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诗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

3.《诗经》全书共有305篇。

4.最早提出“XXX删诗说”的是XXX。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音乐。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

8.汉代“四家诗”指齐鲁XXX。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四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XXX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周南·关睢》。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农事诗。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XXX。

15.《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老子。

17.《庄子》今存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XXX。

19.《劝学》的作者是XXX。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1.《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22.《左传》是一部春秋时期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

23.正确答案为A,《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录了各个国家的语言和风俗惯。

24.正确答案为B,《春秋外传》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和事件。

25.正确答案为C,《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录了各个国家的语言和风俗惯。

26.正确答案为A,《国语》以记言为主,记录了各个国家的语言和风俗惯。

27.正确答案为D,《战国策》记录了先秦时期各个国家的谋略和言论。

28.正确答案为B,XXX是《战国策》的编订者。

29.正确答案为C,《九歌》共有11篇。

30.正确答案为A,《九章》共有9篇。

31.正确答案为B,XXX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天问》。

中西诗学文化比较期末

中西诗学文化比较期末

1《国故论衡》是()的代表作。

(1.0分)1.0分A、章士钊B、鲁迅C、章含之D、章太炎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以下不属于黎立武的作品是()。

(1.0分)1.0分A、《大学本旨》B、《大学发微》C、《大学》D、《中庸指归》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利玛窦把()带入了中国。

(1.0分)1.0分A、佛教B、伊斯兰教C、道家D、基督教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出自于()。

(1.0分)1.0分A、《哈姆雷特》B、《威尼斯商人》C、《李尔王》D、《罗密欧与朱丽叶》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罪与罚》的作者是()。

(1.0分)1.0分A、尼采B、陀思妥耶夫斯基C、奥古斯丁D、叔本华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周敦颐在()中张扬“文以载道”。

(1.0分)1.0分A、《说文解字》B、《文心雕龙》C、《通书·文辞》D、《论语》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诗学是()的附庸。

(1.0分)1.0分A、美学B、文学C、哲学D、理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1.0分)1.0分A、刘涓子B、张若虚C、俞伯牙D、宋玉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老子的代表作是()。

(1.0分)1.0分A、《道德经》B、《论语》C、《学记》D、《中庸》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美国最年轻的总统是()(1.0分)1.0分A、奥巴马B、林肯C、肯尼迪D、小布什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提出把“poetics”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概念。

(1.0分)1.0分A、苏格拉底B、柏拉图C、黑格尔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安:D 我的答案:D12以下属于“五经”的是()。

(1.0分)1.0分A、《诗经》B、《大学》C、《中庸》D、《论语》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3以下不属于“经”的同义词的是()。

(1.0分)1.0分A、“元”B、“一”C、“始”D、“纬”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4以下画家擅长画虾的是()(1.0分)1.0分A、李苦禅B、张大千C、徐悲鸿D、齐白石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5以下属于贝多芬的作品的是()。

中国文学史考试题附与答案

中国文学史考试题附与答案

中国文学史考试题附与答案一、单项挑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具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是( D )。

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 A)。

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 A )。

A.《尚书》B.《春秋》C.《左传》D.《国语》4.《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B )。

A.论辩体B.语录体C.对话体D.记事本末体5.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C )。

A.抒情散文B.描写散文C.史论散文D.时评散文6.东汉前期散文的特点是( C )。

A.情感浓郁,文气纵横B.引经据典C.崇实诚,通达深刻D.抨击时弊,愤世疾俗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B )。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 A)。

A.《天子游猎赋》B.《二京赋》C.《校猎赋》D.《羽猎赋》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

A.四言诗B.五言诗C.杂言诗D.楚辞体诗10.曹丕在七言诗进展上的贡献要紧体如今创作了( C)。

A.《同声歌》B.《七哀诗》C.《燕歌行》D.《善哉行》11.建安阶段的闻名女作家是( B)。

A.许穆老婆B.蔡琰D.薛涛12.第一具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A.曹植B.阮籍C.嵇康D.陶渊明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B.元康诗风C.元嘉诗风D.永明诗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B.不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降尽见真淳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16.下列诗句出自谢月兆诗的是( A )。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研究 试题及答案(四)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研究 试题及答案(四)

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研究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王充答案:B解析:孟子对解读诗歌的方法提出了两点主张:其一说,提出“以意逆志”说。

其二说,孟子从交友求教的角度提出了“知人论世”以解读诗歌的观点。

2.()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A.原始社会B.春秋战国时期C.汉代D.魏晋南北朝答案:D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3.()的《文赋》。

A.曹丕B.陆机C.挚虞D.刘勰答案:B解析: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

4.《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作者()。

B.杜甫C.皎然D.白居易答案:A解析:陈子昂的诗歌理论集中发表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里,陈子昂在文中提出了诗歌改革的一整套理论。

