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实验报告成员:一、实验背景曾经,武汉市内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三镇,武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市”,湖泊成为武汉市民的骄傲。
然而,据2010年武汉市水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武汉的湖泊面积减少了平方公里,五十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还面临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和消亡的原因之一。
但对武汉市消亡的近百湖泊而言,这一因素几可忽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湖泊被填,用以养殖或者建造城市用地。
客观地说,武汉湖泊的大面积缩小和消亡,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
武汉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武汉市缩减的湖泊面积有六成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武汉市的各大湖泊几乎均受波及。
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湖泊,在这一阶段面积剧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或转化为人工精养鱼池,如东西湖、杨汊湖等;有的则被切割成若干小湖泊,如沙湖、东湖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武汉市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旧城的改造和城市的兴建,使得土地的价值不断上升,道路的规划和商品房、工厂厂房的兴建,在巨额利益趋势下,填埋湖泊的惩罚已经不被人所重视,填埋的湖泊特别是一些被污染了的湖泊上长起了繁华的街市,大量的湖泊在城市的喧嚣中流干了最后一滴眼泪。
二、实验意义湖泊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湖泊及其流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湖泊本身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在人与自然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
基于遥感监测方法的湖泊面积变化成因分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dT/CS & SPdT/dL /NFORMdT/ON TECHNOLOGY第44卷第4期2021年4月Vol.44,No.4Apr., 2021基于遥感监测方法的湖泊面积变化成因分析司志超1,高贤君1,2,杨元维1,2,邓 帆1(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10;2.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10)摘要:利用近24年来不同时期的Landsat-8 OL1_T1RS 卫星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本文对武汉市东湖水域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近年来东湖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情况,运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MNDW1)对水域面积进行提取,并结合历年各项气象数据、城市发展数据等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湖近年水域面积变化与城市发展改造和人类利用方式变化具有很大相关性。
关键词:武汉东湖;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MNDW1) ;Landsat 遥感影像;相关系数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867( 2021) 04-0125-03Cause Analysis of Change of Lake Area Based on RemoteSensing Monitoring MethodS1 Zhichao 1 , GAO Xianjun 1,2, YANG Yuanwei 1,2, DENG Fan 1(1.School of Geosciences , Yangtze University , Wuhan 430110, China ;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rveying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Wuhan University , Wuhan 430110, China )Abstract : 1n this paper , the Landsat 8 OL1_T1RS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past 24 years are used asdata sources to study the water area of the East Lake in Wuha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water area of the East Lake in recent years are analyzed. The water area is extracted by the improv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 MNDW1) , and the meteorological dataand urban development data of the past years are comb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water area of East Lake in recent yea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human utilization.Key words : Wuhan East Lake ; improv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 MNDW1) ; Landsat remote sensing image ; correlationcoefficient0引言众所周知,湖泊对人类生活、气候稳定都有重要作 用,不仅能满足灌溉、养殖、航运,还能调节小气候。
