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弗逊悬架设计

合集下载

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设计定稿版

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设计定稿版

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设计定稿版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是汽车悬挂系统中常见的两种设计。

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稳定性、悬挂平稳度和乘坐舒适度,同时还要保持车辆的操控性能。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前麦弗逊悬架是一种独立悬挂系统,通常用于前置发动机的前驱车辆。

它包括一个上部连接车身和一个下部连接车轮的麦弗逊支撑臂。

该设计的主要特点是简单、轻量化和可靠性较高。

前麦弗逊悬架可以实现良好的冲击吸收和悬挂平稳性,同时也可以提供较高的操控稳定性。

这种悬挂系统在小型和中型乘用车中广泛应用。

前麦弗逊悬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根垂直的摆臂将车轮与车身连接起来。

车轮在悬挂系统中上下运动时,摆臂会根据路面的不平性自由摆动,从而实现对车轮的支撑和冲击吸收。

这种摆臂的设计可以减小悬挂系统的质量和复杂性,提供较高的悬挂效果。

另外,前麦弗逊悬架还可以通过调整几何参数来改变车辆的悬挂刚度和驾驶性能。

后多连杆悬架是一种独立悬挂系统,通常用于后置发动机的后驱车辆。

它包括多个连接车身和车轮的连杆,其中一个中央连杆和两个侧连杆形成一个三角形。

这种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较高的悬挂平稳性、提供较大的悬挂行程和增加车架刚度。

后多连杆悬架一般应用于高性能和豪华车型中。

后多连杆悬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杆系统将车轮与车身连接起来。

在悬挂系统中,车轮的上下运动会被连杆系统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

这种设计可以提供较高的悬挂平稳性和操控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小车身的侧倾和俯仰。

此外,后多连杆悬架还可以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角度来改变车辆的悬挂刚度和驾驶性能。

综上所述,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是汽车悬挂系统中常见的两种设计。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但都具有提供稳定性、悬挂平稳度和乘坐舒适度的重要作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悬挂系统的设计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的汽车悬挂系统可能会结合更多的电子控制和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悬挂性能和操控性能。

典型麦弗逊式前悬架结构以及双叉式后悬架结构

典型麦弗逊式前悬架结构以及双叉式后悬架结构

下图为典型麦弗逊式前悬架结构以及双叉式后悬架结构双叉臂式悬架通常采用上下不等长叉臂(上短下长),让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能自动改变外倾角并减小轮距变化、减小轮胎磨损,并且能自适应路面,轮胎接地面积大,贴地性好。

上下控制臂能分担横向力,令车身在过弯时更加平稳。

能承受住越野时崎岖路面对底盘的强大冲击但更占用空间,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合经济型小车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拥有出色的侧向支撑、精确的车轮方向控制,但由于使用上下控制臂结构,过于稳定的特性却使车轮的响应速度较其他形式悬架要缓慢,上下控制臂的结构也导致这种悬架的横向安装空间大。

上叉臂式悬架常出现在车身宽大的豪华轿车、全尺寸SUV、皮卡甚至超级跑车,如凯迪拉克赛威SLS、雪铁龙C6、奥迪Q7、大众途锐,甚至国产中兴威虎皮卡,以及兰博基尼盖拉多、玛莎拉蒂3000GT等注重操控性能的跑车。

在这个言必谈操控、论必说运动的年代里,几乎所有汽车品牌多在大力的宣传自己产品优秀的操控性能,从欧系的宝马、奥迪、萨伯到日系的讴歌、英菲尼迪等高端品牌无不在极力宣传自己良好的操控性和运动性,就连一向以舒适性能为取向的奔驰、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等高端品牌也在新近的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的运动取向。

从以福克斯为代表的紧凑型轿车到以迈腾为代表的中级车到以宝马5系Li为代表的高档车无不标榜自己的运动性能。

那么他们是否如宣传所说这么优秀,此次汽车探索就为大家解读影响汽车运动性能的汽车底盘的核心——悬挂系统,并分析不同悬挂对汽车操控性及舒适性的影响。

『悬挂在汽车底盘安放位置的示意图』●悬挂的概念和分类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悬挂:悬挂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典型的汽车悬挂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

