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动物疫病免疫程序

合集下载

常见动物疫病免疫程序

常见动物疫病免疫程序
接种时机
选择适宜的接种时机,如春秋两季或动物出生后一定时间内 进行接种。
接种剂量
根据疫苗种类和动物体重确定适宜的接种剂量,避免剂量不 足或过量。
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和疫苗效果
观察反应
在接种后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如出 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免疫效果评估
定期对动物进行抗体检测,了解免疫
contents
目录
• 常见动物疫病概述 • 常见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 • 动物疫病免疫的注意事项 • 动物疫病免疫的挑战与对策 • 动物疫病免疫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动物疫病概述
动物疫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动物疫病是指由病毒、细菌、衣 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休、螺 旋体、真菌和原虫等微生物和寄 生虫所致,人畜共患的疾病。
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免疫程序
根据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和动物 的免疫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免 疫程序,包括接种时间、接种次
数、接种剂量等。
免疫监测
定期对动物进行免疫监测,了解 免疫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免疫
问题。
免疫记录
建立免疫记录,包括接种时间、 疫苗种类、接种剂量等,以便于
跟踪和管理。
注意免疫接种的时机和剂量
疫苗接种成本较高的问题
疫苗采购成本高
01
部分进口疫苗采购成本较高,导致疫苗接种成本增加。
疫苗运输和储存成本高
02
部分疫苗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和运输,增加了
成本。
人工成本高
03
动物疫病免疫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包括疫苗的发放、注射等环
节,人工成本较高。
疫苗接种效果不佳的问题
疫苗质量不稳定
部分疫苗质量不稳定,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建立完善的疫苗库存管理制度 ,确保疫苗质量和数量。

强制免疫动物疫病主要症状和免疫程序

强制免疫动物疫病主要症状和免疫程序
显症 状 , 快 死亡 。 很
() 2 急性型
①体 温升高达 4 .℃~ 2 呈稽 留热 , 疫灭 活疫苗五免 ,开产后 根据免 疫抗体 检测情况加 强免 0 5 4 %,
精神沉郁 , 食欲锐减 , 怕冷嗜睡 ; ②脓性 眼结膜 炎 , 眼分泌 疫 ; ②集中免疫 : 散养户春秋免疫两次 , 对未免鸡每月定期
三 、 致病 性禽 流感 高
免 ,0日龄二免 ; 6 种猪 2 0日龄初免 ,0日龄二 免 , 6 以后每 隔 46 ~ 个月加强免疫 。 ②集 中免疫 : 散养户春秋免疫两次 ,
由 A型禽流行性感 冒病毒引起 的一种禽类( 家禽和野 对未免猪每月定期补免 , 新补栏猪及时免疫 。
禽 ) 染病 。多 表 现为 较严 重 的全 身性 、 血性 、 血 性 症 传 出 败
2 1 0 0 2. 8
总第 2 3期 4
精子减少或无精 , 母猪感染后 出现不孕 、 早产 、 胎死 、 木乃 点和红斑 , 指压不褪色 ; ⑤公猪包皮积有尿液 , 挤压时有恶 伊, 多数母猪无体征。
2 .免疫 疫 苗和 程序
臭液体排 出, 小猪有神经症状 。
() 3 慢性型
同商 品猪 ; 种母 猪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 ; 种公猪每 隔
46 ~ 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②集 中免疫 :散养户春秋免疫两 次, 对未免猪每月定期补免 , 新补栏猪及时免疫 。
2 .免疫 疫 苗和 程序
() 1免疫疫苗 ( ) 疫程序 2免
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 ①程序免疫 : 规模场商 品猪 2 0日龄初
苗 ( 5 1 e 株 +R 4 ) H N R5 e株 。
( ) 疫程序 2免
①程序免疫 : 雏鸡 7 1 ~4日龄初免 , 首 噜” 咯咯” 或“ 喘鸣音 ; ④嗉囊 内充满气体和液体 , 受挤压或

家兔防疫程序

家兔防疫程序

42传染病会对家兔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和控制家兔传染病最主要的措施是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家兔不同年龄阶段,注射疫苗及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方法都有所不同。

为保障兔群安全生产,促进养兔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根据经验及相关材料,介绍一下在预防家兔传染病中疫苗和药物的使用程序,供广大养兔从业者交流学习。

一、免疫接种免疫接种一般采取皮下注射等方法,皮下注射时选择皮肤游离性比较好的部位,如颈后部、颈背部等活动比较频繁的部位进行多点注射,利于疫苗的吸收利用,产生较高的免疫力。