1960年代以来武汉市湖泊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1960年代以来武汉市湖泊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浅析裴来政;鄢道平;张宏鑫;王节涛;许珂【摘要】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武汉市城市湖泊正面临着数量锐减,面积缩小和水质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市1965年、1973年、2000年地形图以及2011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了研究区域内不同时期的湖泊总面积以及各典型湖泊的轮廓及面积;基于这些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湖泊总面积,归纳了其演化趋势及特点,并对典型湖泊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影响武汉市湖泊演化的驱动因子;最后结合湖泊演化现状,分析了武汉市湖泊演化所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影响,并针对性的给出了武汉市湖泊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相关建议.【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8(034)001【总页数】9页(P78-86)【关键词】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驱动因子【作者】裴来政;鄢道平;张宏鑫;王节涛;许珂【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42;P951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之间,主城区总面积为678 km2。
市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着东西走向的残丘,长江和汉水交汇于市中心,湖泊在周围错落分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城区有大小湖泊127个,其水域面积约占其行政区划面积的1/4,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素有“百湖之市”的美称[1]。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大大地加速了湖泊的演化过程,使其生命周期迅速缩短。
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驱动因素研究

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16]。本文选用斑块数
“百湖之城”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蔓延度指数、香农多
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和斑块面积百分比指数,
本文从地理空间数据云 (/)
中获取武汉市 2000 年、2005 年、2011 年和 2016 年成
增加到 2005 年的 1 299.27 km2,2016 年又降至 1 140.89 km2;②2000—2011 年武汉市天然湿地的景观破碎度减少,人工湿地的
景观破碎度增加,武汉市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类型分布不均衡程度不断加剧;③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武汉市湿地
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湿地景观;破碎度;驱动因素;武汉市
像较好的 Landsat TM/OLI 遥感影像,为避免云层对研
究区的影响以及能更好地分辨地物类型,下载影像时
利用 Fragstats 4.2 软件分析了武汉市湿地景观的空间异
质性、破碎化程度和斑块复杂程度等特征。
1.3.4
人类活动强度计算方法
人类活动强度计算采用徐勇 [17]、徐小任 [18] 等提出
地理空间信息
2022 年 3 月
第 20 卷第 3 期
Mar., 2022
Vol.20, No. 3
GEOSPATIAL INFORMATION
doi:10. 3969/j.issn. 1672-4623.2022.03.003
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驱动因素研究
韩腾腾 1,栾俊婉 1,邵田田 1,陈肖飞 1*
土地利用动态度是描述土地资源数量变化程度的
分析了武汉市湿地演变规律,揭示了湿地变化的动态
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GIS1103第四组

实验报告案例名称: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小组成员:所在班级:GIS1103中国·武汉二○一四年五月一、实验背景①湖泊的定义:湖泊是指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
汉语定义:湖与泊共为陆地水域,但湖指水面有芦苇等水草的水域,泊指水面无芦苇等水草的水域。
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潟湖、人工湖等。
按湖水盐度高低可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
湖泊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元素,湖泊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可以提供水源,渔产,发电,还可以防洪,灌溉,旅游等多种功能。
②武汉的湖泊之殇:a.历史之殇(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武汉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武汉市缩减的湖泊面积有六成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武汉市的各大湖泊几乎均受波及。
武汉填湖造地、围湖养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问题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问题之一,而当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单位亩产不高。
为获得更多的粮食,全国掀起一股“以粮为纲”的运动,大面积的湖区和湿地被填占,变成了田地。
应该说这一阶段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围湖造田。
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90年代,则是顺应改革开放,增加经济效益的需要,群众自发性的围湖养殖,发展水产。
加之武汉人口激增,工业经济加速发展,水质污染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武汉三镇当时几个大的郊区湖泊均大面积遭到垦殖,东湖在这一阶段亦有大面积的缩减。
来自武汉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武汉湖泊的面积达1581平方公里,到上世纪80年代,湖泊面积已缩减为874平方公里,。
仅1972年一次填占青菱湖,便使其面积减少240多亩。
b.发展之殇(湖面不断长出的街市):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般意义上的围湖造田、围湖养殖逐步停止,但却掀起了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热潮,滨湖地区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土”,加上发展旅游,滨湖地区水域一块一块地被蚕食、侵占。
景观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论文读书笔记

景观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论文读书笔记—GIS0901 赵建平 2009303200901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景观变化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其驱动力研究对于理解景观变化的实质进而预测景观变化的趋势非常重要。
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征与规律称为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
