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LTECA载波聚合技术介绍精修订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

L T E的载波聚合技术C A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LTE的载波聚合技术人们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 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载波聚合简单一点说,就是把零碎的LTE频段合并成一个“虚拟”的更宽的频段,以提高数据速率。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CA发展历程。
1)2013年,韩国SK电信首次商用CA,其将800MHZ频段和频段聚合为一个20MHZ频段,以获得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
LGU+一个月后跟进。
2)2013年11月,英国运营商EE宣布完成inter-band 40 MHz载波聚合,理论速率可达300Mpbs。
3)2013年12月,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首次完成在TD-LTE上载波聚合。
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香港CSL、澳大利亚Telstra等也相继部署或商用载波聚合。
刚开始,载波聚合部署仅限于2载波。
2014年,韩国SK电信、LGU+成功演示了3载波聚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CC的载波聚合。
当然还包括TDD和FDD、LTE和WiFi之间的载波聚合。
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成功演示了FDD和TDD的载波聚合,这也是载波聚合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说清楚载波聚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LTE的频段分配。
载波聚合的分类载波聚合主要分为intra-band 和 inter-band载波聚合,其中intra-band载波聚合又分为连续(contiguous)和非连续(non-contiguous)。
对于intra-band CA (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即Nx300 kHz。
对于intra-band 非连续载波聚合,该间隔为一个或多个GAP(s)。
3GPP关于载波聚合的定义下图是3GPP关于载波聚合从Re-10到Re-12的定义历程。
LTE-CA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测试技术

LTE-CA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测试技术载波聚合是什么为了满足单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一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系统传输带宽。
于是富有远见的工程师们将目光放在了载波聚合技术上,LTE-Advanced系统引入一项增加传输带宽的技术,也就是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也简称CA),载波聚合技术将2~5个LTE成员载波(ComponentCarrier,CC)聚合在一起,实现最大100MHz的传输带宽,有效提高了上下行传输速率,终端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决定最多可以同时利用几个载波进行上下行传输,如图1为有无载波聚合下的传输方式对比。
当前市面上很多手机已经支持载波聚合CA技术如华为大部分手机等。
图1 有无载波聚合对比载波聚合测试方案及原理经过大量的优化、改进,不断吸收客户需求,目前新益技术有限公司LTE-CA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测试方案已可以轻松应对手机终端载波聚合测试。
作为国内唯一成熟的载波聚合测试方案,新益系统在华为等客户处进行了严格论证,获得多位客户充分认可与好评,印证新益技术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
新益技术载波聚合CA系统设计师李美秀指出:“传统测试系统主要是采用SISO技术来测试手机2G、3G、4G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无法模拟出真实环境中存在的多径和干扰同时对支持CA技术的手机不能进行吞吐量测试,无法对支持CA技术手机的性能进行评估,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切实可用的载波聚合CA测试方案。
”图2 CA载波聚合测试原理图3 3GPP规范CA测试图2015年8月新益技术基于《3GPP TS 36.508 version 12.9.0 Release 12》、《CTIA Test Plan for 2x2 Downlink》等法规、参照《MIMO and Transmit Diversity Over-the-Air Performance》规范对2*2测试模式的说明和《MIMO OTA Handset Performance and testing》规范对2*2测试规范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载波聚合CA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人们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 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载波聚合?简单一点说,就是把零碎的LTE频段合并成一个“虚拟”的更宽的频段,以提高数据速率。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CA发展历程。
1)2013年,韩国SK电信首次商用CA,其将800MHZ频段和频段聚合为一个20MHZ频段,以获得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
