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三单元复习

第 14 课 殖 民 废 墟 上 的 重 建
亚洲: 1947年,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尼赫鲁 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独 非洲独立年 ” 非洲 立,称“ 1990 年, 纳米比亚 独立,殖
民体系瓦解。
拉丁 美洲 年,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
1959年,古巴革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知识回顾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一、冷战与热战 二、梦幻超级大国 三、苏东的艰难探索 四、挑 战 两 极 五、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以课为单位互助完成每课的知识网络
第冷 10 战 主 [ 课 义出台,冷战开始 发展 [ [ 马歇尔 计划。 经济: 1947 年, 冷 [ [ 军事: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战 [ 与 建立(与其对抗,1955年, 热 苏联为首的华约织建立) 战 热 表现: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 战
第 12 课 苏 东 卡达尔 时间: 1968年 领导人: 的 匈牙利内容:经济上,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艰 改 革 结果:政治经济性形势稳步发展。 难 东欧消费者天堂) 被称为( 探 启示: 改革要客观分析本国国情,做 到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目的: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 内容:经济:以 农业 为改革的突破口 晓夫 (减税,提价、投资、垦荒), 改革 辅以工业改革。 效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并未根本 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河的全部主权。
自主复习
根据提纲复习记忆
交流巩固
学友互考
互助提高
完成《资源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
第 13 课 挑 战 两 极
形成原因:维护自己的安全, 欧 发展经济(主要) 欧 共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2年 1967年 洲 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 1957年 的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联 创始国:法、意、联德、荷、比、卢。 合 欧洲 1993 年成立, 联盟 目标是:经济政治一体化 表现: 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 日本 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崛起 原因:外因:美国的扶植 内因: 启示: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北师大)课件

3.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下册
请结合课本第83页的图,在图中找出二战后初期取得独立的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
中 巴基斯坦
印
1947
二战后亚洲部分独立国家及时间
注①:1971年12月东部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 拉人民共和国
注 2 1963年,马来亚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
畅言教育
第三单元 ·两级下的竞争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下册
经全国中小平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招事画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本课时编写:杨庄中心学校苏凤老师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 |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它 给人类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下册
3.印度经济发展的成就:
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还建立起比较齐全的 工业体系.由于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印度 的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人瞩目。
4.印度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膨胀种姓矛盾和宗教冲突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下册
材料阅读
2013年1月,巴基斯坦敦促印度就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 事冲突为“巴基斯坦攻击”的言论降温,以缓解双边紧张局势。
问题的出现与哪国的哪一措施有关?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 做法导致了什么后果?
【参考答案】 英国的印巴分治。目的:分裂印度,制造矛 盾,借以长期控制。后果: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和冲 突不断;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更造成印巴之间的。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告别“雅尔塔”1、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经济上:提出了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上:①提出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②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度。
2、苏东剧变:实质是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即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
3、1991 年,苏联解体影响: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
二、干戈不息1、1948 年至 1982 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源之一。
2、在安理会支持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
3、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19994、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①北约的这次行动没有得到安理会的授权,破坏了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原则,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②显示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在阻止美国的强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5、美国在未得到联合国许可之下,联合英国对伊拉克宣战。
6、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对人类进步的危害:不少经济制度和竞争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对他们自身有利。
2)对人类和平的危害:凭借自身实力,操作国际或地区事务,侵犯他国主权,甚至进行侵略战争。
以强凌弱,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7、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表现:1)形成:①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②俄罗斯复兴,中国崛起,日本和欧盟快速发展,与美国抗衡,阻碍其成为世界霸主。
③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政治多极化局面。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①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的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巨大进展,全球影响越来越大。
③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并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④俄罗斯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振兴和恢复大国地位。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1、1917年3月,俄国的“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之后,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十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胜利的日子:1917 年 11 月 7 日,领导人是列宁。
3、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5、1920 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国家政权。
6、列举苏维埃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8、列举下列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事件:英国的宪章运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十月革命第2课:1、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政策。
核心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1922 年,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 15 个加盟共和国。
3、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初三历史下册目录(精编)

初三历史下册目录(精编)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一课俄国何去何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二月革命(1917年4月,列宁回国)————“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退一步,进两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5)第二课苏联的崛起理想与成就(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1936年,颁布新宪法)——————(7-9)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九国公约》(1922年)——————————(11-14)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美国经济危机)“美国的悲剧”(德莱塞)——“黑色星期四”——罗斯福新政(“蓝鹰运动”)————(17-21)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六课邪恶的轴心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迫害犹太人)————非洲之角的战火(1935年,意大利侵略)——愤怒的《格尔尼卡》(1937年,西班牙,毕加索)——“死亡工厂”———————(29-33)第七课疯狂的战车(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平到来了吗?(《慕尼黑协定》)————闪击波兰(1939年,“白色方案”)—————————“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虎!虎!虎!”(太平洋战争)————(36-42)第八课正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联合国家宣言》)————大战的转折(194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中途岛海战)————“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44-48)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十课“冷战”与“热战”“铁幕”降临(美国杜鲁门,“欧洲复兴计划”)————“两极”对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华约)————局部“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57-62)第十一课梦幻超级大国经济“巨无霸”(比尔·盖茨)——“世界警察”——从爵士到摇滚——好莱坞——(65-69)第十二课苏东的艰难探索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1953年)——“东欧消费者的天堂”(匈牙利,卡达尔)——(71-74)第十三课挑战“两极”欧洲的联合(联合国,1999年,欧元启用)———走向经济大国之路(日本)———(77-80)第十四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翱翔的“蓝孔雀”(印度独立运动,尼赫鲁)——“黑暗大陆”现曙光(1960年非洲独立年)————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1959年古巴,巴拿马运河)——————————(82-86)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十六课告别“雅尔塔”(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苏东剧变(“八一九事件”)———————————(97-100)第十七课干戈不息(伊拉克战争)和平路漫漫(阿以战争)——海湾战争——“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103-106)第十八课梦想成真的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日益发达的电脑(1945年)——“生命工业”的兴起(克隆)——天机无限——(110-113)第十九课机遇与挑战走向全球化————应对全球挑战————日不落的联合国—————————(118-122)。
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教案6

