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演示PPT

合集下载

流感病毒与嗜血杆菌幻灯片

流感病毒与嗜血杆菌幻灯片
流感病毒与嗜血杆菌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历史上的流感流行事件
• 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 • 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500万到4000
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 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其名字的由来 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 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 牙型流行性感冒。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印度 1918年–1919年 约1250 万人 • 1957年亚洲流感:H2N2 • 1968年香港流感:H3N2 • 1977年俄罗斯流感:H1N1 • 2021年墨西哥流感:H1N1 • 2021年中国大陆:H7N9
2.脑膜炎 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60%以上由本菌引起,过去成年人发病率低, 为1%~3%,但近年来发病率亦在上升。成年人多有原发病灶,如 鼻旁窦炎、肺炎、会厌炎等,特别易发生于头部创伤或有脑脊液漏 者,致病菌多为b型菌。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均与其他化脓性脑 膜炎相似。病死率成人为10%~20%。
3.其他 阑尾炎,胆道感染,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鼻旁窦炎,会厌炎 及中耳炎(儿童)等
扎那米韦:可选择性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 从而阻断流感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对甲乙流感病 毒均有效。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防
药物预防
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 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 流感无效。
疫苗预防 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专家建议解读PPT课件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专家建议解读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诊疗技术的创新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 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疫苗研发的突破
针对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研发可能会取得重要突 破,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有力武器。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将有助于共同应对儿童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公共卫生挑战,促进全球健 康事业的发展。
指导临床实践
通过专家建议的解读,为临床医生提供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规范化诊断和治 疗方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汇报范围
诊断方法
详细介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
内容。
治疗措施
系统阐述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 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 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并完成全程免疫接种。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儿童的
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
在流感嗜血杆菌高发季节,避免 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
与感染者的接触。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症 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 疗。
实践指导意义和价值体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深入了解专家建议,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儿童流感嗜血 杆菌感染,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
优化治疗方案
根据专家建议,医生可以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加强预防措施
重视并加强预防措施的实践,可以有效减少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的发生,保护儿童健康。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科普讲座PPT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科普讲座PPT
这种细菌是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可以导致多种疾 病,包括肺炎、脑膜炎等。
什么是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流行病学
这种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2岁以下的 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
在疫苗普及之前,该病原体是导致儿童肺炎的重 要原因。
什么是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 感染者的分泌物传播。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2. 为什么孩子容易感染? 3. 如何识别感染症状? 4. 如何预防感染? 5. 感染后的治疗措施
什么是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
什么是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定义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是由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 肺部感染,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 群体。
在密闭环境中,传播风险会显著增加。
为什么孩子容易感染?
为什么孩子容易感染?
免疫系统发育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 弱,容易受到感染。
特别是在流感季节或儿童聚集的环境中,感 染风险更高。
为什么孩子容易感染? 疫苗接种情况
虽然有疫苗可预防某些类型的流感杆菌感染 ,但并非所有儿童均按时接种。
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感染后的治疗措施 支持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同样重要,如补充水 分和营养。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有助于康复。
感染后的治疗措施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好转。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可能的并发症。
谢谢观看
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脓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危及生命。
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2024年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护理查房PPT

2024年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护理查房PPT

乏力:全身乏力,精神 不振
关节痛:关节疼痛,活 动受限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呼吸道隔离与消毒
隔离措施:将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消毒措施:定期对病房、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防止细菌传播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阻塞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提高免疫力
发热护理
饮食调整与指导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鸡蛋、豆类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增加维生素C摄入: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增加水分摄入:如白开水、汤、果汁等,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和代谢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以免加重病情
营养支持途径选择
口服营养补充: 适合轻度营养
不良的患者
肠内营养:适 合中度营养不
良的患者
肠外营养:适 合重度营养不
良的患者
营养支持途径 的选择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医生的建
议进行。
心理状态评估与干预措施
评估方法:观察、询问、量表等 评估内容:情绪、认知、行为、人际关系等 干预措施:心理疏导、药物治疗、行为矫正等 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
单击 护理措施 营养与饮食护理
患者情况
药物治疗与观察
心理护理与康复 指导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患者年龄
性别:患者性别
病史:患者既往病史
症状:患者目前症状
治疗方案:患者目前的 治疗方案
预后:患者预后情况
病史及诊断过程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
发病时间、症状、持续时间等病史 信息 诊断过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查等
剂量
抗生素的使用 时间:根据病 情的严重程度 和细菌的敏感 性确定使用时

