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面对面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 记叙文阅读 语文版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语文 阅读专题常考题型及方法汇总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13年山西各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1.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记叙文的顺序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使人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高潮,或某个最突出的,也就是说最关键的、最精彩的、最动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追本溯源,从事情的开头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停顿,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插叙结束后,再回到原来事件上继续叙述。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又称“补笔”,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3.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
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4.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其形式有如下几种: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5.记叙文的结构结构是文章组织材料和布局谋篇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
【语文版】2020中考面对面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训练_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训练一、(’15衡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0分)雕花烟斗冯骥才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
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
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
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
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⑤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黝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
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
“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⑥他的烟斗是特别。
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
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五记叙文阅读复习课件

创新考点
赏析写作手法 拓展探究
首页
目录
尾页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 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课时讲解1
整体感知
点击链接至
文章一《忘》
Word文件
首页
目录
尾页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 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考点
1 内容概括 [高频:7年20考]
考向1:概括事件[7年14考] 1.(1)概括“老友确是老了”的两件事。(2分)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 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专题五 记叙文阅读
首页
目录
尾页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Βιβλιοθήκη 文体知识梳理阅读能力1对1辅导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课时讲解1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首页
整体感知
文章一
内容概括
把握写作思路 标题赏析 内容理解(原因分析)
尾页
