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_0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100301) Clinical Medicine (5-year Bachelor Degree 100301)一、专业简介(Ⅰ、Major Introduction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医学毕业生。
教学过程中强化英语教学,基础和临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英语功底。
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人文、自然和基础医学知识,后两年到附属或教学医院学习临床理论知识,训练临床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具备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处理疑难和危重病症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The five years of systemic medical education will 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knowledge, skill and attitudes necessary for the medical practice. There are 51 compulsory courses that are classified into general courses, basic medical sciences and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s. Besides these, the student will take a one year rotation at clinical departments. If the student passes all the compulsory courses and gets enough critical marks, they will get the degree of Medical Bachelor. At the end of the medical education, the students will realize that the medical science is a broad, deep, and rapidly changing discipline. The mastery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requires lifelong self-education.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培养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创新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重构现代职业医师培养体系

职 场 管 理
CAREE H0RI R Z0N
创 新 本 科 临床 医学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重 构 现 代 职 业 医 师 培 养体 系
冯体 庆 吕 志 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 天 ,高等 医学 院校 主要担 负着 为国 家培养职业医师的任务 ,对于本科地 方医学院校培 养的毕业生 除少部分继续读研深造 外 ,绝大多数将通过 国家执 业医师考试 直接加入临床职业医师的队伍 。无论是职 业医师就 业还是继续 深造 ,毕业生的质量能否得 到社会 的认可和 国际的承认 ,首 要 的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培养标准研究 制定好切实可行 的具有 自 身办学特色的临床专业培养方案 。华北煤炭 医学院在 临床 医学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 中 ,注重 细化培养途径 ,改革课程体 系 体 系 。 设置 ,强化实践教 学环节和 管理措施 ,经过不 断研究和实践取 三 .创新培养 方案体 系框 架 ,学 、教 管责 任分明 得 了一定经验 ,也 为临床专 业评 估认证奠定 了基础 。 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既是系 ( ) 部 专业管理 、 学单 位教 学、 教 依据 国际国 内标准 率定 临床 医学专业 培养方粟 学生导学 的主要指导书 ,也是学校和上级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质 8 医学科学 的高速发展和现代生物 、心 理 、社会 医学模式逐 量监控 、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因此 ,要不断完善 ,与时俱进 , 渐形 成,促使 医学院校教育的模 式 、目标等发生重 大变革。高 定期更新 ,保证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 ,学 、教 、管的 目标一致 。 等医学教育是 国际上可比性和通 用性较强 的学科专业领域 ,在 另外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科教研室要依据本专业课程设 置要求和 医学教育 国际化的背景下 ,对医生应具有的素质和基本 能力的 限定学时编写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 ,必选和 自选理论课程一般 要求在世 界范 围内都是一致的 。世界 医学教育联合会 ( r 只建立一个课程学时平 台,专业指定必修课程可根据专业要求 Wo l d Fd r i o dc l dct n WF )和 国 际 医 学教 育学 会 建立第二课时平台 ,特殊要求可 以整合课程建立新的复合型新 e e t n frMe i uai ME ao aE o ( si t frI e ai a Me i l dct n l )已 经 出台 的 课 程 开 设 。 I tue o n r t nl dc u ai l n t tn o aE o ME “ 本科生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 trai a Sad rs i B s I ent n l tn ad n a i n o c 培养方案主体框架分 四个部分 ,从宏观到微观 ,从专业特 M dcl dct n I ME e i uai S )和 “ aE o B 医学教育全球基本 要求”( l a Go l 色 到 课 程 设 置 , 目标 明 确 ,途 径 具 体 。 b M mu set l eu e n G R m Esni q imet ME )为 中国高等 医学教 育走 aR r 第一部 分:专业培 养 目标 。提 出了专业宏观培养 目标,包 向世界提供 了有利条件。我国即将颁布 的 中国本科 医学教 育 括:思 想道 德与职业 素质 ( ) 8项 ;知识 目标 ( 项 ) 8 ;技能 目标 标准》 ,充分借鉴 了国际 医学教育标准 和发 达国家 医学教 育标 ( ) 8项 。 准 ,提 出了 “ 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 要求”和 “ 医学本科教育办 第二部 分:阶段实施方案 。根据专业宏观培养 目标 ,确定 了6条培养主线 ,按 学年 落实培养计划,使 学生掌握或了解相 学标 准 ” 。 密切关注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政策 , 关知识和技能 ,实现 综合能力培养 目标。包括 :培养主线 ,实 重构 五年制医学本科教 育质量监控管理体 系 ,对 围绕医学本科 施计划 ,基本要 求。 生能力培养的国内外成 功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通过系统 第三部 分 :专业培养要 求。根据阶段实施 方案,细化 了人 规范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细 化各 专业教学培养 目标和专业 才培养学科 和课 程建设 以及实践、 考试 等环节 的管理实施方案。 基本 要求,探索可行性较强的教 学质量监控方式和管理运行模 包括:人才培 养 目标 、修业年限与学位 、主干学科 与主要课程、 式 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面临的共性课 题。 时间分配 、选课要 求、课程设 置 、实 习科 目、毕业考试等 。 第四部 分 :基本教学 内容。参考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 二 、注重 管理模 式 .课 程体 系和教 学方 法 改革 基本 要求》 整合学科和课程体系 , 出了各教学环节基本教学 , 提 根 据 中 国 医学 本 科 教 育 标 准 》 ,参 考 “ M R ,研 究 制 定 G E” 内容和知识 要点 ,为各学科修订教 学大纲指 明了方 向。主要包 适合五年制医学教 育教 学运行管理环节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 括 :思政课 与职 业道德 、普通基础 、医学基础 、基本实验与诊 素质培养方略 、知识 目标培 养途径及教学环节控制描施 、技能 疗 技 能 、人 体 器 官系 统 与 疾 病 、全 身生 理 变化 与 疾 病 、医 学 与 目标培养途径及质量监控评价机制。重点从管理体制 、课程体 社会 ,临床实 习与课外社会实践 。 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临床技能培训 的手段 和评估 方法 、国 l 附表 :临床本科课程设置一览 。根 据专业教 学计划 ,列出 际化认证等七个 方面 多途径人手 ,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广 了公共必选 、专业指选和学生 自选课程 目录 。同时对必修 和选 泛引入 “ 以器官为中心” 以问题为 中心”(B ) 、“ P L 、案例教学等 修课程学时进行 了统一规范调整设计 ,强调 了实践环节学时的 现代教学方法;积极探 索研究型 、启发式 、讨论式 、交互式、临 有效 利 用 ,逐 渐 增 设 有利 于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培 养 的 人 文课 程 。 通 床实景模拟教学 和 “ 观结构化 临床 考试 ” ( S E 、“ 客 O C ) 标准化 过落 实学分 制和增加学生选课 的 自主性 ,整合部分 人文课 程 , 病人 (P s )等教学模式 。增加 《 循征医学》 诊疗思维实例解 、《 减少或 淘汰 不受学生欢迎的 自选课程 。 