5.()提出了“辩体有一十九字”和“诗有七德”的理论。

A.陈子昂B.杜甫C.皎然D.白居易答案:C解析:皎然在诗学上的又一贡献是较早地提出了诗歌风格理论。

他在《诗式》卷一中提出了“辩体有一十九字”和“诗有七德”的理论。

所谓“体”与“德”,大致相近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风格”。

6.《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是()。

A.苏轼B.杜甫C.皎然D.欧阳修答案:D解析:欧阳修论诗的单篇有《梅圣俞诗集序》《书梅圣俞稿后》,专著有晚年成书的《六一诗话》--这是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的第一部诗话,开后世以诗话形式论诗的滥觞。

7.苏轼最推崇的诗人是()。

A.陶渊明B.柳宗元C.韦应物答案:A解析:苏轼最推崇的诗人是陶渊明,其次是柳宗元,复次是韦应物和韦应物。

8.宋末“四灵”诗人取法()。

A.西昆体B.江西体C.晚唐体D.宫体诗答案:C解析:宋末赵灵秀、翁灵舒、翁灵晖、徐灵渊等“四灵”诗人不满意西昆体和江西体诗歌,并力图纠正之。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题库带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题库带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题库带答案1.《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收集所持的说法是()。

[单选题] *A.采诗说B.作诗说C.删诗说(正确答案)D.献诗说答案解析:(1)采诗说:如班固《汉书》(汉代),“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duó]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2)献诗说:《国语∙周语上》(先秦)“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而后王斟酌焉。

”3)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汉代)“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2.下列作品属于《九章》的是()。

[单选题] *A.《涉江》(正确答案)B.《河伯》C.《山鬼》D.《招魂》答案解析:《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

3.“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

[单选题] *A.《周易》B.《吕氏春秋》D.《宋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4.《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是()。

[单选题]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正确答案)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答案解析:《墨子》文章的特点: 1)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2)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5.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是()。

[单选题] *A.咏物托志B.劝百讽一C.吊古伤今(正确答案)D.以美为讽答案解析:汉代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蔡邕《述行赋》之类,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

另一种以状物摹绘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张衡《二京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蔡邕《述行赋》借古讽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批评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集团。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选择进修课答案解析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选择进修课答案解析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选择进修课答案解析1、以下哪句话不是《毛氏大序》中的表达?()C、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2、【多选题】历代《诗》学争论的分歧或可简单总结为()A、小学训诂层面争论B、大学义理层面争论3、【判断题】柯小刚认为,《诗》中只有儿女情长。

