,不需要压布装置.

面料种类很多,以上面料地铺布方式只供参考,具体地配置根据客户现场面料地实际情况及客户地要求选配.

如果大家关于富怡全自动铺布机有需要咨询地请拨打电话或者通过百度搜索“富怡铺布机”找到网站即可!

个股期权业务常见问题解答

个股期权业务常见问题解答 个人投资者参与条件: 1.股票账户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2.指定交易在我司6个月以上,并已开通融资融券业务或金融期货交易经历;或者在期货公司开户6个月以上并具有金融期货交易经历; 3.具有上海交易所认可的期权模拟交易经历; 4.通过上海交易所个股期权知识考试(全程录像闭卷考试)基本概念: 1.什么是个股期权? 期权是交易双方关于未来买卖权利达成的合约。就个股期权来说,期权的买方(权利方)通过向卖方(义务方)支付一定的费用(权利金),获得一种权利,即有权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买入或卖出约定数量的特定股票或ETF。当然,买方(权利方)也可以选择放弃行使权利。如果买方决定行使权利,卖方就有义务配合。2.个股期权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1)、合约类型:分为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两种。 (2)、合约标的:个股期权合约标的为在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的单只股票或ETF。 (3)、合约到期日:是合约有效期截止的日期,也是期权买方

可行使权利的最后日期。合约到期后自动失效,期权买方不再享有权利,期权卖方不再承担义务。 (4)、行权价:行权价也称执行价或履约价,是个股期权买方买进或卖出合约标的的价格。 (5)、合约单位:是一张个股期权合约对应的合约标的数量。一张个股期权合约的交易金额=权利金×合约单位 (6)、行权价格间距:是相邻两个个股期权行权价格的差值,一般为事先设定。 (7)、交割方式:分为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 实物交割是指在期权合约到期后,认购期权的权利方支付现金买入标的资产,认购期权的义务方收入现金卖出标的资产,或认沽期权的权利方卖出标的资产收入现金,认沽期权的义务方买入标的资产并支付现金。 现金交割是指期权买卖双方按照结算价格以现金的形式支 付价差,不涉及标的资产的转让。 3.个股期权有哪些类型? 按照不同标准,个股期权分为很多种,下面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分类。 (1)、按期权买方的权利划分,分为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 认购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权利方)有权在约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从卖方(义务方)手中买进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买方享有的是买入选择权。

LS-DYNA常见问题集锦

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 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 有两种方法: 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 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 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 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 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 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易错题归纳总结及答案分析

第9专题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方法概述 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 (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题. (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 (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 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 热点、重点、难点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如20XX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北京理综卷第18题、天津理综卷第1题、上海物理卷第22题等,20XX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全国理综卷Ⅱ第16题、北京理综卷第20题、江苏物理卷第7题和第15题等.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tan θ. 图9-1甲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公司业务部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如何提高业务部绩效

业务部常见现象解决方案 一、撞单、争单 争单、撞单现象在各个企业中多有出现,经常会出现一个公司的电话有好几个业务员打,这样客户就会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对我们后期和客户沟通时带来一定的影响!每个企业都可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在这里我们的建议是:现在是一个科技和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就要利用科技的产物之一电脑为我们的企业发展服务。通过一个智能化的客户管理系统,实行客户资料重复报警通知,即当业务员在录入新的客户资料时,该系统可以自动提示该客户已存在,由系统来审核客户的归属权,谁先录入就归谁,以后有同事在录入客户填写资料时,只要有和此客户资料的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等相同时,就录入不了。如图: 可以随时增加和 绿勾表示可 如有同时录入的情况,借用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方式,以公司利益为重的解决方案:看跟进的人的在决策中的关键性,比如张三跟进的是公司的采购,而李四直接在和老板谈合作了,最好就把该客户给李四跟进,因为他跟进的人更有决策权。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法,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们提出的只是最通用的方法,希望能给到贵公司参考。 二、同样的困难在团队中重复出现,经验难积累 目前,由于业务本身就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群体,所以业务人员的流失是正常而且无法避