任何景观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绝对稳定或绝对静止的景观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景观变化的动力来自景观本身,也受自然因子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而促使景观发生变化的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就是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
换言之,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是指导致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生物物理和社会经济因素。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尽管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随着研究区域的不同而不同,但仍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律。
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地貌与气候等自然因子和人口、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人文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变化其主导作用;而在中小尺度上,植被与土壤和技术革新等因子其主导作用。
引起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可归纳为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两类。
自然驱动因子中的气候、水文、土壤等被认为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力类型;人文驱动因子包括人口变化、技术进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文化价值观念变化等因子。
在景观格局演变的过程中,这两种驱动因子往往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发挥不同层次的功能。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系统存在着主导驱动力与非主导驱动力的区别,对其进行判别是总结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基础。
目前所运用的判别方法主要是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这几天在佃老师的要求下我阅读了几篇有关景观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论文,现在选择三篇总结如下:。
近20年武汉城市化与湖泊演化的时空耦合研究

近20年武汉城市化与湖泊演化的时空耦合研究摘要:以1995、2000、2005、2010年武汉市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耦合度方法,研究近20年(1991-2010年)来武汉市城市化过程、湖泊演化过程以及二者的时空耦合关系。
结果发现:1)武汉市城市化在1991-2001年速度较慢,2001-2010年速度增快;2)武汉市湖泊总面积1995-2000年减少,2000-2010年增大,其中主城区的湖泊面积一直在减小;3)整体上城市化与湖泊从中心城区的颉颃关系逐步过渡到边缘城区和郊区的协调和不相关关系。
关键字:武汉市,湖泊,空间演变,城市化Nearly 20 years in Wuhan urbanization coupled with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of the lakeAbstract: In 1995,2000,2005,2010 in Wuhan Landsat remote sensing image as the main data sources, using coupling methods, research nearly 20 years (1991-2010) to Wuhan Cit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lake and the evolution of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urbanization of Wuhan City in 1991-2001, 2001-2010 slower faster speed; 2) the total area of lakes in Wuhan reduction 1995-2000 2000-2005 2010 increases, including the main city lake area has been reduced; 3) the overall urbanization and lakes from the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of a gradual transition tothe edge of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and non-correlation.Key word: Wuhan City, lakes, spatial evolution, urbanization前言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政府大力推进城市群、都市连绵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城市湖泊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调蓄、供水、旅游功能为一体,却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面积不断改变,因此,研究城市化发展与湖泊演化的关系非常有现实意义。
武汉市湖泊资源的研究

2调节气候
武汉市湖泊星罗棋布,对武汉市的气候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气温、 湿度和降水方面都有影响。
3缓解渍水
在大地构造上,武汉市处于地槽凹陷带的下扬子准地槽的西部,地势低洼, 且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季节分配不均匀,这就决定了武汉 市湖泊在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地表径流、缓解地面渍水方面有重要 要作用。
如何合理、有效、可持续地保护和利用城 市湖泊(特别是主城区湖泊),充分挖掘湖泊资源的可持 续性发展是武汉市城市保护、规划与建设必须研究的首 要而重大的课题。
东湖
东湖
美丽的湖泊背后, 却都隐藏着伤心的 故事~
南湖
月湖
武汉市湖泊的主要功能
1.维持生物多样性
湖泊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 过度带,因此,兼有二者的特性,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
武汉市湖泊资源的研究
目
01 02 03 04 05
录
前言
湖泊现状
存在问题及原因
发展对策
小结
前言
地理概况 湖泊近况
武汉市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市内河道纵 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得水独优,素有“百湖之市”的美 誉。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等诸多方面的因 素,湖泊填占与湖泊水质污染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主城 区,湖泊数量迅速减少,水面加速萎缩,水质继续恶化,独 特的湖泊风景线遭到破坏,水资源优势正在弱化等一序 列问题不断出现,由此给武汉城市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 的负面影响。 研究主况 湖泊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THANKS