为保障免疫效果切实可靠,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养兔场应该根据兔病的流行特点及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制定免疫程序。

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实践结果,常见免疫程序如下:1.仔、幼兔免疫程序。

25~28日龄,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30~35日龄,巴、波二联灭活苗2毫升,皮下注射;40~45日龄,兔瘟灭活苗1毫升,皮下注射;50~55日龄,魏氏梭菌病灭活苗2毫升,皮下注射;60~65日龄,兔瘟单联或含兔瘟联苗1毫升,皮下注射。

2.青、成年兔免疫程序。

防疫方法:一年2次或3次定期防疫,所有存栏青年、成年兔全部进行免疫注射;各疫苗注射间隔3~5天。

主要疾病: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病、波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等。

疫苗品种:单联、二联、三联等均可。

3.繁殖母兔。

兔瘟防疫,用兔瘟灭活苗加倍用量,有利于幼兔43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4.种公兔等。

按疫苗常量使用。

疫苗注射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1)选择国家正规厂家生产的标准疫苗。

(2)疫苗使用前应细看说明书及瓶签,检查疫苗有无破损、变质,严格按要求使用,疫苗用前应充分震荡使沉淀混合均匀。

(3)接种疫苗前必须检查家兔的健康状况,凡体温高、病兔、怀孕后期的母兔均暂不注射,病兔、孕兔在痊愈或生产后要及时补防。

(4)注射时要避开大的血管和神经,注射动作要迅速,消毒要严格,剂量要准确。

奶牛牧场重大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奶牛牧场重大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5 炭疽 芽孢杆 菌疫苗
疫 苗 为无 毒 炭 疽 芽 孢 苗 或炭 疽 第 二 号 芽 孢 苗 ,
二种疫苗都是灭活苗 ,接种后 l 4天产生免疫力 , 免 疫期为 1 年 。2 ~ 8 ℃下保 存 。由于 炭疽 的疫 源地 一旦 形成 难 以在短 期 内根 除 ,因此 对 炭疽 疫 区 内的易 感 动物 , 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详细阅读疫苗说 明 书, 按说 明 书接 种 。非 疫 区每 年 免疫 接 种 1 次, 疫 区 每年免疫接种 2 次。牧场根据各 自的地理位置和炭 疽病 以前流行 情 况 , 采取 1 — 2次 的疫 苗接种 。
在操作过程中皮肤划破 , 要用碘酊消毒。⑥疫苗接种 用 的 注射器 , 用后都 要 进行高压 灭菌 , 以备 下次使 。
4 传 染性鼻气 管炎疫苗
此疫 苗 为灭 活 的标 记 疫 苗 。此 标 记 灭 活疫 苗 可 产生 主 动免 疫 ,以此 降低 I B R临床 表 现 的强度 和 疾
卫 生 防 疫 韧
奶 牛 牧 场 重 大 疫 病 的 免 疫 接 种 程 序
张传 良 ( 黑龙江省饶河县饶 河镇 - ¥ 4 t 兽 医综合服务站 黑龙 江饶河 1 5 5 7 0 0 ) 1 口蹄 疫 疫 苗
口蹄 疫 O型 、 亚洲 I 型 二 联 灭 活疫 苗 , A型 灭 活 苗。 免 疫期 为 6个 月 。 2 ~ 8  ̄ C 冷藏 , 不得冻 结 。 必 须 在 接 种疫 苗 的 当天领 出 。使用 时 摇匀 , 牛 只全 部肌 肉注 射 。4 ~ 6月 龄后 备牛必 须 臀部 肌 肉注射 。6月龄 以上 的牛 必须 颈部 肌 肉注 射 。4 ~ 6月 龄 ( 包 括 6月 龄 ) 的
照射 。如果 疫 苗接 种后 不 能控制 梭 菌 的发生 , 采 集死

肉牛常规疾病免疫程序与使用疫苗种类以及注意事项分析

肉牛常规疾病免疫程序与使用疫苗种类以及注意事项分析

肉牛常规疾病免疫程序与使用疫苗种类以及注意事项分析作者:赵家勇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6期0?引言动物免疫接种是指使用疫苗或者菌苗等各种生物制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动物进行预防性接种,在可能发生疾病或在疫病发生早期实行紧急免疫接种以提高动物群体身体抵抗能力的一种疫病预防行为。

