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护理

合集下载

急性中毒病人的护理

急性中毒病人的护理
3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并发症会导致昏迷、癫痫等,如需对神经系统进行护理,则需密切观察意识和 反应,保护病人的呼吸和循环。
出院后的护理建议
康复护理
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 的康复护理,掌握护理技能和 方法。
饮食调理
中毒过程对病人的胃口和饮食 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饮食调 理来帮助康复。
心理疏导
中毒过程会对病人的心理造成 一定的创伤,需要进行针对性 的心理疏导。
2
治疗和监测
确定中毒病因后,应当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监测工作,以确保病情不会进一步严 重。
3
短期和长期康复
根据病情确定恰当的康复计划,同时需要对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全面的治疗和防范。
护理方案的制定
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和反应,确 保护理措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应急处理及急救抢救
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和急救抢 救技能,及时做出决策。
中毒症状和诊断
常见症状
如恶心、呕吐、头痛、昏迷等症状。
病因和分类
根据病因和化学名分类,有机磷、有机锡和化学麻醉剂等。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诊断中毒非常重要的依据,同时可通过尿、血中毒物浓度检测进行诊断。
中毒应急处理流程
1
救援和紧急处理
首先需进行紧急处理措施,包括防止中毒进一步扩散及保护病人生命安全。
急性中毒病人的护理
中毒情况属于紧急医疗处理范畴,因此护理流程需要特别注意,要确保根据 症状和病情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
信息收集
病人信息
搜集有关病人历史,过敏反应等 信息,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及 时性。
中毒剂量
掌握中毒剂量是诊断中毒症状非 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现场情况
了解事故现场的情况,帮助护理 人员更好的处理并控制事态发展。

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

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

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恶化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急性中毒方面的急救护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一) 阻止毒物吸收根据毒物进入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排毒方法。

1. 吸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解开衣领,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昏迷者防止舌后坠。

2. 接触性中毒将病人移离存在毒物的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物。

用清水清洗皮肤、毛发、甲缝内毒物。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者,冲洗时间要5~30分钟,并选择适当的中和液和解毒液冲洗。

3. 口服中毒采用催吐、洗胃、导泻法以排除毒物。

(1) 催吐:病人神志清楚且能合作时,此法简便易行。

让病人饮温水300~500ml,然后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舌根或咽后壁诱发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呕出为止。

也可根据中毒性质选择催吐液,如吐根糖浆、阿朴吗啡、1:10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等。

昏迷、内服腐蚀性毒物、石油蒸馏物如汽油、煤油等中毒,惊厥、休克、肺水肿、心脏病、妊娠、门脉高压等禁忌催吐。

(2) 洗胃:一般服毒物6小时内洗胃最有效,如毒量大、毒物多,尽管服毒大于6小时以上仍须洗胃,并根据毒物选择合适的洗胃液。

服食强腐蚀性毒物、惊厥未控制、原有食管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者禁忌洗胃。

λ清水———————————原因不明的急性中毒λ生理盐水—————————各种中毒λ 1:10000~ 15000高锰酸钾——巴比妥类、阿片类、有机毒物、蕈类(乐果禁用) λ2%~ 4%碳酸氢钠——————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敌百虫、强酸中毒禁用) λ1%~ 2%醋酸、食醋—————碱性物质中毒(强碱中毒)λ蛋白液、牛奶、豆浆、米汤—腐蚀性毒物、硫酸钡中毒λ1%~ 3%鞣酸溶液、浓茶———吗啡、阿朴吗啡、洋地黄、辛可芬λ 3 %过氧化氢10ml +100ml水—氰化物、磷中毒λ植物油——————————酚类(来苏儿、石炭酸、煤蒸馏酚)中毒5 %硫酸钠溶液———————硫酸钡、氯化钡0.5% ~ 1%活性炭混悬液———河豚鱼、生物碱中毒1% ~ 10 %淀粉溶液、面汤——碘中毒1%~ 3%氧化镁溶液—————阿司匹林、硫酸、单碱、矿石酸(3) 排除肠内毒素:用导泻剂25%硫酸镁30~60ml或50%硫酸镁40~50ml洗胃后向胃管内注入,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时忌用硫酸镁,可用高压盐水或温水灌肠。