LGU+一个月后跟进。
2)2013年11月,英国运营商EE宣布完成inter-band 40 MHz载波聚合,理论速率可达300Mpbs。
3)2013年12月,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首次完成在TD-LTE上载波聚合。
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香港CSL、澳大利亚Telstra等也相继部署或商用载波聚合。
刚开始,载波聚合部署仅限于2载波。
2014年,韩国SK电信、LGU+成功演示了3载波聚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CC的载波聚合。
当然还包括TDD和FDD、LTE和WiFi之间的载波聚合。
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成功演示了FDD和TDD的载波聚合,这也是载波聚合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说清楚载波聚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LTE的频段分配。
载波聚合的分类载波聚合主要分为intra-band 和 inter-band载波聚合,其中intra-band载波聚合又分为连续(contiguous)和非连续(non-contiguous)。
对于intra-band CA (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即Nx300 kHz。
对于intra-band 非连续载波聚合,该间隔为一个或多个GAP(s)。
3GPP关于载波聚合的定义下图是3GPP关于载波聚合从Re-10到Re-12的定义历程。
3GPP Rel-10定义了bands 1 (FDD) 和 band 40 (TDD)的intra-band 连续载波,分别命名为CA_1C 和CA_40C。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

L T E的载波聚合技术人们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 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载波聚合?简单一点说,就是把零碎的LTE频段合并成一个“虚拟”的更宽的频段,以提高数据速率。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CA发展历程。
1)2013年,韩国SK电信首次商用CA,其将800MHZ频段和1.8GHZ频段聚合为一个20MHZ频段,以获得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
LGU+一个月后跟进。
2)2013年11月,英国运营商EE宣布完成inter-band 40 MHz载波聚合,理论速率可达300Mpbs。
3)2013年12月,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首次完成在TD-LTE上载波聚合。
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香港CSL、澳大利亚Telstra等也相继部署或商用载波聚合。
刚开始,载波聚合部署仅限于2载波。
2014年,韩国SK电信、LGU+成功演示了3载波聚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CC的载波聚合。
当然还包括TDD和FDD、LTE和WiFi之间的载波聚合。
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成功演示了FDD和TDD的载波聚合,这也是载波聚合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说清楚载波聚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LTE的频段分配。
载波聚合的分类载波聚合主要分为intra-band 和inter-band载波聚合,其中intra-band载波聚合又分为连续(contiguous)和非连续(non-contiguous)。
对于intra-band CA (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即Nx300 kHz。
对于intra-band 非连续载波聚合,该间隔为一个或多个GAP(s)。
3GPP关于载波聚合的定义下图是3GPP关于载波聚合从Re-10到Re-12的定义历程。
3GPP Rel-10定义了bands 1 (FDD) 和band 40 (TDD)的intra-band 连续载波,分别命名为CA_1C 和CA_40C。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

L T E的载波聚合技术人们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 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载波聚合简单一点说,就是把零碎的LTE 频段合并成一个“虚拟”的更宽的频段,以提高数据速率。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CA发展历程。
1)2013年,韩国SK电信首次商用CA,其将800MHZ频段和频段聚合为一个20MHZ频段,以获得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
LGU+一个月后跟进。
2)2013年11月,英国运营商EE宣布完成inter-band 40 MHz载波聚合,理论速率可达300Mpbs。
3)2013年12月,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首次完成在TD-LTE上载波聚合。
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香港CSL、澳大利亚Telstra等也相继部署或商用载波聚合。
刚开始,载波聚合部署仅限于2载波。
2014年,韩国SK电信、LGU+成功演示了3载波聚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CC的载波聚合。
当然还包括TDD和FDD、LTE和WiFi之间的载波聚合。