肉牛养殖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强化疫苗科学使用,是肉牛养殖场综合防疫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地区疫病流行趋势和肉牛养殖特点,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肉牛免疫程序,对有效控制肉牛疫病传入,净化牛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牛口蹄疫免疫1.1?疫苗种类目前在市场上推广应用较为广泛的牛口蹄疫疫苗主要是三价灭活疫苗,由于牛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一般选择灭活疫苗,不选择弱毒或活性疫苗。

口蹄疫三价疫苗对O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和亚洲I型口蹄疫均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1.2?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肉牛生长到35~45日龄后,就需要进行第1次牛口蹄疫疫苗免疫,选择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按照每头1?mL的剂量,臀部和颈部肌肉注射。

犊牛生长到70~80日龄后进行第2次牛口蹄疫疫苗强化免疫,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免疫注射,牛注射2?mL。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做好牛群抗体水平监测,结合监测结果进行定期免疫。

种公牛在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进行1次免疫,公牛按照每头4?mL的剂量,臀部或颈部肌肉注射[1]。

1.3?注意事项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为乳白色略带黏性的乳液性疫苗,在免疫注射14?d后牛群既可以产生抗体,有效期在4~6个月。

在使用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对牛群进行免疫接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疫苗保存工作,一般情况下,该种疫苗适合保存在2~8度阴暗条件下,禁止冷冻,禁止高温直射。

牛口蹄疫灭活疫苗仅用于健康牛免疫接种,对于患病牛身体素质较差的牛群,禁止使用。

疫苗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科学操作,接种疫苗后,牛出现明显过敏反应后,要使用肾上腺激素进行脱敏抢救。

奶牛口蹄疫以及布鲁氏菌病免疫程序。

奶牛口蹄疫以及布鲁氏菌病免疫程序。

奶牛口蹄疫以及布鲁氏菌病免疫程序。

随着近几年牛奶不断爆发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度让国人失去对国内乳制品的信心,所以在近两年国家对牛奶质量安全防控能力不断的提升,对奶牛疫病防控的不断的加强,今天本人主要讲述口蹄疫以及布鲁氏菌病的免疫程序。

1 口蹄疫免疫程序在奶牛场的免疫程序中,口蹄疫的免疫是最重要的。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口蹄疫是世界性的疾病,1967年英国口蹄疫大暴发导致40万头病牛被宰杀。

在口蹄疫发生之初,有很多养殖户不理解,我们辛辛苦苦养殖的牛,为什么患了口蹄疫后,一夜之间就要给屠杀深埋呢?这还要从口蹄疫的传染性说起。

口蹄疫病毒传染力极强,1克病牛水泡皮稀释1000万倍仍可以使健康牛发病。

虽然不会使染病奶牛大量死亡,但会使奶牛膘情下降,泌乳减少或停止,种畜使用价值降低,孕畜流产等。

由于口蹄疫传播快,防治难,补救措施少,暴发后只能扑杀焚毁。

因此,我国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连续几年将口蹄疫列入必须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下面,我们来看看奶牛场口蹄疫免疫接种程序:90日龄奶牛进行初免,免疫剂量是成年牛的一半;因为目前的口蹄疫疫苗只能诱发短期免疫,所以在初免后,间隔1个月的时间,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从第二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到6个月的时间免疫一次。

成年奶牛,可以在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或者每隔4到6个月免疫一次。

对于肉牛养殖来说,口蹄疫的预防同样非常重要,肉牛场口蹄疫的免疫程序与奶牛场的免疫程序基本相同,90日龄肉牛进行初免,免疫剂量是成年牛的一半;初免后,间隔1个月的时间,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从第二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到6个月的时间免疫一次。

接种的方法和接种的注意事项和奶牛免疫基本是一样的,我们就不再重复了。

2 布鲁氏菌病免疫程序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叫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猪配套免疫程序注:什么是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

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

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

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

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

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
1、牲畜口蹄疫
⑴养殖场和种畜免疫
仔猪、羔羊: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免疫剂量分别为成年猪(羊)的一半。

犊牛: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

免疫剂量为成年牛的一半。

所有新生家畜初免后,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
个月免疫一次。

⑵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有受威胁区域内的全部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强化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线30公里内的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最近一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畜可以不进行强化免疫。

各种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⑴商品猪
仔猪断奶后初免。

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一个月加强免疫1次。

⑵种母猪
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70日龄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

⑶种公猪
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70日龄以后每隔4~6月加强免疫一次。

⑷使用疫苗种类和免疫方法
使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使用方法按疫苗说明书规定进行免疫接种。

3、猪瘟
⑴规模养殖场免疫
商品猪: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种猪: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4~6介月免疫一次。