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教学案导学过程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1947年,英国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独立后的印度第一任总理是。
2、1960年,非洲有个国家独立。
因此这一年被称为3、1990年获得独立,标志着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也最终瓦解。
4、1959年,人民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
1999年底,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和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
(一)谋求独立——民族崛起的前提学法提示: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知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你还记得吗?●填一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运动。
下面是张军同学整理的学习本课历史知识的表格,请你填写空白部分内容。
(二)图说历史——捍卫主权的斗争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窜入非洲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人民奋起抗争,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浪潮。
观察下图《非洲国家独立进程图》,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问题:读图、用图,根据题意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是历史学习的又一项基本技能填一填:1、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
2、______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在这一年有_____个非洲国家独立。
3、1990年独立的非洲国家是_________,它的独立标志着最终瓦解。
画一画:罪恶的三角贸易是造成非洲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请画出其路线图。
(三)发展经济——民族复兴的起点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杜庄中学
印巴分治的根据是什么? 英国这种做法是出于何种目的? 英国这种做法造成了哪些恶果?
杜庄中学
朝 鲜
越 南
杜庄Hale Waihona Puke 学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印度独立 运动背景: 亚洲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 亚非拉的民 族解放运动
1947年8月15日印度、 印度的独立进程: 巴基斯坦宣告独立。 (尼赫鲁) (印巴分治) 印度独立后的成就: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思考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 样的灾难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带来巨 大损失,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摧毁了法西斯主 义;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和平与民主的观念 深入人心;各国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这 一切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 独立创造了有利条件,昔日的殖民废墟上掀起 了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重新建起了一大 批独立国家,并开始走向发展和振兴之路。
拉美
杜庄中学
想一想: 拉美人民为摆脱美国的控制做了哪些斗争?
杜庄中学
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卡斯特罗吗?
杜庄中学
你能介绍一下巴拿马运河问题的由来吗
杜庄中学
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印度独立 运动背景: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亚洲 印度的独立进程: 1947年8月15日印度、 (尼赫鲁) 巴基斯坦宣告独立。 (印巴分治) • 亚非拉的民 印度独立后的成就: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族解放运动 南部 独立进程: 北非 五、六十年代 七、八十年代 非洲 西非 东部 非洲独立年: 1960年 纳米比亚独立: 1990年 背景: 美国对拉美的经济、政治、军事控制 拉美 古巴的独立与发展:1959年,卡斯特罗 巴哈马收回运河主权:1999年 杜庄中学 拉美国家实行经济上的联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课导学案安定区“大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年级九年级学科初中历史单元第七单元课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型新授课 1.识记冷战政策的定义、冷战政策在三个方面的表现、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三个阶段的特征与【教学目标】表现;识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裨实质、北约的成立。
2.认识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冷战的本质、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的实质。
3.感受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50-80年代,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
【导学环节】所用时间课堂流程及所用时间任务布置过程导学学法指导1、全班分为若一、冷战政策干学习小组。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2、依据课前预界第一位,它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式习,完成自主1、课前阅等社会主义国家。
学习的任务,读。
2、冷战政策的含义:(在教材上标注即可)并书写学习笔3、年,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记。
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各学习小组4、美国在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在军事方面总结归纳知识建立了。
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2、课堂自学【自主学习】由此形成。
网络结构。
并(10分钟)二、美苏争霸由学习组长收完成老师设1、长期争霸,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美国因为大集整理各成员计的自学内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的总结。
容任务。
2、年,,美苏争霸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4、各学习组长向全班展示并阶段时间特点美国领导人苏联领导人说明本组的归50年代纳总结,各组3、小组合作第一阶中期~互相交流,取学习,归纳段60年代长补短,完善总结。
初期知识网络体60年代系。
第二阶中期~5、各学习小组段70年代交流学习困4、小组讨论末惑,并作为讨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你知道亚洲人民是怎样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的吗?你想了解非洲人民是怎样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的吗?拉丁美洲人民又是如何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
翱翔的蓝孔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人民首先掀起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朝鲜、越南取得了运动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等国也纷纷挣脱了殖民枷锁,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独立运动迅速高涨,工人纷纷罢工,农民展开武装斗争,海军举行起义,国内形势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印度人民经过不懈的英勇斗争,终于迫使英国在1947年宣布印度独立。
但英国又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后来,印、巴先后成立了共和国,尼赫鲁1889-1964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蓝孔雀是印度的国鸟,因此印度有孔雀王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