急性中毒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病人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中的身体检查
头部检查
护理人员必须检查颅内压力,观察是否有头痛 或头晕等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
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检查神经系统的反应、协调 性和力量状况,来评估患者的中毒症状。
呼吸系统检查
护理人员必须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饱和 度,确保患者的呼吸系统稳定并正常运作。
心血管系统检查
护理人员必须检查心跳和血压等指标,以确保 心血管系统正常运作。
护理常规中的心理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利用口头和非口头的 沟通手段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和信心,减轻病情带来的不良情绪。
护理常规中的家属教育和指导
家庭安全
护理人员会向家属提供中毒 病人所需的家居安全技巧和 设施。
药物管理
护理人员会向家属提供有关 药物剂量、频率和副作用的 信息,以帮助他们管理患者 的药物。
护理常规中的药物管理
急救药物
• 抗毒血清 • 解毒剂 • 镇痛药
口服药物
• 胃肠道解毒剂 • 抗痉挛剂 • 镇静剂
护理常规中的康复护理
1
早期恢复
通过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进行康复训练,以保持肌肉的柔软性和关节的活动性。
2
中期恢复
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注意避免运动受伤的可能性。
3
后期恢复
通过渐进性运动的增加来逐步建立身体的耐力和强度。
营养和康复
护理人员会向家属提供有关 患者饮食和营养的建议,以 及有关康复训练的指导。
严密的监测
护理人员负责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和 心率等,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药物管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护理人员必须定期给患者服药,监测药效和药物不 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

急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护理

急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护理

一、预案背景急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导致人体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疾病。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急性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降低急性食物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失。

3.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能力。

三、预案内容1. 护理组织结构(1)成立急性食物中毒应急护理小组,由医院护理部牵头,各相关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2)应急护理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①救治小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②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③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与相关部门、科室的沟通协调;④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

2. 护理措施(1)患者接诊①接诊护士应迅速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做好初步评估;②根据患者病情,迅速进行分诊,将患者送入相应科室;③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救治护理①对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抗感染等;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③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④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根据医嘱给予适宜的饮食。

(3)物资保障①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如急救药品、消毒用品、防护用品等;②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物资;③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物资的快速调配。

(4)信息联络①加强与相关部门、科室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②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和指导;③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5)宣传教育①定期开展急性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防范意识;②通过多种渠道,如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普及急性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护理部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定期检查预案执行情况;2. 各科室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预案执行,确保预案落实到位;3. 护理部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

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

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引言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接触或摄入有毒物质,导致生理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的疾病。

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如误食有毒植物、药物过量、化学品接触等。

面对急性中毒患者,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在急性中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采取的关键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保护患者并确保安全•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远离中毒源。

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受到中毒物质的接触。

•如果中毒物质在患者身上或衣物上,尽可能将其迅速清除,避免进一步吸收。

2. 评估患者病情和监测生命体征•了解患者中毒的原因和物质类型,对症进行护理。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以及意识状况的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给予急救治疗•根据中毒原因和患者症状,进行相应的急救治疗。

如对于误食药物引起的中毒,可考虑洗胃或使用药物解毒剂;对于化学品接触引起的中毒,应迅速清洗患者身体部位,并遵循相应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注意给予充分的氧气供应,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并且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4. 监测排泄物•监测患者的呕吐物、尿液和粪便等排泄物,以了解中毒物质的排出情况。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行特殊的排毒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有毒物质。

5.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保持冷静。

•听取患者的抱怨和忧虑,积极回应,并尽力解答患者的问题。

6. 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提供营养支持,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7. 教育和预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急性中毒的知识,包括中毒原因、常见中毒物质和如何避免中毒的方法。

•强调对于潜在中毒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存放,以及应急处理的方法。

结论急性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救状况,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提供细致的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一、定义急性中毒(acuteintoxication)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二、种类毒物品种繁多,按其使用范围和用途可分为下列几种:1、工业性毒物包括工业原材料,如化学溶剂、油漆、重金属汽油、氯气氰化物、甲醇硫化氢等。

2、农业性毒物有机磷农药,化学除草剂,灭鼠药,化肥等。

3、药物过量中毒(poisoning)许多药物(包括中药)过量均可导致中毒,如地高辛抗癫痫药,退热药麻醉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4、动物性毒物毒蛇、蜈蚣、蜂类蝎、蜘蛛、河豚、新鲜海蜇等。

5、食物性毒物过期或霉变食品,腐败变质食物,有毒食品添加剂6、植物性毒物野蕈类,乌头,白果等。

7、其他强酸强碱,一氧化碳,化妆品,洗涤剂,灭虫药等。

此外根据毒物的物理状态还可分为挥发性与非挥发性毒物,根据毒物吸收方式分为食入、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性毒物等。

三、中毒的一般急救措施:1.首先将患者搬离中毒现场(特别是现场环境中有高浓度的有毒气体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与防毒;清除鼻、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去除被毒素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暖;清洗皮肤、眼的毒物污染。

3.检查是否存在外伤及内伤。

4.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心跳、血压)、意识状态和一股情况,如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状况,如呼吸困难、脉搏细数或微弱、血压降低等情况时,立即现场实施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维持和稳定生命体征。

