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数学 样本与总体[下学期] 华师大版
28.2 2.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 课件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49.5
59.5
69.5
79.5
89.5
100
频数
1
9
62
85
96
47
新知探究
(2)根据上表绘制直方图,如下: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人数
79.5 分到 89.5 分
120
的学生数最多;
100
90分以上的学生数
80
较少,不及格学生数
60 40
最少.
20
0 39.5 49.5 59.5 69.5 79.5 89.5 100 成绩
A.12000只 B.15000只 C.10000只 D.1000只
解析:由题意可知,重新捕获400只,其中带标记的有4只,可
以知道,在样本中,有标记的占到 4 .而在总体中,有标记
的共有100只,100÷
4 400
400
=10000(只).故选C.
课堂小结
由简单随机抽样获得样本容量较大的样本, 可以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 体方差.
课堂训练
2.某大学为了了解法学院1500名新生的身高情况,采用随机调查的方
式用300名新生的身高为样本进行统计,其中身高在170cm~175cm
的有75人,那么估计法学院新生身高在170cm~175cm的人数约是
( C)
A. 300
B. 325
C. 375
D. 450
课堂训练
3.(2023贺州期末)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米谷粒分”
题,大意为: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785石,验得米内夹谷,抽
样(取米)一把,数得378粒内夹谷18粒,则该人送来的这批米内夹
谷约为(A )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样本与总体》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样本与总体》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样本与总体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掌握样本的获取方法和基本统计量,能够灵活应用样本研究问题,并理解样本调查方式的多样化。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们对样本和总体的概念理解以及样本的获取方法和基本统计量的掌握。
学生们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如何利用样本研究问题,并且能够从实际应用中理解样本调查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样本与总体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样本的获取方法•样本的基本统计量•样本调查的多样化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以及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注重体验式学习。
在知识讲解和学生练习环节中,教师将采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提高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整理教材内容。
2.整理教学资料,包括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
3.预先安排教学环节及具体时间。
4.确认教室及设备,保障教学稳定进行。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调查样本,鼓励学生猜测这些样本来自于哪些总体。
然后在学生集体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样本与总体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步:知识讲解引入样本与总体概念后,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理解难点进行深入讲解,重点讲解样本的获取方法、抽样原理、样本容量,以及样本的基本统计量等内容。
第三步: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基本统计量来应用所学知识,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
其中可以利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前段讲解、中段分组、后段总结,让学生在合作中彼此学习和进步。
第四步:课堂练习利用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社会事件等情境,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思路和认知。
第五步:教学总结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同时也对样本调查的意义及应用进行简单展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提升样本调查和应用能力。
最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体PPT

(2) 为了检查市民所购买的食品是否安全、 合格,市有关部门在几家大型超市用简单随机
抽样的方式抽查了几种食品.
(3)一食品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
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100包选取一包检查其
质量;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200名
在那里学习的学生.
(4)一手表厂欲了解6-11岁少年儿童戴手表 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200
1.普查和抽样调 查
?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你们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家庭有 多少人? (2)2010年,你所在的省、自治区或直;直辖市平均每个家 庭有多少人?
(3)今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
第1个问题容易回答,我们只要调查全班每个学生,将结果填 入下表就可计算得到所要的结果。
姓名
家 庭 人口
…
总数
平均数
人口数
…
或者完成下表,也在计算得到问题 的答案。
家 庭
人口数
1
2
3
4
5
7
…
人口 总数
平均数
家庭 数目
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 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 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提问:了解家庭成员人数对哪些部门或单位的决策有用? 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populaton),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element),从总体 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 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 例:如人口普查中,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 就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条件的每一个公民 的年龄,符合这一条件的所有北京市有公民的年龄就是一 个样本。 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 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样》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操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含义,能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简单的随机抽样的含义。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
课前准备
这一条件的所有北京市的公民的年龄就是一个个体。
普查是通过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四、典型例题讲解
例 1 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某九年级 400 名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力的
提高情况,进行一次测验,从中抽取了 50 名学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
(1) 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并且很快把表中的内容填好。 第二个问题稍难一些,因为抽的家庭太多了,不过利用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知
识,我们是可以回答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其大,我国今后每十
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 1﹪人口的抽样调查。即只是研究约 1300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
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
题.一般来说,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这时对总体的估计也就
越精确.