目录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 文体知识梳理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 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分析标题作用(妙处)可采用如下方法: (1)修辞分析法:标题运用修辞——寓意含蓄, 引人思考;形象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 悬念。
(2)内容分析法:标题和文章密切相关——表明
写作对象;更好地表现主题(点明主旨);确定文章
感情基调;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主旨。
和主要事件即可。③答案分条整理。
首页 目录 尾页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 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考向2:概括全文/某段内容[7年6考]
(2)简要概括第④段的内容。(1分)
新疆中考语文 面对面记叙文阅读 题库

记叙文阅读题库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26分)温柔在岁月最深处陈柏清①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在某个时代,我们一家曾被遣返回乡劳动。
当我出生的时候,便遭遇很尴尬的环境。
②那时全家人整日都生活在别人蔑视的目光之下,哪怕邻居家的鸡狗也仿佛比我们要根正苗红。
尤其是大伯一家,为了表示和我们不是一类人,总是时刻要划清界限。
③记得年幼,有一天,妈妈正在灶间做早饭,就听见大伯那院高声吵骂起来。
母亲停下手里的活,细听,原来是谁家的小鸡啄了大伯家菜园刚刚冒出的小葱。
母亲急忙..去院中查看,发现我们家的5只小鸡都好好圈在笼子里,这才放下心来。
可是没过一分钟,骂声就很清晰地来到我们家院墙外,原来大伯家的两个堂姐,骂我家的小鸡啄了她家的葱,骂声很大,能听见半条街,言语不堪。
年长的哥哥和姐姐要出去理论,妈妈指了指院子里的鸡笼,拦住哥姐说,“她们能看见咱们家的鸡没有出笼的。
不要去,骂够了,她们自然不骂了。
”④于是我们吃饭的吃饭,上学的上学,任由她们骂了小半天,没有一人出去回嘴对骂。
妈妈也照样收拾屋子,没有丝毫戾气和阴暗。
⑤还有一次,大雨倾盆。
我们家和大伯家是隔壁,大伯就说我们家房子的侧檐淌水,淌到他们家院子了。
我们住的,是祖上留下的一所老房子,家家都那样,我们住进去以后没有做任何改变。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⑥大伯母带着两个姑娘过来和妈妈理论,妈妈说这件事要等爸爸回来才能想办法,她也不懂建房子这些事儿。
然后大伯借着喝了点酒的劲头,拿了洋镐跑到我们家要刨房子,哥哥姐姐急了,拿了锹镐要跟大伯拼命,母亲把房门锁上,紧紧抱住他们,不许他们出去。
妈妈说,“房子刨了想办法再建,可是人谁伤了都不好。
”后来还是别的乡邻看不过,把大伯劝了下来。
⑦几年之后,恢复政策,爸妈平反了,搬到了城里,条件逐渐好了起来。
大伯家只种几亩薄田,条件衰落,大伯和大伯母身体也没从前那么好了。
大伯便经常到我家来,吃吃喝喝住几天,或者来看病。
每次..走母亲都给他们拿药,拿吃的东西,也挑一些好的旧衣给他们拿回去。
(广西中考面对面)中考语文 阅读专题常考题型及方法汇总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13年广西各地真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常考题型及方法指导考点一,内容的理解及概括(一)典例剖析例(一三年南宁《雨中片段》)第22题:本文⑤至⑧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
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
(2分)【原题见“广西真题精编”一题一】⑤母亲怜爱之美,⑥方框,⑦方框,⑧乡野生机之美【答案及评分】⑥家庭温馨之美,⑦邻居互助之美,(每空1分)【思路归纳】第一步,审读题干,确定答案范围。
题干明确指出⑤至⑧,是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题中的两个空就是⑥⑦段的段意;第二步,概括段意,根据示例精简答案。
第⑥段,写暴雨来临时,一家大人孩子,聚在一起时出现的,温馨场景: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即做什么,母亲纳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摆弄起自己的乐器,可见这是写家人,在雨来时其乐融融的温馨情景;根据题目中的示例标题,“××××之美”,可以把这段内容,总结为“家庭温馨之美”;从第⑦段中的第一句话,可提炼出是左邻右舍,在相互帮助中的简单、满足、幸福的场面。
根据题目中的,示例标题“××××之美”,可以把这段内容,总结为“邻居互助之美”。
第三步,正确书写,保证答案无误。
(二)阅读方法指导“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提炼,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可归纳解题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
有三种处理方式:一、自拟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简述故事情节、给文章加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