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成功演示了FDD和TDD的载波聚合,这也是载波聚合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说清楚载波聚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LTE的频段分配。
载波聚合的分类载波聚合主要分为intra-band 和inter-band载波聚合,其中intra-band载波聚合又分为连续(contiguous)和非连续(non-contiguous)。
对于intra-band CA (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即Nx300 kHz。
对于intra-band 非连续载波聚合,该间隔为一个或多个GAP(s)。
3GPP关于载波聚合的定义下图是3GPP关于载波聚合从Re-10到Re-12的定义历程。
3GPP Rel-10定义了bands 1 (FDD) 和band 40 (TDD)的intra-band 连续载波,分别命名为CA_1C 和CA_40C。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人们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 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载波聚合?简单一点说,就是把零碎的LTE频段合并成一个“虚拟”的更宽的频段,以提高数据速率。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CA发展历程。
1)2013年,韩国SK电信首次商用CA,其将800MHZ频段和1.8GHZ频段聚合为一个20MHZ频段,以获得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
LGU+一个月后跟进。
2)2013年11月,英国运营商EE宣布完成inter-band 40 MHz载波聚合,理论速率可达300Mpbs。
3)2013年12月,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首次完成在TD-LTE上载波聚合。
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香港CSL、澳大利亚Telstra等也相继部署或商用载波聚合。
刚开始,载波聚合部署仅限于2载波。
2014年,韩国SK电信、LGU+成功演示了3载波聚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CC的载波聚合。
当然还包括TDD和FDD、LTE和WiFi之间的载波聚合。
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成功演示了FDD和TDD的载波聚合,这也是载波聚合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说清楚载波聚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LTE的频段分配。
载波聚合的分类载波聚合主要分为intra-band 和inter-band载波聚合,其中intra-band载波聚合又分为连续(contiguous)和非连续(non-contiguous)。
对于intra-band CA (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即Nx300 kHz。
对于intra-band 非连续载波聚合,该间隔为一个或多个GAP(s)。
3GPP关于载波聚合的定义下图是3GPP关于载波聚合从Re-10到Re-12的定义历程。
3GPP Rel-10定义了bands 1 (FDD) 和band 40 (TDD)的intra-band 连续载波,分别命名为CA_1C 和CA_40C。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人们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 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载波聚合?简单一点说,就是把零碎的LTE频段合并成一个“虚拟”的更宽的频段,以提高数据速率。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CA发展历程。
1)2013年,韩国SK电信首次商用CA,其将800MHZ频段和1.8GHZ频段聚合为一个20MHZ频段,以获得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
LGU+一个月后跟进。
2)2013年11月,英国运营商EE宣布完成inter-band 40 MHz载波聚合,理论速率可达300Mpbs。
3)2013年12月,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首次完成在TD-LTE上载波聚合。
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香港CSL、澳大利亚Telstra等也相继部署或商用载波聚合。
刚开始,载波聚合部署仅限于2载波。
2014年,韩国SK电信、LGU+成功演示了3载波聚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CC的载波聚合。
当然还包括TDD和FDD、LTE和WiFi之间的载波聚合。
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成功演示了FDD和TDD的载波聚合,这也是载波聚合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页脚内容1为了说清楚载波聚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LTE的频段分配。
页脚内容2页脚内容3载波聚合的分类载波聚合主要分为intra-band 和inter-band载波聚合,其中intra-band载波聚合又分为连续(contiguous)和非连续(non-contiguous)。
对于intra-band CA (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即Nx300 kHz。
对于intra-band 非连续载波聚合,该间隔为一个或多个GAP(s)。
3GPP关于载波聚合的定义下图是3GPP关于载波聚合从Re-10到Re-12的定义历程。