免的,不过令所有企业头痛的不只是业务员的流失,是企业辛苦培养的业务员不仅走了,把公司教他的经验,方法也全带走了,新业务员又要从零开始培训,周而复始,企业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我们给出的建议如下: 既然人员流动这个现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那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独特的方式去增强自己企业的经验积累,不求做到最好,至少比同行要好。我们的建议是:企业对新员工从培训开始,就可以记录他在学习或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个问题可能是整个业务团队共同努力解决或者请教别的专家解决的。这些信息可以永远保存下来,给其他的新员工作为参考和借鉴,同时,有的员工比较典型或者值得学习的成功经验和经历要记录下来,这样,长期累积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加上成功经验和经历,实际就是公司记录的员工的成长过程和经验,可以让新员工在学习时就能了解许多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可以学到一些成功的方法,在新员工的快速成长以及能力提升方面无疑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同样,把一个员工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后,其它业务员碰到该问题就有了可以参考的解决办法。这样,团队重复出现的问题都能用已有的解决方案,也就可以大大提高业务员成长速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了。有了这样的好方法,一段时间后,谁敢跟我这样的公司团队匹敌他们的公司团队经验是没积累的,我们的经验是不断增长的,手工是做不到的,做思想工作是做不到的,你不可能要求每个业务员在离职之前写本书,把他的工作经验都写下来把不可能的事,但是通过这种强制经验积累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做到了。在强大的经验积累下,我们的业务员也就会信心十足,勇往直前了。具体图示如下: 给以帮助,全员

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整理-

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 一.图纸表达: 1.图纸不满足甲的深度要求,漏项较多,如缺出入口钢结构雨棚、室外坡道顶棚等。 2.图纸不满足甲的技术标准及部品标准,如构造做法标准、门窗标准、栏杆标准、空调位 标准、电梯标准等。 3.住宅小区的不同楼号建筑标准不一致,如构造做法、门窗立面、节能设计等。 4.外墙上应予留的洞口水平和竖向定位不全,留洞没有和结构、水暖、电气专业、人防专 业图核对,出现漏留、冲突现象。 5.地下室平面轴网应与地上建筑物轴网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地下室平面中应标注与地上建 筑物轴网的相对关系尺寸。 6.总平面中应标注地下室外轮廓线,并在四角处标注轴线、号,轴线交点处标注坐标,保 证出图前总图和单体建筑形成统一整体,避免因设计过程中地上地下单体的局部变动,而总平面未跟踪变动导致的不对照。 7.设计人员提供的审核校对图普遍对设计说明和总平面位置图不重视,甚至不提供总平面 位置图。 二.防火设计: 1.没有结合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防火分区划分。 2.防火墙上的门洞没有设置甲级防火门。 3.防火分区两侧的门窗洞口防火间距不足时,没有相应防火分隔措施。 4.上下层之间门窗洞口防火间距不足时,没有相应防火分隔措施。 5.楼梯间及前室与相邻部位门窗洞口防火间距不足时,没有相应防火分隔措施。 6.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的房门及外窗洞口没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7. 不同的功能分区在一层共用出入口,如住宅配套用房与住宅、商业与住宅等。 8. 对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的理解: 1)地面上无人员进入的机械停车库,可以理解为停车场,停车场的定义是停车的露天场地 或构筑物,很明显它是用于停车的构筑物。这样它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最少为6米。 2)对于敞开式汽车库,要注意是指多个防火分区都要达到定义的要求,如对于平面尺度很 大的,有可能个别防火分区不直接对外通风,这样就不能认定它是敞开的。 3)新规对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分类增加了面积控制项,是车位和面积的双控,不要 试图少计算车位规避汽车疏散坡道不够的手法。 4)防火规中计算汽车疏散口的数量時,单车道即可。但是建通评价是按双车道计算的,单 车道只能算半个。

LS_Dyna的问题总结

一、影响穿透的一些因素解释 I.接触厚度 接触厚度定义的是一个参数——当接触体/面相互穿透的距离大于接触厚度时,程序将不计算这个接触,即认为没有接触了。什么是接触厚度与距离?在自动接触中,接触厚度是一个默认值,大概是面厚度的几倍,在普通接触中,接触厚度无穷大。 II.壳厚度和接触厚度 1. 壳厚度:影响刚度和单元质量; 2. 接触厚度: ①决定解除中的厚度偏移量; ②并不影响刚度或壳体质量; ③默认接触厚度等于壳厚度; ④可以在*CONTACT 或*PART_CONTACAT 中直接缩放接触厚度; ⑤在穿透节点被释放之前影响最大允许穿透深度。 III.运动速度对穿透的影响 如果物体相对运动速度过大,在一个时间步长中所走过的距离会远超过一个单元的尺寸,若缩小时间步长,即缩小在一个时间步长内所走过的距离和单元尺寸的差异,基础检查可以正常进行,若初速度过高,会搜索不到接触,计算会出现问题。 IV.非对称接触算法中,主从面的定义原则 ①粗网格表面定义为主面,细网格表面为从面; ②主从面相关材料刚度相差悬殊,材料刚度大的一面为主面;