活动 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某中学抽取部分学生对“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后列频数频
-5-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体PPT教学课件

班级学生家庭人口数统计表 姓名 家庭 人口数 … … 人口总数 平均数
问题2
刚才我们在统计全班每个家庭人数的过程
中你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费时又费力 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更快地估计出平均数呢? 抽取部分学员的家庭人数进行统计. 比一比: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平均数有什么联系? 比较接近
概念学习
D.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3.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16个班级中各抽取5 名学生来检查视力,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 D )
A.80名学生
B.80名学生的视力
C.全校学生 D.全校学生的视力 4.桂阳县去年体育测试中,从某校初三(1)班中抽取男、女 生各15名人进行三项体育成绩复查测试,在这个问题中,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D ) A. 该校所有初三学生是总体 B. 所抽取的30名学生是样本
普查 为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 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 为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 查叫做抽样调查.
试一试
1.想知道一批灯泡的寿命采用什么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 2.想知道一批导弹的杀伤半径,采用什么调查方 法?为什么? 抽样调查
3.保证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
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工作量大,难度大, 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 用普查
缺 点
做一做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C
)
人数比较少, 适合普查.
A.了解某市学生的视力情况;
B.了解某市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C.了解某市百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情况;
D.了解某市老年人参加晨练的情况.
2.下列调查中,不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C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了解全班同学的课外读书时间; C.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D.学校招聘老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8章 样本与总体含答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8章样本与总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调查中,须用普查的是()A.了解我区初三同学的视力情况B.了解我区初三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 C.了解我区初三同学今年4月12日回校报到时的校园健康“入学码”情况 D.了解我区初三同学疫情期间参加晨练的情况2、已知样本容量为30,在以下样本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之比AE:BF:CG:DH=2:4:3:1,则第2组的频数为()A.12B.10C.9D.63、下列命题:①坐标平面内,点(a,b)与点(b,a)表示同一个点;②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4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40台电视机;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如果a<b,那么ac<bc;其中真命题有()A.3个B.2个C.1个D.0个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天降雨的概率为50%”,意味着明天一定有半天都在降雨B.了解全国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垃圾数量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C.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是必然事件D.—组数据的方差越大,则这组数据的波动也越大5、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的是()A.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B.某本书上的印刷错误C.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D.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6、某地区有22所高中和78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调查方式获得的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B.从该地区10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1万名学生C.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从该地区的78所初中里随机选取8800名学生7、将一枚硬币随意上抛10次,其中正面朝上的有4次,则反面朝上的频率为()A.6B.4C.0.6D.0.48、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B、C、D、E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除B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64户,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 )E x≥12A.18户B.20户C.22户D.24户9、宾馆有100间相同的客房,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发现客房定价与客房的入住率之间有下表所示的关系,按照这个关系,要使客房的收入最高,每间客房的定价应为()每间房价(元)300 280 260 220入住率65% 75% 85% 95%A.300元B.280元C.260元D.220元10、某校七(3)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安全知识测试,测试成绩进行整理后分成四个组,并绘制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则第二组的频数是()A.0.4B.18C.0.6D.2711、某学校需要了解全校学生眼睛近视的情况,下面抽取样本的方式比较合适的是()A.从全校每个班级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作调查B.从九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学生作调查C.从全校的女同学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调查 D.在学校篮球场上随机抽取10名学生作调查12、下列调査,适合用普査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 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 D.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13、已知数据:,,,π,-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为( )A.0.2B.0.4C.0.6D.0.8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十号”的零部件的检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某市天气预报中说“明天降雨的概率是80%”,表示明天该市有80%的地区降雨 C.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0.1,乙组数据的方差=0.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15、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②该班的总人数为40③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④该班及格(≥60分)率是65%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为了解某市50 000名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有关部门从全体八年级学生中抽取3 000名测量身高,在本次调查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_.17、某篮球兴趣小组有15名同学,在一次投篮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面的条形图所示.这15名同学进球数的众数是________.18、对某班同学的身高(单位:cm)进行统计,频数分布表中165.5~170.5cm 这一组学生人数是12,所占百分比为25%,则该班共有________名同学.19、从装有a个球的暗袋中随机的摸出一个球,已知袋中有个红球,通过大量重复的实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左右,可以估计a约为________.20、小明对某班级同学选择课外活动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后(每人只选一种),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如果踢毽子和打篮球的人数之比是1:2,跳绳的同学有12人,那么参加“其他”活动的有________人。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8章 样本与总体)

总结
知2-讲
(1)要判断一个调查是否适合采用抽样调查,先看调查的范 围有多大,调查的目的如何,对调查结果的要求是否很 高,同时,还要兼顾人力、物力的节省.