页脚内容43GPP Rel-10定义了bands 1 (FDD) 和band 40 (TDD)的intra-band 连续载波,分别命名为CA_1C 和CA_40C。
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精编版

L T E的载波聚合技术C A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L T E的载波聚合技术人们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 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载波聚合?简单一点说,就是把零碎的LTE频段合并成一个“虚拟”的更宽的频段,以提高数据速率。
我们先来看看全球CA发展历程。
1)2013年,韩国SK电信首次商用CA,其将800MHZ频段和1.8GHZ频段聚合为一个20MHZ频段,以获得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
LGU+一个月后跟进。
2)2013年11月,英国运营商EE宣布完成inter-band 40 MHz载波聚合,理论速率可达300Mpbs。
3)2013年12月,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首次完成在TD-LTE上载波聚合。
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香港CSL、澳大利亚Telstra等也相继部署或商用载波聚合。
刚开始,载波聚合部署仅限于2载波。
2014年,韩国SK电信、LGU+成功演示了3载波聚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CC的载波聚合。
当然还包括TDD和FDD、LTE和WiFi之间的载波聚合。
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成功演示了FDD和TDD的载波聚合,这也是载波聚合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说清楚载波聚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LTE的频段分配。
载波聚合的分类载波聚合主要分为intra-band 和 inter-band载波聚合,其中intra-band载波聚合又分为连续(contiguous)和非连续(non-contiguous)。
对于intra-band CA (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即Nx300 kHz。
对于intra-band 非连续载波聚合,该间隔为一个或多个GAP(s)。
3GPP关于载波聚合的定义下图是3GPP关于载波聚合从Re-10到Re-12的定义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通L T E C A载波聚合技术介绍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1.特性概述1.1基本定义CA:CarrierAggregation,载波聚合。
CC:ComponentCarrier,分支载波。
PCC:PrimaryCell,主小区SCC:SecondaryCell,辅小区小区集:CA载波集合主要包括PCC、SCC,小区集为PCC、SCC共同组成的集合。
1.2应用场景3GPPRelease10(TS36.300AnnexJ)定义了CA的5种典型场景。
华为eNodeB对这5种场景的支持情况如下表所示。
场景1:共站同覆盖目前协议明确规定CA典型场景中,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是在同一个eNodeB 内,即intraeNodeB。
F1:载波频率1F2:载波频率2场景2:共站不同覆盖场景3:共站补盲场景4:共站不同覆盖+RRH场景5:共站不同覆盖+直放站1.3载波聚合类型标准上支持的CA载波聚合类型有:Intra-Band和Inter-Band,详细如下:类型1:Intra-bandcontiguouscomponentcarriersaggregated类型2:Intra-bandnon-contiguouscomponentcarriersaggregated类型3:Inter-bandnon-contiguouscomponentcarriersaggregated注:协议规定,连续两个CC的载波间隔必须为300kHz的整数倍,以保证子载波的正交性;若非连续载波,没有要求。
1.4网元要求根据3GPP36.1046.5.3要求:intra-bandCA(contiguous)两频点采用不同RRU/RFU,同步时延需在130ns以下;intra-bandCA(non-contiguous)两频点采用不用RRU/RFU,同步时延需在260ns以下;inter-bandCA两频点采用不同RRU/RFU,同步时延需在1.3us以下。
根据3GPP36.8085.7要求,intra-bandCA(contiguous)中心频点间隔要满足300khz的整数倍:连续的20MHz+20MHz,中心频点间隔为19.8MHz;20MHz+10MHz,中心频点间隔为14.4MHz。
计算公式如下:以苏州联通为例,CA演示选用频段及频点为:1.8G:下行频率——1860MHz频点——17502.6G:下行频率——2640MHz频点——2950说明BWchanne(1)、BWchannel(2)分别为两个载波的带宽。
名称对网元的要求3GPPTS36.306规定,如果UE支持CA,需要上报“supportedBandCombination”,eNodeB根据UE支持的频段及带宽组合进行载波聚合。
1.5载波管理载波聚合状态:CAUE共有三种状态:SCell(SecondaryCell)配置未激活、SCell配置并激活、SCell未配置。
CAUE将满足A4测量门限值的小区上报给eNodeB,如果该小区与PCell (PrimaryCell)属于同一个CAGroup,那么eNodeB下发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将其配置为该CAUE的SCell。
当CAUE上报SCell的CaMgtCfg.CarrAggrA2ThdRsrp,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将该CAUE的SCell删除。
如果打开载波管理(LAOFD-00100106CarrierManagement)开关CaMgtCfg.CarrierMgtSwitch(亦即设为ON),在CAUE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去激活SCell从而节省UE在SCell的盲检、收发数据的能耗,以及上行CSI 反馈。