③平直或者凹面为主面,凸面为从面。 V.接触刚度的影响 穿透可以认为是一种虚拟穿透,如果设定的穿透刚度(fkn)值,就可以减小这种穿透, 但却不可避免。如果fkn 值过大,会使到那元刚度病态,而不能求解。 二、穿透的可能解决方案 I.接触方面: 1. 修改接触类型,尝试自动接触类型: ①STS(面面接触),当一个体的表面穿透另外一个体的表面是创建 ②SS(单面接触),当一个体的表面自身接触或者接触另一个体的表面时创建 2. 接触定义存在问题: ①增加接触刚度因子 ②改变接触面的主从设置,将刚体设置为主面,同时使用单向接触 ③修改关键字CONTROL_CONTACT中RWPNAL=2 3. 接触穿透距离超过了接触厚度,从而不再计算接触; 4. 如果两个接触体的材料属性和网格差别较大,可以修改SOFT值为1 或者2. 5. 接触群组设置不直接用PART,将可能接触的地方设置为segment; 6. 修改摩擦系数: Fs和Fd通常设置为相同的值,避免额外的噪声产生。 7.注意设定接触厚度;

常见业务问题解答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解答 1、同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如果分别执行“行政”和“事业”二套会计制度时,数据如何报送? 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资金和财产都应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应执行一种会计制度,将全部资产财务纳入一套制度反映。 因此,同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如分别执行“行政”和“事业”二套会计制度时,应按规定进行纠正,以一套数据进行报送。 2、二个或二个以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资产在一起统一核算时,如何填报? 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资产无论是否实行独立核算,均应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独立填报相关信息。填列中需注意: (1)管理财务和资产的单位应填列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有信息,其中《单位情况表》和《人员机构情况表》只填列本单位信息,表中的“独立编制机构数”和“独立核算机构数”均为1个。在《单位情况表》的“备注”中,需注明“XX、XX单位财务、资产和我单位在一起统一核算”。 (2)没有财务和资产的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除不需填列“资产卡片”和《资产负债表》外,应填列《单位情况表》和《人员机构情况表》等本单位的信息,表中的“独立核算机构数”不应填数,“独立编制机构数”填1个。在《单位情况表》的“备注”中,需注明“本单位的财务、资产和XX单位在一起统一核算”。 3、预算管理中,单位人员分行政、全供事业、差供事业和经费自理事业等分别编报时,资产管理数据如何报送? 答:按一个单位统一填报。 4、单位内设机构财务和资产实行独立核算时,如何填报? 答:同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无论财务和资产是否实行独立核算,内设机构都不能做为独立填报单位,内设机构的财务和资产应并入本单位填报。 5、主管部门财务处管理的系统财务和资产如何填报? 答:主管部门财务处因不是独立单位,其管理的系统财务和资产应并入主管部门机关本级填报,在“单位情况表”的备注栏内予以说明。 6、单位情况表中单位基本性质的填报。 行政事业单位填写单位情况表时,行政单位的基本性质如果填写了“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到“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公安”、“检查”、“法院”、“司法行政”、“监狱”、“劳教”。具体在单位情况表中“备注”栏填写。 7、土地与房屋价值在一起核算时如何录入卡片? 答:土地与房屋无论价值是否在一起核算,在录入资产管理卡片时,应分别录入“土地”和“房屋与构筑物”卡片。资产价值能拆分的进行拆分,不能拆分的,“土地”卡片中的“价值类型”可选“无价值”。分别在卡片的备注中予以说明。 8、一些特殊资产,在软件中的“资产分类名称”找不到对应代码,如何填写? 答:在该大类资产项下,选择类似的资产分类或者选择该类资产的“其他类”,在“资产名称”中写明资产的具体名称,在卡片“备注”中予以说明。 9、软件中《单位情况表》里的“单位层次代码”和“同级财政单位层次代码”如何填写? 答:按照培训时下发的相关填写单位层次代码的培训资料填报。同级财政单位层次代码填写:907125 10、资产管理卡片中的“采购组织形式”如何填列? 答:“采购组织形式”共有下列四种形式,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填写: 一是“政府集中采购”:由本地区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的采购;二是“部门集中采购”:由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采购;三是“分散采购”:由本单位自行组织的采购。四是“其他”,上述三种形式之外的,如接受捐赠等取得的资产。 11、卡片信息内是否要求添加资产照片?

lsdana 常见问题

1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在LS-DYNA 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 有两种方法: 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 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 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 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 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 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模型房和会议室常见问题原因及整改方案

模型房和会议室常见问题 一、墙体有洞 发生原因:可能是装修时工人预留的洞但后来没有处理,或者是顶部区域的墙体组成材料质量不好。 整改方案:首先用填缝剂堵上,不一定要填满,再用泡沫胶堵上,还可以用沥青堵。为了防止这个部位将来开裂,建议把施工洞与墙体接触的部位用无齿锯开出个槽,清理干净,然后刮上接缝胶或防开裂专用胶,待胶未干前贴上一层网格带刮平,干后再贴上层全麻质的麻网带,然后再用粉刷石膏找平即可, 二、墙体起皮