析》 医学与艺术》等边缘学科和人文社科课程 ,以培养 “ 、《 职 四 、体 会 和 结论 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 “ 、 医学科学基 础知识” “ 、 沟通技能 ” “ 、 临 床技 能” 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 信 息管理” 和 “ 、“ 、“ 批判性思 通过制定和细化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从理论到实践教学环 维和研究 ”等 7 方面 的能力 。 个 节 ( 实验 、实训 、见习) ,从课堂教学到课外社会实践,注重综 培养 方案是独立于教、学、管各方参与者 的客观 的、完整 合能力培养和技 能训 练 ;明确 了专业建设管理和学科课程建设 的评价体系 , 是教 师、学生 、管理者三 方互为约束 的客观依据 。 的 关 系 ;学 生 选 课 自主 权 增 大 。学 校 指 定 公 共 必选 课 程 6 7门 , — 培养 方案的体系构成 是否科 学合理 , 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否具体 , 专业指定 必选课程 每学期 4 6门,其他均 为学生 自选课程。学 - 各项能力培养方略是否紧密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 ,直接关 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情况 制定学 习计 划, 学生学到应学 、 让 想学、 系到 培 养 目标 能 否 达 到 和 培 养 方 案 的有 效 实 施 。 因此 ,必 须 注 爱学的课程 。通 过对课程 质量评价认证 ,促进课程整合和开设 重课程建设 和整合 ,加大教学内容 与教学方法改革力度。尤其 新的创 新性课程 。同时促进 了学分 制实施和课程建设平台规范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 、实验手段和 方法要积极吸收先进创 化 建设 以及理论 、实践教 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对教材建设 、网 新经验 ,如 :“ 四模块” ( 基础、综合、拓展 、临床 )的实践教 络 课 程 资 源 建设 、 考试 内 容 和 方 法 改 革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学 ,虚拟 实验教学 、网络化实验教学、模拟诊疗教学 、见 习医 ( 作者单位 :华北 煤炭 医学院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进行执业医师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执业素质的应用型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类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娴熟的人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2、掌握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
4、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5、掌握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
6、熟悉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7、具备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8、具有阅读英语书籍和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标准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
标准学制:五年
毕业最低学分:学分
学位:医学学士
四、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含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
五、各类课程学分比例
六、种类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教学计划进程表(一)通识课程
(二)学科基础课程
(三)专业主干课程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满4学分)
(五)个性课程(6学分)。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培养计划一、学制七年制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模式,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医学硕士学位水平,能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高级医学人才。
三、业务基本要求通过七年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从事临床工作的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达到能听、说、读、写,并加强专业外语的培养,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身心健康,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熟悉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难、重危病症的初步诊断、处理等临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并能协助老师指导实习医生的工作;4、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学习第二外语,初步具有用第二外语阅读专业资料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六、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七、主要实践环节劳动、军训、医学社会实践、临床学科实习等八、相近专业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九、毕业与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总学分达到369学分,方可毕业。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医学硕士。
十、教学安排一览表见表一十一、实践环节安排表见表二十二、学时、学分汇总表见表三十三、课外安排一览表见表四。
十四、有关说明1、课程性质代号:通识教育课程代号A1(必修)、A2(限选)、A3(任选);基础课程代号B1(必修)、B2(限选)、B3(任选);学科基础课程内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代号C1 (必修)、C2(限选)、C3(任选);学科基础课程内跨学科基础课程代号D1 (必修)、D2(限选)、D3(任选);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基础课代号E1(必修),E2(限选),E3(任选);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课代号F1(必修),F2(限选),F3(任选)。
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具备扎实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职业素质,具备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健康个性和谐统一,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机构胜任医疗、管理、疾病预防及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优秀医学毕业生。
二、培养要求通过临床医学七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具有从事医学科学技术和科研工作能力的,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3、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病理结构和机理、致病病原体以及药理基本知识;4、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掌握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疗原则以及临床用药原则,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能力;5、掌握民族医学基本特点、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知识以及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传播规律和防治原则;6、完成不少于两年半的临床实习,覆盖所有临床主干学科,并具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7、掌握医患沟通技巧,重视伦理道德,学会运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8、具备查阅专业文献的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9、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方案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实行“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加强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基本七大要素,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伦理行为和法律意识;具有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及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能力和信息获取、管理、应用能力、较大发展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临床医学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基础宽、能力强、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自觉培养优良医德医风,维护病人利益、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