(2)选择抽样调查的情况有:①当被调查的对象数目较多时, 普查的工作量较大,可选择抽样调查;②当客观条件限 制,无法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普查时,可选择抽样调查; ③当调查具有破坏性时,可选择抽样调查.
具有破坏性等. 要点精析:在进行抽样时,要注意:(1)调查对象不宜太少(具有
广泛性);(2)调查对象应随意抽取(具有代表性);(3)调查数据 应真实可靠(具有真实性).
知2-讲
例2 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合作抽样调查,哪些适合作普 查? (1)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 (2)调查某班学生对“中国梦”的知晓率; (3)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 (4)调查伦敦奥运会100 m跨栏决赛参赛运动员兴奋 剂的使用情况.
第28章 样本与总体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 调查
1 课堂讲解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2 课时流程 样本的代表性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 过了.” 妈妈:“啊!”
知识点 1 全面调查
知1-讲
普查: (1)定义:为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叫做普查; (2)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等; (3)适用范围:调查范围小、调查不具有破坏性、数据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用样本估计总体

活动1中,我们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已 经得到了第一个样本,这5个随机数如下表(表 28.2.2):
抽到的编
号
111 254 167 94 276
(学号)
成绩
80 86
66
91
67
图28.2.2是这个样本的频数散布直方图、平均 成绩和方差。
5名学生成绩频数散布直方图差为100.4
40名学生成绩频数散布直方图
图28.2.5
第一样本
样本平均成绩为75.65,方差为103.5275
40名学生成绩频数散布直方图
图28.2.5
第二样本
样本平均成绩为77.1,方差为114.49
再选取一些含有40名学生的样本,我们发现此时不同 样本的平均成绩和方差与总体的平均成绩和方差的差距更 小了!(相当接近总体的平均成绩78.1,方差116.3)你 们从自己的抽样过程中是否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解: 设湖里大约有x条鱼,
则 100:x=20:200 ∴x=1000.
答:湖里大约有1000条鱼.
评注:本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由样本估计总体的思
想方法和具体做法,另一 方面考察了学生应用数学 的能力,这也是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二样本
样本平均成绩为83.3,方差为132.61
再选取一些含有10名学生的样本,我们
发现此时不同样本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好像 比较接近总体的平均成绩78.1和方差116.3。
看来用大一些的样本来估计总体会比较可
靠一点,让我们再用更大一些的样本试一 试,这次每个样本含有40个个体。图28.2.5
是根据小明取到的两个样本数据得到的频 数散布直方图。
义务教育教科书(华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8章 样本与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例题赏析
•例1、(2005黑龙江)有6个数,它 们的平均数是12,再添加一个数5 ,则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 11 .