发生原因: 1、装修的时候腻子没干透就直接刷乳胶漆了; 2、建筑体本身的问题,本身含有裂缝但是没有及时处理; 3、墙体由于长期在潮湿环境内,比如墙体另一侧长期有水,或者墙体中有空洞,雨天以后受潮,造成室内墙体起皮。 整改方案: 1、将空鼓部分敲去,重新进行墙面粉刷,粉刷时需要注意,需要在粉刷前一天将墙面湿润。一次粉刷的厚度不宜太厚; 2、需要将涂料层除去,将室内通风,等室内湿度不是很大后进行涂料施工; 3、查出墙的另一侧透水的地方,铲去粉刷层,采用标号高些的水泥砂浆进行补洞,并进行粉刷。 三、贴砖后瓷砖脱落或者瓷砖局部坏掉 发生原因: 1、温度变形; 2、砂浆抹灰层变形空鼓,造成大面积面砖脱落; 3、反复冻融循环,造成面砖粘接层破坏,引起面砖脱落; 4、外力引起的面砖脱落:如组合荷载作用、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结构物墙体变形、错位造成墙体严重开裂、面砖脱落,还可能是由风压、地震力等引起的机械破坏。 整改方案: 1、贴瓷砖时,水泥应该放得满一点,而且瓷砖表面四周的水泥量都要差不多,这样才能保

证贴出来的瓷砖粘得牢,不会出现空鼓现象; 2、瓷砖一定贴平整:贴上去后,有经验的师傅会用塑料的锤子敲打瓷砖四周,及时控制瓷砖的表面平整度。否则,水泥干了再想调整就来不及了。 4、瓷砖一定要粘牢:瓷砖贴好后,瓷砖外面边缘与墙面问题都是水泥满满地填充着,瓷砖也粘得更牢靠一些。 5、瓷砖贴好测垂直:每贴几块瓷砖都需要认真地测垂直,保证所有瓷砖就像是一大块玻璃一样牢牢地吸在墙面上。 四、木龙骨连接不牢固 发生原因:木龙骨质量不达标或者粘接剂的连接度不好或者外力的接触等不可抗的因素。整改方案: 美固钉是固定龙骨的重要辅材,一定要用防水防锈的不锈钢美固钉,这样时间久了受潮也不会生锈。 龙骨埋在地板下易受潮,所以龙骨木料一定要好。龙骨最好选择落叶松木料,经过烘干、脱脂、防腐处理,避免龙骨受潮、腐蚀,从而保证地板的使用质量。木龙骨的选购有以下一些技巧: 1、选择干燥的,湿度大的木龙骨以后非常容易变形开裂。 2、选择结疤少,无虫眼的,否则以后木龙骨很容易从这些地方断裂。 3、把木龙骨放到平面上挑选无弯曲平直的。 4、经常商家说是8cm见方的龙骨其实只有6cm见方,所以应测量木龙骨的厚度,看是否达到你需求的尺寸。 一个房间的龙骨会有一些接头,在木龙骨连接处,龙骨接头要呈45度角,这样连接得更稳固。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docx