悬架_麦弗逊式_设计

悬架_麦弗逊式_设计

摘 要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轮胎)弹性地连接起来。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本文主要讲的是爱丽舍轿车前悬架设计,重点从爱丽舍轿车前悬架的选型、减振器的计算及选型、弹性元件形式的选择计算及选型和横向稳定杆的设计计算。

首先,我把形式不同的悬架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然后定下爱丽舍轿车前悬架的形式—麦弗逊式悬架。

然后围绕麦弗逊式悬架的部件进行设计。

先是弹簧的设计计算,再是减振器的计算选型,最后是横向稳定杆的计算。

关键词:悬架,麦弗逊式,设计目录1 绪论 (2)1.1 悬架重要性 (2)2 已知参数 (3)3 悬架的结构分析及选型 (3)3.1 悬架的分类 (3)4 辅助元件选择 (6)5 悬架挠度f 的计算 (7)6 弹性元件的设计 (8)7 导向机构设计 (10)7.1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 .............................1.07.2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10)8 减振器的结构类型与主要参数的选择 ..119 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12)9.1 横向稳定杆作用 (16)10 悬架的结构元件 (17)10.1 控制臂与推力杆 (18)11 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1 绪论1.1 悬架重要性现代汽车除了保证其基本性能,即行驶性、转向性和制动性等之外,目前正致力于提高安全性与舒适性,向高附加价值、高性能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对此,尤其作为提高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的轿车悬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

舒适性是汽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

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轮胎)弹性地连接起来。

轿车前麦弗逊悬架毕业设计

轿车前麦弗逊悬架毕业设计

毕业披廿(论文)奇瑞轿车前麦弗逊悬架设廿可修编・X 11Abstract21绪论31.1课题背景和意义 (3)1.2悬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4)1.3悬架的发展體势 (5)1.4课题主要容和研究目的 (5)2悬架结构方案分林62.1悬架总成分析 (6)2.2独立悬架优缺点分析 (6)2.3独立悬架特点与分类 (7)2.3.1双横臂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7)2.3.2单横臂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7)2.3.3单斜臂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9)2.3.4麦弗逊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10)3麦弗遜戏数立悬架atm3.1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设计ffliS 113.3麦弗逊悬架的结构分林 (12)3.4悬架的耶性特性设计 (13)3.5悬架挠度£的设计 (13)3.5.1悬架静挠度£的设计 (13)3.5.2悬架动挠度办设计 (14)3.6悬架呷性元件设计 (14)3.6.1螺旋耶簧分林 (14)3.6.2螺旋耶簧地质料及许用应力选取 (15)3.6.3弹簧参数的计算选择 (15)3.6.4计算空载M度 (16)3.6.5计算满载M度 (16)3.6.6按照満载运算弹簧拥丝的直径 (16)3.6.7螺旋耶簧校核 (17)3.6.8 小结 (17)3.7导向机构设计 (18)3.7.1导向机构地设计要求 (18)3.7.2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19)3.7.3导向机构的受力分林 (22)3.7.4横臂轴线安81方法地选取 (22)3.7.5横瞿臂参数对车轮定位参数地改变 (23)3.7.6导向机构建模 (24)3.8减振器的设计 (24)3.8.1城振器的简单分类 (24)3.8.2双向筒贰液力械振器工作原理 (25)3.8.3相对阻力系数屮 (25)3.8.4城振器阻尼系数6地确定 (26)3.8.5城振器工作缸直径D地确定 (26)3.8.6 小结 (27)3.9横向稳定器 (28)3.10悬架結构元件 (29)4甫轮定位参数304.1主舗后頓角 (30)4.2主细蹶角 (31)4.3前轮外倾角 (33)4.4前轮前束 (34)结東培35辞36参考文It 37ft要悬架为当今汽车组成必不可少得一部分,他完成让车身与轮胎有效的術接地作用。

麦弗逊悬架计算说明书

麦弗逊悬架计算说明书

悬架系统计算说明书1.整车有关参数1.1 轴距:L=2610mm1.2 轮距:前轮B1=1530mm后轮B2=1510mm1.3 轴荷(kg)1.4 前后轮空满载轮心坐标(Z向)1.4 前、后悬架的非簧载质量(kg):G u1=108kg G u2=92kg1.5 悬架单边簧载质量(kg)悬架单边簧载质量计算结果如下:=(795-108)/2=343.5kg 前悬架:空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01=(872-108)/2=382kg半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 M03满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02=(891-108)/2=391.5kg=(625-92)/2=266.5kg 后悬架:空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1半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773-92)/2=340.5kg3满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2=(904-92)/2=406kg2、前悬架布置前悬架布置图见图1图1 T21前悬架布置简图3、前悬架设计计算3.1 前悬架定位参数:3.2 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带稳定杆,单横臂,螺旋弹簧,双向双作用筒式减震器。