▪ 例2、(2005长沙市)某校学生会在“暑假社会 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组织评 委会对学生写出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学生会 随机抽取了部分评比后的调查报告进行统计,绘 制了统计图如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l)学生会共抽取了__5_0___
▪ (2)甲班5名学生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100 个,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 97个;
▪ (3)估计甲班5名学生比赛成绩的方差小;
▪ (4)将冠军奖状发给甲班,因为甲班5人比 赛成绩的优秀率比乙班高、中位数比乙 班大、方差比乙班小,综合评定甲班比 较好.
总之,初中阶段的统计这部分内容要求学 生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 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 计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考查此部分内容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重点放 在对知识的理解上,收集、描述、分析、处理 数据及对统计结果作出合理判断和推断上.
(2)你认为此楼房大概有多高?
▪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所有评分数据的中位数应在第几档内?
▪ (2)若评分不低于70分为“满意”,试估 计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对花果山景区服 务“满意”的游客人数.
解:(1)所有评分数据的中位数应在第三档内
;
(2)根据题意,样本中不小于70的数据个
数为73+147+122=342,
▪ (3) 决赛成绩分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
▪ (4) 上表还提供了其他信息,例如:“没获奖的 人数为105人”等等. 请你再写出两条此表提供 的信息.
答:(1)全市共有300名学生参加本次竞赛决赛, 最低分在20~39之间,最高分在120~140之间;
(2)本次决赛共有195人获奖,获奖率为65%;
(3)决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60~79分数段内;
(4)如“120分以上有12人;60~79分数段的 人数最多;……”等。
▪ 例8、(2004辽宁锦州)某校初三学生开展踢毽 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 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 (含100)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 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
3、是否会根据样本的平均数和方 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4、概率的定义是什么?大量重复 实验时频率是否可作为事件发生的概 率?你能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吗?
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的数值叫做该事件的概率,用“P” 来表示,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 事件发生的概率。
5、如何进行概率预测?
列出所有机会均等均等的结果 以及其中所关注的结果,求出后者 与前者的个数之比。
小时?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3)请你根据(1)、(2)的结果,用一句话谈
答:(1)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 是2.44小时;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5(小时), 众数是3(小时);
(3)只要叙述内容与上述数据有关或与 做家务劳动有关,并且态度积极即可。
▪ 例6(2005年武汉)武汉市教育局在中学开展的 “创新素质实践行”中,进行了小论文的评比。 各校交论文的时间为5月1日至30日,评委会把 各校交的论文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 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 的比为2:3:4:6:4:1,第二组的频数为18。
通过部分了解和认识总体是统计的一个重要 思想方法,虽然根据第一次抽样算得的样本的平 均数可能并不等于根据第二次抽样算得的样本的 平均数,但是,就像概率模拟实验中看到的频率 变化一样,变化的背后还是服从内在规律的.
数据的汇总与决策
统计离不开具体的数据,但是数据太 多时我们又希望能够将它们汇总一下,以 免自己被淹没在数据之中.
进行数据整理;②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 6、简单的随机抽样:①简单随机抽样;②这样
抽样合适吗? ▪ 7、用样本估计总体:①抽样调查可靠吗?②用
样本估计总体
二、复习思路
•样本估计总体
通过观察、访问等调查手段,对未知的 事物提出猜想或归纳出一般的结论,这是 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显然, 你观察和访问的对象是否典型或具有代表 性,观察和访问的对象是否够多,了解到 的情况是否属实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你的猜 想和结论的正确性.一般来说,基于随机抽 样得到的猜想和结论比较可靠.