(2)摘录法:看注释,(往往交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和动机),提取原文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将其摘录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
湖南省中考语文面对面 专题五 记叙文阅读练习

湖南4年真题面对面(xx~xx))第1类启迪教育一、(xx衡阳)【见课时讲解1文章一】二、(xx常德)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4分)请你说谢谢梁凌开车送女儿上学。
初春,雪花初融,四野还凛冽着寒意。
蓦见一穿白棉衣的女孩在风中狂乱。
她高举双手,上蹿下跳,试图拦住经过的车辆。
她的癫狂反倒吓住了那些司机,每辆车都加速而过。
我好奇地踩了一下刹车,她就抓住这一秒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地滚上来:“ 我手机忘出租车上了,快帮我追!调头!左转!”还真是十万火急,我的每根侠骨都容不得我多想,迅速调头。
没走多远,到一个十字路口,我说往哪儿走?她说,不知道哇,那是辆绿出租……我说,所有的出租都是绿的,你知道车牌吗?她说,不知道……意识到希望渺茫,这只“无头苍蝇”哭起来:“刚刚买的新手机,两千多呢……”我问,你手机号码多少?她突然醒悟过来:“对对,打一下。
”我把手机递给她,响了六七声后,谢天谢地,通了!接电话的是出租车司机,可他不愿意过来,只支支吾吾说他在某某小区,却不愿意告诉确切位置,他在犹豫。
我夺了电话说:“师傅,我在你附近,麻烦你等等。
”找到那个小区,转了一圈,也没发现目标。
再打电话过去,他又说,在下一个小区……这样子绕了十来分钟,终于在路边看见一辆出租,两个乘客正上车。
我箭一般开过去,挡住它去路,问女孩,是这个司机吗?女孩惊喜道:“是!”我长出一口气,如果再晚来几秒钟,这辆车肯定走了,女孩的手机自然易主。
女孩子拿到手机,喜出望外,先是低着头看手机,按了半天,没发现异样,才长出一口气。
然后,她开始低着头,笑眯眯一路向西,看都不看我一眼——可能早忘了我的存在。
望着她的背影,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复杂。
那是种什么情绪呢,先是奇怪,后是遗憾,最后全成了愤怒。
我想,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受所有的爱,总是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
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
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
2019-2020年中考面对面·语文 书外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记叙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面对面·语文书外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记叙文阅读一、(2017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17分)与芦苇相遇四平①与芦苇多次相遇,我总感受到一种无法遏止的精神大美。
芦苇是生命的一部分。
②与芦苇再次相遇,是5月在新疆阿尔泰山腹地的鸭泽湖。
鸭泽湖里的芦苇,在纯净的阳光中快速拔节,生长出一片明润的嫩绿,在高天大地之间展露出悦目的生命表情。
清明的晨光中,飘逸的晨雾里,这片清静无忧的芦苇,不仅呈现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意象,也使人觉得它们就是山水间那一往情深的“伊人”了。
③芦苇实在是平凡的禾草植物,它们既可以扎根在沼泽、滩涂、湿地,又能够丛生于野塘、湖泊、河沟,无论水色清浊,不管水味酸咸,都可以平静适应而蓬勃向上。
④与芦苇初次相遇,是三年前一个春天,洪泽湖畔。
清嫩的芦苇摇曳在晨风里,摇醒了苇丛中水鸟的梦。
从睡梦中醒来的水鸟们,用欢快的呼叫声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那些茂盛的芦苇,白天是水鸟们表演的幕布和道具,夜晚就成了它们的纱帐与梦床。
到了恋爱、成家或生儿育女的时候,芦苇丛便是它们的浪漫花园、温馨婚房或舒适的产房。
无数水鸟的生活和爱情故事,就在芦苇的庇护和见证下,一代代地延续着。
⑤在漫长的岁月里,芦苇营造出一片片生命的家园。
⑥陪着湿地专家来到黑龙江扎龙湿地保护区,与芦苇第三次相遇。
这里是丹顶鹤的故乡。
每当游人散去,喧闹过后,丹顶鹤便会在黄昏之际,尽兴地在安谧的家园戏耍欢歌,享受着一天里最安逸、最温情的时光。
在它们的生命深处,芦苇不仅仅是嬉戏的乐园、安宁的梦乡,更是生存的依靠。
⑦生长在草海岸边的一些芦苇,竟然可以长到五六米高,像竹子一样挺拔、坚劲。
这些芦苇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释放出难以遏制的活力,也在高原冷峭的风里,抖擞着一身的豪气,不断舒展着坚韧、持久的生命旗帜。
⑧在很多地方,因为有了芦苇的存在,让人们收获到如同他乡遇故知一般的踏实和喜悦。
西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的居延海,同样自然生长着大量的芦苇,大概因为有了它们,这个大漠深处才有了一个安顿心灵的所在。
湖南省中考语文面对面 专题五 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3