(1) 空满载时缓冲块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空载时,缓冲块起作用,不受力 满载时,缓冲块压缩量为13.8mm ,(由DMU 模拟得知,DMU 数据引自T21 M2数据)。

根据缓冲块的特性曲线,当缓冲块压缩13.8mm 时,所受的力为:125N (2) 悬架刚度计算螺旋弹簧行程杠杆比:1.06悬架刚度为K 1= ((391.5-343.5)*9.8-125/1.06)/(5-(-15))= 17.62N/mm(3)前螺旋弹簧①截锥螺旋弹簧②螺旋弹簧行程杠杆比:1.06③刚度C1=K1*(1.06)2*0.9=17.62*(1.06)2*0.9=17.81N/mm(4)静挠度和空满载偏频计算空载时挠度 f 1= N 1/K 1=( M 01*9.8)/K 1=(343.5*9.8)/17.81=18.9cm 静挠度 f 01= f 1 +(5-(-15))/10=20.9 偏频n:空载为 Hz f n 15.19.18/5/511===满载为 Hz f n 09.19.20/5/50101===结论:前悬架偏频在1.00~1.45Hz 之间,满足设计要求。

麦弗逊式悬架课程设计

麦弗逊式悬架课程设计

麦弗逊式悬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麦弗逊式悬架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麦弗逊式悬架在汽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3. 学生能够了解麦弗逊式悬架与其他类型悬架的区别。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麦弗逊式悬架在实际汽车中的运行情况;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模拟麦弗逊式悬架的组装与调试过程;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麦弗逊式悬架的简单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汽车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对汽车工程领域的兴趣;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麦弗逊式悬架的学习与操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学生能够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了解汽车悬架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汽车工程基础知识,对汽车结构有一定了解,对实践操作具有较高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汽车工程领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麦弗逊式悬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悬架系统概述:介绍悬架系统的基本功能、分类及作用;- 麦弗逊式悬架结构:讲解麦弗逊式悬架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工作原理:阐述麦弗逊式悬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2. 麦弗逊式悬架的应用与优势- 应用范围:介绍麦弗逊式悬架在各类汽车中的应用情况;- 优势分析:分析麦弗逊式悬架相较于其他类型悬架的优势,如轻量化、成本低、维护方便等。

3. 麦弗逊式悬架的组装与调试- 组装过程:详细讲解麦弗逊式悬架的组装步骤,包括零部件的安装、调整及固定;- 调试方法:介绍麦弗逊式悬架调试的方法和技巧,确保悬架系统的性能稳定;- 故障排查:分析常见故障现象,教授相应的排查和解决方法。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引言在汽车制造业中,悬架系统是车辆性能和乘坐舒适度的关键组成部分。

悬架系统负责将车身与地面分离,平稳地吸收和减震地面颠簸,保持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两种常见的独立悬架设计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它们在悬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独立悬架进行比较和分析。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一种常见的前悬挂系统设计,它由麦弗逊弹簧和减震器组成。

麦弗逊弹簧位于车辆的减震器塔座和车轮之间,并通过上下控制臂与车身连接。

这种悬架设计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弹簧和减震器共同作用来吸收和减少地面震动,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优点之一是它在悬挂系统中占用空间较小。

这使得汽车制造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车辆内部空间,提供更舒适和宽敞的驾乘体验。

此外,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各种路面条件和驾驶需求。

然而,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麦弗逊弹簧和减震器对车辆的大部分负荷承载,因此在高速行驶和激烈驾驶时,会出现悬挂系统的变形和失效。

此外,在一些高性能车型中,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刚度和反应速度可能无法满足高速驾驶的要求。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是一种多用途的悬挂系统设计,广泛应用于高级乘用车和跑车。

它由上下双臂组成,上下双臂通过球接头连接,并固定在车身和车轮之间。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通过上下双臂的协调运动,使车轮能够独立地上升和下降,吸收和减震地面颠簸。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其卓越的悬挂性能和操控性能。