流感嗜血杆菌演示PPT

流感嗜血杆菌演示PPT
成年患者多为已有慢性呼吸 系统疾患者,甚至表现为大 叶性肺炎。半数胸膜受累, 但发生脓胸者少见。80%为有 荚膜的b型菌引起。预后取决 于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病 死率可达30%以上。
脑膜炎
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60% 以上由本菌引起。临床表现、 脑脊液检查均与其他化脓性 脑膜炎相似。病死率成人为 10%~20%。
11
12
流感嗜血杆菌
生化反应:流感嗜血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糖﹑甘
露醇,对半乳糖﹑果糖﹑麦芽糖的发酵不稳定 。
抗原构造与分型:主要抗原为荚膜多糖抗原(b型最强)
和菌体抗原。流感嗜血杆菌的抗原物造与肺炎链球菌相似。
抵抗力—弱
对热敏感:56℃30min可杀死 对干燥敏感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13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 抗原检测:
检测体液或脓汁中的b型多糖抗原,用包被兔抗体 的乳胶微粒凝集反应
鉴定b型抗原 免疫荧光、荚膜肿胀试验亦可获得较高阳性结果
▪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技术鉴定临床标本中的流感嗜血杆菌,并作 为确定分离株的一种试验
24
谢谢
25
26
9
培养特性
巧克力色平板上培养:经35℃,18~24h培养形成 微小(0.5~0.8mm)无色透明,不溶血,呈露滴 样小菌落。 48h后形成灰白色较大的菌落。
10
卫星现象(satellite phenomenon):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血平板上培养 时,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并弥散 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故在金黄色 葡萄球菌菌落周围菌落较大,而离金黄葡萄球菌越远 者则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越小。
•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主要通过脑膜炎 和肺炎每年估计造成约300万人严重患病, 并估计造成38.6万人死亡。几乎所有患者 都是5岁以下儿童,年龄为4至18个月的儿 童尤为脆弱。

嗜血流感杆菌的皮肤感染疾病演示课件

嗜血流感杆菌的皮肤感染疾病演示课件
疱病。
病因
皮肤出现水疱、脓疱,易破溃形成糜烂面,伴有瘙痒和疼痛。
症状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
治疗
03
CHAPTER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细菌培养
嗜血流感杆菌需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生长,通常使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在35-37℃下培养24-48小时,可观察到典型的菌落形态。
细菌鉴定
通过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等生化反应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的确证可使用特异性抗体进行凝集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IgG、IgM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嗜血流感杆菌感染。这种方法对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荧光试验
利用特异性荧光抗体与细菌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从而快速鉴定嗜血流感杆菌。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预防措施的加强,如推广个人卫生习惯、改善公共卫生条件等。
预防措施的加强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共同应对嗜血流感杆菌皮肤感染等公共卫生问题。
跨学科合作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
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或抓挠,以免加重感染或引起并发症。
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如出现并发症迹象,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6
CHAPTER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嗜血流感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皮肤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嗜血流感杆菌皮肤感染概述
诊断嗜血流感杆菌皮肤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面,通常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嗜血杆菌属ppt课件