⑵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地区所有猪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⑶免疫方法:按说明书规定进行免疫接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散养禽免疫 春、秋两季用 H5N1 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 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6、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免疫 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或参考鸡的免疫程序,剂量根据体重进 行适当调整。 7、调运家禽免疫 对调出县境的种禽或其他非屠宰家禽,要 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禽流感强化免疫。 8、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要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易感家禽进行一次强化 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 30 公里范 围内所有县的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对发生或检出禽流感变异毒株地区及毗邻地区的家禽,用相 应禽流感变异毒株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山羊痘

2、免疫方法: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 按标签注明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5毫升/ 头份,不论羊只大小,每只0.5毫升。免疫期 为12月。
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主要症状: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 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 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 炎症,取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 免疫方法:皮下或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5.0ml;6 月龄以下羔羊,每只3.0ml。免疫期为12个月。
新城疫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新城疫1系苗(中等毒力苗)仅用于2个月以上的鸡, 不能用于雏鸡,以免引起发病死亡。 2、采用饮水免疫时: 为保证鸡群饮水疫苗的有效剂量,一般以3-4倍量为宜。 饮疫苗前将饮水器具清洗干净,饮水要清洁,不能直接 用自来水(因含有氯等消毒剂会杀死疫苗病毒,可以将 自来水晾晒6小时以后再使用),不能用金属容器,饮水 中最好添加适量脱脂奶粉作附着保护剂。饮水免疫前需 让鸡停水2-3小时,疫苗稀释后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时 间过长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如果供水不足,漏免较多, 或水量过多,饮水时间延长,影响疫苗质量时,次日用 相同方法重复饮水一次。
树立正确防疫意识

管理重于预防,预防重于治疗。

等成病了才想到预防,往往为时已晚!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1、种鸡、蛋鸡免疫 初免:雏鸡7日-14日龄,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 苗。 二免:初免后3~4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 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 7日-10日龄时,用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即可。
四、猪高致病性呼吸与繁殖综合征(蓝耳病)
1.活疫苗 (1)种猪群 每年免疫3 次,每次耳根后部肌肉注射 1头份/头。免疫期4个月。 (2)后备种猪群 配种前,肌肉注射1头份/头。 (3)仔猪 断奶前后免疫1次,肌肉注射1头份/头。 对蓝耳病阳性猪场,种猪群和保育结束前仔猪全群 普免1次;间隔4周,种猪群再次普免1次。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 初免:雏鸭或雏鹅14日-21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 苗进行免疫。 二免:间隔 3~ 4周,再用 H5N1 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 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 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 (1)肉鸭 7日-10 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 一次免疫即可。 (2)肉鹅 初免: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 苗进行初次免疫。 加强免疫:第一次免疫后 3~ 4 周,再用 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 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三、口蹄疫(俗称五号病) 1、规模化养殖家畜 (1)猪、羊 初免:28-35日龄仔猪或羔羊,免疫剂量分别是成年 猪、羊的一半; 二免: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加强免疫: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 (2)牛 初免:90日龄犊牛,免疫剂量是成年牛的一半。 二免: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加强免疫: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
图2:眼鼻分泌物增多、支 气管炎、腹泻、死亡率极高
图3:眼鼻排出大量分泌物
图4: 结膜炎-眼分泌物增多
图5:鼻腔分泌物增多-卡他 性,脓性
图6:有时口腔有溃疡
图7:有时口腔有坏死
图8:口腔有时会有干酪样分泌物
图9:嘴唇肿胀,上皮坏死
图10:嘴唇外围结节性病变
图11:腹泻
七、山羊痘