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3(xx永州改编)记叙文阅读。
(23分)想念母亲梁实秋我的母亲姓沈,杭州人。
她教导我们读书启蒙,尝说起她小时苦读的情形。
她同我的两位舅父一起冬夜读书,冷得腿脚僵冻,取大竹篓一,实以败絮,三个人伸足其中以取暖。
我当时听得惕然心惊,遂不敢荒嬉。
我同胞兄弟姐妹十一人,母亲的劬育之劳可想而知。
我记得我母亲常于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几个较小的孩子洗澡。
我怕肥皂水流到眼里,我怕痒,总是躲躲闪闪,总是格格地笑个不住,母亲没有功夫和我们纠缠,随手一巴掌打在身上,边洗边打边笑。
北方的冬天冷,屋里虽然有火炉,睡时被褥还是凉似铁。
尤其是钻进被窝之后,脖子后面透风,冷气顺着脊背吹了进来。
我们几个孩子睡一个大炕,头朝外,一排四个被窝。
母亲每晚看到我们钻进了被窝,叽叽喳喳的笑语不停,便过来把油灯吹熄,然后给我们一个个把脖子后面的棉被塞紧,被窝立刻暖和起来,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
我不知道母亲用的什么手法,只知道她塞棉被带给我无可言说的温暖舒适,我至今想起来还是快乐的,可是那个感受不可复得了。
我从小不喜欢喧闹。
祖父母生日照例院里搭台唱傀儡戏或滦州影。
一过八点我便掉头而去进屋睡觉。
母亲得暇便取出一个大簸箩,里面装的是针线剪尺一类的缝纫器材,她要做一些缝缝连连的工作,这时候我总是一声不响的偎在她的身旁,她赶我走我也不走,有时候竟睡着了。
母亲说我乖,也说我孤僻。
如今想想,一个人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偎在母亲身旁?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我母亲好像是没有时间睡觉。
天亮就要起来,给我们梳小辫是一桩大事,一根一根地梳个没完。
她自己要梳头,我记得她用一把抿子蘸着刨花水,把头发弄得锃光大亮。
然后她要一听上房有动静便急忙前去当差。
盖茶碗、燕窝、莲子、点心,都有人预备好了,但是需要她去双手捧着送到祖父母跟前,否则要儿媳妇做什么?在公婆面前,儿媳妇永远是站着的,没有座位的。
足足的站几个钟头下来,不是缠足的女人怕也受不了!最苦的是,公婆年纪大,不过午夜不安歇,儿媳妇要跟着熬夜在一旁侍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一、阅读下文,完成1~4 题。
(共16 分)做故乡深处一株安详的稻麦李丹崖①去拜访一位老作家,在他的书房里看到一幅书法作品:稻香茶暖。
②这位以写批评杂文而著称的作家,怎会在自己的书房里悬挂如此温婉的横幅?我心里直犯嘀咕,通过与他聊天才知道,原来老作家是“笔头老辣、心肠极热”之人,面对社会的不良风气,他针砭时弊,但是,生活中的他却极其喜欢两种光阴。
一是故乡的稻子熟了,万里金黄;二是新泡的红茶在盏,香气莹然。
③真是一想起故乡,心头总会滤过汩汩温泉;一念及故乡的草木,心底就盛放出了一整个春天。
④前不久,在附近的农家乐田园餐厅旁见到一处梨田书屋,原以为它是作为农家乐的配套产品。
走进去,才发现,古风悠悠,所陈展之书,全部是古版竖排线装书,书架和堆头也都是由原木和根雕制作而成。
书屋坐落在村口一座大梨树下,与周遭整个环境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
出于好奇心,我去问这位书屋的主人,得到的回答却是一位“无名氏”。
三年前,村委会收到了一笔莫名的巨额汇款:50 万元。
⑤随着巨款,还有一封信,大意是,20 年前,他南北闯荡,落魄到此地,身无分文,心灰意冷想起对家人的信誓旦旦,再看看如今一事无成,在一棵梨树下,他抽掉了自己的腰带,几欲轻生。
后来,一位老人跑过来,笑容可掬地递给他两颗梨子,笑着说,看你刚才松动皮带,一定饥渴难耐,吃下它吧,甜着呢!⑥年轻人无法拒绝,一口气吃下了两颗梨子,那梨子真甜,甜到足以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全部希望。
他吃下梨子后,老人又给了他一篮子梨子说,你提着这篮子梨子上路吧,别饿着。
后来,年轻人靠着这篮梨子充饥到了省城,终有建树。
他不知道当年那位老人的姓名,投资这个书屋,算是报答他对这片土地的恩情。
⑦我想,这位匿名的年轻人虽不在此地出生,他却把这片梨园当成了他灵.魂.的.原.乡.。
⑧古人多智慧呀!在造字时候,把“乡”和“香”同音,这是多么美妙的祝福。
⑨多年前,在一个画册上见到苏州博物馆为明代画家沈周举办的一次画展的名字,非常美妙:“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
一个展会,足以概括沈周的风骨,以及他高贵的心性。
⑩首先,石田是沈周的号,沈周出身在阳澄湖附近的一座镇子上,那里,水草丰茂,自然机巧一派天成,应该说,这是一座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
穰,意味五谷丰登,当然,也寓意沈周诗书画样样精通,另外,大穰,更像是在故乡大地上一株茁壮成长的稻麦,安享着故乡母体的恩赐,然后慢慢在岁月深处颗粒饱满,修成正果。
⑪老作家也罢,年轻人也罢,沈周画展的策展人也罢,都把心灵深处最隐秘的美好交付给了故乡的一片土地、一根草木、一方水土。
他们,应该都算是故乡大地上一株安详的稻麦。
(选自《大公报》)1.说说标题“做故乡深处一株安详的稻麦”的含义。
(2 分)2.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 分)3. 请写出第⑦段加点词“灵魂的原乡”的含义。
(4 分)4.赏析第⑩段画线的句子。
(2 分)5.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联系实际,谈谈你所理解的故乡。