由于上下双臂的设计,车轮的运动更加自由和稳定。

这使得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能够提供更好的悬挂和转向响应,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还能够通过调节上下双臂的角度和长度,以适应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路面条件。

然而,与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相比,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占用的空间也较大。

前麦弗逊独立悬架毕业设计(机械cad图纸)[管理资料]

前麦弗逊独立悬架毕业设计(机械cad图纸)[管理资料]

摘要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汽车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为了迅速衰减不必要的振动,悬架中还必须包括阻尼元件,即减振器。

此外,悬架中确保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所有力和力矩可靠传递并决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位移特性的连接装置统称为导向机构。

此次设计是对哈飞路宝7110前独立悬架设计,毕业设计要求根据夏利某改型车的改。

总体方案要求,对其前悬架进行设计计算。

为了阐述悬架的设计过程,说明书分别从设计计算、仿真分析、优化设计等方面对夏利用麦式悬架的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

说明书首先阐述了悬架中关键零部件如:螺旋弹簧、横向稳定杆、减振器等的设计、选型和校核关键词:麦弗逊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减震器;弹簧;横向稳定器ABSTRACTSuspension is the modern car on the important assembly, which has one of the main function is to transfer function in the wheels and frame (or body) all between the force and moment, and ease when rough road surface cars driving by the impact of attenuation arising from the vibration of the bearing system, to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the car. So must the wheel and frame or body to provide flexible connection between, rely on the elastic element to deliver the wheel or axle and frame or between vertical load of the body, and depend on the deformation to absorb energ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buffer.This design is to LuBao hafei before 7110 independent suspension design, the graduation design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a car to retrofit of the entran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轿车前悬架设计姓名:学院:指导老师:学号:目录一、设计任务1.1整车性能参数1.2具体设计任务二、悬架的结构形式分析2.1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有2.2悬架分类2.1.1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2.1.2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2.1.3独立悬架的分类2.1.4捷达轿车前悬架的选择三、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f3.1悬架的静挠度cf3.2悬架的动挠度d3.3悬架的弹性特性3.4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四、弹性元件的设计4.1弹簧参数的计算选择4.2空载时的刚度4.3满载时计算刚度4.4螺旋弹簧的选择及校核五、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5.1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要求5.2对后轮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要求5.3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5.3.1侧倾中心5.3.2侧倾轴线5.3.3纵倾中心5.3.4抗制动纵倾性(抗制动前俯角)5.4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5.4.1导向机构受力分析六、减振器6.1分类6.2相对阻尼系数6.3减振器阻尼系数δ的确定6.3.1减振器阻尼系数s cm ψδ2=6.3.2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减振器如图6.3.2.1所示,按照如图安装时,其阻尼系数δ6.3.3阻尼系数δ的确定6.4最大卸荷力o F 的确定6.4.1卸荷速度x ν的确定6.4.2最大卸荷力o F 的确定6.5筒式减振器工作缸直径D 的确定七、悬架结构元件7.1三角形下控制臂长度GB=362mm7.2减振器长度7.3螺旋弹簧的长度,自由高度0H八、悬架结构元件的尺寸8.1三角形下控制臂8.2减振器8.3固定架九、悬架装配图十、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1.1整车性能参数:驱动形式 4×2 前轮最大爬坡度 35%轴距 2471mm 制动距离(初速30km/h)5.6m轮距前/后 1429/1422mm 最小转向直径 11m 整备质量 1060kg 最大功率/转速 74/5800kw/rpm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 60% 最大转矩/转速 150/4000N·m/rpm最高车速 180km/h 轮胎型号 185/60 R14 T手动挡5挡1.2具体设计任务(1)查阅汽车悬架的相关资料,确定捷达轿车前悬架的结构尺寸参数(2)确定车辆的纵倾中心,计算悬架摆臂的定位角,对导向机构进行受力分析。

(3)设计减振弹簧,选定减振器。

(4)根据设计参数对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与强度计算。

(5)绘制所有零件图、二维装配图、三维装配图。

(6)完成8千字的设计说明书。

二、悬架的结构形式分析2.1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有:(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的能力。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2.2悬架分类悬架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图2.2.12.1.1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1)非独立悬架结构特点: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非独立悬架与整体式驱动桥连用。