()我的答案:×4、【判断题】柯小刚认为重建《诗》学首先要提的是大学层面的义理问题。

()我的答案:√5、【单选题】《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是()。

D、亚里士多德6、【单选题】王船山《诗广传》论《关雎》言()。

B、性无不通,情无不顺7、【单选题】李翱是()文学家,著有《复性书》。

A、唐代8、【判断题】柯小刚认为《诗经》所记载的内容同社会道德和国家政治没有关系。

()我的答案:×9、【单选题】柯小刚认为,清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

D、学术10、【单选题】柯小刚认为,宋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

C、教化11、【判断题】《诗》之为经奠定于孔子的编订和削删。

()我的答案:√12、【单选题】宋人疑经是认为《毛诗》的()还不够。

D、道德化13、【判断题】柯小刚反对认为读《诗经》不能增进道德的观点。

()我的答案:√14、【判断题】柯小刚认为,出版于1931年的《古史辨》是现代疑经的先驱。

()我的答案:√15、【单选题】柯小刚认为,现代学术崇奉的理性不过是()的奴隶。

D、激情16、【判断题】柯小刚认为,现代《诗》学是要用新道德、新政治、新文化替代《诗经》的教化内容。

()我的答案:√17、【判断题】柯小刚认为,现代《诗经》研究把诗经从先秦政治生活中剥离,是为了客观的看待历史。

()我的答案:×18、【单选题】古代的“文献”含义是文本与()。

B、师承19、【单选题】柯小刚认为,古人对正统的态度是()。

C、辨明延续正统20、【判断题】柯小刚认为,现代学者对古代正统只当作官方强制的意识形态来看。

()我的答案:√21、【判断题】柯小刚认为,现代人批判《毛诗》是为了反叛正统。

2019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期末考试及课后习题全部答案

2019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期末考试及课后习题全部答案

李白立足道家的超然独立的人生趣味,表现了他对()的热爱•A、•B、•C、•D、我的答案:D2《襄阳歌》写于李白居住在()的期间。

•A、•B、•C、•D、我的答案:C3道家的人一般都爱带()。

•A、•B、•C、•D、我的答案:B4李北海指的是•A、•B、•C、•D、我的答案:A5唐朝的诗可以对当朝的事情直接批评我的答案:√6折杨黄华都是雅俗同赏的曲子×能够充分表达李白愤世嫉俗的心理的诗作是•A、•B、•C、•D、我的答案:D2李白到了京城后,因为不习惯京城和宫中的约束,去了哪里•A、•B、•C、•D、我的答案:C3《将进酒》中的“陈王昔时宴平乐”的“陈王”指的是•A、•B、•C、•D、我的答案:B4“苍梧云”是什么之乡•A、•B、•C、•D、我的答案:A5李白不赞成叔齐伯夷的生活态度我的答案:√6李白傲岸独立的人格意志对世俗社会并没有冲撞力×李白对纵横家的品格的向往在哪里表现的最为清晰•A、•B、•C、•D、我的答案:C2杜甫在思想上是一个•A、•B、•C、•D、我的答案:B3在行为方式上,李白更崇拜的是•A、•B、•C、•D、我的答案:D4青丝指的是•A、•B、•C、•D、我的答案:A5在艺术上,李白极其复古我的答案:√6李白的诗歌以佛家为中心×天宝元年,由于谁的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召其进宫•A、•B、•C、•D、我的答案:C2后人用下面哪个词概括李白诗歌的风格•A、•B、•C、•D、我的答案:C3按照推算,李白大约出生于()年左右•A、•B、•C、•D、4李白24岁之前主要是在哪里•A、•B、•C、•D、我的答案:A5唐代盛世里面影响最大的诗人是李白我的答案:√6杜甫的家里非常穷1古人用什么来比喻监察官的威严•A、•B、•C、•D、我的答案:B2岑参从兵最开始是做了谁的掌书记•A、•B、•C、•D、我的答案:A3“人日”指的是古代正月前面七天的第几天•A、•B、•C、•D、我的答案:C4下面那首诗不是岑参写的•A、•B、•C、•D、我的答案:D5岑参在15岁的时候就上书皇上的事迹×6边塞诗在整体上带有一种浪漫的情怀我的答案:√1•B、•C、•D、我的答案:C2高适在()时仕途开始起步•A、•B、•C、•D、我的答案:A3盛唐诗人中官做的最大的是•A、•B、•C、•D、我的答案:D4唐代人最高的精神理想是?•A、•B、•C、•D、5崔颢不属于边塞诗人我的答案:√6高适一生都在写边塞诗×1开元中诗人,下面哪一个不与其他三个齐名?•A、•D、2被称为李东川的诗人是•A、•B、•C、•D、我的答案:C3王之涣《凉州词》的妙处在?•A、•B、•C、•D、4在安史之乱中,王昌龄被谁扣押了•A、•B、•C、•D、我的答案:D5王昌龄的身世非常的坎坷我的答案:√6王翰载入《全唐诗》的诗作有140首×我的答案:×1王昌龄被后人誉为•A、•B、•C、我的答案:B2在《河岳英灵集》里面排名第一的诗人是•A、•B、•C、•D、我的答案:A3进士科考试是由谁主持的•A、•B、•C、•D、我的答案:D4唐人特殊的仕途方式是•A、•B、•C、•D、我的答案:C5唐代人评价诗歌主要是看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象的本领6唐人的诗里面都有禅意×我的答案:×1与李白等人相比,王维的诗歌里多了一定的•A、•B、•C、•D、我的答案:D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的哪首诗•A、•B、•C、•D、我的答案:A3“返景入深林”的“返景”指的是•A、•B、•C、•D、我的答案:B4王维在《秋夜独坐》中提到,要想解决人老这个问题,只有进入到什么样的体悟里•A、•B、•C、•D、我的答案:C5“复值接舆醉”中的“接舆”本来是指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在楚国遇到的一个狂人我的答案:√6“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指的就是唐朝达官贵人×我的答案:×1支撑唐朝诗人力度和气派的核心在于诗人•A、•B、•C、•D、2名士文化传统在弘扬个性价值的同时也逐渐淡化了那个学派的社会意识•A、•B、•C、•D、我的答案:B3传统的中原名士排名靠前的是?•A、•B、•C、•D、4名士文化传统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一种独立意识•A、•B、•C、•D、我的答案:A5盛唐诗歌里除了一种自信外,还有一种自然的率真的生活情趣我的答案:√6唐代流行的边塞诗大多是为了表现功名只向马上取的一种报国心态×我的答案:×1705年,谁带人发动了政变•A、•B、•C、•D、我的答案:C玄宗采用什么制度管理军事•A、•B、•C、•D、我的答案:B3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的是•A、•B、•C、•D、我的答案:D4贞观的诗风和开元的诗风一样×我的答案:×5唐代盛世的到来,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我的答案:√1盛唐按照创作来讲,到什么时候结束的?•A、•B、•C、•D、2高棅把诗人分成了几等•A、•B、•C、•D、我的答案:C3中国古典诗学以什么为最突出者?•A、•B、•C、•D、4人们用什么来概括唐代独有的时代气质•A、•B、。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杜甫的祖父名为()A.杜牧B.杜审言C.杜如晦D.杜林2.唐代空前发达的经济与国力和空前高涨的文化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错误B.正确3.中国古典诗学历来以唐诗为最高峰,而其中又以什么最突出?()A.初唐诗B.中唐诗C.盛唐诗D.晚唐诗4.“子昂始高蹈”是谁说的?()A.杜牧B.杜甫C.韩愈D.刘希夷5.沈宋体中的“宋”指谁?()A.宋若昭B.宋若宪C.宋之问D.宋远志6.四杰中谁得善终?() A.卢照邻B.骆宾王C.杨炯D.王勃7.高棅编写的《唐诗品汇》将诗人分成了几等?()A.10B.9C.6D.38.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但是他却没有去参过军。