2.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申请学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急、难、重症疾病能进行初步处理。
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4. 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 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意识和能力。
6. 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基本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获得良好的信息管理和处理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数据库中检索、收集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医学专业,它是以疾病的防
治为中心,将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要
求很高。
在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
考虑:
1.基础知识方面:学生应该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
理学、病理学等等,夯实学术基础。
2.临床技能方面: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医学技能,如体格检查、常见病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病例推理等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职业素养方面:学生应该具备医学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崇
尚人道主义精神,做到患者至上,始终坚持医学实践的科学性、安
全性、有效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旨
在培养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有基本技能的临床医学工作者,并有广泛的人文修养和医德医风,开展临床诊治工作。
二、培养方案
1.教学计划
本专业共四年学习,包含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程
和临床实习四个部分。
2.核心课程。
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

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和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医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同时具有独立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发现疾病的致病机理,改良现有的治疗手段,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具有以上各项能力的合格毕业生可成为国际或国内顶尖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与临床科研的医学人才;可成为国际或国内一流医学院校或医学研究机构的科研人才;亦可成为国际或国内医疗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才。
二、培养成效a.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
b.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
c.具有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够发现医学相关的科研问题,并运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具有熟练的中文、英文沟通能力。
e.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八年一贯制,最长学习年限为十年。
授予学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Medicine,M.D.)。
四、基本学分学时8学年总计403学分,分为三阶段培养,第一阶段为第1-3学年共179学分,第二阶段为第4-5学年共48学分,第三阶段为第6-8学年共176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及环节37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6学分、生命科学基础课程35学分、基础医学课程65学分、暑期专业实践环节6学分、科研训练48学分、临床医学课程80学分、临床见习48学分、临床实习48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第一阶段课程(第1-3学年),共179学分1. 通识教育 37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课 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 1 个学分;第 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学期为任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乡医方向)建设方案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组长:牟兆新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副组长:
陈树君专业建设小组成员:
闫金辉、芮炳锋、陈佩祥、张振华、李胜利、张秀芬、徐芳、徐智广、王永新、张丽萍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据有关材料报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每年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1000 多万人,而农村每年却又有 1305万人因生病而致贫。
面对农村卫生事业的严峻现实,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意识到,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滞后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为此,中央决定,把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重要一环来抓。
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推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已成为国家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最重要举措,近几年,国家投入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资金逐年迅速增加,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有了显著改观,使农民感受到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带来的实惠。
但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中起关键作用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所医生的素质和能力却不容乐
1 / 3
观。
我们对沧州市所辖 169 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结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对全国的抽查结果都表明乡镇卫生院医生总体状况是:
学历低、年龄高、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严重不足、医疗技术水平低。
截止 2010年 12 月,沧州市所辖 169 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医生3147 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 40 人(占 1. 3%),大专学历 586 人(占 18. 6%),中专学历 1998 人(占 63. 5%),还有 523 人(占 16. 6%)没有专业学历,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1989 人。
在农村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不足 0. 4%,远远低于 2009 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 1. 75 人的水平。
这表明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要实现《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9-2020 年)》中提出的 2019 年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 1. 88 人和 2020 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 2. 10 人的目标,增加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执业(助理)医师将成为关键。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9]4 号) 指出: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为农村培养、培训卫生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最新资料推荐------------------------------------------------------ 我校...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