(4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 题。
(共16 分)只有左手的手套①在沈阳上大学时,我曾认识一个来自吉林的外系女生,名叫阿瑶。
第一次见到她时,是在她的宿舍,当时她正坐在床上专心致志地织手套。
普通的毛线,淡紫的颜色,她织得极慢,一针一针,很用心的样子。
而那只手套,刚刚织到分手指的位置,可以看出是一只左手的手套。
②第二次去阿瑶的宿舍,是在两周之后,她仍坐在床上织手套,还是淡紫的毛线,还是那只左手的,五个指头刚刚织出了一点。
我笑着说:“你织得也太慢了,真是精雕细琢!” 她抬头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③后来,我和阿瑶渐渐熟悉,去她宿舍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每次见到她,她都在织那只左手的手套。
终于有一天,我见她织的手套并不是原来的那只,因为这只手套刚刚织到手指分叉的位置,还是左手的,和原来的那个一模一样。
我问:“你不是又拆掉重织的吧?”她说:“才不是!”然后,她从床下拿出一个小衣箱,打开里面全是手套,有 20 只左右,都是淡紫色的。
原来她织了这么多,其实是织得太快,以致让我觉得她总是在织那一只。
④我仔细翻看那些手套,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
再仔细一看,我吃惊地发现,那些手套竟然都是左手的!我惊讶地问:“阿瑶,怎么只有左手的?”她淡淡地说:“这些手套都是给我爸爸织的,他只有一只手。
”一时间,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些手套。
⑤当阿瑶织够30 只时,我陪她去邮局给她爸爸寄手套。
路上,她告诉我,她爸爸是为了救她才失去右手的。
那时,阿瑶才10 岁,她爸爸在县城的纸箱厂工作。
一个周日,她去爸爸的厂子玩,纸箱厂的生产车间不休周日,她便在车间里看各种机器的工作过程,觉得十分有趣。
其实生产车间是不准随便进入的,她是偷偷溜进去的,由于她个子小,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看来看去,她觉得还是爸爸操作的切纸机最好玩:那么厚的一摞纸壳,切刀落下来,便齐刷刷地被切开了。
很长的纸壳从流水线上传过来,便被切成一段一段的。
她走近切纸机,抬起头来看那锋利的刀口,手却不知不觉地按在了纸壳上。
这时她爸爸转过头来,正看见这一幕,惊骇之下已来不及停下机器。
他冲过去,左手拽住她的衣服,而切刀正飞速落下,她的手还按在纸壳上!爸爸情急之下用右手向上一挡切刀,左手一把扯.开她,而切刀正好落下,爸爸的右手被切断了……⑥我听得心惊肉跳,阿瑶也流下泪来。
她说:“我家本来就穷,爸爸因此又失去了工作,还成了残疾。
后来,伤好之后,他就去砖厂干活,往小推车上装砖坯。
砖坯又沉又硬,把他的手磨得不知脱了多少层皮。
发的手套太薄,用不了几天就磨破了,我从上初中起,就天天给他织手套。
我还做不了别的,就当是赎罪吧……”⑦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
一个多么残酷又温暖的故事。
我的心和眼睛,一下都湿润了。
(选自《幸福》2016 年第 14 期,小米作) 1. 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4 分) (1)一时间,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些手套。
(2 分)(2)爸爸情急之下用右手向上一挡切刀,左手一把扯.开她,而切刀正好落下,爸爸的右手被切断了……(2分)2. 文章以手套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2 分)多次见阿瑶织同一只手套被父亲与女儿之间的爱感动———— —— 3. 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 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2 分)4.本文的标题“只有左手的手套”有何深意?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4 分)5.《只有左手的手套》一文中,作者表面上讲述的是“我” 和阿瑶之间的故事,实际上却是写阿瑶与她父亲的故事。
我 们在学过的课文《背影》里也能看到深沉的父爱。
请分别结 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父爱如山”的看法。
(4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4 题。
(共16 分)爱到无力丁立梅①母亲踅进厨房有好大一会了。
②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
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
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
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
端上来的菜,投了人人的喜好。
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
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
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进村,大扫荡了。