()A.错误B.正确9.《别薛华》是表达了王勃的激动心情,鼓励朋友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

()A.错误B.正确10.王维的诗篇多写的是什么?()A.边塞征战,国家动荡不安的感慨B.离别愁苦C.闺怨题材D.离尘绝世,物我合一的体悟,以及他在自然界中体悟出的禅意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与诗学》练习题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著作《》。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的批评中。

2、《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

4、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地,《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的精神状态。

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思无邪”说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4、(孟子的)“知人论世”说5、(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6、(庄子的)“得意忘言”说三、单项选择题1、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表现在以。

A.“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 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 D.“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2、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3、《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乐》是。

A.“尽善矣,未尽美也” B.“尽美矣,又尽善也”C.“尽美矣,未尽善也” D.“未尽善也,亦未尽美也”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可以兴、观、群、怨” C.“思无邪” D.“辞达而已矣”5、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 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6、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这里的“其人”应当是指。

A.古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7、孟子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养气”,当是指作家应该。

A.静心养气,达到“虚静”、“物化”的精神状态 B.通过修炼,培植自己的阳刚之气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精神品格8、《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四、问答题1、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1)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

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jiōng)》,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2)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观怨。

”(《论语·阳货》)。

兴指“感发意志”,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是“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作用。

群是指诗的团结作用。

怨是批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彬彬,文质并重。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

”形式的目的是体现内容,不必过于华丽。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并重。

2、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1)“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

“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2)“知人论世”。

出自《孟子·万章下》。

孟子的愿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

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讲两汉一、填空题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成”。

2、《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止乎”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4、《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足戒。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四曰,五曰雅,六曰颂。

”二、名词解释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2、(《毛诗大序》的)“讽谏”说3、(《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三、单项选择1、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进步的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

并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A.“疾虚妄”说 B.“发愤著书”说 C.“养气”说 D.“讽谏”说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精神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

A.“怨而怒” B.“主文而谲谏” 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这几句论述出自于。

A.《毛诗大序》 B.《报任安书》 C.《论衡·艺增》 D.《史记·屈原列传》四、问答题1、《毛诗序》的诗歌理论。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

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毛诗故训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指出诗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

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4)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

朱熹认为,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2、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一、填空题1、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同而异”。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2、《典论·论文》在论文体的不同特点时说,诗赋欲”3、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

“四科”具体指:奏议、、铭诔、。

“四科”实际上有八种文体,即:奏、议、书、论、铭、诔、、。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为主”的著名论断。

5、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

实际上最关系到文学(具有文学性质)的是和两种文体。

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和“赋而浏亮”。

6、《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7、刘勰在《体性》篇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直接体现作家的才能,也就是才、、、习的特点的。

8、钟嵘认为,“诗”是抒情文学,“观古今胜语,多非,皆由”(《诗品序》),他要改革“雕缋满眼”的不良诗风,崇尚清新自然。

钟嵘提出了以怨愤为重要内容的“”论,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干之以”,同时“润之以”,只有二者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9、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二曰,三曰赋。

”10、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论著是曹丕的《典论·论文》、钟嵘的《》、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

钟嵘的《》和刘勰《》,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二、名词解释1、(曹丕的)文体四科八体说2、(曹丕的)“文气”说3、(《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4、(《文心雕龙》的)“神思”说5、(《文心雕龙》的)“风骨”说6、(钟嵘的)“自然英旨”说(“直寻”说)三、单项选择1、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

A.钟嵘《诗品》 B.刘勰《文心雕龙》 C.陆机《文赋》 D.曹丕《典论·论文》2、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文赋》3、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势4、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A.曹丕和钟嵘 B.陆机和刘勰 C.曹丕和陆机 D.钟嵘和刘勰5、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A.《文心雕龙·神思》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文赋》6、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

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A.反映社会生活 B.反映人类的英雄气概 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7、刘勰提出“体性”概念,讲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