较大的湖泊有江夏区的梁子湖、斧头湖、鲁湖、汤逊湖;
蔡甸区的东湖、西湖;黄陂区的童家湖、武湖、后湖; 新洲区的涨渡湖、市区及近邻的东沙湖、南湖、严西湖 、严东湖等。 其中武汉市主城区现有主要湖泊27个,湖水面积6,283.6m2,占主城区 规划范围面积的14.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实验报告成员:一、实验背景曾经,市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三镇,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市”,湖泊成为市民的骄傲。
然而,据2010年市水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的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五十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还面临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和消亡的原因之一。
但对市消亡的近百湖泊而言,这一因素几可忽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湖泊被填,用以养殖或者建造城市用地。
客观地说,湖泊的大面积缩小和消亡,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
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市缩减的湖泊面积有六成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市的各大湖泊几乎均受波及。
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湖泊,在这一阶段面积剧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或转化为人工精养鱼池,如东西湖、汊湖等;有的则被切割成若干小湖泊,如沙湖、东湖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旧城的改造和城市的兴建,使得土地的价值不断上升,道路的规划和商品房、工厂厂房的兴建,在巨额利益趋势下,填埋湖泊的惩罚已经不被人所重视,填埋的湖泊特别是一些被污染了的湖泊上长起了繁华的街市,大量的湖泊在城市的喧嚣中流干了最后一滴眼泪。
二、实验意义湖泊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湖泊及其流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湖泊本身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在人与自然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
湖泊的消亡将对陆地水文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它的主要危害是加剧洪涝、干旱、风沙以及土地沙漠化等灾害,进而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湖泊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面对日益萎缩和消失的湖泊,我们应该具有一种责任感,树立保护湖泊的意识。
本次实验就是从自身的专业知识出发,运用RS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对湖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和输出,分析湖泊数量和面积的变化以及湖泊面积减少的驱动力,希望对市湖泊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以真实的数据警醒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湖泊,保护水资源。
三、实验方案1、数据准备与处理本次实验所用到的主要数据有:1980--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市行政区划边界SHP文件,75年~2010年气温、降雨等气象数据,市社会经济因素数据。
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波段合成、影像纠正、影像拼接和影像裁剪四个部分,最终结果是得到各个年份的市遥感影像图。
波段合成就是用ERDAS的layer stack功能模块将包含于每幅影像中的四个tif文件合成为一幅img影像;影像纠正是利用AOI裁剪的原理去除合成后影像的彩色条纹边缘部分,有些影像边缘较纯净,则不需要进行这一步骤;影像拼接是将每个年份的四幅img影像通过erdas的mosaic功能拼接得到一整幅图像;在影像裁剪之前,首先要将市行政区划边界SHP文件转化为img格式,利用mask功能用边界影像在各年份的拼接影像中裁剪出属于的行政区划的部分。
2、基于空间分析的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分析:a、监督分类监督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又称训练场地法,是以建立统计识别函数为理论基础,依据典型样本训练方法进行分类的技术。
即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求出特征参数作为决策规则,建立判别函数以对各待分类影像进行的图像分类,是模式识别的一种方法。
要求训练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判别准则若满足分类精度要求,则此准则成立;反之,需重新建立分类的决策规则,直至满足分类精度要求为止。
本实验中根据不同的用地类型,将市整体共划分为湖泊、河流、农田、林地、城镇、无用地6个类别。
b、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
监督分类之后的影像中存在很多细小的斑点,精度较差,这将对后续的分析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本实验中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尽量减少这些小斑点,使湖泊的围更为明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c、专题地图制作将处理好的影像在arcgis中制作成市四个年份的湖泊专题地图,在图中用蓝色高亮显示湖泊的围,以便可以更清楚地观察湖泊数量的变化。
d、计算湖泊的面积和湖泊面积动态度湖泊面积=像元数*分辨率^2湖泊面积动态度=(A2-A1)*1/A1*1/T(注:A1、A2分别是前后两个时间的湖泊面积,T是时间间隔)e、湖泊面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工作在Excel表格中完成,主要是制作湖泊面积随年份变化的折线图。
3、基于自然与社会因素的湖泊面积减少驱动力分析a、自然因素分析:气温、降水自然因素主要是通过控制湖泊的降水量与蒸发量来控制湖泊水域围的变化,这种变化比较缓慢,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作用才能显现出影响。
b、社会因素分析:人口数量、生产总值、农林水事务投资、房地产投资社会因素对湖泊面积的影响比较明显,影响围较大,后果比较严重。
C、主成分分析在很多情形下,影响使同一个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当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时,可以解释为这两个变量反映此课题的信息有一定的重叠。