份调查报告; (2)若等级A为优秀,
则优秀率为___1_6%____; (3)学生会共收到调查报告
1000 份,请估计该校有多少
份调查报告的等级为E?40份
▪ 例3、(2005黑龙江)为了了解业余射击队队员的 射击成绩,对某次射击比赛中每一名队员的平 均成绩(单位:环,环数为整数)进行了统计.分 别绘制了如下统计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请你 根据统计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所以,22.5万游客中对花果山景区服务“满意
”
342 22.5 17.1
的游客人数约为 450
(万)
▪ 例5、(2005年陕西)为了了解某班学生每周做 家务劳动的时间,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50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关数据如下表: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单,应能熟练操作机器进行计算.寻找中位数和
众数不需要计算,但需要先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
排队以找出排在“中间”的中位数,需要统计每
个数据出现的频繁程度以.根据意义合理选用这些指标
▪
为了解决问题收集到了一组数据,对每一
组数据都可以计算上述的六个指标,但是,有时
有的指标对解决这个问题是没有用的,所以,要
三、知识回顾问答
1、为什么说用简单的随机抽样很公 平?你是否会进行简单的随机抽样?
由于是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哪一个 个体进入样本,这使得每个个体都 有均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因此随 机抽样是公平的。
2、样本的选取应注意什么问题?
。
其一是要留意样本在总体中 是否具有代表性,其二是样本容 量必须足够大,其三是注意样本 避免遗漏某一群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篇论文参加评比?
▪ (2)哪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多少篇?
▪ (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20篇、 4篇论文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较高?
答:(1)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评; (2)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 (3)第六组获奖率最高。
1、(2006·海南中考)下图是一个被等分成6个扇 形可自由的转动的转盘,转动转盘,当转 盘停止后,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是 _________。
1、(2006·甘肃中考)有7名同学测得某楼房的高 度如下(单位:米):29,28.5,30,30, 32, 31,33.
(1)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复习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 1.恰当地选用普查或抽样调查方式 在总体太大或调查具有破坏性等情况下,在时
间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下,我们无法调查总体中 的每一个个体,只能退而求其次,调查一部分个 体,由此得到的结论可能有误,统计学家研究的 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科学地抽样以减少这种错 误.
▪ 2.从样本信息中对总体提出猜想或归纳出一 般的结论
一、知识回顾 二、复习思路 三、例题赏析
一、知识回顾
▪ 1、数据的收集 ▪ 2、数据的表示:①统计图表;②这样节省图的
篇幅合适吗? ▪ 3、统计的意义:①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②从
部分看全体 ▪ 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用计算器计算平均
数)的意义及使用 ▪ 5、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①选择合适的图表
▪ 经统计发现两班总分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 可以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他信息作为参考.
▪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 (1)计算两班的优秀率;
▪ (2)求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
▪ (3)估计两班比赛数据的方差哪一个小?
▪ (4)根据以上三条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 状发给哪一个班级?简述理由.
▪ (1)甲班的优秀率是60%(或0.6);乙班的 优秀率是40%(或0.4);
▪ 例7、(2005四川绵阳)我市部分学生参加了2004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已 知竞赛成绩分数都是整数,试题满分为140分, 参赛学生的成绩分数分布情况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 全市共有多少人参加本次数学竞赛决赛?最 低分和最高分在什么分数范围?
▪ (2) 经竞赛组委会评定,竞赛成绩在60分以上 (含60分)的考生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求我 市参加本次竞赛决赛考生的获奖比例;
如果我们希望找一个数或几个数作为 一批数据的代表,那么可以选取这批数据 的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如果我们希望 衡量一批数据分散的程度,那么可以选取 这批数据的极差、方差和标准差.这六个 指标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使信息简单 化、综合化了.
复习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 1.计算这些指标
▪
有计算器帮忙,这些指标的计算都比较简
样本与总体复习
金塔镇中学
姜永齐
新旧教材对统计的要求不一样。原大纲
只有少量的统计内容,我们往往是将主要精 力放在具体的数据计算上,而对统计结果进 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决策等方 面关注不够,特别是缺乏运用统计解决实际问 题这一过程。考试对统计也不够重视,在中 考内容中所占比例只有3~6%。《新课标》在 老大纲统计初步内容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 增加了统计部分内容,并且将其单独作为数 学学习的一个内容领域.因此,对统计内容 的考查理应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中考试卷 中此项内容所占比例为10%,约15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