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
政治知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政治知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学说由一系列科学的哲学范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除了基本规律之外,还有一系列基唯物辩证法学说由一系列科学的哲学范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1.偶然性与必然性(1)定义: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2)内涵:偶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3)二者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形式和补充。
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方法论意义:重视偶然性,利用有利的偶然性、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性,通过偶然性掌握必然性。
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现象与本质(1)定义: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内涵: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3)真象和假象: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
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4)假象和错觉:假象和错觉不能等同,错觉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由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的范畴。
(5)二者关系: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示本质。
(6)方法论意义:现象和本质存在着对立,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现象和本质存在着统一,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
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原因与结果(1)定义: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内涵: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马原理之唯物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难点详解

唯物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难点详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对于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
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方面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基本范畴一:原因和结果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考研辅导班,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基本范畴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考研英语资料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辩证法五对范畴

辩证法五对范畴
辩证法的五对范畴是指:必然性和偶然性、因果关系和本质关系、数量和质量、与时俱进和坚持原则、形式和内容。
1. 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定规律性,偶然性则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偶然因素。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二者相互作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2. 因果关系和本质关系:因果关系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本质关系则是指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既受制于因果关系,也受制于本质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3. 数量和质量:数量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数量特征,质量指的是事物的质的特征。
辩证法认为数量和质量是相互关联的,数量的积累和变化会导致质的变化,质的变化又会促使数量的变化。
4. 与时俱进和坚持原则:与时俱进指的是事物发展中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坚持原则则是指事物发展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既要与时俱进,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5. 形式和内容:形式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在形态,内容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实质。
辩证法认为形式和内容是
相互依存的,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和体现,内容决定了形式的具体形态。
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

相互转化
在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 中可以成为内容,反之亦然。
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 善于运用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
—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范畴。
基本含义: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 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唯物辩证法 基本范畴及其
方法论意义
原因和结果 —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基本含义: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都是 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客观世界中无论什 么现象,总是由别的现象引起的,并且也总 是会引起别的现象。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 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 趋势。
对立关系
可能性是潜在 的、尚未实现 的东西
现实性:已经实现了 的可能性
统一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可能性以现实性为基础,是潜在的尚未实现
的现实性,现实性以可能性为前提,是已经 实现了的可能性;
基本含义: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 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 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 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 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 在根据。
对立关系
现象
外露于事物的表面,通 过感官可以直接感知
相互转化:
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 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区分不同的可能性,防止左倾冒进和右倾保 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最坏的打算,力争 最好的结果;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分析-

2017考研政治:马原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分析▶原因和结果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
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现象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真题例证:1993年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先于本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A)。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必然性和偶然性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12):必然性和偶然性摘要:考研政治虽说相对简单,在基础阶段不用花费大量时间。
但是由于哲学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2019考研er在前期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知识点、相关概念及出题方式,才能在之后的复习中轻松掌握哲学的知识点哦!带领大家每天10分钟,轻松玩转考研政治哲学。
►【知识点精讲】①含义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
②辩证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
另一方面,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命题方式与注意事项】此知识点属于五大范畴中的难点,一般以选择题考查。
揭示的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趋势,重点掌握两者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意义依然掌握八个字重视必然,抓住偶然。
【习题演练】(单选)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种说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答案:A解析:这是马克思的话,意思是说,如果只承认必然性的作用,而否认偶然性的作用,那么世界历史就会非常神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五大范畴”“三大观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因和结果: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对立表现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东西。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历史上最完整、最深刻、毫无片面性弊病的科学,它对指导我们一切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摘录如下: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的东西。
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统一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三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必然
性和偶然性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我们在考研政治中讲到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下面为大家讲解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实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对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结合唯物史观中历史人物这个知识点来理解,历史人物的出现或者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关系的一个最好例证。
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任务。
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