嗜血杆菌属ppt课件

(5)生化反应(种间鉴定)
嗜血杆菌 因子
X V 葡萄糖 蔗糖 乳糖

甘露糖

木糖 触酶 CO2生长 ONPG
流感嗜血杆菌a 溶血嗜血杆菌 杜克雷嗜血杆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 + + -
+ + +
+ -
+ + +
+
-
+
D D -
+ + D
D
D
副溶血嗜血杆菌
迟缓嗜血杆菌 副嗜沫嗜血杆菌 嗜沫嗜血杆菌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W + +
+
W + +
+ +
+ +
D -
+
D -
+ +
D + +
防治原则
1.预防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 多糖疫苗 2.治疗:可选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 药物
谢 谢 大 家
流感嗜血杆菌卫星现象 (BAP)
satellite phenomenon

(3)巧克力色琼脂:经35℃ 18~24h,培 养形成微小(0.5~0.8mm)无色透明,不溶 血,呈露滴样小菌落。 生化反应:流感嗜血杆 菌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 糖﹑甘露醇,对半乳糖﹑果糖 ﹑麦芽糖的发酵不稳定 。
流感嗜血杆菌菌落特征(巧克力琼脂)
所致疾病
常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结核病等 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 鼻窦炎 中耳炎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防PPT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防PPT
避免接触口鼻眼:不经意间的 接触会增加细菌传播的风险。
个人卫生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嘴:打喷嚏 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 口鼻,防止细菌通过飞沫传播 。
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保持环境清洁,定 期清洁家具、地板、门窗等, 减少细菌生长的机会。
保持通风:开窗通风有助于空 气流动和细菌的排除。
环境卫生
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与 患者或可能受感染的动物进行 近距离接触。
就医咨询
就医咨询
如果有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症 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等),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 关症状和接触史,以便及早诊 断和治疗。
总结
总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防需要个人 卫生、环境卫生、预防接种、个人 防护和就医咨询等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 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 的健康。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流感嗜血杆菌 感染的预防 PPT
目录 简介 个人卫生 环境卫生 预防接种 个人防护 就医咨询 总结
简介
简介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 感染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健康问 题。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非常重 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动物、人类或污 染物后。
处理污染物:垃圾、污水和粪便等 污染物要妥善处理,避免细菌扩Βιβλιοθήκη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
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可提供免 疫保护,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 感染的重要措施。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相关疫苗指 南,及时接种疫苗,有效减少 患病风险。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使用口罩:在人群拥挤或受感 染风险高的区域,佩戴医用口 罩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
1.初分离G—短小杆菌; 2.陈旧培养基或恢复其病灶中,具有多形性
(球杆、长杆或丝状); 3.多有菌毛,无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 4.正常菌群无荚膜,毒株培养后有荚膜。
8
9
培养特性
培养较难,必须借助于血液中的X、V两种辅助因子 才能合成完整的酶,参预细菌的代谢过程。
▪ 抗原检测:
检测体液或脓汁中的b型多糖抗原,用包被兔抗体 的乳胶微粒凝集反应
鉴定b型抗原 免疫荧光、荚膜肿胀试验亦可获得较高阳性结果
▪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技术鉴定临床标本中的流感嗜血杆菌,并作 为确定分离株的一种试验
25
谢谢
26
27
成年患者多为已有慢性呼吸 系统疾患者,甚至表现为大 叶性肺炎。半数胸膜受累, 但发生脓胸者少见。80%为有 荚膜的b型菌引起。预后取决 于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病 死率可达30%以上。
脑膜炎
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60% 以上由本菌引起。临床表现、 脑脊液检查均与其他化脓性 脑膜炎相似。病死率成人为 10%~20%。
12
13
流感嗜血杆菌
生化反应:流感嗜血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糖﹑甘
露醇,对半乳糖﹑果糖﹑麦芽糖的发酵不稳定 。
抗原构造与分型:主要抗原为荚膜多糖抗原(b型最强)
和菌体抗原。流感嗜血杆菌的抗原物造与肺炎链球菌相似。
抵抗力—弱
对热敏感:56℃30min可杀死 对干燥敏感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14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主要通过脑膜炎 和肺炎每年估计造成约300万人严重患病, 并估计造成38.6万人死亡。几乎所有患者 都是5岁以下儿童,年龄为4至18个月的儿 童尤为脆弱。
16
• 绝大多数Hib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 家。在这些国家,肺炎死亡居多。Hib 脑膜炎使15%至35%的存活者患有终 身残疾,例如精神发育迟滞或耳聋。
17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荚膜的抗吞噬作用(为本菌的主 要毒力因子) 2.菌毛 :具有黏附和定植于细胞的作用 3.内毒素 :本菌为脂寡糖(LOS)致病作 用尚不清楚 4.IgA蛋白酶能水解SIgA,可降低黏膜局部免 疫力。
18
所致疾病
19
声明: 无荚膜菌株为上呼吸
道正常菌群成员
20
临床症状
肺炎
10
培养特性
巧克力色平板上培养:经35℃,18~24h培养形成 微小(0.5~0.8mm)无色透明,不溶血,呈露滴 样小菌落。 48h后形成灰白色较大的菌落。
11
卫星现象(satellite phenomenon):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血平板上培养 时,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并弥散 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故在金黄色 葡萄球菌菌落周围菌落较大,而离金黄葡萄球菌越远 者则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越小。
组长:金济福 组员:孙驰 刘海宁 张瑞昌 武新洋 (按姓名笔划排序)
流感嗜血杆菌
1
流感嗜血杆菌
2
嗜血杆菌属
致 流感嗜血杆菌