当CAUE数据量大于一定门限时,则可以快速激活SCell,以提升CAUE的数据量吞吐能力。
如下图所示。
业务量触发的SCell激活:当CAUE已配置SCell但未激活,满足如下条件:RLC缓存数据量>max(RLC出口速率*CaMgtCfg.ActiveBufferDelayThd,CaMgtCfg.ActiveBufferLenThd)并且RLC首包时延>CaMgtCfg.ActiveBufferDelayThd eNodeB将下发MACCE(MACControlElement),快速激活该CAUE的SCell:如果是GBR承载(此时业务已经在PCell上建立了),此时先判决该GBR业务满意率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就不激活;如果不满足则尝试激活。
如果是nonGBR承载,需要判决当前是否已经达到了UE的AMBR,若已达到就不激活,否则激活该SCell。
为了保持eNodeB和UE侧能够同步,在UE正确接收到MAC层激活信令之后的第x个子帧(n为下发MAC信令时子帧号,n+x子帧为真正激活的时间)上,eNodeB 和UE同时激活;这个x由物理层协议来确定(FDD:x为8)。
业务量触发的SCell去激活:当CAUE每个承载都满足:RLC出口速率<CaMgtCfg.DeactiveThroughputThd并且RLC缓存<CaMgtCfg.DeactiveBufferLenThdeNodeB将下发MACCE,去激活该CAUE的SCell。
1.6eNodeB6.0CA约束eRAN6.0CA特性的主要实现或约束包括如下:考虑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很少会出现同站两载波的CP配置不同的情况,所以eRAN6.0中,在配置小区集时,要求两载波的CP设置相同,即要么两载波都是NormalCP,要么都是ExtendedCP。
3GPPTS36.300协议规定,对于上行载波聚合的UE,不配置TTIBundling。
当前 6.0版本虽然不支持上行聚合,但实际产品实现中考虑降低产品复杂度,当CAUE配置TTIBundling后,会删除SCell。
后续版本可能会继续优化。
在载波聚合场景下,当前华为产品实现中对于CAUE不进行ANR测量,有效减少算法复杂度。
建网初期CAUE渗透率较低,ANR特性由nonCAUE支持即可。
eRAN6.0中CA与共载频共享场景的配合,只考虑两个载波都是A、B运营商共享的场景。
对于F1频点由A、B共享,而F2频点A独享的场景,引入CA后B运营商的CAUE也可能会将F2频点作为SCell。
由于当前测试终端不能同时支持CA与4T,如果在4T的网络中打开CA,UE性能将大幅下降。
暂时没有看到商用终端有同时支持CA和4T的计划。
eRAN6.0,华为eNodeB支持的中国联通典型载波聚合频段组合如下表所示:BandCombinatio n Bandwidths(MHz)VersionandBWRRU7(2.6GHz)conti guousornon-contiguous anypairof{5,10,15,20}eRAN6.0,upto40M2.6GRRU3201(Dual-CarrierSupported):30MHz2.6GRRU3221(Dual-CarrierSupported):40MHz2.6GRRU3229、3240(Dual-CarrierSupported):40MHz3(1.8GHz)conti guousornon-contiguous anypairof{5,10,15,20}eRAN6.0,upto40M1.8GRRU3928(Dual-CarrierSupported):40MHz1.8GRRU3929(Dual-CarrierSupported):40MHz1.8GRRU3908(Single-CarrierSupported):20MHz1.8GRRU3936(Single-CarrierSupported):20MHz1.8GRRU3932(Dual-CarrierSupported):40MHz1.8GRRU3939(Dual-CarrierSupported):40MHz1.8GMRFUd(Dua-CarrierSupported):40MHz1.8GMRFUe(Dua-CarrierSupported):40MHz7(2.6GHz)+3(1. 8GHz)anypairof{5,10,15,20}eRAN6.0,upto40M2.6GRRU+1.8GRRU1、请关注上述表格“Bandwidths(MHz)”列与“VersionandBW”列之间的约束关系。
“Bandwidths(MHz)”列中的带宽聚合后的带宽值不能超过第三列的限制。
2、Band1(2.1G)暂不支持CA。
eRAN6.0中国联通支持LBBPd+LBBPd以及LBBPd3的基带板配置,具体的基带板组合场景如下:LBBPd1+LBBPd2(支持3个2T2R小区+3个2T2R/2T4R小区)2块LBBPd1(各支持3个2T2R小区)2块LBBPd2(各支持3个2T2R小区,或2T2R+2T4R小区,或3个2T4R小区)1块LBBPd3(支持6个2T2R小区)只支持下行2CC,上行1CC配置不考虑通过BBU互联支持CA目前仅有TUE支持CA特性2.测试组网CA测试组网和一般的LTE环境组网没有区别,如下图所示:CA测试在各种测试要求下的组网,区别在于空口,取决于使用几个RRU以及客户的具体测试要求:如果是单载波RRU,则PCC和SCC各承载在一个RRU上,需要依照“2.1CA测试典型组网:双RRU”进行环境搭建;如果是双载波RRU,则依照“2.2CA测试典型组网:单RRU”进行环境搭建;2.1CA测试典型组网:双RRU此组网环境采用两个独立RRU,ENB的主集合路后分别接UE的两个主集,ENB 的分集合路后分别接UE的两个分集。
在外部测试过程中,根据客户的测试要求和现场物料情况,存在三种可能的组网:TestBed测试、外场测试。
这两种组网对于Uu口的环境准备存在一些差别,TestBed测试组网中,RRU信号均通过射频跳线封闭接入TUE,外场测试组网中,TUE则通过小天线搜索RRU的开放式信号。
1、TestBed测试组网::信号从RRU出来一般需要经过60dB衰减,使RSRP调节到-60~-80dB以保证TUE最佳吞吐率。
建议采用30dB固定衰减器加可调衰减器来组网,便于信号微调:2、外场测试如果客户要求在外场测试,则不需通过衰减器调整信号,通过改变TUE的位置来寻找最佳RSRP和SINR的测试点(见3.6测试选点)。
2.2CA测试典型组网:单RRU若使用双载波RRU,组网图如下,ENB的主集分路后接UE的两个主集,ENB的分集分路后接UE的两个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