(2)非独立悬架主要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3)非独立悬架主要缺点:①由于整车布置上的限制,钢板弹簧不可能有足够的长度(特别是前悬架),使之刚度较大,所以汽车平顺性较差;②簧下质量大;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左、右车轮相互影响,并使车轴(桥)和车身倾斜;③当两侧车轮不同步跳动时,车轮会左、右摇摆,是前轮容易产生摆振;④前轮跳动时,悬架易于转向传动机构产生运动干涉;⑤当汽车直线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段上时,由于左右两侧车轮反向跳动或只有一侧车轮跳动时,不仅车轮外倾角有变化,还会产生不利的轴转向特性;⑥汽车转弯行驶时,离心力也会产生不利的轴转向特性;(4)应用场合:非独立悬架主要应用在总质量大些的商用车前、后悬架以及某些乘用车的后悬架上。

2.1.2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1)独立悬架结构特点: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独立悬架与断开式驱动桥连用。

(2)独立悬架主要优点:①簧下质量小;②悬架占用空间小;③弹性元件只承受垂直力,所以可以用刚度小的弹簧,使车身振动频率降低,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④由于采用了断开式车轴,所以能降低发动机的位置高度,使整车的质心高度下降,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⑤左、右车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可以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同时在起伏的路面上也能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力;(3)独立悬架主要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维修困难。

(4)应用场合:独立悬架主要应用与乘用车和部分总质量不大的商用车上。

2.1.3独立悬架的分类独立悬架的分类: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单臂式独立悬架、双纵臂式独立悬架、单斜臂式独立悬架、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扭转梁随动臂式独立悬架等2.1.4捷达轿车前悬架的选择查汽车之家资料得到,捷达轿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图2.1.4.1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三、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3.1悬架的静挠度c f悬架的静挠度c f :是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W F 与此时悬架刚度c 之比,即c f =W F /c 。

π2//m c n = (3.1-1) 式中,c 为前、后悬架的刚度(N/cm );m 为前、后悬架的簧上质量(kg )。

此处采用弹性特性为线性变化的悬架,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可用下式表示c mg f c /= (3.1-2)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2/981s cm g =将c mg f c /=代入(3.1-1)得到:c f n /5= (3.1-3)设计时取前悬架的偏频n=1.1Hz由公式(3.1-3)得:mm n f c 2061.1/25/2522≈≈=3.2悬架的动挠度d f悬架的动挠度d f :是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

对乘用车,d f 取7~9mm ,此处mm f d 80=3.3悬架的弹性特性悬架受到的垂直外力F 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中心相对于车身位移f (即悬架的变形)的关系曲线,称为悬架的弹性特性。

其切线的斜率是悬架的刚度。

悬架的弹性特性有线性弹性和非线性弹性特性两种。

当悬架变形f 与所受垂直外力F 之间成固定的比例变化时,弹性特性为一直线,称为线性弹性特性,此时悬架刚度为常数。

当悬架变形f 与所受垂直外力F 之间不成固定的比例变化时,弹性特性如图3.3.1所示。

此时,悬架刚度是变化的,其特点是在满载位置(图中点8)附近,刚度小且曲线变化平缓,因而平顺性良好;距载荷较远的两端,曲线变陡,刚度增大。

这样,可在有限的动挠度d f 范围内,得到比线性悬架更多的动容量。

悬架的动容量系指悬架从静载荷的位置起,变形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为止消耗的功。

悬架的动容量越大,对缓冲块击穿的可能性越小。

对于空载与满载时簧上质量变化大的货车和客车,为了减少振动频率和车身高度的变化,应当选用刚度可变的非线性悬架。

乘用车簧上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变化不大,但为了减少车轴对车架的撞击,减少转弯行驶时的倾斜与制动时的前俯角和加速时的后仰角,应当采用刚度可变的非线性悬架。

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弹性特性可视为线性的,而带有副簧的钢板弹簧、空气弹簧、油气弹簧等,均为刚度可变的非线性弹性特性悬架。

此处设计采用线性弹簧3.4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悬架侧倾角刚度系指簧上质量产生单位侧倾角时,悬架给车身的弹性恢复力矩。