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四、实验结果1、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分析结果市湖泊的年际变化可以从数量和面积两个方面来衡量。
——数量上1980s 1990s2000s 2010s从以上得到的四幅专题地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从1980年到2010年的三十年间,湖泊数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处于城市中心的湖泊数量减少了很多,尚存的一些湖泊面积也在逐渐萎缩。
从1980年遍布的湖泊到2000年稀稀拉拉残存的湖泊,湖泊数量锐减的速度之快让人触目惊心。
——面积上1980s--2010s市湖泊面积统计表市1980s--2010s湖泊面积折线图从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市的湖泊面积从1980年的719平方千米缩减到了2010年的521.3平方千米,共减少了197.7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十年是1990年到2000年,共减少了114.9平方千米。
湖泊动态度直观地描述了研究区某一时间围湖泊面积的变化,可以真实反映区域湖泊面积变化的剧烈程度。
从湖泊面积动态度可以看出,湖泊面积在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里减少的速度是最快的,到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里减少速度有所变缓,但还是以平均每年0.6%的速率在消失。
从折线图的走势来看,市的湖泊面积几乎是呈直线减少的,近年来减少的幅度有所减小,但总体还是快速减少。
2、基于自然与社会因素的湖泊面积减少驱动力分析结果湖泊面积的减少主要归咎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的原因,本次实验中我们考虑的自然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社会因素包括总人口数、生产总值、农林水事务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自然因素从温度的变化上看,的年平均气温自1980年起,呈现浮动上升的趋势,气温的升高可能导致降雨量的减少和蒸发量的增加,引起湖泊水量补给不足,最终导致湖泊水位下降、蓄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另一个方面,温度的升高会使水体里的微生物和藻类的生命力与繁殖力增强,导致一系列的湖泊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比如蓝藻、赤潮等等,长此以往,必然会破坏湖泊的稳定性,一旦超过其恢复力的话,就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少。
市三十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平稳,但是从1979年的354.8毫米,到2009年的271.9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还是减少了80多毫米,200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陡增至539.29毫米,这可能是200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速度减缓的原因。
——社会因素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必然会导致就业、粮食、住房等一列问题,工业建厂需要土地,耕种粮食需要土地,建宅落户也需要土地,但用于建造建筑用地的土地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城市规划师们便将目光投向了湖泊,填埋湖泊不仅能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从房产开发与工业发展中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还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一些被污染而发臭、恢复起来投资较大的湖泊,于是大量的湖泊被填埋,用以增加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土地。
从图上看,生产总值、农林水事务投资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都是近似以指数的形式在增长,其中,在农林水事务方面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且在2000年以后急速增加,农林业的发展需要土地,就会有很多的湖泊被改造为农林用地;水利工程的修建,会切断下游湖泊汛期洪水的补给,破坏湖泊的水文过程,使湖泊萎缩甚至干涸;房地产投资和高速增长的生产总值下,一栋栋高楼拔湖而起,填湖所受的罚款与日益飙涨的房价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些因素的背后除了人口增多带来的社会压力以及巨大的利益链条,还有管理者的监督惩罚力度不严等问题,结果就是湖泊消失了,换之在湖面上建起来的繁华的街市与生产效益高的工厂。
社会因素几乎是近十几年来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主成分分析上面列举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六种引起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但哪些才是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对湖泊面积的影响又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解答这些问题。
假设x1到x6分别代表总人口数、生产总值、温度、降水、农林水事务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这六个引起湖泊面积减少的因素,用spss软件对已知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首先建立以上影响湖泊面积变化的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下由驱动力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第二类和第六类、第五类和第六类、第一类和第二类影响因素相关度很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30、0.868,这充分说明因子分析的必要性。
从程序结果可以看出,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累计方差的比率已经超过了95%,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到因子载荷矩阵。
由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在x1,x2,x5,x6有较大的载荷,这反映的是湖泊面积减少是由社会因素导致的。
第二个公共因子在x3有较大的载荷,这反映的是自然因素导致湖泊面积的减少。
第三个公共因子在各变量的载荷大小相近,这反映的是其他社会因素印证对于湖泊面积的影响。
由此可以知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一些其它的因素,都会导致湖泊面积的减少。
最后通过加权计算各个因子的综合得分值为:0.564666667、0.582333333、0.477166667、0.1765、0.503666667、0.5581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