中毒的处理:处理原则为发生急性中毒时,应立即治疗,否则会失去抢救机会。

在毒物性质未明时,按一般的中毒治疗原则抢救患儿。

在一般情况下,以排除毒物为首要措施,尽快减少毒物对机体的损害,维持呼吸、循环等生命器官的功能;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

1.局部处理清除皮肤毒物:毒物接触皮肤粘膜所致损害者,立即去除污染衣服,大量温水冲洗,去除皮肤表面的毒物,如有创面,用2%硼酸水洗净后根据皮肤损害的情况给与相应的包扎或者处理。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护理要点】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迅速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1)毒物由呼吸道吸入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给予氧气吸入、休息、保暖。

(2)毒物经皮肤和粘膜吸收者,立即去除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体表皮肤、头发及指缝。

(3)毒物由消化道吸收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

但对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者禁止洗胃,可用蛋清、牛奶等沉淀物保护胃粘膜。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

一氧化碳中毒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或高压氧治疗,加速一氧化碳排除。

4.建立静脉通道,予以对症补液以促进以吸收毒物的排除。

5.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同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速毒物的排除。

6.做好心电监护及抢救配合,如神志不清或惊厥者,设专人护理。

7.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瞳孔、循环等变化,准确观察出入水量,并作好记录。

如出现昏迷,肺,脑水肿及呼吸、循环、肾衰竭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8.及时留取大小便、呕吐物、分泌物送检,正确采集血标本进行毒物分析检测。

9.重度中毒需作透析治疗时,应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

【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皮肤的颜和湿润度,口舌有无麻木,呼出的气味,肌肉抽动等症状。

2.观察腹痛情况,呕吐物及大便性状、次数,末梢循环情况。

如出现抽搐、昏迷时,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3.观察痰液情况,有痰时及时予以吸痰,并观察咽喉黏膜水肿情况,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健康宣教】1.做好预防中毒的宣教工作,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2.患者饮食中应注意节饮食、洁饮食。

3.加强卫生宣教,食物、药物、杀虫剂分开放置,标签明确,以防误用。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护理

心理支持
• 与病人建立信任和良 好的沟通关系。
• 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 安慰。
评估病人的清醒程度和意识模糊程度,以便 监测病情恶化。
体液摄入和排出
观察病人的尿液排出情况,确保足够的水分 摄入。
生命体征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了解病人的 生命体精对肝脏的损 害程度。
护理干预措施
1
建立安全环境
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空间,避免病人感到焦虑和不安。
用于控制病人的焦虑和抑制症状。
预防Wernicke-Korsakoff综合症,帮助修复神 经系统。
缓解和控制病人的呕吐及不适感。
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液体摄入
• 鼓励病人多喝水,以 防脱水。
• 避免饮酒或大量饮水, 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呼吸支持
• 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 保持正常呼吸。
• 必要时使用辅助呼吸 器进行氧疗。
2
观察和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循环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
镇静剂使用
根据病人的症状和需求,使用适当的镇静剂进行治疗。
监测和观察
• 监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确保病人呼吸畅通。 • 观察病人的体位和意识状态变化,预防窒息和呼吸衰竭。 • 定期测量病人的体温,检查感染的存在。
药物治疗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 维生素B1(硫胺素) 抗呕吐药物
3 危及生命
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率失常和其他生命威胁。
常见症状和体征
1 酒臭呼吸
病人呼气时可能有明显的含酒精气味。
3 共济失调
行走、平衡和协调能力受损。
2 意识模糊
病人可能无法清晰表达思维,对环境刺激 反应迟钝。
4 呕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中毒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病史:毒物接触史。

2、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瞳孔、皮肤、黏膜、神志情况等。

3、社会心理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
1、立即终止与毒物的接触:对有毒气体吸入性中毒者立即离开现场,对皮肤粘膜沾染接触中毒者,马上离开毒源,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冲洗体表、毛发、甲缝。

2、促进毒物的排出:常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使用吸附剂等方法消除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通过利尿、血液净化等方法排出已吸收的毒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特效解毒剂及其他抢救药物。

5、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

6、高压氧治疗:主要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硫化氢、氰化物中毒,急性毒性脑病等。

(二)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记录24 小时液体出入量。

2、药物护理:观察特效解毒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3、对症护理:昏迷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惊厥时应用抗惊厥药;高热者予以降温等。

4、基础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5、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尤其对服毒自杀者,应尊重其隐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防止患者再次自杀。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加强宣教。

2、不吃有毒或变质的食品。

3、加强毒物的管理。

四、注意事项
1、接触性中毒的患者清洗皮肤时,切忌用热水或用少量水擦洗,以防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毒物的吸收。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时,冲洗时间应达到15-30 分钟,并可选择相应的中和剂或解毒剂冲洗。

2、严格掌握洗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