房建常见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案 一.注意事项 1、设计桩顶标高与现场自然地面标高较接近时,现场宜回填砂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以保证桩机行 走不会损坏已施工工程桩。 2、回填施工场地若使用了较多的块石,应提出对回填区进行探桩处理,并明确探桩深度。如无需进行,则 可忽略. 3、为确保施工,焊接接桩宜改为气体保护焊自然冷却分钟后再继续施工; 4、施工顺序宜为:施工前先进行试桩,然后继续进行工程桩施工,待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再进行静载试验。 5、如有地下室的工程,桩顶标高位于地面以下较深处,施工过程宜请相关单位提前确认静载检测桩,以便 加配管桩至地面。 .通常加劲箍采用Φ,如果为围护桩加劲箍,更应变更为Φ。才能确保钢筋笼吊装刚度要求(该施工应考虑在 吊筋中增设加吊筋,伸至自然地面与机台焊接,以便钢筋笼固定,同时预防浇注桩身砼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二.常见问题及防范处理方法 (一).怎样预防浇筑桩身砼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精确的控制还要用吊线坠来实现,在安装完钢筋笼后,通过保护桩恢复桩位的中心点,然后抽孔内的 泥浆,直到漏出钢筋笼的顶面,在钢筋笼的顶端挂“十”字线,用线坠来校和钢筋笼上挂的“十”字线中心与 桩位的中心是否重合,否则用大锤、钢管敲打、撬动钢筋笼的吊筋使其中心与桩位的中心重合为止。但当钢筋笼的顶面至泥浆的上面距离较大时(例如超过米时),抽泥浆的方法往往容易造成塌方,因此用吊线坠的方法就不再适用。所以应在钻孔之前尽量使桩基位置的标高降低,来减少桩基的副孔高度。 .控制钻孔灌注桩中钢筋笼上浮的方法 由于钢筋笼子安装在钻孔的泥浆内,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在浇注桩基混凝土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钢筋笼子上浮,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引起钢筋笼子上浮的几种可能原因 ()钻孔底部泥渣清理不符合要求。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孔内沉渣过深,桩底的泥块也没有完全搅碎和冲出孔外,就将钻头、钻杆卸掉,安装导管。在浇注桩基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将沉渣、泥块一起向上顶起,而泥块再混凝土的冲击作用下将钢筋笼子整体托起,造成钢筋笼子的上浮。 ()浇注混凝土过快。现在很多钻孔灌注桩设计的钢筋笼子都是半笼,(笼子比桩身短几米或十几米)当混凝土面接触到钢筋笼子时,如果继续快速浇筑混凝土,则钢筋笼子在上泛的混凝土的冲击作用下整体上浮。 ()调整好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浇注桩基的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浇筑桩基的混凝土都要求有很好的和易性与流动性,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在浇注的过程中能有很好的“泛浆”。否则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不好,浇筑桩基将是十分困难的,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快要凝固成整体,而将钢筋笼子整体托起,从而引起其上浮。 防止钢筋笼子上浮的方法 防止钢筋笼子上浮的方法应从钢筋笼子上浮原因的角度上来处理: ()防止桩底泥渣、泥块过多的方法是:在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时,不要立即停止钻机转动,而是

浅谈业务流程实施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流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员工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措施:流程要以业务为主线,对该线条上的员工进行辅导,对工作结果进行监督 流程,企业运行顺畅时你不觉得他的存在,他已经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角落,已经变成了员工的一种习惯;企业运行不畅时,他就成为了各个部门、岗位相互推诿扯皮的借口。 流程,就应该是成为员工的工作习惯,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如果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者都能达到这一点,那各个环节的配合就是紧密的、连贯的,整合业务流程就是高效的。 企业在流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有流程不执行、没流程乱执行。有流程不执行,很多情况下不是员工不想执行,主要原因是流程上的某些节点员工不按照流程的要求执行,结果就是真个流程没有办法执行;没流程乱执行,说的有点夸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流程的显性化不足或者没有定义明确的流程,解决方法要不就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去执行、要不就是请求上级领导甚至总经理给出指示后执行,如果流程执行出错了就变成了乱执行。 不管是“没执行”还是“乱执行”,从流程实施的角度还是对于流程的辅导、监督工作执行不到位,造成了员工对于流程不了解、不接受,在流程执行时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1.存在问题: 第一,对优化后的流程缺乏必要的辅导,流程环节上各岗位之间就不能就流程执行达成一致和默契 流程实施过程中,对流程执行岗位员工的辅导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常的做法就是将流程只是简单的发放给部门负责人或员工,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推动内部培训或者由员工自学,实践中,发现这两种方式实际上都很难解决流程落实的问题,实际情况是部门负责人不了解流程,最好的情况按照只是组织部门人员集中讨论或读一遍流程,更多是员工没有自学、部门负责人没有采取有效的形式组织自学。 这种情况下,虽然流程进行了优化,也进行下发,但是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实际上是对流程都不了解的,那只能是按照原来的工作习惯处理流程,新流程要求的处理的业务没有开展、新流程要求的处理方式也没有改变,流程执行存在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出现问题后就需要管理者进行协调。 A客户,订单承接以后会有内部的订单评审流程,经常的情况是评审需要几天的时间,甚至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各方都觉得流程有问题需要改变,改变的方案流程管理部门也进行了设计,但是由于沟通的问题,各方对该方案都不理解,3个月以后新的流程还没有运行,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10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 1.0 资料来源:网络和自己的总结yuminhust2005 Copyright of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owned by relative author. Chinese version owned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483581358.html,/Kevin 目录 1.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单位制度 (2) 2.Mass Scaling 质量缩放 (4) 3.Long run times 长分析时间 (9) 4.Quasi-static 准静态 (11) 5.Instability 计算不稳定 (14) 6.Negative Volume 负体积 (17) 7.Energy balance 能量平衡 (20) 8.Hourglass control 沙漏控制 (27) 9.Damping 阻尼 (32) 10.ASCII output for MPP via binout (37) 11.Contact Overview 接触概述 (41) 12.Contact Soft 1 接触Soft=1 (45) 13.LS-DYNA中夹层板(sandwich)的模拟 (47) 14. 怎样进行二次开发 (50)