它对簧上质量的侧倾角有影响。

侧倾角过大过小都不好。

乘坐侧倾角刚度过小而侧倾角过大的汽车,乘员缺乏舒适感和安全感。

侧倾刚度过大而侧倾角过小的汽车又缺乏汽车发生侧翻的感觉,同时使轮胎侧偏角增大。

如果发生在后轮,会使汽车增加过多转向的可能。

要求在侧向惯性力等于0.4倍车重时,乘用车车身侧倾角在︒︒4~5.2,货车车身侧倾角不超过︒︒7~6。

此外,还要求汽车转弯行驶时,在0.4g 的侧向加速度作用下,前、后轮侧偏角之差21δδ-应当在︒︒3~1范围内。

而前、后悬架侧倾刚度的分配会影响前、后轮的侧偏角大小,从而影响转向特性,所以设计时还要考虑悬架侧倾刚度在前、后轴上的分配。

为满足汽车稍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要求,应使汽车前轴的轮胎侧偏角略大于后轴的轮胎侧偏角。

为此,应使前悬架具有的侧倾角刚度略大于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对乘用车,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的比值一般为6.2~4.1。

四、弹性元件的设计4.1弹簧参数的计算选择由《汽车设计》中公式(6-1)得:π2//m c n =式中,c 为前、后悬架的刚度(N/cm );m 为前、后悬架的簧上质量(kg )。

则m n c 224π= (4.1.1)4.2空载时的刚度估算可估计出前悬架的簧上质量为52kg ,已知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的60%即kg m m 636%601060%6001=⨯=⨯=则汽车前悬架单侧的簧上质量11m 为:kg m 2922)52636(11=÷-=由3.1得偏频n=1.1Hz 则:cm N m n c /38.1393429214.31.1442222≈⨯⨯⨯==π4.3满载时计算刚度由《汽车设计》中公式n n m m a α++=650式中,n 为包括驾驶员在内的载客数;α为行李数查《汽车设计》取n=5查《汽车设计》表1-5行李系数α取10kg n n m m a 14355105651060650=⨯+⨯+=++=α则满载时汽车前悬架的载荷kg m m a 861%601435%601=⨯=⨯=簧下质量仍为52kg ,则单侧簧上质量kg m m 5.4042)52861(2)52(111=÷-=÷-= 则cm N m n c /93.193025.40414.31.1442222≈⨯⨯⨯==π4.4螺旋弹簧的选择及校核4.4.1按满载计算弹簧钢丝直径d (选择材料MnA si 260)(1)由《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公式(5-17)得:弹性变形f :Gd n PC Gd n PD f 343288==其中:P-弹簧所受载荷 2D -弹簧中径 n-压缩弹簧的有效圈数 G-剪切弹性模数,一般取24/108mm N ⨯ C-弹簧指数(2)由《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公式(5-18)得:23288d PC k d PD k ππτ== 其中k 为曲度系数:CC C k 615.04414+--= (3)查《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5-6取有效圈数n=5查《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取弹簧指数C=10(4)螺旋弹簧直径d 的确定 由上知CC C k 615.04414+--=即: 14.110615.0410********.04414≈+-⨯-⨯=+--=C C C k 查《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得[]2/800mm N =τ 且由上得单侧悬架所受的载荷N g m P 9.421828.986121=⨯==又28d PC kπτ= 则πτPCkd 8=取[]2/800mm N =τ,则 []mm PCkd 1280014.314.1109.421888≈⨯⨯⨯⨯=≥τπ 查《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5-5取中径2D =200mm 则mm C D d 20102002===满足要求(5)螺旋弹簧变形f由4.1.1-(1)得:弹性变形f :Gdn PC Gd n PD f 343288== 即:mm Gd n PC Gd n PD f 76.168201088109.4218888433432≈⨯⨯⨯⨯⨯=== 弹簧自由高度0H ,取支撑圈圈数5.12=n 时,d tn H +=0弹簧节距t ,一般t 取mm D 100~605.0~3.02=,取t=80mm则f mm d tn H >=+⨯=+=420205800满足要求综上所述,选择材料MnA si 260,直径d=20mm ,中径2D =200mm ,有效圈数n=5的螺旋弹簧五、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5.1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要求:(1)悬架上载荷变化时,保证轮距变化不超过mm 4±,轮距变化大会引起轮胎早期磨损;(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要有合理的变化特性,车轮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3)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