的确有点像!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好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
③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
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
摸摸这个的手,抚抚那个的脸。
这是多么灿烂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影踪。
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
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
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
姐姐说,妈老了。
④妈真的老了吗?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
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
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皱褶的核桃。
⑤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大,有些静悄悄。
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
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复又低头切起来。
我跳进厨房要帮忙,母亲慌了,拦住,连连说,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
我看看身上,银色外套,银色毛领子,的确是不经脏的。
⑥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
太阳当头照,我的孩子嚷饿,我去看饭熟了没。
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
锅灶却是冷的。
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
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吧?饭就快好了。
这一说,差点把我的泪说出来。
我说,妈,还是我来吧。
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着,没再阻拦。
⑦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
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乖乖,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
我背过脸去,我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
我怕我的泪,会抑制不住掉下来。
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
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⑧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
1.文章围绕母亲“爱到无力”主要写了四件事,请结合表格中的内容,概括出其他两件事。
(4 分)段落内容概括③事件①:母亲挑青菜前找一把小锹,都要屋里屋外乱转一通⑤事件②:⑥事件③:⑦2.文章第②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 分)事“我”离开时,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给“我” 带东西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③段画横线的“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句子的理解。
(2 分)4.文章第⑥段和第⑦段都写到了“泪”,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我”会想流泪。
(2 分)5.结合“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一句,说说本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4 题。
(共16 分)良心的挣扎①那年我上初一,住校读书。
说来也巧,寝室里面就我家庭条件差。
一晃儿上学半年了,同寝的同学每次周末回来,都要从家里带些好吃的,可我根本带不出像样的东西,老是蹭别人的,感觉很不好意思,也很尴尬。
②一天下午,我去送作业本,路过花坛拐角时,看见前方有一个皮包在地上,我快步走过去捡起来,又四下望了望,确定没人看见后,走到一个角落里打开了包,里面的东西让我一阵惊喜,有一个手帕包着二百多元,还有优盘……③我紧张地把钱装进了兜里,并悄悄地把皮包扔进花坛。
那天晚上,我把寝室同学叫到了饭馆,大方了一次,也光荣了一次,喝了一瓶啤酒,醉了,高兴的……④第二天早上,我起床上教室,楼门口贴着一张小小的启事,上面写着:“丢失钱包一个,里面有一个优盘,考职称的材料以及近几年来各种教学数据资料,实在着急……”落款是化学组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