1.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单位制度 相信做仿真分析的人第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一致单位系统(Consistent Units)。计算机只认识0&1、只懂得玩数字,它才不管你用的数字的物理意义。而工程师自己负责单位制的统一,否则计算出来的结果没有意义,不幸的是大多数老师在教有限元数值计算时似乎没有提到这一点。见下面LS-DYNA FAQ中的定义:Definition of a 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required for LS-DYNA): 1 force unit = 1 mass unit * 1 acceleration unit 1 力单位=1 质量单位× 1 加速度单位 1 acceleration unit = 1 length unit / (1 time unit)^2 1 加速度单位= 1 长度单位/1 时间单位的平方 The following table provides examples of consistent systems of units. As points of reference, the mass density and Young‘s Modulus of steel are provided in each system of units. ―GRA VITY‖ is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业务员拜访客户常见问题及回答

常见问题及回答 1. 价格怎么这么高? 答:你认为高在那里呢?和哪个产品比使你看起来我们的产品显的更贵呢?在现有市场上,同档次的产品还没有比我们更便宜的,如果您说的是那些小厂的品牌,确实是比我们的还低,但那决不是和我们一个档次的。 2. 你们的价格是多少? 答:您对我们的产品已经了解了吗?如果您还不是很了解,那您也就不能判断我们的产品是不是贵了,您对价格的考虑不外是能否赚钱,有多少利润率?听完我们的产品介绍,了解了我们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我想你才能了解我们的价格。 3. 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答?:您问的正是我们产品的关键,这正是我们的卖点和产品策略的结果。首先:是我们的规模优势,我们是集团化采购,降低了整体成本。其次:我们的公司运营健康合理,无不良资产,经营效率能最大化。最后:是我们的经营思路就是坚持走性价比的道路,我们的利润是最低,所以价格才最低啊!如果您真的打算合作,那我们可以在谈价格,因为我不想我们的价格穿底,毕竟我的价格还是有相当的优势的。 4. 你们的产品好不好,质量能保证吗?

答:当然有保证,连质量都不能保证,我还敢上门啊?我想寻求的可不是短期的生意,我们需要的是长期的合作。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我们的质量保证,首先是我们的内在优势: A、我们公司的公司规模实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开发能力,这点在业内都是有口碑的。 B、在汽车漆市场说到我们公司没有不知道的,我们公司就是靠做汽车漆市场起来的。不但我们的产品本身通过了如ISO9001,14001,GB581等质量环境认证,成品也是经的起检测的。 C、油漆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是树脂,我们总部有自己的树脂生产基地,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同行业中排名更是遥遥领先。可以说有着绝对的质量保证,在外来说:我们的技术服务队伍技术雄厚,随时能为你解决质量上的后顾之忧。 5. 出了质量问题怎么办? 答:当然谁都不希望出问题,但是因为涂料本身只是个半成品,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基材处理,施工环境,涂料配比,油工水平都有可能影响施工质量,所以我们会仔细分析,如果确实是我们的质量问题,您放心,那就按合同协议办事,决不让您有任何后顾之忧,我们的服务队伍也会竭诚为您服务。 6. 怎么没听过这个牌子? 答:现在涂料市场上有近8000家涂料生产厂家,品牌就更多了,这里没什么名气很正常,还没有那一家国内品牌敢说它是全国品牌,都有一定的区域性,如果

数学建模常见问题

1 预测模块:灰色预测、时间序列预测、神经网络预测、曲线拟合(线性回归); 2 归类判别:欧氏距离判别、fisher判别等; 3 图论:最短路径求法; 4 最优化:列方程组用lindo 或lingo软件解; 5 其他方法:层次分析法马尔可夫链主成分析法等; 6 用到软件:matlab lindo (lingo)excel ; 7 比赛前写几篇数模论文。 这是每年参赛的赛提以及获奖作品的解法,你自己估量着吧…… 赛题解法 93A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拟合、规划 93B足球队排名图论、层次分析、整数规划 94A逢山开路图论、插值、动态规划 94B锁具装箱问题图论、组合数学 95A飞行管理问题非线性规划、线性规划 95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动态规划、排队论、图论 96A最优捕鱼策略微分方程、优化 96B节水洗衣机非线性规划 97A零件的参数设计非线性规划 97B截断切割的最优排列随机模拟、图论 98A一类投资组合问题多目标优化、非线性规划 98B灾情巡视的最佳路线图论、组合优化 99A自动化车床管理随机优化、计算机模拟 99B钻井布局0-1规划、图论 00A DNA序列分类模式识别、Fisher判别、人工神经网络 00B钢管订购和运输组合优化、运输问题 01A血管三维重建曲线拟合、曲面重建 01B 工交车调度问题多目标规划 02A车灯线光源的优化非线性规划 02B彩票问题单目标决策 03A SARS的传播微分方程、差分方程 03B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整数规划、运输问题 04A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统计分析、数据处理、优化 04B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数据拟合、优化 05A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预测评价、数据处理 05B DVD在线租赁随机规划、整数规划