1、主要症状:典型羊痘。分前驱期、发痘期、结痂期。 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呼吸加快,结膜潮红肿 胀,流黏液脓性鼻汁。经1~4天后进入发痘期。痘疹 多见于无毛部或被毛稀少部位,如眼睑、嘴唇、鼻部、 腋下、尾根以公羊阴鞘、母羊阴唇等处,先呈红斑, 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形成水疱, 此时体温略有下降,再经2~3天后,由于白细胞集聚, 水疱变为脓疱,此时体温再度上升,一般持续2~3天。 在发痘过程中,如没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脓疱破溃 后逐渐干燥,形成痂皮,即为结痂期,痂皮脱落后痊 愈。
十、禽霍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二、防治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平时严格执行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以栋舍为 单位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鸡群发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 药物全群给药。磺胺类药物、红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喹乙醇均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剂量要足,疗程合理,当鸡只 死亡明显减少后,再继续投药2~3d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但长期使用抗 生素后,耐药增强,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尽可能以免疫预防为主。 免疫方法: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鸭、鹅等,种鸡(鸭)、蛋鸡开产蛋 前30天,肌肉注射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疫苗,免疫期6个月。 使用时应注意:病禽、体弱和使用抗生素后未超过5天者,不宜接种本疫 苗。疫苗稀释后放冷暗处,应在4小时内用完。在疫区接种前,应先做小 群试验,无重反应时,再扩大使用。接种时,应执行常规无菌操作。
二、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
1、肉鸡 初免:7日龄,新城疫弱毒苗(La Sota株)或新城 疫-支气管炎二联苗(H120)每只鸡滴鼻1—2滴。养 殖规模较大的,也可以采用饮水免疫,但饮水免疫 效果要比滴鼻稍差些。 二免: 60 日龄,用新城疫 I 系中等毒力活疫苗肌肉 注射。 2、种鸡 初免和二免参考肉鸡免疫程序,一年后,每12个月 后用新城疫 I 系中等毒力活疫苗肌肉注射加强免疫。
十二、免疫反应的处置
一、观察免疫接种后动物的反应 免疫接种后,在免疫反应时间内,要观察免疫动物的 饮食、精神状况等,并抽查检测体温,对有异常表现 的动物应予登记,严重时应及时救治。 二、处理动物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1、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采用抗休克、 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 救措施。常用肾上腺素抗休克、抗过敏、强心等。 2、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 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应采 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方法。 3、对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疗。
九、炭疽病




炭疽病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主要为食 草动物(牛、羊、马等)的传染病,猪也可以感染。人接触患炭疽 的动物后,可以受染而患病。人感染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其次 为肺炭疽和肠炭疽。可以继发炭疽杆菌菌血症及炭疽杆菌脑膜炎, 病死率较高。 夏季为高发期,牛、羊常突然倒地而死,口鼻眼等天然孔流铁锈 色液体。 动物感染炭疽后严禁解剖或放血,更不能屠宰食用。炭疽芽胞抵 抗力非常强,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20年以上,在皮毛中可 存活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芽胞可存活20~30年。 免疫方法:使用2号炭疽芽孢疫苗,山羊皮下注射0.2mL,绵羊、 牛、马、猪一律皮下注射1mL或皮内注射0.2mL。山羊免疫6个 月,其他动物免疫期12个月。
常见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望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韦洪才
内要提要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二、鸡新城疫(亚洲鸡瘟) 三、口蹄疫(五号病) 四、猪高致病性呼吸与繁殖综合征(蓝耳病) 五、猪瘟 六、小反刍兽疫 七、山羊痘 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九、炭疽病 十、禽霍乱 十一、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十二、免疫反应的处置 十三、提示
十一、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1、灭活疫苗保存温度一般为2-8℃,切忌冻结,冻结后的疫苗严 禁使用。温度过高会很快失效,影响免疫效果。 2、灭活疫苗使用前,应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摇匀,避免 分层导致分量不均。 3、接种时,应作局部消毒处理。 4、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消毒(焚烧、 深埋等)处理。 5、活疫苗(弱毒苗)保存温度一般为-15℃,即需冷冻保存。温 度过高会很快失效。 6、疫苗稀释液一般不需要冷藏,常温放置即可。 7、免疫用的针头、注射器等使用前后要用水煮沸5钟,接种活疫 苗(弱毒苗)时不能用酒精消毒器械、针头,酒精会杀死疫苗病 毒。 8、免疫过程中尽可能多换针头,以免相互传染。
全身皮肤出血,淤血, 指压不退色。 腹部四肢出血斑点 猪瘟部分症状
肾脏表面严重出血点,俗 称“麻雀蛋肾” 猪瘟(俗称烂肠瘟)包含 了全身淋巴结肿胀,这里 展示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 胀,还可见各肠管有出血。 猪瘟解剖病理变化
六、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PPR)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眼、鼻 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 PPR病毒感染绵羊和山羊可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 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 过空气传播。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百万富翁一周变乞丐 不是传说。 免疫方法:羊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毫升/头份,每只羊 颈部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36个月。新出生羔羊1月 龄后要补免。
五、猪瘟
1.种公猪 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弱毒苗各免疫1次。 2.种母猪 每年春、秋以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 1 次或在母 猪产前30天免疫接种1次。 3.仔猪 首免: 20 日龄猪瘟弱毒苗;或仔猪出生后未吮初乳 前用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 加强免疫:70日龄再肌肉注射猪瘟弱毒苗。 4.新引进猪应及时补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