嗜 血
杜克嗜血杆菌

菌 埃及嗜血杆菌
3
名称由来
→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 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
→曾误认为它是1889年流感大 流行的原因。
→直至1933年,发现流行性感 冒的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 这种误解。
▪ 直接检测:
根据临床症状采集标本——脑脊液、痰、脓汁等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诊断脑膜炎、下呼吸道感
染、关节炎等
▪ 分离培养:
接种于巧克力色琼脂平板、含脑心浸液的血琼脂 乳胶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荚
膜抗原以诊断脑膜炎
15
致病性
• 广泛地寄居于正常人的上呼吸道中。小儿 发病率高
• 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 • 副流感嗜血杆菌(H .parainfluenzae) • 溶血嗜血杆菌(H .haemolyticus) • 副溶血嗜血杆菌(H .parahemolyticus) • 杜克嗜血杆菌(H .ducreyi) • 埃及嗜血杆菌(H .aegyptius) • 嗜沫嗜血杆菌(H .aphrophilus) • 副嗜沫嗜血杆菌(H .paraphrophilus) • 迟缓嗜血杆菌(H .segnis) 代表菌:流感嗜血杆菌(H .influenzae)
21
防治原则
• 预防:
o 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疫苗 • 有效保护率93%
o b型荚膜多糖疫苗+白喉类毒素\脑膜炎奈瑟菌外膜 蛋白=联合菌苗
• 治疗: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o 氨苄西林(25%菌株有抗药性) o 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注射头孢噻肟 o 晚期流行性脑膜炎——外科引流硬脑膜下积液
22
大叶性肺炎
急性渗出性炎症
(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 常累及两肺下叶或右肺中叶 自然病程,可自愈 四期 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变期 灰色肝变期 溶解消散期
23
免疫性
• 体液免疫为主
• 3个月内的婴儿由母体获得血清抗体
• 成人后主要作用抗体: 1.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 2.菌体外膜蛋白抗体
24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4
与流感的关系
5
流行病学特征
• 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从 1996年到2004年增高了,流行病 学特点有了变化,主要患者由少年 儿童变为成年人,细菌由主要为b 型菌变为无s)
根据《Bergy’s鉴定细菌学手册》第九版(1994)记载,嗜 血杆菌属列为群5中的亚群3,其中和临床有关的有9个种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