LS_Dyna初学者常见问题

LS-DYNA初学者常见的问题 LS-DYNA在1976年由美国劳伦斯·利沃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J.O.Hallquist博士主持开发,时间积分采用中心差分 格式,当时主要用于求解三维非弹性结构在高速碰撞、爆炸冲击下的大变形动 力响应,是北约组织武器结构设计的分析工具。LS-DYNA的源程序曾在北约的 局域网Pubic Domain公开发行,因此在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从理论和算法而言,LS-DYNA是目前所有的显式求解程序的鼻祖和理论基础。 1988年,J.O.Hallquist创建利沃莫尔软件技术公司(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LS-DYNA 开始商业化进程,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在单元技术、材料模式、接触算法以及多场耦合方面获得非常大的 进步。 以下为LS-DYNA初学者常见的问题: 一、LS-DYNA与市面上其它的前处理软件兼容性如何? 解答:由于LS-DYNA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结构分析软件,因此其它的前处理软件与LS-DYNA是完全兼容的。在此要强调的是:LS-DYNA的官方前处理程序为FEMB,因为FEMB是专门为LS-DYNA量身订作的前处理程序,有许多设定条件及架构逻辑是其它前处理软件所难望其项背的,为了避免在学习LS-DYNA的过程 及操作上产生困扰,强烈建议使用者采用原厂出品的FEMB来做为LS-DYNA的前处理工具,使用者必定更能体会LS-DYNA直觉式的设定与强大的分析能力。. 二、LS-DYNA似乎很重视「Contact Algorithm」,这是为什么? 解答:是的,LS-DYNA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接触算法」,这是因为基础力学 所分析的对像均只考虑「力的受体」,故输入条件皆为外力量值。然而在真实 情况下,物体受力通常是因为与其它的物体发生「接触」(Contact)才受力,此时外力量值是无法预期的,应该输入的条件往往都是几何上的接触条件。因 为有完备的接触力学演算方式,LS-DYNA才得以忠实的仿真现实环境的复杂结 构行为。 三、如果要利用LS-DYNA进行MPP(平行运算)的计算,硬件配备及操作系统有 无特殊需求? 解答:不论是PC cluster、工作站及一般的PC环境,都适合执行LS-DYNA的MPP平行运算功能,一般我们还是会建议要用来执行平行运算的计算机群组, 彼此的等级宜尽量一致;操作系统方面并无特别需求,以一般的windows2000、LINUX或是UNIX皆可执行。国外已有很多厂商利用非办公时间,将办公室内 的计算机串连在一起,结合LS-DYNA来分析问题,宛如一部超级计算机,不仅 可以有效提升研发的竞争力,同时亦可弹性地运用计算机资源,一举数得。 四、FEMB能够自动产生有限元素网格吗?

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1.临床资料 普外科2012年9~10月留置胃管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4~82岁,留置天数2~10天,其中:肠梗阻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例、胃癌2例、直肠癌2例、胰腺炎1例、胆道手术2例。15例患者60%不了解留置胃管的意义,80%不能忍受留置胃管要求拔管,最多能忍受留置胃管的时间是4~5天,15例中有2例不能忍受自行拔管。 2、常见护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恐惧心理患者不配合操作,甚至拒绝插胃管,影响了操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治疗及护理。原因:(1)患者初次插胃管,由于知识的缺乏,即对操作的目的、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缺乏了解,易产生恐惧心理。(2)由于多次置管或由于操作不当,增加了插管的痛苦。并由此带来的心理、生理的不良影响,如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甚至产生心衰、血压发生变化等。 2.2 机械性损伤留置胃管可诱发鼻咽黏膜损伤,甚至引起局部的感染。原因:(1)胃管的质地选择不适。(2)护士操作不熟悉,未掌握留置技巧或反复插管导致黏膜损伤。(3)病情需要长期置管者,因多次反复抽管而损伤鼻咽部黏膜。 2.3 引流不流畅胃管内无液体流出或抽吸胃管时无胃液抽出,胃肠减压效果欠佳。患者腹胀,甚至发生呕吐。原因:(1)胃管的粗细选择不合适。(2)置管长度不够深。(3)未采用负压引流。(4)患者的体位不合适。(5)胃管被胃内容物或血块堵塞。 2.4 鼻胃管滑脱胃管从鼻腔自动或被动脱出。原因:(1)胃管的固定不牢固。(2)患者烦躁,将鼻胃管拔出。(3)恶心、呕吐频繁,将胃管呕出。 3 对策 3.1 胃管的选择根据病情选择质地、粗细及小合适的胃管。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应选择型号较粗的胃管,防止血块或胃内容物堵塞胃管。 3.2 置胃管技巧(1)操作者术前与患者沟通,强调心理干预在操作前的重要意义,即建立干预基础、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等。安慰患者[2],采用放松技术及坐位插管,动员家庭成员的帮助等。采取以上措施后,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易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2)对情绪紧张,频繁不安,反应敏感的患者操作前可适当应用镇静剂,按照插管方法迅速而准确地插入。此方法既减少了刺激又便于操作,对长期置管反复换胃管患者尤为适用。(3)术前对有心血管疾病,年老患者,插管时有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应选择插管时机。(4)为了避免由于置入胃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一难点,可采取空腹侧卧位尤其是右侧卧位,使胃液很快抽出,避免了因胃液不能抽出,将胃管反复盲目插进、拔出或重插,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5)插胃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操作粗暴。 3.3 置管长度胃管的置管长度按常规应插入45~55cm。护理人员将胃管的插入长度在常规的基础上延长5~10cm后置入,使胃管前段达胃体或幽门处,既有利于术后对患者进行鼻饲,也达到了良好的引流效果。 3.4 保持胃管负压引流采用负压引流球或电动负压引流器。如用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应每2~3h抽吸胃管内的胃液,经常检查胃管是否畅通。 3.5 妥善固定翻身时注意勿扯到鼻胃管,可以用别针将鼻胃管固定衣服上,胃管与身体稳定地移动,切不可固定在床单或枕头上,翻身或坐起时要时刻维护鼻胃管,防止脱出。 3.6 胃管阻塞通畅方法采用十二指肠导丝疏通来处理阻塞的胃管。操作时导丝上涂上液

浅谈业务流程实施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业务流程实施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管理中,很多工作都要走流程,对于业务流程实施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浅谈业务流程实施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流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员工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措施:流程要以业务为主线,对该线条上的员工进行辅导,对工作结果进行监督 流程,企业运行顺畅时你不觉得他的存在,他已经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角落,已经变成了员工的一种习惯;企业运行不畅时,他就成为了各个部门、岗位相互推诿扯皮的借口。 流程,就应该是成为员工的工作习惯,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如果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者都能达到这一点,那各个环节的配合就是紧密的、连贯的,整合业务流程就是高效的。 企业在流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有流程不执行、没流程乱执行。有流程不执行,很多情况下不是员工不想执行,主要原因是流程上的某些节点员工不按照流程的要求执行,结果就是真个流程没有办法执行;没流程乱执行,说的有点夸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流程的显性化不足或者没有定义明确的流程,解决方法要不就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去执行、要不就是请求上级领导甚至总经理给出指示后执行,如果流程执行出错了就变成了乱执行。 不管是“没执行”还是“乱执行”,从流程实施的角度还是对于流程的辅导、监督工作执行不到位,造成了员工对于流程不了

解、不接受,在流程执行时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1.存在问题: 第一,对优化后的流程缺乏必要的辅导,流程环节上各岗位之间就不能就流程执行达成一致和默契 流程实施过程中,对流程执行岗位员工的辅导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常的做法就是将流程只是简单的发放给部门负责人或员工,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推动内部培训或者由员工自学,实践中,发现这两种方式实际上都很难解决流程落实的问题,实际情况是部门负责人不了解流程,最好的情况按照只是组织部门人员集中讨论或读一遍流程,更多是员工没有自学、部门负责人没有采取有效的形式组织自学。 这种情况下,虽然流程进行了优化,也进行下发,但是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实际上是对流程都不了解的,那只能是按照原来的工作习惯处理流程,新流程要求的处理的业务没有开展、新流程要求的处理方式也没有改变,流程执行存在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出现问题后就需要管理者进行协调。 A客户,订单承接以后会有内部的订单评审流程,经常的情况是评审需要几天的时间,甚至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各方都觉得流程有问题需要改变,改变的方案流程管理部门也进行了设计,但是由于沟通的问题,各方对该方案都不理解,3个月以后新的流程还没有运行,原来的评审流程还继续存在,甚至还有岗位以改变该流程存在很大风险为由提出异议,其实还不知道该流程优化后没有运行,原来的方式还在持续。这就是流程实施部门沟通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各业务部门沟通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对优化后的流程缺乏必要的沟通,流程执行部门和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